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分析

2024-04-01 23:41高焕梅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有机肥养分肥料

高焕梅

(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菏泽 274900)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耕地制度发生变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旨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加强土壤肥料管理,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求,在确保小麦质量的基础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小麦栽培会受到气候和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土壤养分和施肥因素的影响。

为此,要了解当地小麦生长情况,做好土壤养分调查和肥料管理工作,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推动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1 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要保证小麦高产和稳产,除了要合理利用小麦种植技术之外,还要做好土壤肥料管理工作,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加强土壤管理,能够为小麦高产和稳产奠定基础。

1.1 稳定小麦的产量

在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土壤肥料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传统小麦种植技术不重视土壤肥料管理工作,会降低小麦产量和质量。种植户应认识到土壤肥料管理的重要性,合理应用土壤肥料管理技术。

1.2 改善土壤的肥力结构

在采用传统小麦种植技术的过程中,种植户对肥料的施用和土壤的管理比较随意,短时间内土壤状态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结构不完善。不重视开展土壤肥料管理工作,会造成土壤盐碱化、板结和贫瘠。为此,正确采用土壤肥料管理方式能够防止土壤肥力降低,改善土壤贫瘠的状态。

另外,在土壤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翻耕能够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避免水分流失,改善土壤结构,为小麦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1]。

2 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应用有机肥

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种植户只重视应用化肥,不重视应用有机肥,甚至有一些种植户认为大量施用化肥就能提高小麦产量,但大量施用化肥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能,造成土壤板结。

2.2 过量施用化肥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有的种植户没有严格控制好施肥量,在小麦生长前期阶段施肥不足,在小麦生长后期阶段大量施用氮肥,会造成小麦生长前期养分供给不足,增加小麦中后期倒伏率,导致小麦减产,影响其产量和质量[2]。

2.3 缺乏相应的技术应用规划

在土壤肥料管理的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否则易使土壤肥料管理出现错误,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如果管理技术不规范,易偏离预期的应用目标,在具体土壤肥料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施肥,可以确保小麦高产稳产。

3 小麦土壤管理技术

3.1 整地标准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做好整地工作,遵循深、细、平、实和足的原则,做好土壤深耕工作,深度达到25 cm 以上,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保证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增强小麦抗逆性。做好土壤精耕细作工作,将大土块打碎,保证土粒大小均匀,让小麦根部和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小麦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保证土层上虚下实,不会出现漏耕的现象,确保土壤的底墒充足[3]。通常情况下,黏土含水量控制在20%,沙土含水量控制在16%以上,保证足墒下种,提高小麦出苗率。

3.2 整地的方式

应科学整地,将土壤深松和旋耕相结合,提高整地质量。旋耕时,选择铧式犁,深松或者深耕1 次可打破犁底层,但不能太深,否则会影响整地质量,不利于小麦根部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犁耕深度控制在20 cm 以上,深松深度控制在25 cm 以上,要结合小麦种植情况适当调整翻耕深度。

3.3 灭茬技术

除了要做好整地工作之外,还应及时灭茬,能够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另外,要及时清除秸秆和根茬,做好田间杂草清理工作,进行统一深埋或者焚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要结合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土壤管理工作,在整地的过程中施用药剂能够灭杀土壤中部分病菌和虫卵。

4 小麦的营养特性和需肥特点

4.1 营养特性

小麦在生长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尤其对N、P、K 和C、H、O 元素的需求量最多,不同地区的栽培环境不同,使小麦对N、P、K 元素的需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每生产100 kg 小麦需要氮素1.5 kg、磷素0.75 kg、钾素1.2 kg。结合小麦施肥情况和小麦品种控制好施肥量。小麦返青前生长缓慢,对N、P、K 元素的需求量较少,在返青期至抽穗期后,对N、P、K 元素的需求量增多,在抽穗开花期后吸收养分的能力逐渐减弱。小麦植株一旦缺N 元素会出现植株矮小和下部叶片变黄的症状,缺K 元素会造成叶片边缘黄化,并且出现褐色斑点,导致抽穗延迟。

4.2 需肥特点

4.2.1 对N的需求

N 是小麦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麦生长至关重要,也能有效促进小麦叶绿素的形成以及根茎生长,有利于小麦分蘖,增加穗数量,保证结实,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要严格控制好氮肥用量,促进小麦植株健康生长,否则植株矮小和生长缓慢。如果氮肥用量过多会增加无效分蘖数量,造成小麦徒长,直接影响小麦后期生长发育,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4.2.2 对P的需求

P 能够促进植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在增强小麦抗旱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控制好磷肥的用量,增加小麦千粒重和提高籽粒质量。如果施用磷肥较少,不利于蛋白质和糖类的形成,叶片光泽不好。如果施用磷肥过多,会影响小麦正常呼吸,造成糖分和养分的流失。虽然小麦叶色绿,但是植株矮小,不利于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小麦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4.2.3 对K的需求

K 能够促进小麦进行光合作用,增强其抗旱和抗寒能力,提高籽粒质量。要控制好钾肥用量,施用过多会影响离子平衡,不利于小麦吸收其他营养元素。

4.2.4 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求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除了需要N、P、K 等元素之外,还需要其他营养元素,如Ca、Mg、S、Fe、Mn 等元素,缺Ca 直接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缺Mg 使得小麦叶片褶皱,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缺P 叶片会失去绿色并且脱落。缺K 会影响叶片组织形成,导致叶片变黄。缺Mn 叶片变成暗绿色,直接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小麦植株死亡[4]。

4.2.5 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肥的需求

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肥的需求不同。小麦出苗后麦苗小,该时期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相对较少。随着麦苗生长,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增多,尤其在小麦拔节期到孕穗期是需肥高峰期。虽然植株能够从土壤中吸收一定的N、P、K 元素,但是受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小麦拔节期到孕穗期是需肥高峰期,对氮、磷肥的需求量最大,而在抽穗期对钾肥的需求量最大。

5 小麦施肥关键技术

5.1 播种阶段的施肥

5.1.1 基肥

在小麦种植前需要施入的肥料被称为基肥,在前期阶段能够促进小麦植株健康生长,保证其穗大和籽粒饱满。通常情况下,基肥可以选择充分腐熟农家肥,并且配合施用过磷酸钙或者磷肥。通过整地施入到土壤中,让肥料和土壤能够充分均匀地混合,有利于小麦根部对养分的吸收。通常,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675 t/hm2、纯氮肥1 125~1 575 kg/hm2、施入纯磷肥1 350~1 800 kg/hm2、纯钾肥900~1 350 kg/hm2。另外,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吸收其他微量元素,在施肥前利用测土配方技术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发现缺Zn 和B 等微量元素要及时补充,可选择施入硫酸锌225~330 kg/hm2、硼砂112.5 kg/hm2。

5.1.2 种肥

如果基肥施用量较少,可能会影响小麦生产过程中对养分的吸收,可施入适量的种肥,主要选择优质的有机肥和腐熟的农家肥,也可选择速效氮肥、速效磷肥,严格控制好化肥的施用量,尿素675~1125kg/hm2、硫酸铵1 125 kg/hm2、过磷酸钙2 250 kg/hm2。在施入种肥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肥料和种子的距离,防止出现烧种现象,会影响小麦苗正常生长发育,不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5.2 越冬前的施肥管理技术

1)分蘖肥。在小麦出苗30 d 后,要注意观察小麦苗的生长情况,合理施入分蘖肥,可以补充氮肥,氮肥施用量约占整个生育周期施肥量的20%,同时要结合土壤肥力的分布情况适当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

2)越冬肥。在越冬前,要做好肥料施入工作,保证小麦能够顺利越冬,同时增强小麦植株抗寒能力,更好地促进小麦返青和分蘖,提高小麦成穗率。如果基肥不足和小麦植株比较弱,要及时施入越冬肥。通常情况下,壮苗不需要补施,坚持尽早施肥的原则。此外,为了保证小麦顺利越冬,可以选择壮丰铵300~450 mL/hm2,兑水450 kg/hm2后,叶面均匀喷雾。

5.3 春季的施肥管理技术

5.3.1 起身返青肥

通过施入返青肥能够使小麦快速分蘖,能够促进小麦中下部叶片及时吸收养分,为小麦后期生长提供养分。通常情况下,应结合小麦生长情况做好返青肥的分类管理工作,针对三类苗和弱苗要多施入返青肥,促使弱苗转壮。针对二类苗要适当补施肥料,促进小麦生长。针对壮苗,不需要施入返青肥,可以采取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技术,在拔节中后期要做好小麦施肥工作。

5.3.2 拔节肥

合理控制拔节肥的施用量能够减少无效分蘖的数量,合理培育小麦。可以配合浇水进行施肥,要根据小麦品种、地力水平和苗情控制好施肥时间。针对苗情不好和成穗率较低的麦田,应该在拔节初期追肥和灌溉。针对苗情好、分蘖成穗率高的麦田,应该在拔节中后期灌溉和施肥。

5.3.3 孕穗期

小麦孕穗期要施入一定量的氮肥,否则会使小麦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造成小麦早衰,直接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为此,合理控制好小麦孕穗期氮肥的施用量,这样能够促进小麦及时灌浆,提高小麦结实率。

5.3.4 抽穗灌浆期

做好抽穗灌浆期叶面喷肥工作很关键,在灌浆前期要坚持“一喷三防”的防治原则,可选择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进行叶面喷施,以防治病虫害,能够减缓小麦衰老的速度,提高小麦粒重,保证小麦质量。

6 主要的化肥减施技术

6.1 有机肥替代技术

有机肥是当前小麦生长过程中主要应用的肥料之一,其主要来自于动物、植物的残体以及人畜粪尿等,但是需要经过堆积、发酵处理后才能还田利用。有机肥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并且肥效持续时间长。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增加土壤养分。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升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和生物活性。合理搭配施用机肥和无机肥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有机肥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其中有机质质量分数大于45%,N、P2O5、K2O 质量分数大于5%。生物有机肥是充分腐熟发酵后形成的具有微生物配合有机肥效能的肥料。但施用有机肥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还田、不容易贮藏和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

6.2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我国农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中富含有机质和大量营养元素。在传统农作物秸秆处理中,采用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会污染生态环境、浪费资源。

田间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农作物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利用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配合施入钾肥能够使小麦增产13%。在农作物收获完成后会产生大量秸秆,主要为玉米秸秆,在机械收获后,粉碎处理农作物秸秆,并均匀地撒在地表上,之后开展旋耕施肥作业,通过镇压让肥料和土壤充分接触,提高土壤肥力,满足小麦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为小麦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在还田前需要注意充分腐熟处理农作物秸秆,否则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农作物秸秆还田后要搭配施用一些肥料,提高施肥效果。

6.3 加强水肥管理

小麦在pH 值为5.5~7.5 的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最好选择沙壤土。为此,在小麦生长中要严格把控施肥量,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在小麦开花期,可以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合理利用灌溉方法,坚持少量多次的灌溉原则,严格控制好灌水量,保证土壤温度和湿度适合小麦生长。

7 结束语

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到土壤和施肥等管理因素的影响,为此,在小麦栽培的过程中,应了解小麦生长特点,做好施肥和土壤管理工作,以满足小麦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推动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有机肥养分肥料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养分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