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在主题报道中的应用

2024-03-20 14:24
记者摇篮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连市二十大精神

张 琴

《大连新闻》作为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一档时政新闻节目,承担着重要的宣传任务。主题报道是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近几年,《大连新闻》将人物访谈引进主题报道中,进行了不同类型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形成《对话“一把手”》《说出你的故事》《微宣讲》《代表委员好声音》等数个年度品牌专栏。从制作方面,人物访谈也锤炼了一个成熟的拍摄团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工作流程。从宣传效果来看,不同类型的人物访谈,在年度大事件和重要节点上发挥了宣传主力军的作用,有助于营造热烈的舆论氛围、统一凝聚思想共识,形成良好的收视效果,具有一定的地区影响力。

一、人物访谈在主题报道中的应用形式

1.“一把手”权威访谈

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大连新闻》栏目分别在2022年、2023年推出了《三年过万亿:怎么看怎么干》和《硬碰硬找差距实打实抓提升·对话“一把手”》两个权威访谈专栏。《三年过万亿:怎么看怎么干》围绕贯彻落实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硬碰硬找差距实打实抓提升·对话“一把手”》围绕主题教育部署要求,记者兵分多路,专访大连市20 余个地区和部门主要领导,谈认识、展思路,看优势、查弱项,表决心、增信心。

2.代表委员好声音

每年一度的全国及省、市两会期间,《大连新闻》栏目都会推出《代表委员好声音》专栏,通过记者前期的摸排与调研,以参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为依托,遴选数位代表委员在两会期间进行专访,让代表委员作纽带,传递两会好声音。

3.讲述自己的故事

《大连新闻》春节特别节目《说出你的故事》,创新语态表达与报道呈现,以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穿插关键新闻现场同期声的方式,聚焦年度城市可圈可点的重大时间和发展成就,由代表人物讲述奋斗故事,展现时代风采。

4.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一般由政府部门召集,围绕某一重要会议、重大主题、热点事件,邀请相关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进行权威解读,媒体记者可以现场提问。大连市政府新闻办仅2023 年上半年就召开了23 场新闻发布会,涉及2023年大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第二十一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大连市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大会、2023 中国数交会等重大会议举办情况进行新闻发布,以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找差距查不足明方向抓提升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助力大连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大连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大连新闻》栏目专门设置《大连发布》专栏,以人物微访谈形式对新闻发布会内容进行摘要发布。

5.典型人物报道

弘扬奋斗者,奏响新时代赞歌,《大连新闻》陆续推出《劳模风采》《2023最美职工》《新时代好少年》等多个人物专栏,栏目组与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总工会、大连市文明办等部门协作,梳理出荣获国家、省、市等荣誉称号的典型人物代表,记者通过专访的形式,挖掘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提炼其精神内涵,以真情实感鼓舞人心。2023 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新闻中心还与这些部门联合策划制作播出2023年度“十佳最美职工”发布活动,连续在《大连新闻》展播,感受他们勤劳、敬业、专注、创新,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6.历史人物追访

2023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胜利70 周年,新闻系列报道《英雄不能忘记》挑选了数十位参战老兵的独特故事,进行了纪实性拍摄和采访。这些专访以口述历史的形式,结合大量的实地访问、记录和实际物品,从多元的角度向观众再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7.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2022年11月,新闻媒体联手大连市委党校,推出系列专访报道《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市委党校24位教师围绕25个主题,条分缕析地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全媒体向社会层面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

8.主题教育微宣讲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大连新闻》栏目和市委党校联合,创新方式进行表达,共同打造了《主题教育微宣讲》六集短视频。摄制组与党校专家采取蹲点式调研,走进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金港湾果菜专业合作社、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二十里村、关向应纪念馆、大连市廉洁人生体验馆六地,分别围绕践行“两个维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全面从严治党、传承“六地”红色文化六个主题开展采风与创作,一专家一主题,采取现场多点位表演性宣讲形式,增强宣讲主题的感染力与表达力。

二、人物访谈在主题报道中应用的要点

新华社的记者吴晶在分享主题宣传的经验时指出:“时代精神赋予每一个人,显现在每个人身上,如果想要写出这种精神,首要的就是选择正确的人,一个典型的、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人。”这句话深刻阐述了在主题报道中,访谈对象的选择有多么的关键。人物访谈类型主题报道,对于采访对象的要求和依赖程度更高。谁来讲,将会直接决定这期节目的质量。如何讲,则对报道的可看性起到关建作用。新闻从业者要把握好以下几点重要事项,避免因“踩雷”降低宣传效果。

1.人物访谈避免“盲选”,采访标准要统一

在明晰主题后,记者首先要进行前期的案头整理工作,以及四处走访探寻,筛选出适合主题思想的最佳嘉宾。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主题报道中的人物访谈,一般都以专栏(系列)报道呈现,每期节目的人物要统一标准,不能为了应付播出凑合,通过降低标准来增加选择的随意性。像《对话“一把手”》专栏,记者专访的对象必须是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果“一把手”因种种原因无法按期接受专访,节目组应当严格遵循《对话“一把手”》栏目的设定,不可随意找他人替代,否则人不对题,访谈节目很难在一个水准上,节目的主题宣传效果也将会打折扣。

2.人物专访拒绝随性,准备工作细化严化

在启动人物专访类主题报道时,节目组要形成一个总的策划文案,明确采访对象的范围、访谈内容的层次,以及拍摄条件与播出渠道等各环节的要求,同时向上级宣传部门汇报策划方案,并统一发放给相关采访单位。这样便于记者进行对接和沟通,在采访单位方面也能够引起重视,方便迅速达成共识。

3.“出口成章”不能一蹴而就,采访提纲做细做实

人物专访与普通新闻报道不同,被采访人具有唯一性,他的谈话质量直接决定了节目质量,因此,被采访人讲什么非常重要。在这方面,节目组要把关在前,细化采访提纲。专访前,记者需要收集大量材料,研磨报道主题,熟悉被采访人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到现场进行前期采访,与被采访人面对面商讨访谈的具体内容。经过细致的前期工作后,形成采访提纲,再与被采访人和节目组进行二次探讨,对谈话内容进一步细化,对采访提纲进行调整、完善。最终,双方按照采访提纲开展拍摄采访。

4.采访环境精心部署,镜头也要有“脚本”

人物专访在采访拍摄和后期制作上,也要精心策划部署,在采访前,除了制作采访提纲,记者还要与摄像研究,准备一份拍摄“脚本”,确定诸如访谈地点、被采访人如何出场、环境镜头、灯光布置等各个细节。专访现场,要有专人负责场记,既要保证现场访谈声效,又要对访谈内容进行监控,防止内容漏失、闲杂入镜。在拍摄《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时,拍摄地点是一个方向朝西的房间,上午与下午光线完全不同,这就影响到被采访人的面部光影,灯光要及时调整,这需要现场随时监控摄像机。如果一味统一制式拍摄,很可能会有瑕疵镜头出现,后期弥补艰难。访谈期间拍摄环境镜头、反打镜头等十分重要,这样能够为后期编辑积累丰富素材。

5.后期制作精良,包装要有设计感

人物专访报道在后期制作上也应该形成风格鲜明的包装,对应不同的主题思想,需在标题字体、图示版式、片花、宣传片等方面做特别设置,以区别于普通的新闻报道。同时,对于一些新闻主题,辅以图表图示、画面图片等设计,会对专访内容形成有益和必要的补充,进一步充实信息量,丰富表达元素。这样可以全面保障访谈节目的质量,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三、人物访谈与主题报道相得益彰

主题报道具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需要对党和政府的核心任务、重大政策决定、重要事件以及相关社会热门话题进行筹划与组织。如何让这样的重点报道能够入脑人心,形成宣传工作的权威与声势?人物访谈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过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

1.权威对应重点,更具影响力

像对话“一把手”这类权威访谈,主题思想都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策划部署,很多都是贯彻落实上级党和政府的部署与决策,主要部门和地区的负责人出面接受专访,其身份就决定了他们的表达更加权威、站位更加高远、内容更加翔实,同时系列播出还会形成一定的规模与声势,这样主题报道就能够在区域范围内迅速形成热烈而持续的舆论氛围,有助于统一和凝聚思想共识,从而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进展,加快重要部署与决策落地落实的步伐。《硬碰硬找差距实打实抓提升·对话“一把手”》权威专访,作为大连市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做法之一,被写入第9期《党建》杂志刊发的《真查真改以检视整改实际成效推动大连“两先区”建设》。

2.专家阐释思想,更具厚重感

在阐释解读党的方针政策上,党校专家无疑是一支非常权威和富有经验的宣讲队伍,党媒+党校,“名嘴”强强联手,《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主题教育微宣讲》等党校专家系列宣讲节目陆续诞生,创新电视对重大主题微访谈式解读的报道模式。

3.一人一主题,更具传播性

人物访谈应用在主题报道中,一人阐释一个主题,独立性强、标识度高,篇幅短小精悍,适宜拆分播发,便于各种发布端滚动展示,更容易做到广泛的传播。像前文提到的《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主题教育微宣讲》等党校专家系列宣讲节目,除了在电视频道、新媒体等全媒体端口播发,还在大连公交、地铁移动电视端循环播放,综合利用2000 台公交车载电视,地铁全线1500 余台车站PIS 显示屏、5000 余块地铁车载电视,日均累计播放近20万次,宣传辐射人群可达百余万人次,起到了广为人知的宣传效果,很容易成为街头巷尾的正能量“谈资”。

4.典型折射精神,更具贴近性

弘扬新时代新风貌,干讲道理不免单一枯燥,典型人物专访类报道,把一种精神具象在一个人身上,通过讲述这个人的先进事迹,可以鲜活、生动地向受众展示其内涵与精神,彰显榜样的力量,使得主题报道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引导力。像作为“五一”特别节目推出的《劳模风采》专栏,由新闻媒体与大连市总工会共同策划,精选具有示范效应、表达能力强的劳动模范人物,通过人物讲述与工作现场,立体化刻画劳模的典型形象,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5.亲历者口述,更具真实性

年度盘点类新闻节目《说出你的故事》,通过对城市年度大事件的梳理,遴选出关注度高、影响深远的十个大事件,再选取这些大事件中的核心人物,以自述体方式开展专访,还原回顾事件历程,揭露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抓取重要转折点,展现时代风貌、人物风采。这类自述体式专访,在追忆重要历史事件中还具有重要的抢救性价值。

作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特别推出的系列微专题《英雄不能忘记》,采访对象均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在大连革命老兵。就在采访播出后,不少老兵陆续离世。这类抢救性口述历史采访活动,整理保护老兵的记忆,深度挖掘、讲述、记录一个个血肉丰满的革命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次红色历史的传承与表达,留下了宝贵的一手影像资料,营造了全社会崇尚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

6.热点事件及时解析,更具引导力

对于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新闻媒体及时专访到关键人物,对事件进行阐释、还原,透露背后的故事与细节,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可以有力维护官方权威。像2023年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落地实施后,新闻媒体围绕新政的出台背景、具体规定,以及实施后将带来哪些变化,专访了医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报道,以权威视角对新政做了充分的采访和阐释,并将基层社区医院带来的患者声音反馈给有关部门,推动一些便民举措的实施,从而让医保新政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物专访在主题报道中可以有多样态的应用,在拍摄与表达方面,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和创新手段。新闻媒体只要坚守初心使命,坚持精品导向,主题报道将会涌现出更多更优的表达形式,为党的宣传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大连市二十大精神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