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及展望

2024-03-19 09:01马萍萍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非倡议非洲

马萍萍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谋求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所提供的中国方案,非洲在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机遇,目前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非政治互信不断夯实、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多领域合作日益密切。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非合作仍面临多重挑战,未来需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积极拓展务实合作领域、持续促进中非“民心相通”,持续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回顾

(一)政治互信不断夯实

随着国际格局进入加速调整期,非洲战略自主和内部协同意识显著增强,迫切期待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为非洲提供更多资源手段,有效回应了广大非洲国家的真实诉求,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搞地缘政治小圈子,赢得了非洲国家的广泛认同。近年来,中非高层互访广度频度空前,政治互信愈发稳固,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也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相关合作筑牢根基。

(二)中非合作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通过设立中非合作平台,形成机制框架。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双方一致同意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中非合作论坛议程,正式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了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平台,也标志着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具备了较为完备的机制框架。中非合作论坛大幅提升了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机制化水平,通过下设分论坛开展相关议题的讨论,对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全面签署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签署明确的合作文件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化发展的基础。中非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备忘录等合作文件最集中的时段是在2015—2018年,其中2015年,南非与中国签署了非洲第一份“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备忘录,申明双方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6年埃及成为第一个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北非国家。截至2023年10月,非洲共有52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中非开展全面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多领域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非在基础设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传统领域合作愈加密切,多个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不断向绿色发展、卫生健康、金融和数字创新等新兴领域拓展,切实为推动中非互利共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基础设施领域。截至2022年底,中非已合作建设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标志性共建项目主要包括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坦赞铁路等,推动了非洲大陆互联互通,有效提升了当地居民生活幸福感。

二是经贸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非贸易总额累计超2万亿美元,2022年中国对非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4.5%,已连续14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持续扩大进口非洲产品,目前已允许近十个非洲国家免税出口8800多种商品。具体项目方面,中国在非设立的首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已吸引近百家企业落户,投资额超过25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推动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2007年中国农业银行与刚果(布)合资成立的中刚非洲银行,打破了刚果(布)没有大型本土商业银行的局面,切实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三是文化交流领域。中非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经贸往来的同时,也同步在体育、旅游、传统医疗知识等人文领域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共同举办体育赛事,积极参与非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合力推动中医药研究、应用与传播等途径,为发展中国家间的人文交流合作树立了典范,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注入强大动力。

四是新兴领域。近年来,非洲国家陆续借助数字经济、新基建、制造业、自然环境、金融系统等领域的投资机遇推动多元化和绿色增长模式,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多元化的新兴经济业态,成为诸多非洲国家的发展共识,多国已纷纷加快出台针对数字经济的政策规则。据预测,2025年非洲的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占整个非洲GDP的5.2%。中方积极响应非洲国家关切,已对非洲援助多个数字经济项目,其中包括2023年成立的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将助力提升非洲国家卫星遥感应用能力,进一步为非洲国家发展赋能。中非能源合作也有明显的绿色转型趋势,迄今,中国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发挥太阳能、水电、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优势,助力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多重挑战

(一)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非洲国家普遍存在营商环境差、治理水平落后问题,多个国家长期存在行政效率低下、治安问题突出、贪污腐败严重等现象,一定程度阻碍了中国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近年来,部分非洲国家加强推行“本土化”战略,甚至通过出台法律政策保护本土产业和地区人民就业,增加了我国企业赴非开展投资的阻力和难度。同时,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国际形势下,非洲多国工人罢工事件频发,导致项目推进落实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有所抬升,对我国在非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二)政治安全风险有所上升

当前,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非洲大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受军事政变回潮影响,非洲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威胁。2020年以来,非洲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军事政变回潮迹象,马里、乍得、几内亚、布基纳法索、尼日尔等国家接连发生政变或未遂政变,对地區安全局势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2023年非洲进入了新一轮大选周期,共有17个非洲国家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政策波动风险加剧,增加了共建“一带一路”项目重新审查和安保、施工风险。二是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状况普遍恶化,安全形势趋于复杂化。随着各类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叠加,气候灾难、粮食危机不断加剧,恐怖袭击、海盗问题凸显,直接导致“一带一路”项目受到暴力活动破坏的风险增加。

(三)大国竞争愈发激烈

当前面对全球经济东升西降的新形势,大国在非博弈日益加剧。一是陆续推出所谓替代方案。近年来,美西方接连推出“重建美好世界”“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全球门户计划”“印欧经济走廊计划”等一系列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意图通过“替代方案”削弱我国在相应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二是借助媒体传播优势对“一带一路”进行舆论抹黑。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始终将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先导,将国际惯例、国际标准作为项目执行的原则。但美西方接连传播对“一带一路”倡议恶意抹黑的言论,阻碍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

三、高质量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完善合作制度

一是提升相关政策间的协调力度。统筹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提高政策对接的力度和精准度,将“一带一路”倡议融入非洲自主发展的进程中,有效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地区的号召力。二是精准对接非洲产业发展重点。需进一步加强对非洲产业发展薄弱环节的关注度,提高对非粮食、制造业等基础产业的合作力度。三是探索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第三方合作机制。在尊重非洲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可尝试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与西方大国开展机制性三方对话,扩大利益相关方,更好发挥各方比较优势,降低风险成本。

(二)巩固传统优势领域,拓展新兴合作领域

一是持续巩固中非传统优势领域合作。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中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等项目合作进展;着力打造一批旗舰项目,尤其是引导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聚焦基层惠民工程,切实提升非洲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准确把握非洲发展态势,切实响应非洲国家发展需求,加大对非洲国家关注的能源转型、数字经济、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合作投入,充分调动非方参与的积极性。三是顶住压力,推动我国技术和标准输出。在传统基建、5G、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中国技术和标准的推介与应用,高度重视并积极对非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强化人文交流,持续促进中非“民心相通”

一是继续强化中非之间跨文化交流与互动。大力加强中非之间以尊重和平等为前提的文化交流,在中非合作过程中重视种族、宗教等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尊重非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本主义理念和文化特性,突出中国文化的和平与包容。二是加强文化交流机制建设。推动中非围绕体育、教育、文化、旅游等人文领域,共同举办文化交流高峰论坛和文化节庆等活动,为中非人文交流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三是做好我国政策性话语体系的国际转化。寻找政治话语中的交汇点,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看得懂”的方式講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提升中国重要政治制度和理念的传播影响力,减少欧美媒体和民众对我国刻板印象,破解美西方在欧的话语垄断。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

猜你喜欢
中非倡议非洲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