古代地方旅游如何火出圈?

2024-03-12 00:39刘永加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梁虎丘网红

刘永加

去年淄博烧烤火出了圈,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赶来体验;今年伊始,哈尔滨又火爆异常,引得各地游客一波波匆匆奔赴。

其中,可以看到不少文旅局长格外繁忙,竭尽全力搞好服务,甚至是上演吹拉弹唱跳全武行。不过,在没有文旅局长的古代,各地是如何搞活旅游,引得人们纷纷前去打卡呢?

开凿山塘河火了虎丘山

在繁盛的大唐盛世,旅游景区景点比比皆是。尤其是在诗歌的时代,有著名诗人的加持,一首诗写出来之后,传播也很快,就像如今上了热搜一样,景点也随着火了起来。在大唐的首都长安,最多被诗人们吟咏的乐游原、曲江、大慈恩寺等,在当时都是火得一塌糊涂。

离开都城,放眼大唐全国,苏州城在当时就已经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了,有大量的“网红”景点,而热度最高的当数虎丘山。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七里、山塘河北岸。山并不高,仅30多米,却风景宜人,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而得名,又有传说是“丘如蹲虎”而得名。自东晋以来,虎丘成为吴中名胜,不仅声闻江左,更是名扬四海。

到了唐代,虎丘的威名更是爆棚,这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白居易来苏州任职后,常去虎丘游赏。但是他看到如此出名的景区,交通却很不方便,于是,他经过考察,发动民工,对旧有的河道加宽清淤,使河道畅通。这条山塘河从阊门始,长七里,直达虎丘山下,加高加固河堤,栽柳种竹,供车马往来驱驰。如此一来,无论从水路还是从陆路,人们去虎丘游玩都非常方便了。

人们纷纷到虎丘游览打卡,元稹也不例外,还题诗留念。后来刘禹锡在虎丘寺壁见到此前元稹的题诗时,元稹已经离世。刘禹锡触景生情,写下《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颜真卿游虎丘,看到前面有道士刻下的诗,也不禁题写一首《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并刻于岩壁。此后,又引得诗人皮日休、李德裕观后纷纷续作。

当时,来虎丘赏玩的人数不胜数。据统计,唐代先后在虎丘留下诗篇或题名的诗人还有李白、刘长卿、杜甫、韦应物、陆羽、李绅、权德舆、韩翃、许浑、张祜、皎然等。虎丘盛名如此,与当时诗人们的打卡、推荐不无关系。

眼看着虎丘成为热门打卡地,白居易对自己这番政绩也颇为得意,写下《武丘寺路》:“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资州四岩的热度

宋代最大的“网红”打卡地除了京城开封外,杭州西湖更是名扬天下,还有济南的大明湖经过苏辙、曾巩等著名诗人的吟咏,也是大大有名。

说起苏辙,他对于热门景点建设的贡献也很大。他任职汝州时,曾重修了热门打卡地汝州思贤亭。这个思贤亭是为纪念宋初文坛领袖杨亿任汝州知州所建。苏辙来到汝州任职时,已经过去了70多年,思贤亭破败不堪。苏辙对思贤亭进行整修,重刻杨亿汝州诗,并作《汝州杨文公诗石记》嵌刻在亭壁上,对杨亿的政绩和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重修后,思贤亭知名度也大幅提升,吸引了更多游人光顾游赏。

而在宋代的资州盘石县,其“四岩”美景同样吸引了当时的文人墨客来此游赏打卡,有宋一代热度不减,并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宋代宋京在其《蜀事补亡》中记载,东蜀江山瑰奇资中为最,资中胜景十数而四岩为最,其中又以东岩、北岩的石刻引人瞩目。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时任资州知州事的傅耆,与奉议郎佥判赵诲等同僚同游东岩,留下了元符庚辰题名石刻。北宋徽宗政和年间,仙井监诗人李新携全家老小到东岩游玩,他“作小诗书岩石以去:夏屋渠渠岩更遂,冬风猎猎树犹春。长江咫尺西山口,隔却人间无限尘。”

相较于东岩,北岩距城区更近,摩崖佛像众多,石刻文字也更丰富。北岩石刻则以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的《嘉祐癸卯题名》石刻比较著名,刻字为“嘉祐八年岁次癸卯,季春十八日,杜叔元君懿,章察隐之同来”。

据史料记载,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冬天,宋京曾畅游北岩,以山水之乐而忘名利,题七言古诗一首。其中“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雹波生鳞”等诗句,细致描绘了北岩的风光。

赶考举子带火了南京

明代有一个地方火出圈,靠的不是詩词歌赋,也不是官员推介,而是赶考举子。这个地方就是南京。

南京作为南直隶行省的驻地,辖区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再加上管辖华亭县、上海县的松江府,共有十四府、十七州、九十五县,其生员都要参加应天府的乡试。由于参加考试的人数众多,明朝廷继续加大了对应天贡院的建设力度,使其成为全国最大的贡院。

那时,每科参加应天乡试的士子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再加上应试者的随从等,使得南京热闹非凡,成为万人瞩目的“网红”打卡地。

随着数万学子和随从,以及考官、保卫和工作人员等大批涌到南京,住宿自然是第一位的,首先带火了各种可供租赁的旅店。尤其是在应天贡院附近的秦淮河畔,出现了大量的河房,具有集住宿、交际、娱乐于一体的功能,吸引了绝大部分士子。明末清初的张岱记载:“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便淫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每到乡试年份,南京河房主们纷纷提前修整、装饰河房,以吸引更多的客源。明代的吴应箕也记载:“过学官,则两岸河房鳞次相竞。其房遇科举年则益为涂饰,以取举子厚赁。”

历经长途跋涉的乡试举子,除了有食宿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秦淮灯船歌妓业,被时人誉为“金陵一奇”,一时也是热火朝天。显然秦淮河那时起就成了“网红”景点。

不仅如此,南京三山街也成为士子们青睐的“网红”地,因为这里是书坊一条街。据文史学家考证,当时南京有书坊多达150家。他们是前门开店,后面作坊,楼上则是编辑部,编印发一体,流水线作业。看到什么书好销,立刻动手,几天就可以赶出来,十分灵活,且各有专长。针对考生们对教辅书的需求,他们就专做应试题材,推出的有关状元策、翰林院馆课、八股文等方面的书极受欢迎。

有时,南京书坊或书林也会请来进士、状元们代言,更是带火了三山街。如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余氏自新斋刊本《鼎镌金陵三元合选评注史记狐白》,印有“会元霍林汤宾伊精选、状元兰隅朱之蕃详注、解元兰谷龚三益摭评”字样。如此操作,自然大受欢迎。

清代百姓的避暑胜地

到了清代,人们前往“网红”景点打卡的热情不减。而北京高梁桥地区就像苏州城外的虎丘、杭州的西湖、南京的雨花台一样,成为开放式公园,前来打卡的人们摩肩接踵。

清代北京城环境不是很好,风沙较为严重,每当风起,尘氛埃影,冲天蔽日,对面不相识,当时称为刮黄沙。这样的刮黄沙每月有好几次,严重时天天有。人们自然热切希望有个地方,能够呼吸清新空气,休闲避暑,游耍玩乐。

高梁桥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半里许,因跨高梁河而得名。自元代以来,历代朝廷注重对北京沿河的绿化,各种大树参天、阴郁浓密,特别是高梁桥一带十余里,更是突出。有了好的生态环境,一大批寺庙扎根此地,形成了宏大的开放式公园,庞大的绿化林木和涓涓流水,再加上距离适中,高梁桥自然就成为当时北京的绿肺。

如此一来,高梁桥具有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和谐的生态环境,“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麟鬣皆见”,“夹岸柳树参差,袅袅柔条,丝丝入水,河畔草地翠青”,真是景色怡人,环境清幽,“依依有江南之色”。清代张英有《三月十八日升山田子治具从高梁桥沿溪游近郊诸寺》诗,对此描述道:“西郊晴日晓寒轻,卸隙蓝舆傍水行。翠陌烟波新柳色,板桥风雨旧溪声。莺花偶遂芳时约,松桧犹含太古情。胜友提樽淹夕照,等闲心迹喜双清。”

俗话说:“京师五月剧炎暑,延凉必择芳泽。”清代姚文烈有《春游高梁桥》五言诗道:“春光非雨色,岸岸柳垂垂。游女纷车马,都人竞鼓旗。装红桥下影,尘白道傍枝。节序关心目,归软适所宜。”京城里的人们平日里驱车马,游高梁桥,甚至席地而坐,犹如今天人们野餐一样,喜气洋洋。高梁桥一带的游乐活动,还带动了各种经营,市井男女游览之余多在此消费,一时间高梁桥周围商贾纷至。

猜你喜欢
高梁虎丘网红
苏州虎丘街道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疫情之下,这里有虎丘温度和速度
足球抓小偷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How Long can Wanghong Survive?
高梁红了
虎丘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