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有效结合

2024-03-17 16:21魏卫东
教育界·A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体育教学

【摘要】以游戲化教学理念进行体育课程设计,会让体育课程更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课堂教学氛围会更好,体育课程中师生的互动也会增加。在开展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时,教师需要把握“教与玩”的尺度,使教学目标关联化、活动流程具体化、教学指导多元化,让“教与玩”有效结合。文章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探究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教与玩”有效结合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体育教学;“教与玩”

作者简介:魏卫东(1981—),男,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陇阳镇水泉教学点。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领悟体育的意义,发扬刻苦学练的精神,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等教学指导意见。开展游戏化教学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重视课堂上的体育游戏,设计将“教与玩”有效结合的教学活动,以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

一、将“教与玩”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一)适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教与玩”有效结合的体育课堂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会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与活动参与兴趣。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他们对游戏有着本能的热爱,而“教与玩”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构建“在玩中学”的渠道,以有效落实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

(二)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能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这类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与此同时,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他们会更愿意运动,也更容易养成运动习惯。

(三)增加课程中的师生互动

在“教与玩”有效结合的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教学游戏,鼓励学生创新教学游戏,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有所获;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和运动技巧,与学生一起玩游戏,展示自己的体育精神,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将“教与玩”有效结合的注意事项

(一)教学目标关联化

为了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确保游戏活动的导向与教育活动的目标一致,也就是说,教学游戏应当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使学生掌握应当掌握的体育技能。为此,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游戏前,将教学和游戏活动目标关联,设计更具整体性和可行性的教学目标。

(二)活动流程具体化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的效果符合预期,教师需要在组织教学前将教学活动流程具体化、确定多种情况下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有效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指导多元化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注意自己向学生提出指导意见的语气和时机,综合采用举例、示范、评价、建议、说明等方式提出指导意见。这样的指导策略有利于学生把握游戏目的、了解运动要领和运动规则,也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学习内容,从而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

三、构建“教与玩”有效结合的体育课堂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渗透体育知识

为了让“教与玩”有效结合,在开展教学前,教师需要找到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教学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以有效落实教育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补充相关的运动常识,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体育健康知识[1]。

例如,为了有效开展“急救小技巧”主题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通过介绍面对生活中的突发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配合他人救助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种实践模拟类教学游戏:1.面对地震、海啸、泥石流的逃生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逃生的要领,请学生分组完成逃生演习,比拼逃生技巧);2.面对他人溺水时的模拟救援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需要轮流扮演溺水者和救援者,实践面对溺水者时配合他人救助的办法);3.自我保护模拟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简单的防身动作和格挡保护动作,再请学生轮流扮演遇到危险事件的人,让他们展现自己是否有效掌握这些动作)。这些游戏活动可以锻炼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这样的实践模拟类游戏中,学生以扮演角色的方式参与技能训练,他们会更愿意仔细聆听教师讲解体育健康知识,接受教师的理论知识指导,从而完成实际练习,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逃生、自救、救助他人的方法。

(二)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合理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游戏活动,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不自觉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迁移应用的意识,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而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更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对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

以前滚翻这一动作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前滚翻这个动作的要领,且有机会在课堂上练习前滚翻这个动作,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三种教学情境:1.自行车侧翻情境(即一个人快速骑自行车时,由于种种原因自行车侧翻,人的身体向前倾倒的情境),教师需要在这一情境中向学生说明在生活中使用前滚翻这一动作自我保护的技巧;2.踢球情境(即学生在足球场踢球时,向前冲但没有保持好平衡,即将摔倒的情境),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使用前滚翻这个动作将伤害减小;3.练习体操情境(即学生实际面对体操垫和助跳板练习前滚翻这个动作的情境),教师可以在这个情境中带领学生依次练习前滚翻动作,让学生切实掌握前滚翻这个动作的要领。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让体育课程更具趣味性、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上,学生会更愿意进行尝试和练习,他们也能收获生活化的学习体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组织周期性活动,发展体育特长

《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在知识内化、行为养成、品德修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活动和情境中体验、探索、感悟和解决问题的结果。”要使体育教学切实发挥效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坚持体育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此同时,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将一部分体育锻炼项目安排在课余时间,通过组织周期性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游戏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锻炼,提高运动频率[3]。

例如,在教授体操类运动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在体操器械上完成多种动作的技巧,发展平衡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周期性课后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竞技游戏、表演游戏、技巧训练等,在课后自主练习体操动作,使学生充分体会练习体操动作的乐趣,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技能训练

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技能训练,可以让小学体育课程更加丰富、有趣,学生会更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将动作拆分的游戏、以技能考察为目标的游戏、竞赛游戏等,确保学生在多元的游戏活动中逐步发展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巧[4]。

以中国式摔跤这一运动项目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中华传统体育运动、掌握简单的伸展动作、倒地防护动作和抓把手法等,同时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运动精神,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设计多种趣味教学游戏。教师如何先组织踢腿闖关游戏、听指令做动作游戏等,让学生练习中国式摔跤中的动作,了解这些动作的实用性,并提升心肺能力,锻炼下肢力量、腰腹肌肉力量。此后,教师可以组织“摔跤大赛”,鼓励班里的学生比拼摔跤技巧,决出“摔跤冠军”。

这样的体育课堂包含多种类型的游戏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体育健康知识,提高运动能力,还可以感受到参与中华传统体育运动的乐趣,学生会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五)加强教学指导,培养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包含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维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指导让学生逐步形成体育品德。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组织游戏时认真观察学生的运动状态,找准指导时机,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自尊自信、文明礼貌的体育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

例如,在足球这项运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运动技巧、愿意参与足球比赛,教师可以多组织集体游戏,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同时锤炼学生的体育品德。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足球运动的教学包含多方面内容。在讲解足球规则后,教师可以播放精彩的足球比赛视频,与学生一起讨论足球的规则,让学生对足球运动感兴趣,同时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在讲解足球运动技巧后,教师可以组织“过山洞”“猫捉老鼠”“顶球接力”等游戏,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基础的运球、带球等动作的技巧;在组织足球比赛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运动情况,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通过语言鼓励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勇于挑战自我,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形成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以及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竞争的观念;在课程尾声的总结反思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然后与学生一同回顾学习、运动的收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胜负观念。

在这样的体育课程中,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指导,进行了多种类型的锻炼,这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养成运动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将“教与玩”有效结合,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游戏化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游戏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构建“教与玩”有效结合的小学体育课堂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周期性活动、创新教学形式、加强教学指导等方式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切实掌握体育健康知识,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参考文献】

[1]陈仲伟.寓教于乐,趣味课堂: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2(15):76-79.

[2]胡倩.趣中教,趣中学: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训练中的应用[J].田径,2021(4):64-65.

[3]张群.玩中学,学中玩: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田径,2021(3):77-78.

[4]沈小平.寓教于乐,激发潜能:技能游戏化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0(11):70-72.

[5]丁仁东.让寓教于乐走进体育:小学体育教学兴趣教学法之我见[J].田径,2020(10):59-60.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体育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