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4-03-31 17:20高凡
今日财富 2024年8期
关键词:盘点会计制度管理制度

高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核心部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而在事业单位的运行中,固定资产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随着财政一体化系统越来越完善,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管理、单位核算,现在连同资产管理也都统一纳入了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即便如此,在现实的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加强和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长期持续运行的基础,是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的保障。基于此,我们应该更好地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将新的方法和理念融入到固定资产管理中,促进新的资产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顺利进行,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避免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更好地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一、强化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是事業单位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也是发挥事业单位基本职能的重要根基。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明确资产责任人,让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更加科学合理,让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使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制度更加合理可行,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

(二)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效益

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服务,而固定资产作为一个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不仅能更好地保障单位的运作,更能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单位职能,为单位运转提供更好的支撑。

(三)有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避免资源浪费

随着机构改革逐步深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也发生一些改变。做好固定资产的交接工作,可以更大程度地改善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进一步盘活固定资产,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和节约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更加合理地配置资产奠定良好基础。

(四)有助于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控体系,规范资产管理,可以提升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职能。事业单位应该从预算、审批到验收入库等一系列流程都做到统一规范。通过这一系列规定,将购置项目的需求进行事前评估,分析资产购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编制报告并上会研究讨论,经集体决策后,再由财务部门编报采购预算,报主管部门审核,并经财政部门审批。若通过,则交给资产购置负责人按照财政部门的采购流程采购,在网超采购审批以内的,需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进行网超采购。若审批未通过,则折回重新调整预算。最后,验收人员也要做好入库验收登记,相关部门申领时也需做好领用出库登记,保障资产安全。领用人需保管和维护好固定资产,为资产的完整保驾护航。这些固定资产的采购审批使用流程,规范了资产的出入库审批流程,完善了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

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单位小、人员少,没有单独安排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仅仅把固定资产管理权限下放到财务科室。有的单位甚至是财务室和办公室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办公室,而科室只有两个人,即会计和出纳。这些财会人员大部分是老同志,他们不仅要做一些会计、出纳的日常核算,还须担任固定资产保管、办公室后勤、公车管理以及收发文件等日常事务、组织人事、党建、统计、档案保管等工作,区区两个人需要做一大堆财务和办公工作,这让财会人员分身乏术,疲于应付,无法将工作做精做细,更无暇顾及专业性强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实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完成了基础性转变,一些管理制度并没有相应地完善。比如大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由于很多单位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得资产在采购、验收、登记、录入系统、使用到处置报废等一系列流程上存在问题。再者,由于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各个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仅参照执行财政局发布的文件,无法有效地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实施管理,严重影响本单位资产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发挥。有的单位虽然有自己的资产内控制度,但也只是虚设,且往往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资产管理,导致无人深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执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无法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1.确认和计量。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后,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描述由“持有并使用”改成了“控制”,着重强调了“控制”,这就要求购入的固定资产可以直接录入资产项目账,而无需先费用化。但一些事业单位仍然执行以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办公设备的确认标准仍是单位价值1000元以上的且使用年限为一年以上的设备,专用设备确认标准仍是单位价值15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仪器设备。并没有突出对固定资产的“控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无法真实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有效价值。

固定资产除了初始购入的价值需要确认和计量外,后期的改扩建支出和符合资本化的一些维修支出,也应相应增加资产价值。但由于单位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像一些资产的日常维修维护,并不能很好地区分是否符合资本化还是应费用化,导致有些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费用并没有计入该项资产。对于一些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的主要部件更换,也只是简单地核算并直接进行费用化处理。这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固定资产的准确价值,没有落实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和计量。

2.定期盘点。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前,事业单位都应对单位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年度清查盘点,年度中也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这些资产进行盘点。根据盘点结果,对于盘盈或盘亏的资产都应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准确调整相应固定资产的价值,达到账实相符。由于很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并指定专人担任,时常由财会人员兼任,但是财会人员日常工作本身就很繁重,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就无法做精做细,而是疲于应付。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仍有部分事業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甚至有的单位仍在采用效率最低的手工记账法。在日常的资产管理中会涉及大量的资产采购、借用、维护、报废等数据,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就会出现相关数据错误、短缺和丢失的情况。传统的手工管理不仅保存时间较短,在日常管理中又极易因管理不到位造成核算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同时又要花费大量人工成本,这些问题都是信息化水平不高造成的危害。有的单位虽然配置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存在较多问题。如信息系统没有定期维护升级,信息系统没有专人管理,在资产管理中各专业部门各守门户,没有进行定期的信息共享,如通报、问题处理和意见收集等,造成整体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高。

三、对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岗位设置

对于任何一个事业单位来说,要想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都应该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人。所以应该从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入手,改进资产管理流程和体系。在岗位设置、职责分配、管理权限等方面做出规范,形成一套闭环完整的管理体系,以达到内部相互制约和监督的目的,并把这个管理体系渗透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采购验收、日常管理、维修维护、出租出借、处置报废等日常活动。此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也对资产管理责任人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对资产的账务处理方面要求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应做双分录。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但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处理,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会计处理。这无形中就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财务人员与时俱进,及时熟悉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的账务处理和规定,提高自己对于资产理论的认知,以便更好地从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也很重要的工作,但是经常被忽视。所以各事业单位都要重视起来,指定专人负责,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以达到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资产管理效率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制定并完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资产内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防范资产管理风险,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已制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的单位,应根据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适用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这项制度能够在单位内部更好地发挥优势,使其更有效地规范和监督资产管理工作。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需从人和物两方面着手。首先,对于人的方面需确认固定资产管理的牵头部门,由各相关部门指定的资产管理人员、单位领导、纪检审计人员等组成管理小组。这个小组应定期召开固定资产管理会议并对资产进行盘查,还要反馈盘查结果,并及时上报处理。其次,对于物的方面要对资产从采买、验收、申领到修理、报废处置等一系列流程进行规范,并且尽可能地对资产管理进行资源优化和整合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提升资产使用价值。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也应遵循一定的流程,履行报批手续。对资产的处置报废原因应详细说明并形成书面报告,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报经单位负责人或经集体决策批准后,再向财务人员提出申请,由财务人员按照流程再对该资产进行报废处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是资产的处置主体,管理人是固定资产的第一责任人。不允许任何资产管理人未经单位批准擅自对资产做出报废处置,一经发现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每个事业单位每年至少应全面清查盘点一次固定资产,还要核对账务和实物,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三)规范固定资产核算

随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也有了新的规定。事业单位应分析查找本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新制度的管理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核算方法。

首先,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非一味地采用单一方式进行核算。如固定资产的改扩建、修缮等,对于符合资本化要求的部分,应相应地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不能直接简单地进行费用化处理。这样处理会明显降低固定资产的价值,无法真实体现改扩建后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其次,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不能单纯地只使用一种方式计量。可对其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别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折旧。

最后,在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方面,应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单位整体运行效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对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十分必要,这需要引起单位领导层的重视。比如,可以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既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在单位内部工作中的地位,也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地实现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单位领导可以要求对固定资产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式,辅之以日常清查提高盘点的频率,确保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实现账面和实际价值统一。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此为主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编号、摸清归属个人情况、使用状态等信息,将之导入信息化系统,形成基础信息数据。基础数据形成后,再将系统权限对相关资产管理人员开放,这样可以实现后期资产盘点、采购入库、维护报废等环节的信息化,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系统信息化数据创建后,应同步对系统数据进行定期维护,有效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应定期将资产系统的出入库数据、资产状态、盘点情况信息传递分享给各个部门,形成数据定期分享、问题定期处理的机制。完善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可以极大地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有效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使资产管理工作更加合理、科学、规范、透明。

(作者单位:泉州市粮食与物资储备中心)

猜你喜欢
盘点会计制度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睁眼瞎盘点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盘点与展望
2014 年终·盘点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