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岗课赛证”融通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教改实践

2024-03-18 18:58陈杵生陈小莹刘苑静
食品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融通

陈杵生,陈小莹,刘苑静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分析检测教学部(广州 510430)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提出启动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1+X证书制度中“1”是指毕业证,“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在校学习毕业,可以同时拿到毕业证和若干职业技能两大类证书。

X的等级和范围没有清晰、权威的界定,但从职业技能证书的等级来看,中职、高职、本科及以上层面的学生分别对应X证书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技能等级;从职业技能证书的范围来看,X应为该职业院校某一专业所在专业群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2]。实行1+X证书制度,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岗位的复合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课”主要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课程,课程是“岗课赛证”教学融通的关键步骤[3]。“课岗”融通指的是食品快检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专业文化与食品快检岗位内容、职业能力、企业文化相互融通;“课赛”融通指的是快检课程内容和快检类技能竞赛内容之间的相互融通。“课证”融通指的是快检课程和快检类职业技能专业证书之间的相互融通。

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以及教师专业技能比赛,检验教学成果。教学内容与考证、大赛、岗位有机融合,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1 食品检验传统教学中存在不足

1.1 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存在脱节

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教学难免枯燥,实践环节通过开设实验,与实际岗位工作有差距,学生不容易获得和感受到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这将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毕业后的工作需要不匹配,这使得学生在平时教学中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

要改变这种局面,需将企业生产真实工作案例融入日常教学过程,重构教学内容,落实课岗精准对接,减少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缩短岗位融入的时间周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针对性。“岗课赛证”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轨的现实困境,是一种面向生产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4]。

1.2 教学资源与赛证匹配度低

近年来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食品快检技术和快检设备更新迅速,传统教学资源不能很好体现行业技能比赛和技能证要求,亟须技能证书和职业赛项涉及的理论和实操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课程中,开发出项目化课程任务与配套教学资源,服务课程教学,对接比赛和考证需要。

1.3 评价体系不能体现职业能力

传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一般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课堂出勤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过程性考核指标虽也占有一定比重,但因为缺乏企业参与,没有融入考证和技能比赛标准,很难体现出学生真实的职业能力。通过四元融通课程的构建和实践,实现企业、教师、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2 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2.1 岗证定标,重构模块化课程内容

通过当地重点企业参与的调查问卷和企业专家座谈会,确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按照能力本位设置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淘汰和修改原有课程中与生产岗位联系不紧密的抽象教学内容。开发出典型实训项目,用于学生平时学习实训。定期举办校园和企业行业技能比赛项目,科技节技能比赛项目,锤炼学生的操作技能。

2.2 产教融合,开发一体化教学资源

学校与广州汇标检测中心等企业紧密合作,整合和提升实验实训资源,共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可食食品快速检验”证书考核站点遴选标准,升级校内实训设备,采购食品快检前处理工具、食品快检一体机、职业技能证书课程平台资源包及考培云系统,服务课程教学。

2.3 多元育人,优化混合式教学策略

采用体现能力本位活页教材,依据广州汇标检测中心开发的课程平台资源,学校学习通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参与职业教育进社区服务,为当地居民免费检测果蔬农药残留量,干制食品中SO2的残留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学生到商超和食品市场跟岗抽检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体会课程内容与岗位生产之间的联接实践。

2.4 学生中心,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超星学习通、广州汇标检测中心企业学习资源平台、考培云系统等自动记录学生学习时长及评价学习成果。其他评价指标有:期中、期末考试,平时出勤及学习态度评价,实验操作的自评与互评,企业跟岗导师评价。考证学时及证书等级纳入课程学分评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任课教师、企业导师、学生三方参与,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过程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3 课程改革实施初见成效

3.1 精准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学生充分了解课程评价体系细则后,无论是课堂教学活跃度,还是学生的提问率和学习任务完成率都明显提升。校园技能节比赛项目参与率,考证率及通过率大幅提高。

3.2 岗课赛证融通提升职业技能

在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升,在校园技能节比赛中表现优秀,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比例高;在企业跟岗学习过程,因为学习目的明确,技能操作熟练,得到企业的表扬;在职业进社区公益服务中,免费帮助周边居民检测蔬果农药残留,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专业知识扎实,操作熟练,服务热情,解说专业细致,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专任教师的努力建设和积极申报下,学校成功遴选为考证试点院校,学生拿到了可食食品快速检测证书,证书大大增强同学们专业认同感和就业自信心。

3.3 师资提质

教师通过参加集中培训考核,取得可食食品快速检验考评员证书。通过考证培训、企业参观及跟岗实践,“岗课赛证”课程教学设计等,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煅练和提升,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

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选择并聘请企业技术岗位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定期组织产学合作活动,企业教师到校讲课和讲座,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活动。

3.4 实训设备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为满足日常教学及实训需要,专门新建可食食品快速检验实训室,配备理论考试机房及安装培训考试系统,开通学生手机端学习培训系统,购置食品检测前处理设置,检测试剂盒,检测一体机及汇标云考培系统。可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实验实操及考证培训需要。

学校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连锁菜市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跟岗学习实践,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解决校内实训场地不足问题,并引入职业文化和职业道德课程内容。

4 结语

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岗课赛证”四元融通课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更明确,学生能在岗课赛证中清晰找到自身定位和努力方向。“岗课赛证”四元融通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新知并提高职业能力皆具有积极作用。“岗课赛证”四元融合课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最终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融通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