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非遗技艺

2024-03-27 04:36周洁
新民周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飞歌锦鸡蜡染

周洁

民族风情浓郁的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据官方统计,黔东南州有世界级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市州首位,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

一起来看看这里神秘而独具特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侗戏

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创,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他受到汉族戏剧的启发和影响,开创了以侗装扮相,用侗语介白,用二胡锣鼓伴奏侗歌唱词,以及独特步调等表演形式的侗戏。

其创造的侗戏,演员均由群众自愿组合,表演完全民族化,他将汉族故事《二度梅》进行编制,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便诞生了,其作品在侗乡广为传唱,深受侗族群众欢迎。

蜡染

古称蜡缬,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印染工艺,与扎染、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早在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

苗族蜡染是用蜡刀蘸融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染色后取出于水中煮,蜡去则花现。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其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苗族贾理

苗族“贾理”是苗族口传心授的一种传统文化,“贾”是关于天地万物关系的法则和规律,是调节人类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调节人际关系的法则和规则。“贾理”是一部古代苗族的“百科全书”“法典”“圣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苗族农耕社会与苗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面貌。

酸汤鱼

黔东南温暖湿润的自然资源禀赋,为酸汤的自然发酵和菌落生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乳酸,既造就了其品质纯正、气味芳香、清爽可口的独有风味,又可以清理人体的肠道、平衡肠胃的微生物环境,具有清热解暑、开胃健脾、降脂消食、调理肠胃等功能和作用。

苗族飞歌

苗族飞歌流传于贵州省凯里、剑河、雷山、台江、黄平等县,其演唱形式多种,但尤以剑河革东镇所在地的飞歌最为优美、独特。

革东苗族飞歌因为高音部分全部使用真嗓发音,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穿透力强,有很强的感染力,唱起来声振山谷,山鸣谷应,几里外都能听到。演唱的场合可在酒场上唱,可在“游方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上唱,也可在山涧田野忙农活或是游玩时演唱。

芦笙舞(锦鸡舞)

在贵州丹寨的苗族中流传着一则传说,苗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是锦鸡帮助渡过难关,于是,像锦鸡这样的鸟便成为了丹寨的图腾象征。锦鸡舞是以苗族男性吹芦笙为伴奏,苗族姑娘则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戴银项圈手镯,身穿绣花超短百褶裙。舞步以四步为主,三、四、七步不等。

每跳一步,姑娘頭上的锦鸡银饰也随着飞舞,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百褶裙脚边的洁白羽毛银浪翻飞,姑娘们舞步轻盈翩翩漫舞,好似锦鸡在行乐觅食。

侗族木构建筑

侗族木构建筑技艺始于魏唐的干栏式建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木建筑有民居(木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种类繁多,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至今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些基本特征。

猜你喜欢
飞歌锦鸡蜡染
苗族蜡染
青春飞歌
翠竹飞歌
蜡染的纹饰探讨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茶乡飞歌
大地飞歌
集石会锦鸡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