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友湘:苏母程夫人是突破传统的伟大女性

2024-03-12 00:39曾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苏家苏洵夫人

曾勋

占“唐宋八大家”三席的苏洵、苏轼、苏辙,都是文化巨擘、国之栋梁。而苏洵之妻,苏轼、苏辙之母程夫人,则常常作为“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出现在历史的缝隙中。关于程夫人的记载,除了司马光写的程夫人墓志铭,还有“三苏”较少的回忆性文字。要在这些史料与文字中挖掘一个独立的女性形象,是一项繁复而不易的工作。近日,资深媒体人、作家奉友湘的历史人物传记《苏母纪》出版,该书采用“演义”的写法,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还原了一个鲜活的苏母形象。

奉友湘认为,程夫人不仅仅是千古贤母、千古贤妻,也是千古女商、千古侠女。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程夫人的形象,奉友湘从动笔5年前便着手搜集相关资料,并到眉山市和程夫人出生地青神县访古,甚至还在三苏祠内睡了个午觉,近距离地与“三苏”一家“神交”。日前,奉友湘接受了廉政瞭望·官察室的专访,谈及书里书外的话题。

把断裂的历史精致地焊接起来

廉政瞭望·官察室:传统的历史叙事中,男性往往占据着主题和主要篇幅,关于女性的传记少之又少。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要为苏母程夫人立传呢?

奉友湘:不管是家庭还是国家,“女性力量”都不容忽视。我们如今提倡好家风,作为妻子和母亲,女性在任何时代的家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都不言而喻。要为苏母程夫人立传并非突发奇想,其实在创作《苏母纪》5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了。2019年我出版了《蜀女皇后》,写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刘皇后的事迹。在查阅《宋史》《资治通鉴》等史料时,从一本厚厚的关于宋史文化的读物中,我第一次读到苏母的故事,被她当家主外、创业经商、发家致富的故事所震撼。关于程夫人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她的故事让我感到惊喜、惊奇、惊艳。

当时新冠疫情横行,2020年5月,我生病出院,感觉身心都处于低谷状态。想来想去,我觉得医治自己身心的最好药物是写作,于是,经过反复斟酌、评估之后,选择了写程夫人。

我从2020年5月开始动笔,国庆后就拉出了草稿。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充实、修改、润色,到2022年3月定稿,交出版社。交稿之前我还专门咨询过眉山的宣传、文艺、出版权威人士,确认了当时还没有一本关于苏母的传记面世。

廉政瞭望·官察室:非虚构作品难就难在史料与演义的平衡,您是如何平衡二者关系的?

奉友湘:我们所见到的文字历史,在细节上总是不完整的,总是断裂的。有关程夫人的历史记载也是这样。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关于程夫人的记载,也就是司马光的《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一共950字左右。但其中细节很少,也就是一个人物故事梗概。因此,它在细节上是断裂的。

怎么通过创作,把断裂的历史精致地焊接起来,形成一个个完整的、优美的人物或事件的故事,就是非虚构写作者的使命。

焊接断裂历史要避免人云亦云,也就是尽可能避免炒陈饭。《苏母纪》中我没有采用程夫人为苏轼读《范滂传》的老故事,而是用她为苏轼、苏辙讲交子发明人命运的新故事来代替;还创作了苏母为孩子们讲刘皇后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以激励童年苏轼、苏辙好好学习的情节。

此外,要为读者提供“硬知识”。比如《苏母纪》中涉及的交子简史,蜀锦简史、掌故,青神竹编发展简史等等,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硬知识,让读者除了读到苏母的故事之外,还有直接的知识和其他史实的收获。比如前蜀皇帝王衍用蜀锦建锦栏球场、建“缯山”等等奢靡行为,都是有据可查的史实。北宋宰相文彦博送宋仁宗最宠爱的张贵妃织金灯笼锦,后来被御史唐介参倒,最终罢相的故事也是真实记载。

最后,焊接断裂历史要“修旧如旧”,要重视用“合金”融会优秀历史,就是要让读者看不出痕迹,让他们觉得应该就是这样的。比如回答程家为什么要虐待苏洵的三女苏八娘这个历史难题时,过去普遍的说法是,苏八娘嫁到程家后,看不惯公公程浚与小妾在家里勾肩搭背、放浪嬉笑等轻佻行为,口出怨言,因而引发公公与小妾对她的不满,于是虐待八娘。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是很符合逻辑。以苏家的家教与修养,即便公公与小妾在家里行为不太检点,八娘也不会说出来。我创作了苏八娘撞破程浚与丫鬟的奸情,被丫鬟逼娶。程浚恼羞成怒,怕苏八娘暴露他的不齿行为,于是撺掇小妾一起虐待八娘。

程夫人是中华古代“第一名母”

廉政瞭望·官察室:历史上不乏关于良母的故事与传奇,比如“四大贤母”,即孟子的母亲孟母、陶侃的母亲陶母湛氏、欧阳修的母亲欧母郑氏、岳飞的母亲岳母姚氏。苏母程夫人与她们相比,有哪些超越时代的特征?

奉友湘:通过与其他中国古代名母的比较,我得出一个结论,如果用现代的眼光看,苏母堪称中华古代“第一名母”。

从成果上看,苏母成就了“三苏”,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而其他也就一个;从具体事迹上看,其他几位名母基本上是家庭妇女:孟母的事迹是三迁其家,寻求良好的教子环境,织布养家;陶母的故事是剪发待客,封坛退礼;欧母是家贫教子,让儿子在沙上练习写字等等;岳母的典型是传说的在岳飞背上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

而苏母不仅勉夫教子,成就了“三苏”,而且当家主外、创业经商、发家致富,她是突破传统的伟大女性。她不仅是一个家庭妇女,而且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社会上的女企业家。同时,苏母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苏家致富后并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散财济世,帮助了许多需要救济的人,热心捐资助学,奖励孝亲楷模,帮助贫困乡亲。这又是其他母亲没法比拟的。

如果放在现在,苏母至少要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要评为全国优秀女企业家,要评为全国敬老孝亲模范,要評为全国杰出慈善家。所以我觉得,苏母不仅仅是千古贤母,千古贤妻,也是千古女商,千古侠女。她是一个独立于世的,是最值得为其树碑立传的中国古代伟大女性。

廉政瞭望·官察室:书中写到不少细节,比如程夫人与苏洵想做生意,二人在眉山城里找商铺,最后在城南找到了刘家的宅第,这个店铺成为了后来有名的纱縠行。程夫人靠着自己的努力,通过丝绸等商品经营,为苏家积累了不少财富,增加了不少家业。中国传统文化中,轻财仗义往往被视为一种高贵的品德,所以在重农抑商的背景下,热衷理财而且有理财能力的人极为罕见,这也能看出程夫人超越时代的理念和能力。当时苏家到底富到什么程度?

奉友湘:是的,程夫人的可贵之处也正是在于此,没有她在经济上保障家庭的开支,“三苏”便不可能安心地读书,成长成才。在她的经营下,苏家几年便成为当地的巨富。程夫人除了卖丝绸、生丝及相关货物,还通过交子、蜀锦、青神竹编等赚了大钱,甚至还开起了交子铺,即后来的钱庄。通过钱生钱,更加快捷地致富。苏家几年后就买下了园林式豪宅,光后花园就有6亩之大。除了卧室,有书房、客厅及各类房屋,还有亭台楼阁,水井、池塘。没有巨资苏家的这些基础设施是建不成的。

后来苏家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散财济世,家财留下不多。但光是苏洵带苏轼兄弟上京考试,一年多时间,就要花掉巨额的资金,可见苏家不是一般的富裕。据史料记载,程夫人去世后,留下的钱财只够一家人一年之用。但后来,苏家搬到了京城开封,他们在距离皇宫西南、宜秋门附近的清静街上,买下了占地半亩多的一座花园式豪宅,名南园。这里寸土寸金,如果不是苏家家底深厚,断然是买不起的。关键是那时苏轼兄弟都还没有任职,一大家人都靠吃老本养活。除了苏洵,有苏轼夫妇、苏辙夫妇,两个乳母,后来苏轼又生了儿子,八口之家在开封要体面生活,可见家里“老窖”有多丰厚。

苏门家教家风暗合现代教育的科学规律

廉政瞭望·官察室:不少人有个疑问,程家是大家族,程夫人又这么聪慧能干,怎么就看上苏洵的?有种说法,说苏洵年轻时“游手好闲”,被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认定为“村野汉子”。

奉友湘:我们根据各方史料可以查证,苏家并非极贫,有一百多将近两百亩田土,有自己一家吃不完的粮食。有自己的宅院,甚至还养着骏马。总之,自给自足有余,还时不时接济贫困乡亲。要知道,苏家祖上苏味道曾做过宰相,在益州也曾被任命为大都督府长史,是官宦诗书之家,也算得上家世显赫。苏家的姻亲都是眉州大户。苏洵的姐夫石扬言家里十分富裕;姐夫的哥哥石扬休进士出身,在京城当官,曾出使过辽国,至少是司局一级高级干部。而苏洵的舅舅史家也是眉州的富裕之家。

苏洵长得一表人才,聪明厚道,当时虽然暂时没有进学,但前途未可限量。所以,苏家跟程家的联姻,算得上门当户对。苏洵在27岁时终于思变,发奋学习,除了奶奶和母亲、大哥相继去世,让他心灵受到了震撼外,妻子的等待期望让他心生歉疚,也是促使他改变的动力。程夫人面对苏洵的好游厌学,劝说、逼迫、等待、激励,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下决心通过改变自己,再改变家庭,最终改变了丈夫。

廉政瞭望·官察室:程夫人和苏洵在教育子女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奉友湘:在优教子女方面,程夫人和苏洵夫妇运用了格物致知、饥饿教育、赏识教育、言传身教、游学深研的科学方法,可以说,苏门家教家风暗合了现代教育的科学规律。程夫人亲自教授孩子诗书,经常给他们讲古今成败治乱的故事,而不是灌输升官发财等功利性的目的,培养了苏轼与苏辙的品德、情操和气节。她并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教育,而是抓住生活中对于子女教育有利的事情自然而然熏陶子女,比如不让孩子伤害幼鸟,教育他们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凡非分之财,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等等。

还应该看到,程夫人虽然是一名成功的女性,但她也有自己的不幸。女儿嫁到程家,含冤早逝,丈夫与娘家决裂成仇。这种痛苦折磨程夫人,讓她在四十多岁早早离世。

廉政瞭望·官察室:您觉得《苏母纪》是否还有不足之处?

奉友湘:当然有。一是关于眉山、青神的历史、地理、人文、风物没有作更多的开掘,显得厚度不够;二是地方的风土、人情、传说、习俗运用不够,乡土味儿不浓;三是一些场景、对话、景物的描写还可以有更浓的文学味道。

猜你喜欢
苏家苏洵夫人
夫人与婆子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焚稿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苏家作龙凤灯为例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
苏老泉大器晚成
潇水夫人
“苏家乐园”乐满园——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