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骆驼山化石自然遗产媒体传播模式浅析

2024-03-20 14:24王思琪
记者摇篮 2024年1期
关键词:金普古生物骆驼

王思琪

一、基本情况

1.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现状

大连骆驼山位于大连金普新区复州湾街道王家村西侧,南北长约1000 米,东西宽约300 米,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孤山,北高南低,富含石灰岩,因属于喀斯特地貌,所以山中有溶洞,其中目前发现的最大溶洞便是金远洞。骆驼山因山丘起伏远望形似骆驼而得名,巧合的是,在发掘过程中,骆驼山联合科考队确实在骆驼山金远洞发掘出了巨副骆驼的化石,且数量之多让业界叹为观止,金普骆驼山由此成为闻名于世的古生物化石宝库之一。

2013年12月13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人员和大连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根据线索来到骆驼山进行了地质古生物调查,调查后发现,这里是一处富含脊椎动物化石的第四纪洞穴堆积。

2014 年8 月,骆驼山化石开始挖掘。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和大连自然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对这里进行了多次系统发掘,采集化石数万件。2018年,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启动“骆驼山第四纪古脊椎动物综合研究项目”。项目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核心,组织了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自然博物馆、美国史密森研究院、韩国延世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联合科研团队,对骆驼山及周边进行了古生物、古人类及古环境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研究表明,骆驼山金远洞堆积规模巨大,世所罕见。截至目前,已发掘出可研标本近5000件,代表110余种动物,其中不少珍稀类群,如纳玛象、羚牛等,均为东北首次发现。

2.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媒体传播情况

2014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社等媒体平台对大连金普骆驼山金远洞进行了连续报道。伴随着挖掘工作的推进,关于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媒体传播,更多出现在学术期刊、网站等平台上。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网上刊发了《东亚地区首次发现海獭貂的头骨揭示欧亚大陆在中更新世转型期的大量生物交流——来自大连普湾骆驼山金远洞的证据》等多篇科研进展新闻报道;《中国科学报》、《科学新闻》杂志及其官方网站科学网刊发了《科研人员提出短吻硕鬣狗“东北亚起源说”》等新闻报道;《大连复州湾骆驼山金远洞2016年发掘简报》《大连骆驼山金远洞埃楚斯堪熊(Ursus etruscus)新材料及中国Ursus cf.etruscus材料的简要回顾》等多篇学术性材料在中国科学院主管的期刊《第四纪研究》陆续刊发,化石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多以转载为主。

2018 年,大连金普新区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订了骆驼山共同开发战略协议。2021年5月,大连出版社出版了《金普·远古双眸》图书,在本地掀起了一股了解、探知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热潮。2022 年6 月10 日,大连金普新区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巨副骆驼借展交验仪式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荣膺3项世界之最的“金普巨副骆驼”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展出,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经过梳理研究,截至目前,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媒体传播平台基本固定为纸媒、期刊、科学研究类官网和设有科考相关类目的各大媒体网站上,宣传内容和角度多以科学研究、保护为主,与文旅产业关联度不高。新闻报道条目多但内容大多相同、时间跨度长但十分分散,对外宣传效果较为普通,对于提升所在地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

3.加强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媒体传播的现实意义

从学术角度来说,大连金普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骆驼山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具有申请“国宝”(自然资源部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的巨大潜力。有专家认为,大连金普骆驼山发掘的数万件化石,动物群的整体性质和动物生态组合特征,已经超过著名的华北泥河湾动物群和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动物群。这里储存了距今300 万年以来地质事件、生物事件、气候事件、环境变迁等方面的巨大信息,为探讨我国东北地区哺乳动物及古人类起源、发展、演化过程和生态系统演替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证据,为进一步认识生物事件和环境变迁耦合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视角。中科院骆驼山联合科考队指出,骆驼山古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于完善中国哺乳动物和古人类考古学科体系,弥补距今360万年到100万年之间学术研究空白具有重大意义,为深入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哺乳动物和古人类起源、演化、扩散时间及生态系统的演替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证据,相关研究也对大连金普新区开发古生物资源、推动关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大连金普新区作为全国第十个、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以及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所在地,发掘复原出远古时期完整的巨副骆驼骨架和其他多类目古生物化石,说明从远古时期,以大连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的人类活动、文化交流就极为活跃和广泛;大连骆驼山古生物洞穴堆积作为东北最早的地质遗存,有300万年以来连续的地层古生物沉积,还发现了距今50 万年左右的火塘等人类遗迹,此时加强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媒体传播,一方面能大大延伸大连金普新区、甚至大连的历史轴线,同时也将进一步对外展现大连金普新区致力于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努力和实践,也更加凸显大连地区在东北亚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推动大连金普新区、大连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往来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现有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媒体传播方式

1.当前媒体传播的形式

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媒介方式。目前,常规的媒体传播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是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新闻发布会等。二是新媒体,主要分为一代新媒体:网站(新闻类)、社交网络(开心网等)、论坛、自有门户网站(公司或单位官方网站),以及二代新媒体: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其中,新媒体传播是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2.国内古生物化石遗产媒体传播情况

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更蕴藏着无法估量的科学文化价值。出于对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保护,国内对古生物化石遗产媒体传播主要集中为传统媒体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地方开始提高对加强古生物化石遗产媒体传播的认识,传播模式多样、传播手段灵活,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陕西省自然资源系统就曾组织开展“珍爱地球”系列专题媒体行,走进延安市甘泉县实地考察恐龙足迹化石地点,了解陕西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相关工作,鼓励媒体记者深入挖掘新闻内容,借助他们的文字和镜头,扩大对外宣传。2020 年以来贵阳市组织1000 多名中小学生到安顺市关岭化石群地质公园进行研学,让学生能够现场接触地质学、文物学等知识,了解两亿多年前三叠纪时期古生物化石的形成、化石种类、分布等,了解生命起源至今的沿革过程,通过实地研学扩大自然遗产宣传教育成效。为让“罗平生物群”走向世界,云南省罗平县通过论坛、研讨会、摄影展、多媒体、报刊、宣传栏、科普、QQ、微信、微博、宣传册、纪念品等多种形式,积极发挥融媒体优势,制作电视宣传片、主题片;组织专家学者结合地质遗迹特色出版发行发表科普读物和科技论文,从“罗平生物群”的科学意义、地位、价值等相关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并取得良好效果。

3.金普新区现有媒体传播平台情况

大连金普新区现有的官方媒体为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拥有广播、电视、报纸及新媒体等全媒体业态。2021年,金普新区组织实施了媒体融合改革,以此为契机,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基本建成了以编委会为统领,以“中央厨房”为核心,“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融合传播格局和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并行的传播平台矩阵。在传统媒体方面,广播电视突出打造特色内容,先后策划推出《政在问——一把手说》《对话民营企业家》《走项目看现场》等全媒体节目,广受好评;《大连开放先导区》报策划推出“掌上电子报”,实现“掌上阅读”。在新媒体方面,“金普发布”“掌上金普”“金普新闻”微信公众号三方发力,探索错位运营、流量变现;“掌上金普”APP全时全频,成为24小时随时发布的新闻客户端。

此外,金普新区积极拓展传播途径和传播领域,成立大连文广传媒集团,实行“开门办媒体”,努力打造“事业引领产业、产业反哺事业”的媒体融合新格局。同时主动加强与上级媒体的沟通、交流、合作,成立“中省直驻连媒体工作站”,全面提升对外宣传数量与质量;正式上线金普新区英文网站、日文频道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影响力不断攀升,已经成为金普新区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的新窗口,加上原有的日语版《第二故乡》、韩语版《中韩之桥》,形成了英日韩三个语种的国际传播平台矩阵。2022年1月1日,“学习强国”金普融媒号正式上线,成为大连地区首个正式上线的“强国号”并运营良好,金普新区新媒体传播矩阵作用不断凸显。金普新区媒体传播平台的发展建设,也为广泛开展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遗产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媒体传播基础。

三、对未来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媒体传播模式的几点思考

从2013年年末发现、挖掘到现在,金普骆驼山的发掘其实还处于初期阶段。当前,这里已经发现了一批疑似人工打磨的石制品和大量有明显砍砸痕迹的动物骨骼,还有古人类使用过的火塘等遗迹。专家们还在等待某天能够挖掘出一些古人类化石,来真正印证骆驼山人是大连、辽宁,甚至东北亚的一个原点。因此,加强古生物化石遗产媒体传播信息储备及宣传策划是必要之举。结合目前大连骆驼山挖掘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做好媒体传播有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一是以资源为依托,强化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其拥有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以及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用好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是加强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宣传的首选方式。一方面,可以在新区现有电视、广播、报纸的基础上,组织新闻采编队伍,深入挖掘现场,跟踪拍摄挖掘进度,适时推出系列全面、深刻的深度报道,拍摄推出骆驼山古生物化石挖掘过程宣传片、纪录片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步采取组织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开展专题宣传策划,探营研学采风活动等方式,从调查性新闻报道、解释性新闻报道等“后新闻”角度,突出传统媒体的真实性、稳定性和可信性,有效引导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以创新为牵引,积极借鉴和发挥新媒体传播独特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清楚地认识到全媒体时代用好新媒体传播模式的独特优势。做好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宣传工作,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媒体全面化、立体化、即时化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在金普新区本级媒体系统内主动打通“报、台、网、微、端、屏”的宣传壁垒,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利用好“金普发布”“掌上金普”“金普新闻”微信公众号,组织新闻宣传力量推出全媒体栏目,提高“掌上金普”APP等互联网平台利用率,做到新闻无时限。另一方面,可积极与新浪、百度、抖音等平台开展合作,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将宣传的触角延伸至网络各个热度集聚地,搭建覆盖全面、互联互动的新媒体传播方阵,有效提升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矩阵化、多元化和大众化,打造爆点频出、直抵人心的网络宣传新势头。

三是以文化为载体,让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发挥更大经济社会效益。古老的化石既可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可以被赋予新潮的“包装”。目前,挖掘工作正等待着古人类化石挖掘的突破,但依托已出土的富有特色的化石种类,如金普巨副骆驼等,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专家力量,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合理开发化石资源,建立骆驼山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和科普、研学基地,探索“石旅结合”的方式,对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开展建设性保护和合理化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可以与文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引进先进技术,设计并制作古生物三维复原动画视频,打造全息投影、化石感应互动、VR 虚拟互动体验游戏、4D 影院等多媒体数字展项,用富有体验感的古生物化石科普宣传教育方式,吸引广大游客参观,不断拓展宣传范围,从而带动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深入推进大连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是一项传承历史、文化和文明血脉的重要工作。做好骆驼山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媒体传播工作,必须大力弘扬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闯”字精神,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物展览和文化交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猜你喜欢
金普古生物骆驼
大连金普新区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 塑料管
大连金普新区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琥珀——古生物的水晶棺
大骆驼
原角龙
骆驼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彷徨的骆驼
我的古生物博物馆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