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青稞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2024-04-01 23:41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黏虫黑穗病条锈病

杨 兆

(卓尼县种子工作站,甘肃 甘南 747600)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与其他地区相比,高原地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种植作物的类型比较单一。而春青稞作为一种抗寒性、抗压性比较强的植株,能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而且还具有药用、食用等价值。为此,其已经成为高原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当前,要想进一步提升春青稞的质量与产量,就要不断研发与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影响种植人员的种植收益。

1 春青稞种植技术

1.1 选种技术

据调查显示,在种植春青稞时选择优质的种子能使最终收获产量提高20%~30%,甚至50%。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春青稞的需求不断上升,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下,逐渐培育出满足高原地区环境特点并且具有较强抗病性、抗压性的春青稞品种。

在种植春青稞时要优先选择优质品种,从根本上保证春青稞健康生长。此外,在种植前需要将种子放在太阳光下暴晒2~3 d,去除其内部水分,提高其出芽率。晾晒后要包衣处理种子,增强其抵抗力。种子包衣一般选择24%卫福种衣剂,其具体剂量控制在用种量的3%左右,用水稀释后与种子混匀,能有效预防春青稞条纹病与黑穗病。

1.2 播种技术

由于春青稞生长周期较短,为了尽可能延长其营养生长期,提高春青稞后期收获产量,要合理选择播种期,尽早播种,实现早生快发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春青稞播种期至出苗期最佳温度为5~10 ℃,最低温度不能低于0 ℃。青稞出苗期和拔节期时最低温度不低于-9 ℃。选择在3—5月种植春青稞,需要根据当地雨季时间与土壤含水量确定播种时间。

1.3 施肥技术

在春青稞生长期合理施肥能有效提高春青稞质量。一般来说,在分蘖初期,施肥量525 kg/hm2,其中底肥包括磷酸二铵225 kg/hm2和尿素75 kg/hm2,追肥只施用尿素225 kg/hm2。据田间调查统计,春青稞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吸收N、P 元素,每生产100 kg春青稞需要纯氮2.8 kg 与纯磷1.55 kg。春青稞分蘖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最高,只有合理施肥才能保证春青稞后期的收获产量。春青稞孕穗初期,将氨基酸和磷酸二氢钾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后喷洒,从而提高春青稞结籽率。

1.4 灌溉技术

在灌溉春青稞时需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灌溉时间、次数以及用水量。通过合理灌溉能保证春青稞植株稳定生长,从而实现高产的目的。结合实际种植生产经验,根据当地土壤质量、气候条件以及春青稞田间生长情况进行灌溉。一般来说,如果种植地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并且灌溉方便,需要灌溉4 次以保证春青稞正常生长,不需要再单独灌水。如果种植地保水能力比较差但水源比较充足,需要灌溉6 次才能满足春青稞的用水需求[1]。要严格满足春青稞生长前期对水分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春青稞的出苗率,培育出品质优良的壮苗。在实际灌水时,有些地区的种植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常常采用任水自流、大水漫灌的方式,这种手段过于粗放,不仅会浪费大量水资源,还会影响春青稞正常生长。因此,需要改良这种灌溉方式,在提高春青稞产量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大量田间实践证明,在春青稞生长到3 叶1 心至4 叶1 心时,灌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这期间需要根据种植土壤养分含量与春青稞幼苗生长状况进行适当追肥。头次灌水后的第7 天左右土壤容易干裂,水分会大量蒸发,需要及时进行第2 次灌水,从而保证植株能正常分蘖生长。25 d 后进行第3 次灌水,也就是春青稞拔节初期,在灌水的同时对其进行追肥处理,从而有效增加春青稞植株的小穗数量。在春青稞孕穗初期进行第4 次灌水,保证春青稞结籽率。春青稞灌浆初期至灌浆中期进行第5 次灌水,使春青稞籽粒更加饱满。如果在春青稞生长期间遇到了多雨季节,需要暂时停止灌溉,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并且连续10 d 没有降水,需要及时对春青稞灌水[2]。

1.5 田间管理技术

在田间管理时,首要任务是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并进行科学化、专业化水肥管理。需要遵循前促后控,促控结合的原则进行水肥管理。苗期管理时,要把握好春青稞重要生长阶段的水分供应,分别为头水、拔节水以及灌浆水。在春青稞出苗后,要定期巡查整个种植区域,如果春青稞种植密度较小,需要重新播种;如果春青稞种植密度过大,需要进行间苗处理[3]。需要注意的是,在春青稞长出幼苗时为了保证其能健康生长需要供应充足的水分。如果当地降水量较多,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排出田间积水。除了水分供应以外,还需要为春青稞提供充足的底肥,底肥主要施用经过腐熟的农家肥或者鸡粪肥,如果以上2 种肥料施用量不足,也可以在其中掺入一些化学肥料。在春青稞植株开始长出叶片后,可以对其施用尿素112.5 kg/hm2,促进其生长发育。

2 春青稞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2.1 蚜虫

在春青稞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蚜虫,为害严重。蚜虫会携带很多使植株出现病症的霉菌,并汲取春青稞叶片的汁液。如果春青稞受到蚜虫为害,其叶片会产生黄色斑点,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使春青稞植株枯萎。除了影响春青稞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以外,蚜虫还会引发春青稞条锈病、黄矮病等病害。为此,种植人员要做好蚜虫防治工作[4]。如果春青稞受害较轻,种植人员可喷洒3%虫胱乳油2 000 倍液、25%抗威300 倍液以及10%毗虫咻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混合均匀制成的化学药剂。如果春青稞受害较重,需要增加化学药剂的喷洒次数与频率。

2.2 黏虫

黏虫也被叫做行军虫或五色虫,由于黏虫啃食的植株类型比较复杂,为害玉米、青稞、水稻等禾本科牧草与天谷类作物,使得这些作物难以正常生长,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为害性较大、为害面积较广的害虫。黏虫不同生长阶段的食量也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1~2 龄的黏虫食量较小,主要存活在植株心叶和叶鞘里,该时期的黏虫主要啃食植株叶肉和残留的表皮,被为害的叶片会出现半透明的小斑点。5~6 龄的黏虫食量明显变大,会啃食光整个叶片,最后使春青稞叶穗折断,为害严重。对于黏虫的防治,主要使用成虫与幼虫同步治理的方法,在其繁殖产卵期,将卵块进行消灭处理。在开始种植春青稞时,需要选择抗病性能好的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合理灌溉,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为春青稞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减少黏虫的暴发,破坏黏虫生长与繁殖的场所,从源头做好黏虫防治工作[5]。如果黏虫生长到成虫阶段,种植人员可以在春青稞田间插入杨树枝进行捕杀。在产卵期可以在田间插入枯萎的玉米苗诱捕黏虫,并集中处理黏虫。此外,还可施用药物进行防治,喷施2.5%敌百虫粉剂30.0~37.5 kg/hm2,防治效果显著。

2.3 黑穗病

黑穗病是为害春青稞的主要病害之一,容易出现在幼苗期,主要以种子携带病菌的方式进行传播。脱粒处理春青稞时,其内部残留的冬孢子会依附到种子表层,在播种后冬孢子会产生菌丝,与春青稞植株共同生长,逐渐为害花器与种子,繁殖出数量众多的冬孢子,使春青稞产生病穗。如果环境温度与湿度都比较适宜,有些冬孢子会逐渐萌发并为害春青稞的颖壳与种皮。一般在春青稞抽穗前不会出现明显的病症,等植株抽穗期后会产生大量病穗,并伴随着许多黑粉,这就是黑穗病,此外植株叶穗也会出现畸形,进而造成春青稞大量减产[6]。防治黑穗病时,先精心筛选春青稞种子,去除瘪粒、有病虫害以及有明显损伤的种粒。在播种前,消毒处理种子与土壤,使用15%粉锈灵或者立克秀30 g 与种子100 g 充分搅拌。在消毒土壤时需要将粉锈灵70 g 与细沙土15 kg 混匀撒播在田间。如果发现春青稞患有黑穗病后,要赶在患病植株麦穗还未抽出、黑粉没有大面积散播前全部拔除,带到远离春青稞的田地集中销毁。

2.4 条锈病

除了黑穗病以外,条锈病也是春青稞主要病害之一。如果春青稞植株出现枯叶或者落叶,条锈病发生概率增加,这是由于条锈病病菌在侵入春青稞植株后首先为害其叶鞘部位,其叶片会逐渐产生大量黄色斑点,发展到后期会导致春青稞畸形。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严重为害春青稞。防治该病时需要在选种阶段控制好种子质量,要选择和采用轮作与换茬相结合的方法,精细化管理,做好整地工作[7],整地后晒田1~2 d。条锈病发生初期可选择喷洒15%粉锈灵。

3 青稞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3.1 常见青稞病害防治方法

3.1.1 农业防治

1)选种。选择健康、饱满的春青稞种子。

2)做好田间排水工作。如果降水量较大时,应做好排水工作,以降低田间湿度以及春青稞的发病概率。

3)加强栽培管理。从抽穗期起,种植人员应定期监测种田,如果发现病穗应及时拔除,并深埋或烧毁处理病株。

4)加强田间管理,轮作倒茬,有效灭杀病菌。应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情况进行秋翻、冬灌,保证耕地深度在20 cm 以上,当冬季气温降到0 ℃以下时,能将病菌冻死,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

3.1.2 化学防治

种子药剂包衣可有效防治黑穗病、条纹病、黄矮病等病害,其主要是通过防治蚜虫来实现的。包衣药剂包括灭菌唑和戊唑醇,灭菌唑具有杀菌范围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戊唑醇具有内吸性及传导活性等特点,可杀灭依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进入作物内部杀死病菌,可以较好地防治叶部病害。

3.2 常见青稞虫害防治方法

结合当地虫害发生特点及虫口密度确定防虫时机。喜马象甲发生初期可以选用2.5%氰菊酯乳油450 mL/hm2,兑水525 kg/hm2喷雾,可提高防治效果。拔节前后即灌浆前施药3 次左右,便可有效防治地上害虫。冬灌灭杀幼虫、秋翻灭杀虫卵,每天早晨可人工捕杀植株周围的害虫。发现害虫后,及时灌水,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4 结束语

对于高原地区来说,春青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不仅能加工制作成食物,还能酿酒。为此,提高春青稞产量与质量,有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春青稞种植人员来说,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与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当前在春青稞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为害,因此种植人员需要了解与掌握春青稞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保证春青稞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黏虫黑穗病条锈病
天津地区黏虫迁飞发生特征及监测预报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洛宁县一代黏虫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