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因素探究

2024-03-31 17:16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玉米

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高产是当前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是实现高产目标的关键。因此,为进一步减少播种时间、自然因素等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增产增收的发展目标,需要对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因素进行重点研究,解决农业栽培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提升农作物栽培产量创造条件。

1影响农作物高产的因素分析

1.1播种时间

要想实现高质高产的发展目标,需要种植人员对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进行梳理。实际播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基本习性等,科学选择播种时间,为农作物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此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加强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观察,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种子的生长需求[1]。同时,还要对幼苗生长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提前预测幼苗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观察幼苗在不同阶段抵抗力、免疫力的变化,避免播种种子难以适应生长环境。若播种时间过早,其发芽率会受到影响。若播种时间较晚,农作物生命周期并不完善,同样会对产量产生影响。基于此,播种时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需要科学确定播种时间。

1.2种植密度

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为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足够的水分与营养物质提供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养分、光照等的吸收。因此,在农作物种植阶段需要种植人员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发展情况、生长规律等有所了解,从多个角度对种植密度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田间管理

除了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及种植密度外,田间管理工作也能够对农作物产量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在农作物生长各阶段做好土地翻耕、施肥等工作,结合土壤情况喷洒药物,以此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松土是农作物生长中期的重要任务,种植人员需要在农作物生长中期阶段进行翻耕。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此过程需要种植人员准确把握土壤密度,了解土壤养分,严格按照施肥原则及要求进行把关。即严格控制肥料适配比例,确保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

1.4自然因素

结合农作物种植实际情况,地形、土壤,包括气候等自然因素等均会对农作物生长、分布产生影响。不同农作物的基本性质不同、生活习性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气候、土壤等的相关要求也有所差异。种植人员在进行农作物栽培时,应充分考虑这一要素,对当地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分析,如气候发展规律、降雨量变化趋势等。在降雨量较少的地区,应提前做出灌溉安排[2]。

1.5地形区域

中国幅员辽阔,基于不同地区的地形位置及气候变化特点,需要合理选择农作物種类及栽培技术。例如,在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能够为农业用水及机械化发展提供便利,有助于农业发展。在山地地区,考虑到自然条件及气候变化,可采取垂直分布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种植并拓展农作物种类,实现多样化发展。

1.6栽培技术

前文提到,栽培技术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目标的关键。新型农作物栽培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形式,耕地、施肥、播种等多个环节实现了科学可控、全面高效,土壤翻新效果全面提升,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不仅如此,运用农作物栽培技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在节省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时预防病虫袭击。由此可见,农作物栽培技术对农作物高产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农业种植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积极作用,强化新技术引进力度[3]。

2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路径

2.1科学选种技术

科学选种是确保农作物高产的首要步骤,农作物品种质量会直接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产生影响。因此,在选种阶段,需要仔细察看所选种子是否存在病害。以大豆为例,大豆选种涉及种子清洗、种子消毒等多个步骤。通过科学选种技术的应用,种子成活率能够得到提升,为农作物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2虫害防治技术

农作物生长需要经历相对漫长的过程,且农作物生长过程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与风险,病虫害就是其中之一。现阶段,人们生活质量快速提升,对农作物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传统的以喷洒农药为主的病虫害治理技术已不能与绿色发展目标相适应,且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会对农作物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基于此,可引进病虫害防治技术,或对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创新。就目前中国农药技术发展现状而言,可采用灯光诱杀技术、生物制剂防治技术取代农药防治,从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4]。

2.3合理密植技术

农作物种植密度会对其产量产生影响。以玉米为例,农作物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土壤条件的具体情况设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来说,玉米的种植量需要保持在6万株/hm2。在特殊地区或条件下,可结合实际情况将种植密度上调至7.5万株/hm2。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也要注意查看玉米是否深入土壤,以此为种子萌发及后续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加强对玉米种植间距的控制,保证各植株均有足够的通风空间。关于玉米深埋程度,也要结合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玉米种植深度在5 cm左右。若土壤条件不足,可将玉米种植深度调整至8 cm,最大程度上减少水分流失,促进玉米产量提升[5]。

2.4污染防治技术

土地污染问题对土壤肥力及农作物生长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基于此,有必要对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给予重视。首先,农作物种植人员要对作物种植土壤进行评价,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其次,要对土地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污染控制措施,以绿色生态为目标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农作物种植标准化程度的提升。最后,对农作物与土壤条件之间的适配性进行分析,打造无公害农田及新技术示范田,鼓励开展种植技术试验,进一步推动农作物高产。

2.5基因改良技术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基因改良技术的优化升级,对于农作物的高产种植至关重要。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应用基因改良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及幼苗发芽率。此外,采用基因改良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作物生长形态及生长周期,增强光合作用效果、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在农作物收获阶段,基因改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满足大规模机械化玉米试验基地的发展要求,能够帮助农作物快速适应生长环境,或减少生长环境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不良影响[6]。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导致人口快速增长与农作物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矛盾。基于此,农业部门需要将高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加强对影响农作物高产因素的分析,并充分发挥农作物栽培技术如基因改良技术等的积极作用,确保种植密度、播种时间等的科学性,降低土壤污染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作物高产目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庞秋季.农作物栽培技术及影响高产因素探讨[J].新农业,2022(20):12-13.

[2]杜敏军.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浅析[J].种子科技,2022(16):61-63.

[3]印祥民.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分析[J].新农业,2022(8):16-17.

[4]肖善举.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讨[J].南方农机,2021(21):44-45,50.

[5]董世界.论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J].黑龙江粮食,2021(9):87-88.

[6]李洪锋.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J].种子科技,2021(17):65-66.

(河南省博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牛凯艳)

猜你喜欢
农作物高产玉米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收玉米啦!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我的玉米送给你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最饱满的玉米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