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与食疗》课程中关于中国卓越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探析

2024-03-24 07:41林妍
食品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药膳食疗传统

《药膳与食疗》是独具中医特色的一门临床应用型课程,体现了中医药知识、中医养生学和现代营养学相融合的学科特点。它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及药膳中“寓药于食”的特色优势,包含遵循气候特点、地域特色、辨证施膳、合理配伍等制作药膳的原则。药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不凡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7日的第19届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中强调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影响。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标识,奠定了现代祖国文化的根基,激励着全民族不断探索、发展、传承。

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树立文化自信心,这是树立国家情怀,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他们应对卓越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清晰的理解,以及强烈的文化感知和文化认同。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医学生常常以科学和逻辑的思维方式攻读专业课程,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不足,这有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研究和积极传播中华卓越的传统文化。中医药是基于古代人民的实践经验和古老的中国哲学而产生的,并且它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医药文化,而且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可以共谋发展。

《药膳与食疗》课程可以挖掘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此,教师不能仅传授简单的中医理论和日常养生常识,还应妥善把握良机,适时注入传统文化观念,指导学生探索和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学知识的底蕴。这样做的目的可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养,达成以德育人的课程目标。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后,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医药的含义和思维模式。这是掌握中医相关学科知识的关键。

1.重温国学经典,弘扬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和养生智慧

教师开始介绍药膳和食疗的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根源时,首先引入的经典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典籍——《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详细地记载了大量有关膳食养生保健的条文。这些条文从不同角度,如饮食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饮食节制等,讲述了中医食疗养生的观念。《伤寒论》这部著作也提及了一些以食物原料为基础组成部分的药膳经方,比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及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等经典名方。这些药膳经方在过去和现今都广泛受到医家们的盛赞和喜爱。另一部同样古老的医学著作,是我国最初的杂病学专著——《金匮要略》,它也具备食疗养生的特色,如增强人体正气、基于食疗理念的辨证施膳等,并特别指出了汤剂、酒汤、粥品和熬饼等养生食疗的药膳,其中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至今还被人们制作。这说明经典中的食疗理论、经方思想与现代养生、营养学理念高度吻合,也证明自古以来中医药与膳食互相指导实践,并共同发展。

人们把《本草纲目》誉为“中华药品大典”,这部巨著是明朝时期李时珍的杰作。对这部药品大典的精华部分进行深入剖析,我们能发现它实际上融汇了药品学、养生保健和食疗技术。在介绍食物药物原料授课部分,教师可以结合该书中的食疗处方展开。李时珍对食物的部位及性味功效的研究十分深入。例如,书本上记载冬瓜具有促进排尿、止渴及治疗水肿的功效。冬瓜不同部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对病证干预的侧重点会因其不同部位而不同。冬瓜子在清肺化痰、消痈排脓方面有显著效果,冬瓜皮健脾渗湿利水的功效较冬瓜肉强。该书还体现了如以脏治脏、辨证施食的药膳学基本理论思想。教师结合经典进行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药膳原材料的认识。

在教授药膳理论的基础环节,教师强调应遵循“阴阳调和、以平为期、以和为贵”的原则,在食物药物的四气五味中寻找平衡和谐。如在炎热的夏季服用百合薏米绿豆汤可以清热消暑利湿,在寒冷的冬季或者阳虚体质的人们可以多服用些补阳的药食,如杜仲、韭菜、羊肉等。《黄帝内经》强调人体的健康状态为“阴平阳秘”,这是“中庸之道”的体现。药膳与食疗调理也讲求阴阳平衡,包括五脏六腑之间的平衡,以及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平衡协调。“中庸之道”的提出有数千年的历史,是儒家思想体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庸之道”的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和”的内涵,并融入药膳原料的性味、配伍及治则理念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及感受国人对于“和谐”的追求。

2.聚焦多彩的中国经典饮食之道

2.1《红楼梦》饮食文化

我国饮食文化的沉淀积累历时已久,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红楼梦》被誉为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我国古代经典的饮食文化也包涵其中。例如,在讲授药膳分类特点时,教师可以借助《红楼梦》中的饮食之道进行教学。红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主食、糕点、菜品、香料、饮品、水果、补品和外来美食这八大类别的食物在《红楼梦》中均有出现,且种类居多。这些食物类别的共同特征是集营养、滋补和食疗于一身。补品类的药膳就有人参汤、桂圆汤,以及益气健脾的枣泥山药糕、茯苓霜和养心安神的莲子红枣汤等。粥类的药膳也有很多种,如碧梗粥、腊八粥、燕窝粥、鸭肉粥等,这些粥品涵盖了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等功效,可谓“良粥可延寿”。《红楼梦》中的人物还有品茗养生的习惯,如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等,将茶的保健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常见病症的食疗,书中也有些独创的见解。如感冒时,可采取“饥饿疗法”;对于过食肥甘厚味引起的食积、腹泻,可以用白萝卜加盐煮汤喝。这些为《药膳与食疗》课堂讲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让我国经典的饮食文化得以延续。

2.2米面文化

史书记载“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以谷类作为主食。粮食如稻米等养育了千万代华夏子孙,也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见证,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粮食类原料中的谷物类原料”讲授过程中可融入中国“米面文化”,充分挖掘“米面文化”深层次的内涵。“米面文化”作为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窥探出地域民族特色、宗教文化信仰、节日民俗风情、社交礼仪等元素,其多元化的特点,表现出了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和热爱。米面的制作方法也是多样化的,折射出了不同人群的精神愿望、审美观念等。关于中国人的主食差异,可概括为南方人重米,北方人重面,由此分別形成了南派的“米食文化”和北派的“面食文化”。

南方是我国典型的米食文化区。随着磨粉工艺的出现,稻米不仅仅局限于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还演变出了风味独特的传统米制品,如年糕、汤圆、发糕、米粉、粽子等。北方的面点有着丰富多样的种类,以各种面条、饼、馒头、饺子等为主,是北方人的日常主食。如今,人们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追求健康养生,从米面之中寻求灵感,把药膳理念融合进食物中,让中医药深入寻常百姓家,体现出了中医人的匠心。例如,桂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出的“灵芝双色包”和“灵芝五指馒头”、德州第七人民医院国医堂开发的“陈皮开花馒头”、福州市中医院研制的“糖尿病馒头”、“灵芝面”、入选第三届“浙江省十大药膳”之一的“铁皮石斛挂面”等,这些美食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弘扬“米面文化”的同时,突出了药膳与食疗的特色,并能不断扩大药膳的应用范围,让传统的米面食物焕发出新的光彩。

2.3大豆文化

在介绍豆类食物的过程中,教师可融入中国特色的“大豆文化”。农耕年代是华夏文明的起点,那时人们的主食便是谷物和大豆。大豆古代称之为“菽”,是五谷之一。大豆不仅成就了我们的生活百态,而且饱含着中国人精气神的独特气质。因此,对于大豆,中华民族有着特殊的感情。大豆形象寄托着中华民族甘于清贫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敬养父母长辈、至亲至爱的孝道文化。与大豆相关的食品种类繁多,如豆浆、豆腐、豆干、腐竹、豆豉等各种美味的豆制品,还包括一些豆类蔬菜,其共同特点是价廉物美、营养价值丰富。其中,最具人文特色的属“豆腐文化”。豆腐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伟大的技艺之一”,对中国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国人对豆腐有着独特的看法,认为它具有简单、纯洁、勤奋、真诚和宽容等品质。在讲授大豆食物的功效、应用时,教师可融入“豆腐文化”的特征与价值,进一步发挥“豆文化”的教育意义,充分展示我国经典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2.4酱醋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同样,在中医药的世界里,药物也分别包含了酸、苦、甘、辛、咸五种各异的味道,这说明调味品在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讲授调味品原料的过程中,可植入“酱醋文化”元素。我国的醋酱饮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民俗传承,起源于齐地临淄。贾思勰曾于北魏高阳出任太守时创作《齐民要术》,书中精彩地记录了酱醋的酿造工艺,以及酱醋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意义。酱醋这项伟大的发明在发酵食品历史上堪称独树一帜,不仅丰富了调味品的种类,而且有利于很多食物原料的保藏。酱料具备如“除热,止烦满,杀百药及热汤火毒”等药用功效。因此,中国人对于酱醋有深深的依赖之情。如今,醬醋早已超越日常的调料,被视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并被铭记于民间,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团结、友爱、节俭的美德。中国人习惯在酱醋中体验美食,并赋予酱醋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态人情和生活哲理。

3.地域药膳文化的传播

风俗从不会在百里间相同,文化也难在千里间一致。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药膳文化在各个地域体现出的特色也深深烙印上了厚重的文化历史印迹。不同地区的药膳会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大物博、疆域宽广,物产丰富。以福建省为例,这里有许多独特的食材都是药膳研制的上佳选择,比如浦城的薏苡仁、建宁的莲子、古田的菌菇、闽清的橄榄、永泰的梅李及三明的黄精等,它们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聪慧的福建人民为了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巧妙地挖掘地域优势,如草木药材、山珍海味等,研发出了具有风土特色的地方药膳。如屏南的败酱草小肠汤、山苍子根炖猪蹄、牡蒿蒸嫩鸭;客家的胡椒炖猪肚、米酒炖肉、茶油鸡蛋;福州八珍炖番鸭、古田猪肚小肠青草汤。这些都是多年流传下来的饮食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各个地方的历史、传统和人文价值。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赋予他们不同的膳食理念,在每一座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城市里,都能寻觅出膳食传递的情感。教师在开展药膳与食疗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研讨型学习的教育模式,能够助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无缝连接。教师可倡导学生深刻探究家乡特有的药材和药膳文化,结合本地独特的风俗习惯,追溯起源,针对药膳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本地健康行业的贡献等话题进行探讨,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如药膳原料的选取、制作技艺的精细、药膳的目标使用人群、家乡居民对该药膳的态度和评价等。这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中医药的广博精深,以及药膳文化的艰难传承和历史底蕴。这种方式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变得可回味、更有具实感,栩栩如生,而且满足了学生的知识需求。

另外,教师也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如播放以“养—食疗并用的中华药膳”为主题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四集纪录片;以线上展播形式呈现霞浦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草药膳制作技艺》;还可以特别介绍福建屏南的药膳文化。教师以这种亲和易懂的形式,讲解地方药膳精髓,诠释最真实的药膳艺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使其将家乡的味道铭刻于心中,进而为地方药膳文化的发扬光大注入他们的青春活力。

4.节气膳食文化的传播

二十四节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时间概念,渗透在农耕文化、饮食起居、物候、气温等方面。每个节气都蕴含着独特的养生之道和文化内涵。常言道:“冬至吃饺子,夏至吃面”。这反映出人们在不同的季节会有特殊的饮食偏好,如立春,有“咬春”的习俗,应吃春卷、春饼;清明吃艾草做的青团,可以除寒祛湿;小满多吃绿豆、苦瓜,以清热化湿为主;冬至时节吃汤圆。这是在漫长的农耕年代中,古代人民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用来指导膳食养生的智慧,体现了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如何和平共处的思考。人们日常的健康养护应秉持二十四节气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固护正气、延年益寿。教师可鼓励学生尊崇并适应自然,让“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入每个人的内心,唤醒其对大自然的珍惜和热爱。

药膳只有更好地融入生活,才能很好地发挥其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节气膳食文化的了解大部分只停留在表面,如对于某个节气可能知道应当吃什么,但对于怎么吃、为什么要这样吃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在药膳与食疗实践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作横向拓展,拓宽传承渠道,如进一步介绍节气饮食背后的功效和意义,以突破学习的局限性。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由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指导及《福建卫生报》社推出的“二十四节气闽菜药膳教学视频”,还可以可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由世界中餐联合会、《餐饮世界》杂志社编撰的《中华节气菜作品选》,使其能将节气膳食、中医养生的精神与文化,根植于心。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领》指出,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医药的特殊优点,提高中医药的服务水平。《药膳与食疗》充分展现了中医养生保健及“治未病”的理念,其中蕴含的中国卓越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深广性,经得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推敲和辨证思考。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指导学生反复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大力倡导并传承中华国粹。我们也需要积极推动对人文教育理念的革新,让肩负着使命的现代大学生在学习药膳与食疗课程的过程中领略到文化传承的魅力,并把“健康中国2030”及“传承并创新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

结语

在“健康中国”的引领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得到重视,我们应积极推动中医药膳、食疗养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和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

林妍(1989.02-),女,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学基础、药膳与食疗等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药膳食疗传统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耳鸣的中医治疗与食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老传统当传承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