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及推广措施

2024-04-01 23:41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麦绿色人员

丁 超

(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是指在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种植理念、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在保证小麦生长环境和条件的前提下,使种植出来的小麦不受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有害物质的影响,从而达到绿色环保标准的一种小麦种植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小麦产量,还能够保障食品安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加大宣传力度,使其能够得到有效推广。

1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价值

1.1 有助于保证小麦的种植安全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高度关注绿色食品。绿色小麦与普通小麦在种植方面相比,前者更加符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随着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种植人员将绿色种植技术应用于小麦生产中,明显减少了以往秸秆焚烧现象。同时,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方面,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已经开始取代以往的化学防治,在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确保小麦的种植品质[1]。

1.2 有助于提高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人员开始应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将种植效益逐步转变成为经济效益。经由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所培育出的小麦,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符合人们对小麦食品的营养需求,使市场对于绿色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基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可以有效扩大种植范围,提高种植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绿色农业健康发展。

1.3 有助于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水平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的深入与落实,人们高度重视生活环境以及生态水平等方面的问题及保护措施,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普通小麦在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为了获取更高产量,往往会使用较大剂量的化学肥料,不仅会对土壤造成影响,化学残留物也威胁小麦的食品安全。与普通小麦不同的是,绿色小麦具有更高的产量及经济价值,且在种植过程中,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或污染。

在农业蓬勃发展的工作下,这一种植转变与绿色生态发展新要求相符合。采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可以为小麦种植人员提供更优质、更现代化、更绿色的方式。而且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对于施肥方案、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提出全新的实施思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还有利于提升国内食品安全质量水平。

2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2.1 选种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选择品种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选择小麦品种时,需要考虑抗病能力、抗旱能力、抗冻能力以及耐瘠薄能力等方面。例如,某北方地区春季经常出现倒春寒天气,需要选择一些抗旱、耐寒、抗倒伏以及耐瘠薄能力比较强的品种。在选择小麦品种时,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特点来决定,如果当地气温较高,可以选择早熟品种;如果当地气温较低,可以选择耐低温和耐瘠薄品种。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种植习惯以及土壤条件等确定小麦品种,从而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甄选完小麦品种后,种植人员可以晾晒所选的种子,避免小麦种子因湿度过大,在种植过程中腐烂。此外,种植人员还可以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喷洒适量药剂,从而提高小麦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但是在进行药剂拌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剂的喷洒剂量[2]。

2.2 选地及整地

不同种植区域中的地形与土质不一样,土壤中的肥力与养分情况也不同。小麦种植土地的环境较差时,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在选地时,优先选择土壤土层深厚的种植区域,并考虑田间排水性能、浇灌条件等因素。也可以邀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土地中的有机物含量或肥力进行检测,保证种植人员可以科学合理地选择小麦种植地。选择完小麦种植地,要进行整地与施肥工作,整地时的翻整深度为25 cm 左右,同时保证小麦种植地表层土壤平整。土壤内部松软多气孔,有助于空气在土壤中流通,为小麦茁壮生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持。在小麦种植田中,可能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地块,应使用土地深松机进行深松处理。整地后,就可以对小麦种植区域进行施肥处理。

2.3 播种

种植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小麦品种,确定不同的播种时间。播种时间过晚过早都将对小麦种植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种植人员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天气情况以及室外温度,合理选择小麦种植的密度以及播种方法。一般情况下,绿色小麦的苗带宽度不能低于8 cm,平行距离不高于25 cm,播种深度需要控制在3~5 cm。分蘖量相对较低的小麦品种,播种量需要控制在300 万株/hm2内;分蘖量相对较高的小麦品种,播种量需要控制在255 万株/hm2内。同时,种植人员在种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机械化设备种植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小麦种植效率,使小麦种植形成规模化,帮助种植人员增产创收,减轻种植压力。

2.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绿色小麦种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好田间管理,也是有效提升绿色小麦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3]。

种植人员需要定期对小麦田进行松土与除草,提高土壤通透性,还可以有效清除田间病虫害。定期清除田间杂草,也是保证小麦健康生长的必然之举,杂草过多会与田间小麦争夺养分,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种植人员需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杂草进行清除的过程中,需控制除草剂的剂量,防止除草剂对小麦造成不良影响。

种植人员需要进行育苗与补苗。在小麦播种后,种植人员需要对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播种10 d后,种植人员需要对田间缺苗的区域进行补种,针对一些小麦生长过盛的区域,需要对其进行抑制,避免过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对周围的小麦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种植人员需要对小麦田进行科学施肥。根据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小麦追加不同的肥料,倘若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叶片发黄的问题,种植人员可以对小麦追加尿素或钾肥。在小麦的生长发育阶段,种植人员需要控制氮肥施用量,施用量不能过多,保证小麦不会出现徒长现象。

种植人员需要对田间进行科学灌溉。应根据当地天气情况进行灌溉,在浇灌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灌溉水量,避免灌溉水分过多,从而导致小麦根部出现腐烂的情况。

种植人员需要切实做好防倒伏措施。绿色小麦在生长的中后期,比较容易出现倒伏问题,从而对小麦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影响。因此,种植人员需要针对该状况,及时制订防倒伏措施。

在早晨露水干后收获小麦,应注意安全,防止机械损伤。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储藏,防止霉变。晾晒后的小麦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便储存时间更长。在收获过程中,注意将小麦穗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穗头被风吹走或被风吹落。此外,在收割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小麦秸秆的残留和碎草等杂物的残留[4]。

2.5 病虫害防治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病虫害,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赤霉病、白粉病等,可以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等。

蚜虫卵和幼虫在小麦根部越冬,小麦抽穗后蚜虫会转移到麦穗上,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防治蚜虫应以农业措施为主,控制麦田杂草生长,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及时喷施杀虫剂。也可以采取天敌防治的方法,如瓢虫、食蚜蝇、草蛉等。

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小麦穗部发生病害。防治赤霉病时,可以采用种子处理、农业措施和物理措施等,如选择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和拌种等。在小麦抽穗前进行灌根处理,可以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赤霉病发生后要及时喷药防治,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防治白粉病时,可以采取农业措施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菌源等。同时,通过轮作倒茬和清理麦田杂草,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

2.6 抗倒伏

倒伏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当小麦幼苗顺利度过生长初期,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有可能发生小麦大面积倒伏的问题。为了降低小麦倒伏的发生风险,需要合理把控小麦施肥量,避免小麦徒长。当小麦逐渐进入拔节期,可以重点对小麦幼苗的叶面部分进行施肥,帮助小麦逐步提升自身的抗风、抗倒伏能力,也可以喷洒质量浓度较低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小麦的抗性,避免发生倒伏。

3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措施

3.1 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就当前的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工作而言,虽然有关部门做到了有效推广,但是推广范围却有待扩大。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扩大推广宣传影响。

切实利用好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通过专业的科学设备,将网络信息作为推广宣传核心,将新媒体技术作为推广与宣传的平台,打破以往推广与宣传工作的时空限制,使越来越多的种植人员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全面了解,真正实现无边界的种植技术宣传。基于“互联网+”模式的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宣传,可以借助多元化的视频、音频以及图文信息对种植技术进行宣传。推广人员可以设置关键词,使种植人员借助关键词对自身所需的种植技术进行检索,从而极大提高种植人员的检索效率。同时,推广人员可以与种植人员现场连线,针对种植人员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解答。推广人员可以和推广区域的种植人员建群互动,使种植人员与技术人员在同一个微信群中交流种植经验与技术要点,保证种植人员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明晰绿色种植技术推广的价值与意义。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宣传效果,对此,技术人员可以联合示范种植基地,建立专项信息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种植人员参与到绿色小麦种植中,为小麦种植人员与技术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更畅通的交流合作机制。

由于种植人员的年龄相差较大,一些中老年种植人员对于小麦种植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但是由于中老年种植人员对于新媒体技术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使得推广工作受到一定阻碍。推广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推广种植技术,使中老年种植人员可以借助电视、广播或报纸等,对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解与掌握,保证各个年龄阶层的种植人员都可以了解绿色小麦种植技术。

3.2 切实做好技术指导

为保证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顺利推广与宣传,有关部门可以指派专业种植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对种植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并组织种植人员定期学习种植技术,从而切实提高种植人员对于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在切实扩大宣传与推广范围的同时,还可以帮助种植人员更好地明晰小麦市场形势以及需求。

技术人员应深入种植一线,帮助种植人员解决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拉近与种植人员之间的距离,获取信任与理解。同时,技术人员可以组织种植人员进行技术学习,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种植要点,将种植技术充分落实在实际种植中。我国应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时间相对较晚,可以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种植技术,并对其进行改良,使其可以切合符合我国的基本种植情况。

除此之外,推广人员需要定期接受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学习,以此提升自身的推广技巧以及思想道德意识。推广人员需要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全方位掌握,并锻炼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加强推广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得推广人员可以从内心重视推广工作[5]。

3.3 构建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区

当地有关部门可以积极主动构建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区,从而使种植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也可以让种植人员亲身参与到绿色小麦种植区的构建中,从而使种植人员可以直观感受到传统种植技术与绿色种植技术之间的差异。同时,在对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需要根据示范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推广资金进行调整,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彰显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效能,全面提升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效益。

在构建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基地的过程中,推广人员可以邀请种植人员参观基地,使附近的种植人员可以近距离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进行观摩,进而从多个方面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了解。在构建示范基地时,当地政府需要提供有效支持,保证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可以快速建成。

4 结束语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生活消费中追求的新时尚。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地有关部门需要从科学种植和管理方面着手,建立绿色小麦生产技术体系,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切实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小麦绿色人员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绿色低碳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