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衔接要以递进性发展为主线

2024-03-27 10:39孙福明
教育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学段教研学科

孙福明

学段衔接历来是教学的痛点,“各管一段,不问前后”是每个学段的“不解之惑”,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以下简称“人航”)创办伊始,把学段衔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把如何有效实施核心素养的递进性发展作为主线,以着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学科课程统整为抓手,以学科内容逻辑序列为突破口,有序有效开展了一贯制的探索和实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顶层设计,立足一贯抓衔接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人航在创办学校特色课程体系中,重视顶层设计,强化科学统筹,狠抓科研突破。在学科教研组集体研讨基础上,借助于全员研训、科研年会示范、联合教研项目培训、学科负责人专项培训等项目,推进各学科建立衔接课程体系,并不断迭代升级。

为了达到“融合无痕,思维有序,素养渐进”的教学效果,学校各教研组主要采取了以下建构路径:研课标,解构主题知识;研贯通,建构知识逻辑序列;研学情,重构校本化体系。逐步建立逻辑相洽、纵向贯通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体系,每位老师清晰核心素养的渐进路线图和实施策略。

优化管理,实效第一抓创新

在教学管理上,打通学段壁垒,实施多种主动发展策略,如实行教师跨学段教学、整合相关学科组等,凸显学校“一贯”的根本属性,例如让相当一部分初中老师到5、6年级任教,让教师全视角研究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学特点。再如把原来的小学初中信息技术组整合为科学组,组员们优势互补、集思广益建立了一体化人航科学课程群,为创新人才快速发展提供绿色通道。

课堂为本,纵横关联抓落实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再好的课程文本也需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来落实。以课为例,积累教学的衔接点,反思贯通的发力点,共同把脉思维的发展点是人航中小学教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和初中教师相互走进对方课堂听课、议课是常态,有的老师为了能长期听课,会想尽办法调课。

各科老师在建立贯通课程、贯通课堂的过程中,始终把如何为学生高质量发展提供最佳路径作为教研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他们在每一个主题和单元统整中都进行了学业水平的量纲设计,目的就是以评促教,高效育人。

2023年4月15—16日,“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举行,这是论坛中的一些剪影——

小学主讲教师永飞在作低学段主题报告《认识图形》时,不仅详细对比了小学低中高各个学段的异同之处,还特别论述了小学与初中的关联,清晰指明了小学在本主题教学中如何实现“站在小学看初中,明了初中讲小学”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等一贯制教学理念。

小学6年级的章梦昱老师在作主题报告《小初衔接课程——以空间图形为例》时,提到基于“立足小学,看向初中,远眺高中”的课程设计理念,具体做法是“寻找生长点,用好延伸点,提升发展点”,在人航小初高老师的协同教研下,创建了小初一体化“三航”数学课程体系,并结合“空间图形”主题着重介绍如何进行有效衔接,提出了核心概念统摄、问题台阶循序渐进、设计活动有效评价、单元作业高度涵盖等策略。

8年级的李祉含老师执教公开课《正方形中的轴对称问题》,课题引入之初,李老师通过有序设计问题链,有机关联小学阶段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核心素养,有效激活了学生已有知识及活动经验基础。

三个不同学段的老师都紧扣“九年一贯制”这个命题开展教学和教研,分别立足于向上拓展、中间衔接、向下延伸对“空间图形”这个主题进行解读,真正做到了核心素养一条线、知识融合无边界。

其实这些剪影仅仅是人航所有学科的一个缩影,人航勇于直面难题,破解高質量育人的顽症,效果显著,单就从课程统整的角度,就吸引了包括本区中法实验学校、本市理工附属实验学校、河北高碑店市等学校和地区参加到学校的教研体系中。

猜你喜欢
学段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超学科”来啦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