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主播语言规范化研究

2024-03-20 14:24
记者摇篮 2024年1期
关键词:主播发音方言

叶 蕾

随着互联网发展推动多类型多渠道传播形式日渐融合,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花样百出。新旧传播媒介相互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碰撞,融合媒体时代为新媒体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与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很多人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新媒体从业者的行列,开启了自己的短视频创作生涯。短视频通常是指时长短、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融合音乐、文字、画面等多种素材的视频内容,大多以新媒体视频APP为播放平台,经由视频创作者拍摄、剪辑、后期处理后推送给APP 用户,且可以通过大数据推算,向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用户推送不同的内容,适合作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内的一项娱乐消遣。短视频内容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各类社会热点新闻、公益教育、技能分享到舞蹈、音乐、创意、明星动态、幽默搞笑等主题,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上传原创视频获取关注和流量,也可以通过直播创意广告片等形式进行带货,以获得视频创造收益、直播带货收益与中插广告收益。由于形式不受限、自由度高、自主性强,短视频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形成了视频创作者与观看者的高频互动,对社会与群众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下,短视频主播的语言规范化问题逐渐成为讨论热点。在覆盖各个年龄阶段的广大受众的短视频平台上,规范短视频主播的用词发音、遣词造句与方言使用等成为重要趋势。

一、融媒体与语言规范化的概念

融媒体是指一个非独立的实体媒体,通过提取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不同媒体的不同优势,整合多种媒体媒介的资源,拓宽宣传渠道、丰富传播内容,全面优化媒体传播的功能、途径、速度、价值等,是一种在互联网时代优势下应运而生的多功能媒体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语言规范化指的是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下,需要按照该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书写等方面来规范自己。对不规范的现象进行修正和改善,促使其向规范化方向靠拢,要制定规范化标准,推广合乎规范的行为,督促语言使用者抛弃不规范用法,自觉遵守正确用法。本文中主要是指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语言环境中的主播语言规范问题。

二、规范短视频主播语言的意义

短视频作为一种互联网新媒体,让信息的表达更加多元化,形式更加丰富和精彩,信息多呈现出碎片化特征,海量用户从四面八方而来,消息的传递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他们可以互相转换角色,参与度很高,互动性很强,这使得短视频主播的身份、角色、地域大相径庭;身为主播他们并未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学习,一般都采用自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风格的语言文化,而这些语言文化多具有随意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特点。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短视频用户呈现持续上涨态势,截至2021 年6 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 亿,占网民整体的87.8%,可见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语言类主播作为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体类型之一,面对的受众数量多、范围广,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规范好自身行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深思熟虑并负好责任,对社会公众进行正向引导,扮演好信息传播中介的角色,发挥好自身的传播价值,做好在口语规范化方面的示范。这就需要对短视频主播语言表达的规范化进行一定的限制,保留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传承,让广播语言在网络环境中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价值化方向发展,为构建优良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三、短视频主播语言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短视频主播对于语言的创新已经打破了规范界限,无明确意义指向语句、话语重构、夸张放大、谐音、各地方言等融合构成了当前大多数短视频主播的语言环境。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和一些典型词语的举例,本文将短视频主播语言规范化问题归集为用词、发音、网络用语和方言三个方面。

1.用词不规范。当今,人人都可以成为短视频主播,主播们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再受到传统媒体表达规范的限制,且更具时代感,出现了许多突破常规语言的新兴词语,或是谐音改字,或是词义重构,或是长句压缩等。比如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yyds”,实质是中文“永远的神”单字拼音首字母的组合,常用来称赞某个事物或某个人,为网民熟知,而后还被用作瑞幸咖啡生椰拿铁的广告词。类似词语还有“hxd”“srds”等,分别是“好兄弟”和“虽然但是”的意思。“摆烂”“栓Q”“达咩”“集美”等与常规语言规范格格不入的词语,均由短视频用户创造,分别表示“放弃做某事”“谢谢”“拒绝”“姐妹”的意思。这些语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幽默感,也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但无论是在语音还是语法上都不符合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出一种网络时代“狂欢化”的语言解构特征,即对传统语言使用的颠覆,将带有特定符号的语言进行不同方式的重组、替换、融合。

创新固然是好事,但一些无厘头的、缺乏营养价值的词语重构覆盖了原本文字包含的意义,被运用在了一些不适宜的场合。例如许多学生观看了短视频后受其影响,将一些词语用在书写作文和作业过程中,比如把“看看”写成“康康”,用“xswl”代替“笑死我了”。低龄人群有着较强的模仿力,在短视频看到这些不规范词语后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对他们的语文能力塑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这些创新词语和一些广为流传的诗词改编,也容易使受众群体忽视对中华传统汉字、诗词、成语等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发音失范。短视频主播语言表达的随意性,使得普通话的应用被削弱,不同于传统媒体传播中对主播普通话语言发音字正腔圆,停顿、衔接流畅,抑扬顿挫等的要求,短视频主播的语言发音没有受到限制,主播的普通话水平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规定,主播们也很少注重在语言发音上的规范,在语言表达上存在许多错误。主要表现为语音不纯、平翘舌或前后鼻音不分、声调错误、字音读错等问题,以及在气息控制与口腔控制上,主播自身也没有重视。在语言表达上,主播们也随心所欲,停留位置是否恰当,语言技巧是否有效应用,语言表达是否符合受众的听觉习惯,以及是否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问题几乎不在大部分短视频主播的语言规范范畴之内。

更典型的表现是,语言发音的失范问题几乎存在于大部分的短视频主播身上。为了让短视频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许多主播都开始标新立异、追赶风潮,通过对正常普通话的变调,故意用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来使自己的话语听起来搞笑,正确的播音方式被他们抛掷脑后,语言混乱、语言符号随意替代、无逻辑的语言发音问题频频出现。尽管短视频媒体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娱乐性强、严肃性低的新兴媒体,但如果不对一些语言发音失范问题进行规范,对社会公众造成的负面引导后果将是不容小觑的。

3.网络用语与方言流行。短视频能够做到在十几秒到几分钟内表达出足够多的内容,传递出更鲜明更密集的信息。这种视频内容简洁明了,省去了很多啰嗦的视听语言成分,留下了大量空间供观看者进行想象和自我投射,镜头的快速切换和第一视角,能够让受众更快速地进入情境,感受和感知镜头语言。此外,镜头语言与有声语言也达成了有效配合,短视频支持多种有声语言的表达,还有语音变调和文字朗读等功能,比如可选择将文本朗读为“广西表哥”“粤语男声”“东北老铁”等不同地域的方言,还能进行趣味歌唱、萌趣动漫配音等,通过有声语言的加持,使视频更具趣味,更好地表达镜头语言,促进视频主播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也提升了视频的感染力。也因此,“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等“洗脑”歌曲也在各短视频平台广为传唱。

短视频兴起之后,一些主播发现了方言运用的流量密码,其中以川渝和东北方言为典型代表,用方言拍摄短视频,获取了大批粉丝的关注。由于方言比普通话听起来更有特色、更加有趣,也更容易打造视听效果,各种方言梗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流行起来。

可见,讲述和传播方言也能够作为一种视频特色来获取关注,方言的传播可以被看为地域文化的输出。但方言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片面化、碎片化呈现,和在大部分受众视角下的陌生、新奇的语言接收,使得方言的传播不够完整和深入,受众缺乏对方言背后意义的深层次理解,容易产生错误解读和效仿。而且大多方言主播的出发点也并不是为了宣扬方言文化,而是以此为噱头,用俚语作包袱,甚至用一些粗俗的地方话表现方言特色,偏离了方言传播的正轨,可能造成或加深人们的地域偏见。

四、短视频主播语言规范化对策

1.培养主播语言规范意识。短视频主播的方言表达和一些有趣的梗概、自创词语在很大程度上使语言表达更具亲切感,更加容易拉近同受众的距离。例如最近有两位主播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比较受欢迎:其中一位主播的语言风格是对普通话进行变调和声母韵母的重新组合,听起来十分幽默搞笑,被网友评价为“每个发音都在我意想不到的地方”;另一位主播则是以其自创的语调和以成语接龙形式串联成的一句话,将一些非本意的成语放在当下语境中,又别有一番意味。这种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构成了此类主播短视频内容的核心,吸引了许多粉丝的关注和模仿,对短视频的信息传播无疑是有用的,但应当保持适度,不能因过于口语化使表达内容空洞无物,为了强行押韵、搞笑而歪曲一些词语原本的意思,声音粗糙、口齿含糊、方言过重也可能造成受众听觉上的不适。因此,短视频主播要平衡好语言口语化和规范化的关系,在保持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加以适度的口语化,用规范化口语传递正确且清晰的信息,抒发主播的情感,表达主播的情绪,让受众更深入地理解主播创作短视频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短视频主播自身要意识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培养语言规范化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将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与传递对社会公众有益的信息放在首位,认识到作为短视频主播其所表达言论可能造成的影响,不能为了博眼球故意用一些粗俗方言、无厘头词语来创作视频。同时,短视频主播应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和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使短视频的视频语言与有声语言更具有逻辑性。针对语言发音失范问题,主播们要提高重视,提升普通话水平,培养语言组织与讲述能力,尽可能地使发音贴近标准,使表达更为清晰,便于与受众群体互动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提升亲切感,从而达成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间的共鸣。

2.保持规范播音方式与健康语言走向。广播语言的创新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和必要走向,但创新应当建立在保有规范化的播音方式与坚持健康的语言走向的基础上,应当正视语言在大环境下可追溯的、有依据的更新变化,对于有助于社会表达的创新词语、语句、发音等,应当予以支持,对于没有营养价值、破坏语言体系结构、言之无理的,应当予以限制和剔除。

短视频主播在用词上,要确保创新词语的正向性与可传播性,再同规范化词语相结合,在保证对规范化语言使用的同时,加以适当的口语化内容,既让传播的信息不失可信度,又能拉近同受众间的交流距离。在语言发音上,短视频主播可以通过打好底稿等方式,预先熟悉内容,保证发声标准、吐字清晰、语音语速适中,规划好语言节奏、频率、方式。在方言使用上,各方言主播要注意输出正向的方言文化,不能将粗鄙内容融入其中,既用方言增加视频内容的有趣性,又不能忽视方言的普通话内涵解读,让受众正确地了解方言的含义,学习各地方言文化,实现普通话普及与方言文化宣传的双向作用。

五、结语

短视频主播已经成为融媒体背景下重要的信息传播者、话题缔造者、话语主导者,对社会公众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对社会的舆论走向和潮流趋势也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语言的科学化、健康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短视频主播语言规范化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通过提高主播素质修养,培养主播语言规范意识,保持规范播音方式与健康语言走向等,规范短视频主播在用词、发音、方言等方面的使用。

猜你喜欢
主播发音方言
I’m a Little Teapot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Playing with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