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擦亮“新闻眼”

2024-03-20 14:24冯海英
记者摇篮 2024年1期
关键词:盘锦新闻标题受众

冯海英

看书看皮,读报读题。标题是否准确、简明、生动,已成为今天报纸优化新闻标题的标准。透过标题这双新闻的“眼睛”,受众看到的是新闻作品的内涵,好标题“一眼千年”,可以直击受众心灵,让人过目不忘。所以,标题制作必须准确地概括提炼信息,精准地吸引受众注意。

一、新闻标题的作用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揭示、概括、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同时亮化版面。

1.概括新闻内容

新闻标题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核心、最新鲜的内容提炼概括出来,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新闻主旨。读者读了标题,不用细看全文,就能大概了解和知道新闻的内容。如《盘锦日报》11 月28 日的《有“超”必治严防货车变“祸车”》,又如几年前的一篇批评性新闻《ABCD 楼的ABCD 问题》,看了让人一目了然,在了解大致内容后,因为标题的立意新颖,又不由自主地想要阅读全文。

2.评价新闻内容

标题不但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内容,而且能够表明作者、编辑甚至是整个媒体的观点和态度。一则好的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不仅能向读者提示新闻内容,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的性质和意义。如笔者在一次采访中,凌晨两点起床随有关部门检查屠宰机构,现场目睹了某屠宰场脏乱状况,回来后如实写作,后在《盘锦日报》以《蛆虫满地污水横流如此屠宰场何来放心肉》为题发表,引起了相关部门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3.吸引读者阅读

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受众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找寻有价值的新闻,能不能被看到,关键由作品的标题而定。制作新闻标题时,不仅要考虑通过标题向读者提示和评价新闻事实,而且要善于用新颖的形式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因此,标题表现形式是否生动优美,也是吸引读者阅读不可忽视的方面。如《盘锦日报》记者的新闻原题是《某某大案告破》,也能实现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但经编辑改为《县委书记丢了两把枪》后,一下子就达到了夺人眼球的效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做过一次调查表明,在被阅读的新闻中,有94%的内容是受众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的。可见,新闻标题的新颖独特、创新创意,是吸引与引导受众进一步关注的关键。

4.组织和美化版面

标题不仅能够提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而且还能把内容相近的稿件组织在一起,使版面变得有秩序,从而具有美化报纸版面的功能。《盘锦日报》的读书版曾多次获得省新闻奖的一二等奖,在版面形式新颖漂亮的同时,上版稿件的标题功劳也不小。

5.愉悦受众心灵

新闻标题除了揭示新闻的内容和主旨之外,更多的时候还能展现文章新意、融入人文关怀、深刻表达意蕴,让受众享受标题之美,愉悦心灵,引发思考。如记者在专访某位名字中带一个“砚”字的书法家时,记者以《十年磨一砚》为题,既借助了“十年磨一剑”的成语进行了演变,让人读着朗朗上口,同时又一语双关:这十年既是对人的磨炼,也是对砚的磨砺,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法家的成长历程。标题短而有力,凝练之余,意蕴悠长,富有美感。

二、新闻标题制作要求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配上一个鲜明、生动的标题,可以使新闻实现升华,使受众对新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新闻写作和创作中,要注重对标题进行精心锤炼和打磨。同新闻写作一样,新闻标题制作同样要求具备三要素,简单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真”“简”“新”。真,即真实;简,即简洁;新,即新颖。

1.真实准确,反映实际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标题和新闻主体一样,所表达的事实内容必须真实可信,要坚决杜绝给受众带来阅读理解上的偏差。自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良莠不齐,“标题党”在给人的生活和认知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文明发展。作为主流媒体,就要求记者和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不能盲目追新。制作标题可以独辟蹊径,但前提是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充分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为新闻稿件制作出有分寸、合逻辑的标题。

2.简洁明了,突出主题

一般来说,10字以内的标题最符合人的阅读习惯,一则新闻的标题最长也不能超出20 字。否则,过长的标题让人生厌,很少会继续有兴趣阅读全文。

在制作新闻标题时,一定要抓住新闻核心,尽可能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信息或内容,使读者快速了解、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新闻信息。作为新闻内容的浓缩,简洁有力的标题常常可以切中主题,让受众看题即对新闻内容一目了然。如《经济日报》记者2022年9月采写的《草茂鹤舞红海滩》,7个字就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盘锦风情的美好画卷,让人想一睹全文,一探究竟。还有新闻调查《人心好鸟知道》,仅用6个字,就把盘锦人立足生态保护谋求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

3.形象生动,新颖别致

制作新闻标题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排比等,或使用流行用语,或运用特定句式,以出奇制胜的呈现形式表达新闻中所含有的新事实、新问题、新观点、新需求,让新闻标题具体、生动、形象、风趣。如新闻报道《轿车不入库丢了俩轱辘》《楼高不挡害购物绳子拽》,就是运用了打油诗式的手法,不但生动提炼了新闻内容,读起来更是风趣幽默、贴近生活、令人回味。

4.语言优美,内涵精深

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要力求做到明亮、传神、富有灵性。要达到“眉目传情”的效果,就得在制作的过程中想点子、下功夫。比如,运用修辞传递新闻美感,注重新闻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为标题增添文采,使制作出的新闻标题既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显得别具匠心、引人入胜,从而激发读者兴趣、增加阅读美感。如笔者在进行劳模专访时,采访一位面包店老板,起的标题是《小面包大情怀》,从“面包”入手,表现采访对象关心、关注公益的大爱情怀。读者的反馈是看了标题后就想接着往下看,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笔者在写系列报道“远者来近者悦”时,以《以包容心养君子气》为题,写盘锦这座文明城,和生活在文明城里的文明人,受到了读者好评。

三、新闻标题制作技巧

新闻标题的制作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应当遵循原则,讲求方法,这样才能让新闻标题形神兼备,令读者入眼入心,进而成为报纸版面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报纸新闻在制作标题时,需要运用“三点思维”。即找准“焦点”,关注“热点”,发掘“冰点”。运用好这“三点”制作的新闻标题,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主题,增强新闻可读性,强化新闻表达效果,在一瞬间就能吸引读者视线,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

1.找准新闻“焦点”

一篇可读的新闻,一定会具有自身的“闪光点”。在制作标题时,只有将新闻的“闪光点”准确地提炼出来,才会让新闻抢眼。例如,《辽河晚报》记者在采访当地辽河岸畔的村民增殖放流的新闻时,从村民世代靠河吃河的历史落笔,引出生态危机,再写到今天的村民自愿筹资,反哺母亲河。最后经提炼,引题是“上口子村集资百万元反哺大自然”,主题是“千万尾鱼苗放流大辽河”,“百万元”对应着“千万尾”,“反哺大自然”对应着“放流大辽河”,读标题就能读懂整篇新闻。

2.关注新闻“热点”

每个阶段都存在热点词、热点问题、热点事件,抓住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将最新最热的新闻元素体现在标题上,是新闻标题制作的一种方法。2022 年8 月,盘锦市绕阳河发生了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大的一场洪灾,面对天灾,盘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洪水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搏斗”。《盘锦日报》迅速组成防汛抗洪报道组,经过多日“轻伤不下火线”的沉浸式采访,最后以《决战,不只在现场》为题,全方位、全景式呈现了绕阳河溃口封堵之战,充分体现了全市防汛救灾指挥有方、组织有序、执行有力,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大爱情怀。防汛抗洪,是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权威媒体的权威报道,让人们了解实事的基础上,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在洪水面前坚定信心、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信心。

3.发掘新闻“冰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汹涌而来的信息迫使受众不断提高对传媒信息的选择判断力和理性思辨力。对于传统主流媒体来说,海量信息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方法处理,不重视标题的角度选择和内涵提炼,受众就无法轻松选择和互动交流。所以,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新闻标题的制作,能够影响受众认知的角度意识非常重要。大多数人没发现的地方,以往讨论未涉足的领域,都可以称得上是思维“冰点”。巧妙地抓住这些进行新闻写作和标题制作,往往立意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如《延边日报》曾经发表过的《谁来调停农民和老虎的“战争”》,珲春市当时有10万余公顷的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面栖息的野生东北虎经常与附近村屯的人畜发生“摩擦”,记者以新闻调查的形式,对整个事件进行细致剖析,这篇“爆冷”的新闻作品获得了广泛关注。

四、制作新闻标题的时机

在创作一篇新闻作品时,标题应该在什么时候拟定最好?是采访前,写作中,还是新闻作品完成之后?笔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3 年,感觉标题制作的节点并无定式,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1.采访前定标题

在接到采访任务或找到新闻线索时,记者通常对新闻事件都能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时候如果根据事件背景能够找到最佳新闻点,就可以事先拟定好标题。

采访前定标题的好处就是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根据自己事先拟定的标题按需进行提问,从而获得最佳写作素材。2023 年春节期间,接到“新春走基层”的采访任务,笔者考虑后对比再三,在心中对节假日无休的单位和部门进行筛选,最后把目标锁定在备受本地职工喜欢的职工书屋。经过了解,职工书屋在春节假期天天爆满,不少职工和市民选择以书为伴,在书香之中度过春节的休闲时光。于是就事先拟定了标题《年味伴书香幸福更绵长》。采访过程中,根据标题内容,采访书屋管理者、书屋使用者,了解他们的感想感受,最后形成了一篇鲜活的稿件。

2.作品完成之后定标题

作为记者,在进行新闻作品创作时,谁都想起一个“打人儿”的好标题。可是好标题需要好的新闻事件做依托,同时也需要创作者的积累和灵感,灵感来了,自然妙笔生花,没有感觉的时候,就是苦思冥想也无济于事。所以,在没想出合适的标题时,记者可以先写稿件,不要在标题上过于纠结,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有没有标题,在创作新闻稿件的时候都不能跑偏,要根据新闻事实,找准脉络,认真写作。当作品完成之后,可以细读,然后在导语、结尾或新闻人物的经典话语中找寻灵感,也可以在新闻事件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挖掘亮点。2019 年,笔者在采写一位泥塑艺术家的专访时,事先并没有想到合适的题目,直到后来截稿,从采访对象的成长历程、创作过程和创作特点等方面整体考虑,最后拟定标题《当泥巴被注入了灵魂》。

3.写作中得标题

要想制作一个好标题,很多时候是费了不少心思也无济于事,但在写作时,却可能突然灵光乍现、灵感迸发,得来全不费功夫。助企干部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助力者,笔者在采访盘锦市兴隆台区助企干部先进事迹时,写作前也没想到太合适的标题。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有时候一两次采访不行,在写作过程中还要进行更加深入的补充采访。于是,在成文过程中,记者又经过两次补充采访,通过与多位采访对象的深入交流,在谈话中有意进行引导,最后根据新闻事实,想到了“下沉‘交朋友’主动‘找麻烦’”,并以此为肩题,新闻标题主题制作为“兴隆台区160名助企干部当好企业‘服务员’”,在接下来的新闻创作中,不断“靠”题,最后形成了一篇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消息。

五、结语

新闻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标题亮不亮。作为新闻从业者,必须在准确传达新闻核心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最具新闻价值的“点”,让“好标题”凸显好新闻。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及自媒体的发展,融媒时代的当下,要想跟新型媒体“抢”受众,就得在立足新闻真实性、确保权威性的基础上,努力擦亮标题这双新闻的“眼睛”。作为一名党报工作者,要不断加大对标题创新的认真思考,尽最大努力做到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接地气的标题去吸引读者;更要绷紧“安全弦”,不受网络及自媒体的影响,杜绝“标题党”,避免新闻标题制作过程中的夸张、无聊、恶俗等乱象。在坚持守正创新、内容为王,坚守新闻原则的基础上,加强钻研,提升文字驾驭能力,以鲜明表现新闻主题的好标题,增强新闻可读性,强化新闻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盘锦新闻标题受众
盘锦红海滩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
盘锦地下流体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