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和应用

2024-03-18 22:39
市场周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信息系统信息化

高 雯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0235)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与此同时,为满足教学、科研、服务经济发展等功能的实现,高等院校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也日益复杂,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这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形势下,高校审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凭证或电子账单,而是大量的与资金相关活动的业务数据。 因此,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已成为大数据时代高质量完成高校审计工作,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1.1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内部审计手段和管理,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审计在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促进高校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1.2 有助于实现高校信息化管理

近些年来,高等院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持续不断增加投入,高校的财务和资产管理、教学科研及校园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各种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已经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智慧办公。 对审计工作来讲,也就意味着审计对象、审计范围等相关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对象的信息化给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所以,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伴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兼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否则高校审计人员将面临敲不开门、无法深入调查研究的无奈局面,审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1.3 有助于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资金往来大量而且频繁,经济业务更加复杂,经济问题也更加隐蔽。 高等院校的经济业务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院校又有更加复杂的特性,资金来源更丰富,资金使用更广泛,传统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其要求。实现审计信息化管理能够与其他业务部门实现信息化数据对接,增强审计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发现问题的能力,创新审计手段,更能发现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改善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效率[1]。

2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国内学者对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较多,对高等院校内部审计问题的研究较少,但是已有部分学者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整体来看,国内高校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高校是伴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进度相对滞后,无法满足高校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需求,导致审计信息化建设达不到预期目标,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2]。 目前,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建设进程缓慢,缺乏前期和整体规划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还属于初始应用阶段,许多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的好处,思想意识上认识不足,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缺少整体规划。 长期以来,并没有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校园信息化整体建设中,审计信息化只是随着各时期的需求驱动,被动地独立部署建立信息系统,往往滞后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系统间标准不统一,信息互通不畅,无法形成共享,审计信息系统面对的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获取有效数据有限,只能还是以半自动化的办公表格来处理和分析数据。 新时代的审计工作开展依赖于现代化的审计信息系统,要求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客观要求高校战略上统筹安排,整体规划。

2.2 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资金支持

许多高校的管理层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审计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信息化只是辅助技术手段,无关紧要。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经济业务日益复杂,许多财务、资金管理等业务所产生的是大量的电子数据信息,传统的审计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审计的需要。 审计信息化可以让审计工作更好地应对审计对象的变化,促使审计工作规范化,提高审计质量。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也主要侧重于服务于师生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的建立能够迅速看到实效,而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见效慢[3]。 因此,许多高校并未将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资金上缺乏足够的保障。

2.3 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不足

当前多数高校的审计人员是在传统审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多具有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背景,他们同时具备工程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则极少,普遍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素养,但对数据发掘与分析、程序语言及开发这些较深层次的信息化知识知之甚少,导致其审计信息化素养明显不足。 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下,作为审计人员应具备综合的信息化素养。 高等院校虽大多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特殊的属性,但其审计工作人员相比于企业单位并无任何优势,依然存在类似问题。高校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反而在招聘中不注重其综合能力,过多关注其财务专业能力,忽略了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导致许多审计人员懂业务而不懂系统,审计工作效率低下。

2.4 已建系统程序不灵活,数据采集不顺畅

高等院校现已建成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是通过梳理、固化流程,线上操作全部留痕,实现信息流的最佳集成。 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采集需要从各审计对象导入,转换格式并筛选整合,而后形成审计工作的信息流。 大多数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审计程序是固定的,往往不可自主修改或选择,标准规范却灵活性不足,碰到一些新型业务审计时,审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就受到了限制。

另外,审计信息系统在与各业务部门进行数据对接时,是否可以顺畅地获得有效的数据至关重要。很多情况下,各部门的数据与审计信息系统所需类型匹配程度不高,或者采集到的数据不准确、有遗漏,额外增加了手工核对和处理成本,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反而增加。

3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对策

3.1 积极扩大投入,规划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将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作为重要的环节,列入高校信息化管理的整体规划中,主动与其他业务建立系统层面的联系。 市场上已研发出来的审计软件,大多与高等院校的审计内容匹配度不高,难以满足高校内部审计的需求。可以考虑因地制宜开发内部审计软件系统,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采用软件开发外包的方式,更有针对性,质量上也更有保障[4]。 首先,要构建审计专用软件,软件配置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促使各类审计相关数据实现整合,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审计业务,提升审计效率与质量。 最后,要完整做到审计信息化改造,还需要高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整体上规划和把控,应划拨专项建设经费,保证系统开发所需的设备购置费、软件使用费及相关培训费,形成统筹全局、资源共享的长效运行机制。

3.2 完善平台流程设计,不断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在系统设计方面,可以考虑改变传统的固定化标准模式,系统平台流程可调整化,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修改程序,按照审计对象特点自定义工作流程,不断更新和调试系统,使得系统可以与新型审计业务相适应,增强业务人员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效率,切实使得信息系统成为审计工作的得力工具,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大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及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审计信息化建设还要着重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应建立与审计工作流程相关联的审计建议执行率、审计存在问题重复发生率等指标,更好地监测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也可借助权限控制功能,在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设定关键性控制点,避免审计人员随意运用主观判断,防范与控制风险。

3.3 构建标准数据体系,健全内部审计数据采集机制

为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高校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应与校园信息化同步,在整体规划下建立校园统一数据标准和规范,保障各部门信息数据能够实现交换与共享。 及时将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整体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多部门联合办公,共同讨论构建标准的数据体系,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信息来源。

另外,还需进一步健全标准数据的采集机制。能否获取及时、完整、真实的信息数据,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内部审计机构获取数据不顺畅、质量不高等问题,审计信息化建设务必要健全数据采集机制。 一是可以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用于将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定期归集、备份,以备审计工作所需;二是各部门单独存储日常业务数据,但在各部门信息系统预留数据接口,或必要时开通临时访问权限,满足审计工作时数据获取需求;三是采用开放共享的模式,基于大数据建立高校内保共享平台,为审计工作提供充足、有效、真实的全方位数据信息[5]。

3.4 加强内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信息化素养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内审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的审计手段和方式,审计信息化要求审计工作人员除了掌握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计算机知识,甚至是程序语言,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 因此,高等院校在审计人员的招聘和培养上要注重其知识结构,尽可能选择既掌握财务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6]。

对审计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明确高校审计工作的特殊性,熟悉高校各部门信息化系统,学习部门间业务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提高信息化技术能力,掌握如何利用高校各部门信息系统,获取审计工作所需业务数据,从而完成高质量审计工作,全力打造一支既掌握审计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4 结语

高等院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是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可忽视力量。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高低关乎高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高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强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促进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当前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审计人员信息化素养低、信息数据采集不顺畅等问题,可以从高校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建立标准化数据体系、加强内审队伍建设等路径加以解决。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信息系统信息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