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审美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4-03-28 13:46余琪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高校辅导员美育

摘要:目的:美育是高校深入推动“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现实诉求。它是培根铸魂的教育,在大学生审美观培育、道德情操修炼、人文精神提升、健全人格塑造以及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美育仍是“五育”中的薄弱环节,高校辅导员作为贯彻落实和改革创新大学生美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其审美素养对美育工作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文章对高校辅导员审美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其存在美育意识淡薄、审美素养欠缺、美育实践能力不足等主要问题,而后从学校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具体提升策略,包括学校严控准入关、持续过程培训、强化激励机制、重视软硬件建设、优化校园美育氛围,以及个人加强理论学习、注重人格美和言行美塑造、强化美育实践创新等。结果:将审美素养和美育实践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能保障国家美育方针政策的落地,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结论: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施教者,其审美素养的高低关乎高校“以美育人”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改革创新。因此,现阶段提升高校辅导员审美素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美育;高校辅导员;审美素养

中圖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4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美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高校辅导员是培养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力量,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重任,是美育的重要践行者,其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审美观、道德情操、心灵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关乎新时代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持续推进。

1 美育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1.1 内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丰富人们的审美经验,从而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愉悦、熏陶和提升的一种教育活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1]。可以看出,美育是一种关于人的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培根铸魂、打磨人精神的教育。

1.2 特点

1.2.1 情感性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可以抒发个人的情绪,丰富人的情感表达和精神世界。它是美育的第一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教育最显著的特征。美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够通过情感唤醒、产生共鸣、触动心灵等达到教育的目的。

1.2.2 具象化

审美是一个通过五官综合感受外部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领会和体悟内在意蕴和价值的过程。因此,美育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形式,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来传递美的内涵和精髓,让人们在获得感官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满足、思想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1.2.3 感染力

美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感染力有别于枯燥的“填鸭式”灌输,它更倾向于用浸润的方式将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渗透在各个教育元素中,也更善于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展示和表达,真正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1.3 功能

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利于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和培育审美观。因此,在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以美育人”的功能。

2 高校辅导员是美育工作的重要践行者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指出辅导员应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由此可以看出审美素养是对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的一类教师。可以说,他们是贯彻落实和改革创新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不仅要通过自身的言行美、人格美等感召和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而且要挖掘美的内涵,遵循美育规律,运用美的形式,开展美育实践,达到育人效果。

3 提升高校辅导员审美素养的必要性

3.1 是党和国家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的明确指向和根本要求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党和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出台,不仅凸显了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为美育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指明了方向。高校辅导员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实施者之一,“以美育人”是其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3.2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思想上合格、政治上可靠、素质上突出、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大学阶段是树立正确三观及形成科学思维的关键阶段,“00后”学生进入大学,给育人工作带来了不少挑战和新的思考。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激进、功利倾向、价值观念多元化、心理承受能力弱、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再加上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是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以理论灌输为主,大多停留于表面,活力和感染力明显不足,难以发挥实效。而美育则具有形式丰富多样、内容情理并存、学生接受程度较高、效果突出鲜明的特点,善于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寓教于乐。因此,多措并举,五举育人,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高校辅导员提出的时代新任务和新使命。

3.3 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3],美育是帮助和培养人认识美、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一种情感式教育。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高雅艺术等,这些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灵魂、提升积极情感体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相比传统的教育形式,美育具有新颖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它能够使理论灌输转变为调动多重感官参与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思想与情感共鸣,增强育人环节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实效性。美育的全方位渗透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4 高校辅导员审美素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对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新高度。但不可否认的是,美育仍是“五育”中的薄弱环节,美育工作尚未真正深入现实过程。辅导员作为高校美育工作的主体之一,目前对美育仍存在认知深度和實践广度上的不足,缺乏学科融合理念和“大美育”的系统思维,美育工作不到位,将美育简单等同于艺术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4],究其根源,可归纳如下。

4.1 美育意识淡薄

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较为多元化,真正接受过系统美学理论学习和训练的更是屈指可数,辅导员对自身言行美和人格美的塑造和作用发挥并无明显意识,加之高校也不够重视对审美素养的考察和评判,导致辅导员美育工作弱化、虚化。此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的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缺少系统性和时代性,缺少对其审美意识的唤醒和引导,因此很多辅导员并不重视美育工作,更谈不上用心开展此项工作。

4.2 审美素养欠缺

审美素养主要体现在对美的敏感度、理解力和鉴赏力上。一方面,辅导员自身对美的认识、接收和鉴赏存在不足,审美敏锐性欠缺,审美力低下;对美育的定位不明晰,对美育的实质和人文精神理解不深刻,只限于表面内容和形式,忽视了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另一方面,辅导员缺乏独立的审美能力、审美兴趣不够广泛,导致美育教育同质化、简单化。在大学生美育活动中过于追求所谓的“主流审美”,忽略深层探究和创造创新,会使美育枯燥无味,流于形式,非但达不到效果,还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4.3 美育实践能力不足

美育要想达到最佳效果,离不开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美育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很多高校一直将美育作为辅助手段。总体来看,高校美育的相关活动并不多,开展过程中也存在审美趣味不足、形式不够丰富、功利化倾向等问题。例如高校在进行情感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照本宣科,载体形式缺乏吸引力和创造力。此外,不少高校的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缺少新意,常常出现“重口号,轻落实”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兴趣不足,参与不够,收获甚微。

5 美育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审美素养提升策略

辅导员自身审美素养的高低对美育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审美素养是其全面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真正将“以美育人”落地做实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法宝。

5.1 学校层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5.1.1 严控准入关,将审美素养作为选聘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和基本保障。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他们的审美素养直接影响着高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高校选聘辅导员时,应注重对审美素养和能力的考核,严格招聘标准,规范选拔流程,确保将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吸纳进辅导员队伍。

5.1.2 重视过程培养,多维度提升审美素养

第一,强化学科融合理念,全面整合美育资源。高校应培养辅导员的学科融合理念,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理念进行整合和交叉运用,深挖各领域各环节蕴含的美育资源和内容,拓宽美育覆盖面,丰富教育载体,真正实现学科间的互融相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美育精神相融合,将美育与德智体劳相结合,开展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第二,加强美育培训体系建设,规范培训内容。开展业务培训是解决辅导员学科多元化和职业专业化矛盾最有效的途径[5]。高校要高度重视培养关,将美学理论学习纳入学校辅导员培训体系,围绕审美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美学理论系统学习,增强辅导员的审美意识;重视其个人言行美、人格美的塑造和培养,设立专项经费,明确责任部门,力保将过程培训落到实处。例如,通过邀请名家大师进行专题性美学教育培训、举办美育相关主题的研讨和学术沙龙、设立美育工作站和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唤醒辅导员的审美意识,提升其美学修养。

第三,重视软硬件建设,注重美育实践指导。加强过程指导,提升辅导员美育实践能力。一方面,高校应加强美育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场地设施是开展美育实践教育的基本保证,是提升辅导员美育实践能力的重要资源。因此高校应加强美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平台支持,如建设美术馆、艺术工作室、音乐厅等专用场地。另一方面,建设辅导员美育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团队资源互补优势,实现美育工作内容和方式的专业交流,创新育人方法,结合学校特色,建立辅导员美育工作站和美育实践基地,定期举办美育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和学术沙龙,打造独具文化底蕴和符合时代特征的美育活动品牌。

5.1.3 强化激励机制,将审美素养纳入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要不断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发展评价机制建设,制定详细的美育评价标准,完善育人评价体系,将辅导员开展的美育工作及效果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加大奖励和表彰力度,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时将辅导员审美素养和美育育人实效纳入考核范围,以促进辅导员将提高自身审美素养转化为自觉行为。

5.1.4 优化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美育氛围

校园环境对师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园环境对育人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塑造校园内的自然环境美,使校内建筑、景致、环境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统一,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另一方面,以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审美素养提升,通过开展美育主题系列活动和打造美育校园文化品牌,丰富师生审美体验,引发情感共鸣。

5.2 个人层面——全面提升自我教育实效

5.2.1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素养是审美素养的核心,高校辅导员要始终将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职业素养培育的首要位置。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者,辅导员应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和提高政治素质,从而保证在美育环节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防范美育实践活动中的功利性漏洞和偏移。同时也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

5.2.2 纠正认知偏差,开展针对性自我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认知偏差导致了诸多美育工作的缺位。即使开展,也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说教轻身教、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辅导员在掌握高校管理理论的同时,还要了解和学习美育知识,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应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辅导员须着重在以下方面加以改善。一是内在修心,塑造人格美。高校辅导员应具有思想道德上和科学文化上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底蕴,努力将审美素养内化为一种自我修养,用自身的高尚品格、积极平和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学生。二是外化修为,注重言行美。辅导员应将审美素养外化成个人的自觉行为,关爱学生,言行雅正,在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中采用示范引领的方式,通过高雅的气质、得体大方的谈吐、健康的社交习惯等直接影响学生。

5.2.3 实现知行合一,注重美育工作的改革创新

科学的理论通常会通过实践彰显出巨大的生命力。美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辅导员应深挖有效美育资源,将美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训,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行走的課堂”,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和领悟美的能力,真正实现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美化心灵和增强创新意识的美育目标。此外,辅导员还应加强美育资源整合,丰富育人载体,优化和创新工作思路,实现美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融会贯通,强化实践体验,相互促进,形成充满活力、开放高效的美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6 结语

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完全匹配,全面改进大学生美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施教者,应将审美素养和美育实践能力作为个人的必备素质和核心能力,从而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全面铺开和深入推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10-16(004).

[2] 习近平.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N].人民日报,2018-08-31(001).

[3] 李石柱.以美育人 止于至美[J].中国高等教育,2019(5):1.

[4] 周星.当下美育观念辨析与高校美育难题再认识[J].美育学刊,2020(5):11-15.

[5] 程琼,王洛忠.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价值、构成与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3):86-89.

作者简介:余琪(1982—),女,陕西宝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南京邮电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C2022015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高校辅导员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探析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