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分析

2024-04-01 23:41李陈艳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苗床辣椒高产

李陈艳,李 芳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黔南 550100)

辣椒在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相对稳定,因此辣椒种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辣椒栽培和田间管理过程中,种植人员应掌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做好辣椒田间管理工作,为辣椒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

1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作用

采用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减少辣椒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对其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辣椒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辣椒食用的安全性。加强辣椒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工作,能够为辣椒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传统辣椒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对市场变化不够了解,处于盲目种植的状态。采用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种植人员可以结合市场需要,选择合适的辣椒品种,提高辣椒种植经济效益,避免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浪费。辣椒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果种植人员缺少病虫害防治意识,未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病虫害大面积扩散后才采取措施,极易导致辣椒植株受害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田间管理能让种植人员及时发现辣椒植株的变化,并针对病虫害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辣椒植株的影响,从而保证辣椒的质量和产量[1]。

2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和要点

2.1 技术优势

辣椒病虫害发生与农作物生长环境温度、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种植人员要控制好辣椒生长区域温度和湿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保证辣椒的质量和产量。辣椒种植中采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控制好辣椒栽培区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发生病虫害后对辣椒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在辣椒栽培过程中,水分是关键,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能够帮助种植人员科学控制水分,避免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也能够减少病菌侵染辣椒植株。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能够对垄面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增加辣椒种植面积,同时保证辣椒种植区域的温度。辣椒在冬季生长过程中对光照需求较高,采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垄面进行调整,使辣椒植株能够接受充足的光照,保证辣椒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同时,改变垄面形状还能够提升辣椒的抗寒能力,为辣椒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辣椒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能够扩大辣椒的生长空间,有助于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2]。

2.2 技术要点

辣椒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对气候、光照、温度等要求较高,要想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应根据辣椒植株生长需要,对上述因素进行科学把控,为辣椒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选择高产的辣椒品种,可保证辣椒的产量。

同时,考虑辣椒品种的耐寒性、耐旱性,降低生长环境对辣椒植株生长的影响,使辣椒植株始终保持高生长态势。科学选择辣椒种植地点,并结合种植区域实际情况做好保温工作,提高辣椒成活率。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满足辣椒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辣椒播种前应提前整地,可保证土壤中水分、养分充足。同时,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对辣椒植株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2.2.1 科学整地

播种前整地,主要是处理辣椒种植区域的土壤,保证土壤水分、养分充足,为辣椒植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整地时,需要根据辣椒品种特性进行,结合种植区域、土壤条件等,采取合适的方法。整地以深耕为主,将种植区域大块土敲碎,保证种植区域平整性。深耕深度应控制在25 cm。

2.2.2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辣椒品种。辣椒品种对于产量和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选择具有高抗、高产的优质辣椒品种,保证品种能够在种植环境中生长。种植人员要控制好播种时间,冬季播种辣椒长势较为强壮,可保证辣椒提早开花结果,前期产量优势也较为明显。

2.2.3 种子处理

辣椒栽培育苗前应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将种子放置于阳光充足的位置晾晒,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降低辣椒出现病虫害的概率,提高种子发芽率。完成晾晒后使用磷酸三钠或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浸泡20 min 即可,用清水洗净种子表面药剂,之后将其浸泡在55 ℃温水中顺时针搅拌,温度降至30 ℃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12 h,待播[3]。

2.2.4 育苗技术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使用营养杯还是袋育等方式都能够获得壮苗,但需要投入较多资金,种植人员需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苗床撒播育苗技术育苗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是不易育壮苗,会降低育苗成活率,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通常会将营养育苗技术作为主要育苗方法之一。

选择苗床时,应保证苗床位置阳光充足、少风,便于控制苗床温度和湿度,可加快辣椒幼苗光合作用的速率,培育更多壮苗。苗床主要以草木灰、农家肥作为营养物质,两者充分混合后可作为苗床使用。营养土中可适当施加化肥,并添加多菌灵粉剂,将其与苗床土壤混合后堆积10 d,可充分消灭土壤中的病菌。播种前需要将苗床土进行翻新、过筛,保证土壤pH 值为6 左右。如果辣椒播种时间在2月中下旬,幼苗生长时间超过60 d,可选择稀秧壮苗的方式。常规辣椒品种每穴播种2 粒即可,如果是杂交辣椒品种,每穴播种1 粒即可。苗床施肥应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另外施加复合肥,也可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施加磷酸钙,充分混合后施入苗床,压实后将其分为不同营养块。完成播种后在种子上方覆盖土壤,同时覆盖地膜,保证土壤温度。用水将苗床全部浇透后喷洒消毒液,对苗床进行消毒,保证土壤地质均匀,之后开展育苗工作。苗床内部温度应控制在25~28 ℃,土壤湿度控制在50%,辣椒种子7 d 内即可发芽。苗床中大部分种子出苗后,使用土壤对苗床裂缝处进行填补,可避免辣椒苗发生倒伏。育苗阶段要保证苗床水分充足,辣椒苗生长至5 cm 后通风炼苗。如果辣椒苗出现徒长,种植人员可使用矮壮素控制辣椒幼苗的生长速度。苗床管理阶段应控制好温度,避免辣椒幼苗受到冻害影响。种植区域海拔超过800 m,3月前不会出现高温气候,苗床育苗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烧苗现象。辣椒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揭膜,如果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每隔3 d 揭膜通风1 次,通风时间控制在2~3 h,并做好膜内排湿工作。辣椒生长至2 片真叶后,向苗床喷施甲双恶霉灵,可预防辣椒幼苗出现根腐病或猝倒等病害。

2.2.5 施肥起垄

底肥充足是辣椒高产栽培的基础,地膜覆盖后田间施肥困难,为避免辣椒生长过程中出现脱肥的情况,应保证底肥施加量充足,一般基肥以复合肥和农家肥为主,可以施用复合肥250 kg/hm2、农家肥30~45 m3/hm2。施肥开厢长度应控制在1.4~1.5 m,厢中间位置开深沟或厢两侧开深沟,将肥料撒入沟中后覆土。起垄后将垄高控制在20 cm 左右,垄面宽度控制在70 cm 左右。厢平整后覆盖地膜,雨季覆盖地膜时应注意避免地膜破损,辣椒移栽前7 d 做好覆盖工作。辣椒属于喜温类作物,根系缺少再生能力,根群处于深度30 cm 的位置,生长前期不可过于潮湿,生长后期不可过于干旱。因此,起垄时应选择高厢起垄技术,后续覆盖地膜可保证辣椒产量。如果种植地区处于长期干旱状态,覆盖地膜可保证土壤湿度,有助于提高辣椒单株产量。

2.2.6 科学定植

定植阶段应注意定植时间,辣椒出苗后,种植区域温度超过15 ℃进行定植,如果定植过早,土壤温度相对偏低,不利于辣椒幼苗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辣椒植株生长至5 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在定植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植株密度,可提高辣椒产量。辣椒栽培密度对辣椒产量有着决定性作用,种植人员可按照辣椒品种控制栽培密度,如果辣椒为杂交品种,可使用打孔器打孔,孔与孔间隔30 cm。常规品种可选择双株栽培的方式进行种植。完成定植后注意定期巡查,发现死苗应及时补苗[4]。

3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措施

3.1 施肥管理

辣椒生长周期内对于N、P、K 元素需求量较大,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类型和施肥量的要求不同。施用基肥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种植区域土壤肥力,苗期以提苗为主,初花期可促进花稳,结果期促进结果和提高果实质量。不同生长阶段均应科学施肥,为辣椒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基肥以优质有机肥或农家腐熟肥为主,辅施过磷酸钙、草木灰以及尿素,可有效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土壤较为贫瘠的种植区域,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条件施入配方肥料。完成辣椒植株定植后,新苗成活,应施加稀释过的粪水和提苗肥,有利于促进壮苗,也可预防霜霉病等病害。辣椒进入花期陆续坐果,该阶段施肥以促进植株开花、稳定坐果为主,需根据辣椒生长情况补施氮肥、磷肥、钾肥,也可补施稀释粪水。辣椒结果期,果实长到拇指大小时,通过沟施的方式追加氮肥、磷肥及钾肥,用粪水稀释2~3 次。氮肥、磷肥、钾肥应与稀释粪水分开施加,追肥时间为采收初期1 次、采收期间1~2 次。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可追施尿素,注意选择气温较高的时间段进行。辣椒采收中后期需要重新施加秋发肥,以尿素和粪水为主,一般追肥时间在8月中旬和9月上旬,追施秋发肥能够促进辣椒植株在低温阶段开花结果,在保证辣椒栽培质量的同时,提高辣椒的产量[5]。

3.2 水分管理

辣椒耐旱能力较差,合理灌排水能够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辣椒苗期、花期对水分需求量较小,结果期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在育苗期,种植人员可采取喷湿苗床方式补充水分,保证苗床湿润。在幼苗期,要适量浇水,定植后需要浇定根水,苗开花前期应加强水分控制。降水较多时应及时排水,预防花期水分过多造成落花问题。开花结果后与追肥同期进行,结果后浇水时间应控制在10:00—17:00。灌溉过程中可选择沟灌的方式,保证沟底部湿润即可。中午高温或下大雨灌溉会造成植株死亡,要注意及时排水。

3.3 中耕除草

在辣椒生长前期,杂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大,应做好中耕除草、中耕培土。辣椒苗生长至5~6 cm,可进行中耕处理,辣椒苗植株生长至30 cm 时,适当调整深度,做好培土处理,预防辣椒植株倒伏。

3.4 病虫害防治

辣椒栽培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药治为辅原则。

炭疽病是辣椒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植株感染该病后会出现水渍型褐色或黄褐色病斑,病斑中间呈圆形,中间灰白色外轮有小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果实染病。炭疽病多发生于高温时期,发生后种植人员可使用吡唑醚菌酯1 5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疫病可发生于辣椒全生育周期内,为害辣椒植株叶片、根茎、果实等部位,受害部位主要呈水渍状软腐状态,病变部位呈暗绿色和褐色大斑,病发后7 d会引发植株死亡,可以使用50%烯酰吗啉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青枯病主要表现为顶部叶面蔫萎,下部叶片蔫萎掉落,根部坏死。青枯病多发生于辣椒花期、盛果期,如果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会通过雨水大面积传播,增加青枯病的发病概率。病株感染青枯病程度较轻时,可用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处理,病害严重时可直接拔出植株,并用石灰水灌注植穴,防止病菌传播。

根腐病感染前期表现为植株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正常,重复多日后植株最终枯死,根部以下会出现褐色腐烂。可以使用苯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辣椒病毒病发病率较高且传播速度快,发生后极易造成严重减产。种植人员可采取钝化措施,降低其复制速度,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常用病毒钝化剂有辛菌胺醋酸盐等,植物增抗剂有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低聚糖素等。

蚜虫是辣椒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主要为害辣椒叶片,对辣椒光合作用的进行产生一定影响。早期防治蚜虫时,可使用吡虫啉水分散颗粒。

小地老虎对辣椒幼苗为害较大,以啃食辣椒根茎为主。防治小地老虎时可使用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也可以采用预测预报和调查方法防治小地老虎,关键是在3 龄幼虫以前灭杀,此时幼虫未能扩散为害,且抗药性较小。

棉铃虫、烟青虫虫害可发生在辣椒整个生育周期,为害叶片、根茎、果实等。幼虫以蚕食叶片为生,可使用联苯菊酯喷雾进行防治。在幼虫为害期,于傍晚下田及时检查心叶,如果发现新鲜虫粪,应及时捕杀幼虫。在辣椒种植区域内布置黑光灯,可诱杀棉铃虫、烟青虫成虫。种植人员应注意保护田间棉铃虫、烟青虫天敌,如草蛉虫、瓢虫等,可有效抑制害虫繁殖。

4 结束语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能够保证辣椒种植过程中产量和质量,在提高辣椒种植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辣椒质量的要求。种植人员应掌握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做好辣椒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工作,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辣椒生长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猜你喜欢
苗床辣椒高产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原来,你还是这样的辣椒
你的辣椒结出果实了吗?
辣椒也疯狂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拣辣椒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