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加步枪”就是人民和军队的结合

2024-03-21 16:58罗平汉
领导文萃 2024年6期
关键词:罗平解放战争解放区

中共中央党校罗平汉教授撰写的《决胜》这部专题历史研究著作,以大量史料为依托,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能赢得解放战争这一历史问题。全书以历史为序,从十三个不同侧面书写了解放战争的历程,梳理了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深层原因,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胜利之因,还原了解放战争这段重要历史的面貌。

问:在《决胜》的写作过程中有什么感悟?

罗平汉: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高歌猛进的时期。在写作过程中,感悟还是蛮多的。比如,我觉得当年毛泽东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而且当时全党上下同心,中央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且给前方指挥员相对多的自主权,下面能准确领会中央的意图,党内关系真正是和谐的。有时候指挥员一次战役没有打好,毛泽东不但不予以责备,反而予以宽慰。反观蒋介石,仗没有打好,都是别人的责任,从不检讨自己。要说抗战胜利时,国民党特别是蒋介石,称得上是如日中天,他的威望和影响力应该说是达到了一个顶点,可他生生是一把好牌打烂了。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一定是有原因的。

问:蒋介石的战略思维是看重城市和交通线,那么我军虽然一直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但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打了许多漂亮的攻坚战,这个问题怎么看?

罗平汉:对于这场战争,应该说一开始毛泽东和党中央是不太愿意打的,经过长期的战争,老百姓都不希望再有战争,共产党一开始也是极力争取和平,这从四平保卫战能看得出来。四平保卫战为什么打得那么艰苦?毛泽东就是想通过这一战打疼蒋介石,从此求得和平。这一战的目的是争取和平,因为从当时的力量对比上讲,国民党的力量确实要大过共产党,而且普天下的老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毛泽东最初是不太愿意打这场战争的。

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我们跟日军打了这么长时间,最终将其打败了,蒋军肯定是比日本军好打的。虽然蒋军的装备好,人数多,但整体军事作战素养肯定是不如日本人的。基于这个判断,毛泽东认为日本人我们都能打败,为什么就不能打败你蒋介石呢?

蒋介石在指导思想上有很大的问题,他以为把几个重要城市占领了,共产党就被打败了,可你没有消灭人家的有生力量,怎么是打败了人家呢?我们放弃城市,是为了夺取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的目标是夺取城市。不夺取城市,革命就永远胜利不了,我们不可能长期在农村。敌我力量的对比,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先要到农村去,但是目标是要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不占领城市,解放区就无法连成一片,我们也建立不了强大的工业基础,革命胜利肯定在全国而言就无法实现,所以城市最后肯定是要夺取的。

真正的特大型城市,我们通过激烈战争的形式解放的不是太多。反倒一些中等城市打得比较激烈,如打四平、临汾、潍坊,大城市中,济南、天津打得也比较激烈。但是像长春,我们是把它围起来了,是围而不攻;北平是和平解放的。后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这些大城市,虽然我们也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解放的,但在这个时候经过三大战役,已经把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上消灭完了,这些城市里面的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不是太强了,士气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是强弩之末,因而打这些城市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一些。

问:1947年5月6日,贺龙在晋绥军区建军会议上的总结报告,点明“小米加步枪”这句话应该从人民加军队的角度去理解。

罗平汉:贺老总关于“小米加步枪”的解释,解释得很好。他援引了毛泽东说过的一段话,小米指的是群众力量,步枪指的是党领导的军队,小米加步枪就是人民和军队的结合,我们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国民党虽然有“飞机加大炮”,武器装备好,但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怎么能够胜利呢?其实陈毅老总也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既点出了人心向背,也揭示了敌我两军的较量,并不仅仅是阵前部队的数字和实力比拼,我军背后有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支援。

问:我注意到你对于“小米加步枪”在过往的认识和实践中出现的偏差,给予了相当篇幅的纠偏。

罗平汉:为什么专门写这个呢?“小米加步枪”,是过去对于我军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如果简单地认为我们以劣势的装备,打败了装备比我们强得多的国民党军队,也就是说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并不重要,这就可能有偏差了。既然如此,是不是我们人民军队就可以不重视装备的改善了呢?既然“小米加步枪”就可以打败美蒋的飞机大炮,那我们还改善装备干什么?

实际上,在现代战争的情况之下,武器装备是非常重要的。海湾战争之后历次国际地区冲突,包括这次俄乌冲突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武器装备的好坏,还是直接能够关乎士气和战局走向的。实际上,我们在解放战争中,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改善,一方面是有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帮衬,另一方面各解放区均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军工企业,也能造一部分武器特别是弹药。

辽沈战役结束后,罗荣桓在东北野战军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时就明确表示:“现在我们的装备已经超过了敌人的任何美械化部队,比抗战时候日军的装备也有提高。”再比如,1949年初,平津战役中天津之战打响,攻打天津的东北野战军不但数量上大大超过国民党守军,而且攻城火炮上也占绝对优势。

问:我党我军素来有政治工作的传统,并适时地提出一些政策性、方向性口号,解放战争中期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提出的时机就恰到好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罗平汉:战争是蒋介石挑起来的,我们一开始就是自卫战争,是蒋介石先进攻解放區,我们只能是自卫反击,他是进攻的,我是防守的。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全面进攻特别是重点进攻被打破后,人民解放军就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

之所以要打到国统区,因为当时的解放区的物资消耗极大,人民负担已经很重。战争是巨大人力物力的消耗。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是在解放区进行的,说老实话,把解放区打穷了,打苦了。再这么持续下去,即使我们在战场上消灭敌人,如果老百姓承受不了的话,后果可想而知。红军时期的第五次反“围剿”,我们就没有打出去,战争长期在根据地进行,老百姓负担很重。所以说在这些问题上共产党吸取了教训,总结了经验,在敌人的重点进攻已经被打破的有利条件下,人民解放军就要打出去。这个时候既然你已经是进攻了,已经超越了自卫的性质了,而是全国解放战争了。口号自然也就变了,变成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就有了强大的号召力。

问:书中提到徐向前、陈毅两位元帅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强调战士生命的宝贵。一直以来,社会上都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军的胜利,包括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都是“人海战术”运用的结果,甚至认为只有美军才更珍视士兵的生命价值。

罗平汉: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很有典型性。包括国民党方面也始终认为我们是靠人海战术取胜的,这是对我们人民解放军战术的不理解。我们的指战员确实很勇敢,肯定比国民党军不知道勇敢多少倍,我们解放军的觉悟也高,在战场上不怕伤亡不怕牺牲,这都是客观事实。但是党的领导人也好,前方的指挥员也好,都是非常地珍惜战士们生命的,都强调要提高战术水平,减少部队伤亡。

同时,我们平日的练兵,很讲究战术的训练,强调要提高战士们的战术水平,这都是为了在战场上少流血、少牺牲。实事求是地说,战争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个别指挥员不太重视战术的提高,过于强调勇敢,甚至有些盲目蛮干,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情况已经不是那样的了。这就说明我们既强调勇敢顽强,同时也讲究战术,爱惜战士的生命。“战争都是必须死人的,但不能做无谓的牺牲”,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解放战争期间贯穿始终。

(摘自“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罗平解放战争解放区
Synchron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by coupled photoacoustic cavity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回到“罗平”
The Battle Betwee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解放区的天
罗平记
1947年,攀越解放战争的“十八盘”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
解放战争战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