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改进研究

2024-03-20 14:24王志新
记者摇篮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广播电视受众

王志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一战略部署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责任。主流媒体要明确自身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发挥舆论导向功能,自觉承担起引导舆论、凝聚共识、服务人民的职责,把好宣传舆论导向,加强内容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借鉴和吸收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不断创新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新闻采编工作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新闻内容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推动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形成。

一、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改进的重要性

1.提升新闻内容真实性

新闻内容真实性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基础性原则,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改进对于提升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改进采编工作可以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新闻采编工作需要通过深入调查和多方面收集信息,确保获取到全面、客观的数据来源。同时,在追求新闻独家或者吸引眼球的背后,很容易产生夸大事实和炒作现象,导致新闻内容失去真实性,改进采编工作需要坚持真实客观的报道原则,不断加强媒体自律和道德意识,使广播电视新闻更加真实可信,满足公众对于真实信息的需求。

2.强化新闻资源有效性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新闻报道需要及时、准确地呈现给公众,以满足他们对时事信息的需求。通过加强记者的专业培训,提升其新闻素养和采编能力,可以更好地收集、整理和编辑新闻资源,并且根据事实进行准确、客观的报道,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同时,在采编工作改进中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更快速、精确地获取和整理新闻资源,并采用即时直播、移动报道等方式,将新闻内容迅速传递给观众,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3.强化新闻信息多样性

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通过改进采编工作可以提供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新闻形式,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通过对采编工作的改进提升,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和直观,可通过现场直播、录制视频等方式,将观众带入现场,让其目睹事件的发展过程。同时,配以音频解说和专业评析,增强观众对于新闻的理解和参与感。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新闻信息资源处理量增加。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从庞杂的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重大热点事件发生后,社交媒体上产生大量的用户评论和观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从这些评论中提取关键信息,形成准确全面的报道,大量的网络数据信息无疑给传统采编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第二,信息碎片化下新闻真实性与有效性存疑。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核实,因此存在着大量的虚假和误导性信息。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以避免误导观众和传播不实信息,采编人员需要及时辨别出虚假信息,这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2.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机遇

第一,新闻资源获取渠道与处理方式更加便利。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日常交互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源,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取各种数据源,如通过社交媒体上的用户评论、热门话题、舆论动态等了解最新的社会变化。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可以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流,了解公众对该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这有助于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角度,提供更全面、客观的报道。

第二,更准确地把握观众新闻需求。传统形式下,观众画像主要依靠样本调查和统计数据,但这种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根据观众的新闻浏览记录、搜索行为等数据来细化观众画像,了解广大观众的关注点、喜好和阅读习惯。通过数据信息分析,广播电视新闻可以更精准地推送内容,提供符合观众需求的新闻报道,增强观众黏性和满意度。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应用大数据、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可以及时获取事件进展和民意动向,可以帮助新闻采编工作把握时事热点,提供准确和实用的新闻信息。此外,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有效降低负面舆论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影响。

三、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改进策略

1.新闻选题:精准瞄准用户信息需求

确立新闻选题是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首要环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改进需要从新闻选题入手,从根本环节抓住观众的眼球。在确定选题以前,采编工作需要采用大数据技术,对通过市场调研、观众反馈、网络数据等获取的受众群体基本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并迎合受众群体的用户画像进行新闻选题。央广网在开设新闻栏目时,便采取了上述做法,其建立了定期的用户调研机制,并采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调研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最终确定了自身的受众群体集中在25岁至44岁之间,此部分群体的主要兴趣爱好包括新闻、财经、娱乐、科技等,对此其专门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设了相应的新闻栏目。

在此基础上,采编工作还应精准选定主题,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关注时事热点。时事热点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应该时刻关注时事热点的进展情况,及时报道和分析。以亚运会为例,采编工作应该密切关注亚运会引起观众讨论最多的热点话题,如“男篮主场失利”,可以邀请篮球领域的专家对该事件进行解读与分析,从而满足用户对该话题的关注需求。第二,挖掘背后故事。人们不仅关注新闻事件的表面现象,更关注背后的故事和深层原因。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应该注重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和细节,向用户提供深度的报道和分析。第三,反映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关注和反映的重要方面。

2.素材采集:快速获取相关一手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素材采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何快速获取相关一手信息,可以说是影响新闻报道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采编工作需要加强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编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要强。同时,对于可能涉及的地方、领域和人物等信息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在报道亚运会时,采编工作需要提前了解中国队重点夺金项目、场馆设施、比赛规则、相关运动员等,如此才能帮助其准确地报道相关信息。

其次,采编工作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方式,采编工作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拍摄,快速获取现场画面,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帮助采编工作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影响。然后,采编工作应与广大受众保持紧密联系,开展深入调查与分析。新闻采编工作不仅仅是记者的工作,也需要广大受众的参与和支持。采编工作可以通过与受众的联系,及时获取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借助受众的力量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获取到来源于不同角度的更深层次的事实与细节,同时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较和验证,以避免信息的不准确。

最后,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各个媒体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与共享,共同获取和分享新闻素材和信息。通过合作与共享,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新华社与中央电视台共同完成了多次重大报道任务,如全国两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新华社负责提供报道素材、图片和视频,中央电视台则利用其平台优势将新华社的素材进行现场直播、新闻评论等再创作。

3.新闻生产:采用智能新闻生产体系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通过采用智能新闻生产体系,可以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准确性和覆盖范围。智能新闻生产体系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技术,使得新闻采编过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首先,新闻智能生产体系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获取新闻线索和热点话题,从而指导新闻编辑,为新闻快速编辑提供翔实的素材信息。已经有媒体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社交媒体上的实时信息与新闻报道相结合,实现了对事件发展的实时监测和舆情分析,迅速捕捉到重要事件和热门话题,以更快速和准确的方式进行报道。

其次,智能新闻生产体系可以实现新闻稿件的自动生成和自动化编辑。智能新闻生产体系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生成新闻稿件的基础版本,包括事件概述、关键细节和相关背景信息,并采用自动化编辑工具对稿件进行自动排版、校对和修订,提高稿件的质量和一致性。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可借助智能新闻生产体系更快速地发布新闻内容,有效减轻编辑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与准确性。

最后,智能新闻生产体系可以自动实现视频剪辑和转码过程,提高了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制作效率。通过视频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系统可以自动提取视频素材中的关键片段和高潮时刻,并根据需求进行剪辑和编辑。自动转码技术可以快速将视频内容转换为适应各种平台和设备的格式,实现多终端展示和传播。

4.新闻传播:构建新型网络传播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构建新型网络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构建新型网络传播平台,可以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受众定制化,而且可以和传统媒体相结合,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更多的机会。

首先,新型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应注重多媒体化呈现。当前网民对于影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信息传递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需要从多媒体的角度出发,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合下获取真实、全面、即时新闻的需求。

其次,新型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应注重即时发布与快速传播。随着新闻传播速度不断地加快,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必须及时推出相关新闻内容。在这方面,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快速发布新闻,并能在不同数据快速扩散的网络传播平台发布,才可以获得用户的青睐并实现自身价值。

最后,新型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应注重用户参与与互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利用社交媒体等用户参与平台,提高用户参与度和互动性,从而增强用户参与感,增强用户黏性和忠诚度。对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可以设立评论区或者其他互动区域,让用户参与新闻讨论、留言和点赞等活动。以中央电视台(CCTV)为例,CCTV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官方网站、移动客户端和各种社交媒体账号等多个平台,实现了新闻内容的全天候、多终端覆盖。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各种终端获取CCTV 的新闻报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CCTV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和官方网站的评论区域,与受众进行即时互动与参与。用户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点赞、转发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CCTV在新闻报道中也会引用部分受众的意见和评论,增加了互动性和参与感。

四、结语

新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与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为提高新闻采编工作水平,需要根据行业整体发展变化进行积极调整,认识到电视新闻传媒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下的挑战与机遇,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采编工作人员应正视当前存在的不足,从新闻选题、素材采集、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等方面做好改进工作,提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整体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真实、有效与多样化的新闻内容。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广播电视受众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