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院前移动急救系统建设探讨

2024-03-12 15:08曾辉陈海生杨剑星连佳伟谭健新陈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死亡率医院试验

曾辉 陈海生 杨剑星 连佳伟 谭健新 陈明

急诊院前移动急救系统是一个集现场急救、网络医院会诊、院前医疗急救、院内急诊为一体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情况下能发挥重要的作用[1]。通过急诊院前移动急救系统,实现急救现场与医院之间有效对接,同步患者诊疗信息、病情及进展数据,进行院内多学科联合诊疗及远程指导急诊人员抢救,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急诊患者的死亡率[2]。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急诊急救患者例数不断增加,急诊患者院前救治和转运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提高急救质量、缩短接警到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时间,已成为当前医院应急管理的重要课题[3]。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对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2021年及2022年院前急救采用不同模式的救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探索急诊院前移动急救系统建设的可行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2021年1—12月院前急救患者260 例作为参照组,另取2022年1—12月院前急救患者260例作为试验组。纳入标准:(1)家属知情并同意抢救安排工作。(2)急救患者个人身份信息齐全。(3)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1)排除院前死亡者。(2)个人身份信息不明者。(3)恶意呼叫急诊救援者。参照组男性139 例,女性121 例;年龄39 ~72 岁,平均(53.31±3.31)岁;急救病种分型:心血管疾病130例、交通伤45 例、神经系统疾病40 例、呼吸系统疾病35例、其他10 例;试验组男性137 例,女性123 例;年龄38 ~71 岁,平均(55.31±3.21)岁;急救病种分型:心血管疾病125 例、交通伤50 例、神经系统疾病35 例、呼吸系统疾病35 例、其他15 例。2组急救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急诊业务人员60 名(包含急诊医生20 名、护理人员32 名、司机8 名),男性28 例,女性32 例;年龄23 ~51 岁,平均(36.75±1.19)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措施,即接到紧急救援致电询问后出行救护,到达现场常规处理,待救护车抵达综合医院后予以交接处理等。

试验组(启用院前移动急诊系统)。(1)任务生成管理:经移动急救APP 生成急救任务后,院方则会在移动急救工作站任务管理中接受到任务,并由医务例员查看(包含报警、车辆、患者等信息)并确定任务,期间无多余操作,即刻安排救护车赶往急救现场。(2)患者信息构建管理:患者信息不全时亦可进行修正,可做到新增或切换等快速响应操作,其所生成患者信息的条形码便于院内分诊扫码作于标识,可记录患者到院时间;此外经ORC 函数处理可对患者部分证照(驾驶证、身份证等)。(3)电子档案:从救护车出发直至患者到院交班流程实时记录,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急救患者进行摄影、录像等,迅速将有关信息传输至院内;而急救单信息则以现场患者的伤情为依据,通过移动急救系统录入患者病历、诊断、急救药物及治疗措施信息,其可语音输入响应迅速。(4)知情签署及交接处理:在救护车抵达现场与报案人员互签署姓名确认后在系统中留底;当救护车送达医院与院内医护人员共同确认签署姓名并记录在案;以及将患者转诊到医院的时候通过院前急救系统进行签署交接,同留案底。(5)生命体征的监测与管理:在接送过程中由院前移动急救系统自动化对患者的血氧、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心电图进行实时的监测与管理,并实时同步院前数据及图表。(6)急救评估系统:由院前急救系统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其涉及胸痛指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创伤指数、Fast-ed 评分等,可以迅速地将患者的病情进行量化,并根据量化后的指数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如创伤指数≥17 分,属于严重伤员等,以此来判断目前的医院是否有能力对患者进行救治,并根据医院的能力和地理位置,智能推荐将患者送往哪些符合救治条件的医院。(7)院前急救计划:当急救患者出现紧急状况时,运用院前急救预警方式提醒院内急诊科护士或医生,并以系统同步传送到院内的患者状况为依据,对院内急救资源进行统筹和安排。具体内容包括准备急救团队、病床、急救器械、药物、预约CT、邀请会诊专家等。同时,救护车上的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案。如通知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邀请专家会诊、预约 CT检查、预约输血。

1.3 观察指标

1.3.1 抢救质量

拟用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修订抢救质量评分方法测评组间抢救质量,涉及急诊人员安排、设备管理、急诊人员业务能力、检查能力等,单项评分10 分,评分愈高则抢救质量越优。

1.3.2 到院接受医治时间、死亡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

准确记录组间患者到院接受医治时间、死亡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

1.3.3 家属满意度

拟用院内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家属满意度,问卷中共包括10 个问题,满分100 分,其中非常满意:≥90 ~100 分,较满意:≥60 ~89 分,不满意:<60 分,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抢救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急诊人员安排、设备管理、急诊人员业务能力、检查能力等抢救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抢救质量评分表现(分,±s)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抢救质量评分表现(分,±s)

组别急诊例员安排设备管理急诊人员业务能力检查能力参照组(n =60)6.35±0.256.23±0.316.50±0.506.13±0.42试验组(n =60)8.44±0.168.02±0.148.50±0.588.71±0.20 t 值61.38545.87622.76848.350 P 值<0.001<0.001<0.001<0.001

2.2 2组到院接受医治时间、死亡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到院接受医治时间更短,且死亡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参照组到院接受医治时间、死亡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2.3 2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试验组与参照组家属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院前急救已成为城市卫生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4]。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主体,是国家卫生应急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单元,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存在着时间差,急救医护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快速准确地处理现场紧急情况,以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5]。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都面临着院前急救能力不足、缺乏高效管理系统等问题,对院前急救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科学的院前急救管理系统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

传统的急救流程存在许多弊端,比如急救人员要等待患者到来,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这种情况导致许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并且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此外,在紧急情况下,急救人员还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从而导致更多的错误决策[7]。

而急诊院前移动急救系统则是响应国家政策而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的建设措施,其以建设院前移动急救系统(application,APP)为基础,运用云计算、互联网、5G 通信等技术为根本,将包含患者信息、院前急救信息、现场急救信息等重要信息实时传输至APP 中,并能对APP 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8]。在此基础上,将现场急救和院内抢救相结合,建立科学规范的院前急救体系,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和信息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规范的院前急救服务,实现实践救援及途中诊断与院内抢救系统之间无缝连接[9-10]。该系统响应极快,多模块响应自如,亦能将烦琐、海量病历数据经过系统处理为云储存电子病历数据;便于急救例员准确记录及管理,有效弥补传统急救工作的不足,并保证急救工作的实践性与针对性[11-12]。

本项目将建成一套完整的院前移动急救系统,包括任务生成、急救患者信息建设、电子病历、知情同意签署、患者交接工作、生命体征监测、急救评估、院前急救计划等功能模块。再通过数据传输将患者的相关数据发送到急救指挥中心,或者通过急救指挥中心与急救中心之间的通讯,实现数据的传输;并实时跟踪患者、医护例员、车辆和设备信息等情况。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到院接受医治时间更短,且死亡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在院前移动系统的运作下,能真实做到争分夺秒抢救急救患者生命,减少死亡率;而试验组家属满意度比参照组更高(P< 0.05),则代表院前移动急救系统能运作能力一度得到家属们极高认可;此外试验组的抢救质量相对参照组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见院前移动急救系统可提升救护人员的抢救质量,并调动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急救患者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院前移动急救系统通过云计算、互联网、5G 通讯、GPS 定位等技术实现急救信息高质量交互传输及监测,让急救业务人员在院前急救中,可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可快速判断病情并进行抢救,满足院前急救各种需求并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猜你喜欢
死亡率医院试验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CS95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萌萌兔医院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