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4-04-01 23:41尹德臻王行强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产病虫害玉米

尹德臻,王行强

(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117)

玉米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对玉米种植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在生产种植进行过程中,还需加强种植技术的运用,科学防治病虫害,保证玉米长势,降低病虫害可能对种植造成的威胁。新时期,应加强对现有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持续优化与创新,结合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运用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控措施。玉米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该地区十分重视玉米的生产种植工作,通过种植玉米,较好地实现了自给自足,带动了广大种植户增产增收。在实际玉米生产中,种植户获得了农技服务中心等部门的支持,有效应用了各种农机、农技,使得玉米种植得以高质量进行,这为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1 选择品种

合理选择品种对玉米后期长势以及产量均有重要意义。在玉米栽培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可为玉米后期更好地生长与萌芽奠定良好基础。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应结合种植地的气候特征、土壤墒情等因素合理选择玉米品种,保证所选择的玉米品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并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害能力,并且保证所选择种子质量好、活性高,发芽率不低于95%。

为保证玉米高产,应提前做好玉米种子处理工作。1)晒种。紫外线能够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控制种子含水量,提高种子吸水力,提升种子出苗率,且能够提早出苗1~2 d。可以选择晴天10:00—16:00,将种子均匀摊晾在向阳、干燥的地方,勤加翻动,到时间后及时回收贮藏,避免受潮,连续晾晒2~3 d 即可。2)浸种。浸种可以加快种子新陈代谢的速度,提高其活力。播后种子出苗快且齐,对于玉米增产有着良好的效果。晒种后,在播前1 d,可以使用冷水或温水浸种,把种子放入干净清水中,水量以没过种子为宜,浸泡12~24 h 后捞出。温水浸种可以选择在45~50 ℃的温水浸种6~10 h,能够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黑粉病菌、炭疽病菌,降低相关病害的发生概率。3)药剂拌种。药剂拌种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对于保全苗有着良好效果。可施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干种子量的0.2%拌种,能够有效防治玉米黑穗病等。可施用50%辛硫磷乳油按药、水、种子用量=1:100:1 000 的质量比进行拌种,拌匀后堆闷4~6 h 即可播种。4)种子包衣。种子包衣是当前常用的防治措施,其能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以及玉米苗期常见的蚜虫、蓟马、茎腐病等病虫害,有助于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种植户增产增收[1]。包衣剂可以选择咯菌腈、吡虫啉、氟虫腈、噻虫嗪,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的生长质量,不仅能使玉米根系发达、须根增多,还能有效提高苗期的抗旱性;后期出苗整齐,幼苗壮实,为玉米高产奠定基础。

1.2 选地整地

选择种植地时,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种植条件等,首选土层深厚、地势稍高、排灌性较好以及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同时,提前做好土壤深翻工作,深度控制在25~30 cm 较适宜。深翻后平整土地,保证种植地的土壤松碎、无大土块和石块,耕地层上虚下实。土壤根茬、地膜会影响播种质量和出苗质量。虽然玉米耐连作,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适当轮作倒茬,能较好地促进玉米生长,有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利于残肥吸收。结合不同作物对养分吸收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轮作,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减少病原菌积累,对于防治病虫害和田间草害均有重要意义。

1.3 施用种肥

提前施入种肥能够对玉米高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应合理施用各种肥料,施用种肥时,可结合种植地的实际需求,施入氮磷钾肥或硫酸锌等微肥,首选有机肥,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和磷肥混合作种肥,效果更佳。同时,种肥与种子之间要有一定距离,避免出现烧苗等情况。

1.4 适时播种

控制好玉米种子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十分重要。播种时间需要结合播种地的气候条件、种植品种等合理选择,春播一般在土壤表层5~10 cm,地温稳定在10 ℃以上、外界气温稳定在12 ℃以上时即可播种。若地温达不到该温度,可能会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时间,玉米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过长,发芽后会形成弱苗。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可以播种,若土壤含水量较低,则需要及时灌溉。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 cm,若是土壤黏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播。若种植地是土壤质地疏松、易干燥的沙土地,可适当深播。播种完成后,为使种子和土壤之间接触紧密,应及时镇压[2]。

1.5 播种密度

要想发挥高产玉米种子亲本的耐密植优势,一定要科学控制种植密度,增加有效穗。增加母本有效穗并保证父本的花粉供给量,是高产的关键因素。要做好株行距设计,保证个体和群体协调生长,实现穗大、穗多。玉米“矮、密、早”栽培模式更能发挥高产玉米种子亲本的耐密植优势。父母本行比按1:6,行距55 cm,父本株距15 cm,播种量17 250 株/hm2左右,母本株距12 cm,播种量129 000 株/hm2左右。因母本植株偏高,密度不宜再大,调整好播种密度,每穴播1 粒约占80%,每穴播2 粒约占20%,种子发芽率按90%计,可保苗。

一般情况下,可以结合玉米品种的不同生长特性,灵活增减种植密度。例如,株型直立、叶片紧凑以及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应适当密播密种;株型松散、叶片平展以及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应适当稀播稀种;茎秆粗壮坚韧、根系发达健壮且入土较深的品种,应适当密播密种,反之则稀播稀种。结合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对种植密度进行科学调整。土壤基础肥力较高、施肥量较多的地块可以适当密植;土壤基础肥力较低、施肥量较少可适宜稀植;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地块更适合密植,反之则适合稀植。

1.6 水肥管理

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对于水肥的需求量较大,且各个生长阶段对于水分和肥料的需求量存在一定差异,种植户要保证玉米高产,应做好施肥工作。

施肥时应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提高施肥针对性,对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能达到节约肥料,保证施肥效果,节约种植成本的目的。玉米的整个生长期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质营养元素,N 元素最多,K 元素次之,P 元素居第3 位。除了施入充足的氮磷钾肥外,还可以合理应用微肥。例如,玉米对Zn 元素较为敏感,若是土壤中有效Zn元素少于0.5~1.0 mg/kg,即需要及时施用锌肥,否则会影响玉米高产。施肥时注意前期施足基肥,施入足量的有机肥、全部磷肥、1/3 氮肥、全部的钾肥做基肥或种肥。施肥时可以结合整地起垄一次性施入播种沟内。将剩余的2/3 氮肥作追肥。追肥应注意苗肥、拔节肥、穗肥和粒肥在玉米各个阶段的需肥实际情况,提高施肥的针对性。例如,玉米拔节后10 d内应及时追施拔节肥,能够有效促进玉米茎生长和幼穗分化效果。施肥时,将追肥中氮肥的1/3 做拔节肥,及时施入。穗肥可以将剩下的氮肥在玉米抽雄前10~15 d 大喇叭口期施入,能有促进玉米穗大粒多,并对后期玉米籽粒灌浆效果良好[3]。

及时灌溉对于玉米高产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各地区积极完善水利设施,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了灌溉质量。新时期,赣榆区各村、镇十分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视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推进。相关项目的进行,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顺应美丽宜居、田美乡村发展要求,积极创新突破思维定式,立足镇村发展实际,加力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环境治理和水系连通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对项目区沿线沟渠进行清淤疏浚、岸坡防护、堤岸平整,清理垃圾杂物,建设生态护坡,增加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美丽田园”,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成后,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产出效益显著。

通过对各种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及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之下,灌溉水平不断提高,玉米在各个生长阶段均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对于促进其生长、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2 病虫害防治要点

2.1 病害防治

玉米在各个生长阶段都容易发生病害,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比如,玉米根腐病由腐霉菌引起,其容易导致玉米的中胚轴乃至整个根系逐渐变褐、变软、腐烂,根系生长严重受阻,并造成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幼苗死亡,对玉米产量造成较大威胁,需要及时防治。

在播种时施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避免种子带菌,后期及时喷施叶面肥,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病害严重时,可以选择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8%代森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施玉米苗基部或灌施根部,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顶腐病是玉米常见病害之一,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菌毒清水剂等杀菌药剂对准患病部位喷雾,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玉米粗缩病时,应以预防为主,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一旦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进行深埋处理。同时,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有助于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4]。

玉米纹枯病的发病率较高,可以在发病初期及时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喷施生物农药井冈霉素A,或选用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喷施,每间隔7~10 d 施用1 次,连用2~3 次,能有效防治玉米纹枯病。

2.2 虫害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的常见虫害,在湿热的环境下更容易暴发。防治时,在玉米螟的发生盛期,可以施用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 000 倍液防治或19.4%甲维·氯虫苯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 倍液喷雾,不仅能防治玉米螟,还能兼治甜菜夜蛾等害虫[5]。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金针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的影响,可以提前药剂拌种防治,选择50%辛硫磷等药物;还可以使用90%晶体敌百虫制成毒土撒施到田间,防治效果较好。

防治玉米黏虫时,可以采用撒施毒土的方式,将40%辛硫磷乳油1 125~1 500 g/hm2加入适量水,拌沙土600~750 kg/hm2扬撒于玉米心叶内,能够保护害虫天敌,有效防治玉米黏虫,还可以兼防玉米螟。后期防治时,可以选择菊酯类药物,比如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 倍液全田均匀喷雾,能够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在黏虫卵孵化初期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6]。

2.3 加强病虫害监测

做好日常病虫害监测工作,对于防治病虫害、提高防治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玉米病虫害高发时期,应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动态,加强普查和监测,做好应急防治准备工作,抓住低龄幼虫和病害初期的防治关键期,注重区域联防和统防统治,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抓早治小,可持续防治病虫害。

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田间管理和适时喷施药剂,避免病害大范围暴发流行,保障玉米生产安全。加强应用各种先进监测技术,并与种植户取得联系,及时指导种植户科学防治病虫害,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以及其可能对玉米生产造成的威胁。

3 结束语

结合现阶段玉米生产种植实际现状来看,应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加强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种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应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和应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推动玉米生产种植产业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高产病虫害玉米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我的玉米送给你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最饱满的玉米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