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4-04-01 23:41周冬英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刺蛾虫害蓝莓

周冬英

(吉水县金滩镇人民政府,江西 吉安 331600)

蓝莓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还被广泛用于饮品加工,如果汁、饮料和果酒加工等。

蓝莓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功效。蓝莓适合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栽培,最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为12~15 ℃,生长期较短。不同蓝莓品种的植株形态和抗病性存在差异,因此对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1 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1.1 栽培地选择

为了实现无公害栽培蓝莓,栽培地需要尽量远离城镇和道路,一般要距离道路至少50 m,周边范围内不得有工厂,以免影响蓝莓健康生长。除此之外,对于可能存在间接污染的区域,应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污染源。

为了栽培出高质量的蓝莓,土壤pH 值必须控制在4.0~5.5,最好为4.0~4.8,pH 值过低将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可以使用石灰来调节,保持土壤酸碱度在合理范围内;如果pH 值超过5.5,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一般情况下,农户可混合施用硫黄粉末和硫酸铝,并深翻,深度为15 cm,并将酸性材料如松针、锯木屑、烂树皮等加入土壤中,以降低pH 值。土壤需要保持松散,以确保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并保持湿度适宜,避免积水。

1.2 品种选择

在蓝莓栽培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品种对保证蓝莓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选择适合在当地生长的蓝莓品种,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如果在山地栽培蓝莓,可以选择兔眼蓝莓、南方高丛蓝莓等品种,并同时栽植带花瓣的蓝莓树,以提高传粉的成功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蓝莓果实产量[1]。想要实现“共定苗”的目标,应栽培2 个或2 个以上的蓝莓品种,采用株间混交或行间混交的方法,以提高蓝莓产量。

1.3 栽植

栽培蓝莓时,建议优先选择2年生的苗木,苗高应在50 cm 以上,主茎粗度至少为0.6 cm,以提高蓝莓苗木成活率。通常情况下,最佳的栽培时间是在春季早晨,此时嫩叶和芽开始萌发。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留意株、行间距,并在沟或坑中添加适量的肥料,但应避免幼苗根部直接接触化肥,以免对幼苗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1.4 田间管理

1.4.1 土壤管理

在进行土地治理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清耕法,其要求中耕的深度为5~10 cm,并确保耕作工具的高度不超过15 cm,这样可以有效地翻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另一种方法是生草法,在使用该方法时,应该在行间撒播草籽,并及时除去行内的杂草。这样做可以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控制土壤温度,满足蓝莓的生长需求,促进蓝莓健康生长。

1.4.2 施肥管理

在施肥管理方面,建议农户采用科学的方法施用化肥。推荐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与部分有机质混合施用,并配合施用含N、P、K 等元素的肥料。在蓝莓生长过程中,应注意硝态氮的吸收问题,硝态氮过多可能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应以硫酸锌和其他金属氮肥为主要肥料[2]。因为蓝莓对氯化物的敏感度较高,化肥中过量的氯化物会阻碍蓝莓的生长,因此,在选择化肥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含氯化物的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等。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施用适量高品质复合肥料,第二次施用则应在水果采摘后,以有机质为主,并施以腐熟肥料。

1.4.3 水分管理

当前,在应用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时,需要注意保持栽培土壤湿度适宜,并进行科学灌溉管理,以促进蓝莓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在旱季时,必须增加灌溉频率,以确保作物的基本水分需求得到满足。

1.5 整形修剪

修剪蓝莓树是一项重要的栽培技术,可以促进蓝莓生长并调整养分含量,剪枝可以增加光线的透过性,同时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整枝作业可以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标。在进行整形修剪时,应根据不同的修剪时间进行针对性修剪,通常在冬季进行修剪工作。

1.5.1 幼树修剪

栽种蓝莓后,只需要对部分嫩枝进行修剪即可,以达到扩大幼树冠幅和增加枝叶数量的目的。在修剪3年龄幼树时,需要特别关注下部弱枝、下垂树、水平枝和树冠中的交叉枝条,保证树高达到2 m 以上,树幅达到1.2 m 以上。

1.5.2 成年树修剪

修剪蓝莓成年树时,应该修剪掉部分冠部的细条,或者有针对性地修剪较为脆弱的树枝。修剪时,对大枝条应采取适度回缩的修剪方式,将回缩的幅度控制在1/3~1/2,还可以适当摘除多余的枝条,以防止蓝莓养分不足导致生长发育不良。

2 蓝莓病虫害防治

蓝莓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包括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和冻死病。除此之外,蓝莓也会受到毒蛾、蚜虫、天牛和果蝇等害虫的影响。目前,化学防治是最常用于防治蓝莓病虫害的方法。

2.1 防治蓝莓病虫害的原则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蓝莓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应采取预防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措施,采用现代防治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杀虫剂的用量,在此基础上,应尽量选择生物杀虫剂和低毒性、高效率的化学药剂,并定期轮换施用药剂,以降低农药的残留,同时,必须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防治病虫害[3]。

2.2 蓝莓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

2.2.1 蛾类

刺蛾是一种寄生在蓝莓植株上的小型昆虫,以蓝莓叶片、果肉为食,会在叶片上产卵,并在幼虫期间持续摄取叶片中的养分,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枯萎甚至死亡。若刺蛾大量繁殖,将严重威胁整个蓝莓园的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蓝莓刺蛾,农业科学家通过研究和实践,研制出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技术。

1)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防治蓝莓刺蛾的关键,农户需要定期清除园区内的杂草和落叶,并及时清除蓝莓栽培区周围的野生寄主植物,以破坏蓝莓刺蛾的栖息地。同时,保持园区内通风良好也能减少虫害的发生。

2)农户可以运用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蓝莓刺蛾的数量,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是释放天敌,比如寄生性的黄蜂和捕食性的蚂蚁,这些天敌可以主动寻找并捕食蓝莓刺蛾,可有效降低害虫数量。

3)化学防治方法也较为常用。施用有机农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可有效降低蓝莓刺蛾的繁殖数量,防治效果显著。

4)农户还可以利用物理防治手段来防治蓝莓刺蛾。例如,通过在蓝莓植株周围安装粘虫板,可以吸引并捕获蓝莓刺蛾,从而降低其对植株的为害。此外,使用覆盖材料或网罩也可以隔离蓝莓植株,防止蓝莓刺蛾的侵袭[4]。

木蠹蛾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与刺蛾不同,木蠹蛾可以钻入果肉中心,使果实内部受损,降低了蓝莓的品质和市场价值。为有效防治木蠹蛾,可定期喷洒防治剂,如杀虫剂或昆虫生长调节剂,以控制木蠹蛾的生长繁殖,还应保持蓝莓栽培区域清洁,及时清除落果和残留物,以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蓝莓成熟后,及时采摘和销售果实,以减少果实蠹蛾的滋生,提高蓝莓产量和质量。

2.2.2 蚧类

蚧类害虫主要包括蚧螨和蚧虱,会为害蓝莓叶片和果实,降低蓝莓的产量和品质,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1)农户应定期检查蓝莓植株的叶片和果实,若发现蚧螨,可以选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以彻底杀灭种植区内的害虫。

2)可以通过合理灌溉和施肥管理来调节植株的生长状况,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减少蚧螨的为害。

3)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天敌如瓢虫等捕食蚧螨,以减少害虫的数量。

蚧虱也是一种常见的蚧类害虫,为有效防治蚧虱,应保持蓝莓栽培区域清洁,及时清除落叶和其他植物残余物,减少蚧虱的栖息地;或使用黄色粘板吸引蚧虱,从而帮助农户了解害虫的密度和分布情况。同时,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如引入捕食性昆虫,如寄生蜂和捕食性花蝽,以有效减少蚧虱的数量。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合理轮作和间作的栽培方式,预防蚧类虫害,降低虫害发生的概率。蓝莓栽培过程中,保持栽培区域通风良好,并注意及时修剪病虫损伤的植株部分,以减少虫害的传播。

2.2.3 金甲龟类

金甲龟类虫害是指以金龟子和甲虫为代表的害虫,喜啃食蓝莓植株的根部和嫩叶,严重影响蓝莓的生长和最终产量。

防治金甲龟类虫害的方法是保持土壤湿润且肥力充足,金甲龟类虫害多见于土壤干燥、贫瘠的地区,因此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添加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在栽培蓝莓前,应进行科学的土壤改良工作,以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合理的栽培管理也可以有效地控制金甲龟类虫害的发生,定期修剪蓝莓植株,使更多的养分供应给蓝莓果实,提高蓝莓品质。及时清理落叶和其他残留物,防止害虫滋生,破坏害虫的栖息地,或适当降低栽培密度,避免栽培过密而增加虫害发生概率[5]。

2.2.4 野蛞蝓

野蛞蝓是蓝莓园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喜在夜间活动,以蓝莓叶片和果实为食。这类害虫不仅会损伤蓝莓叶片,还会导致果实腐烂和品质下降。因此,科学防治野蛞蝓类虫害至关重要。

1)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来减少野蛞蝓的数量,在蓝莓园中铺设表面粗糙的木屑、碎石等物质,这些物质会限制害虫的移动,从而降低虫害传播概率。通过设置陷阱诱捕野蛞蝓,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在蓝莓园的周围或受害区域埋设深度适中的容器,并填充一些甜美的液体作为诱饵,以吸引野蛞蝓,通过定期清理这些陷阱以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

2)生物防治技术也可以用于防治野蛞蝓类虫害,通过施用天然的防治药剂,如通过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来管理害虫,施用辣椒和大蒜等天然材料制作的有机农药可以有效击退野蛞蝓,降低病害发生概率。有机肥料的施用可以增强蓝莓植株的抵抗力,使其具有更强的抗虫害能力。

3)科学的田间管理同样也不容忽视,农户应定期检查和清理蓝莓园,清除杂草和落叶,同时要定期检查蓝莓植株的叶片和果实,及时发现并处理受害植株,以防止虫害扩散。

2.3 蓝莓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2.3.1 僵果病

僵果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病原真菌侵入果实而引起,会导致果实变黑、变软,降低蓝莓食用价值,严重影响蓝莓的品质。

在栽培蓝莓前,可以选择抗病优良品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应用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也是防治僵果病的关键。农户应及时修剪枝条、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监测,降低僵果病的发生概率。及时清理患病植株,并定期对病害部位进行清理和消毒,以防止病原真菌的传播。

2.3.2 红叶病

红叶病是一类真菌病害,常在潮湿的环境中滋生,发病初期症状表现为蓝莓叶片出现红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叶片逐渐变红并枯萎。红叶病发病严重时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影响植株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导致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收益。

红叶病防治过程中,合理选择栽培地点并进行土壤改良非常重要,蓝莓适宜生活在酸性土壤中,因此在栽培前,可以添加酸性有机肥料来调节土壤的pH值。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红叶病,使用有益菌株抑制病原真菌生长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喷洒含有拮抗真菌的生物制剂,如溶菌酶,抑制红叶病菌的扩散。可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也是有效控制红叶病的方式[6]。农户应及时修剪和清理蓝莓植株周围的枯叶和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助于减少真菌的滋生。定期监测和诊断蓝莓植株的健康状况,对于及时发现红叶病的早期症状非常重要。若发现病害,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施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选择对蓝莓无害的药剂,并按照使用说明和建议剂量施用。

3 结束语

蓝莓因具有清爽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广受欢迎,为保证我国蓝莓产量稳定,要进一步扩大蓝莓的栽培范围和应用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有效提高蓝莓栽培的成活率、坐果率、产量和质量,促进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刺蛾虫害蓝莓
刺蛾遇刺
南昌茶区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蓝莓建园技术
辽宁柞园刺蛾种类调查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蓝莓姑娘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