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2024-04-01 23:41朱贵根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再生稻潜山高产

朱贵根

(潜山市农业农村局,安徽 安庆 246300)

现阶段我国对绿色水稻栽培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满足当今时代发展下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求,需要灵活应用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明确该技术的应用标准与应用要求,通过推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1 水稻栽培变革历程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变革模式较多,因此为满足我国粮食作物生产与供应需求,进一步探讨相应的高产、优质与高效的生产调控措施,构建出更为合理的种植制度,并通过技术创新与理论体系进行完善,获取较高的栽培效果。

潜山市在开展水稻高产高效栽培工作中,分别在余井镇、源潭镇、黄泥镇等区域建立了再生稻示范基地,将其作为示范基地,提高栽培工作的实施效果,同时选择种粮大户热情高、再生稻种植面积大、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合适的地区,将其作为潜山市再生稻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圩畈区等区域再次建立了百亩示范基地,提高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深入调研各乡镇的基础上发现,随着相关技术的持续应用,我国水稻种植热情进一步提高,在开展现阶段水稻种植工作的过程中,再生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而通过较强的科技示范能力,可以形成具有通用性与统一性的栽培流程,提高最终阶段的栽培效果。为保证工作顺利与稳定进行,在高产高效应用栽培技术的过程中需建立相关档案,以为后续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依据[1]。

2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头季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为合理、高效地应用头季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需要明确与之相对应的应用要求,在开展栽培工作时,应正确选择栽培品种,保证其生育期处于适种状态。采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头季水稻的再生能力与抗倒伏能力,从而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果。选择生育期适中的水稻,在开展头季水稻栽培工作时,选择生长周期在135 d 以内、再生期70 d、品质优良、抗倒伏的品种。选择早熟品种可以免受低温冻害与高温热害的影响,减少因意外因素导致现场栽培效果较差情况的出现。在灌溉时,要明确不同品种的生长要求,潜山市再生稻通常会选择垦两优801、Y 两优911 等品种,在应用栽培技术的过程中,选择低温、结实的早熟品种,以提高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适时播种,通常在3月下旬春分时节前后播种,通过保温养秧的方式将秧龄控制在25 d,积极采用人工栽插等方式,提高种植密度,将秧龄控制在27 d,并于4月中旬采用机械设备插秧,提高播种规范性。在插秧时,通常以(25~30)cm×(12~15)cm 为基本距离,种植密度为75 万株/hm2。分析土壤环境,科学合理地管理水分,采用浅水勤灌的方式,通过干湿管理与晒田进行杀菌,并提高栽培效果。为落实播种技术的应用要求,在断水操作中要避免出现过早断水等情况,在头季水稻收获前8 d 左右断水即可。在施肥时要保证施肥数量处于均衡状态,通常情况下施入纯氮肥165 kg/hm2左右,根据土壤环境分别采用全层和“攻头、保尾、控中间”的施肥方法,从而实现合理施肥的目的,在追肥与提高肥料用量时,应了解土壤环境和土壤肥力,以选择相对应的施肥方式与施肥总量[2]。

在施肥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将基肥与追肥的比例控制在7:3,采用机插侧深肥的方式,根据土壤肥力与环境选择适宜的施肥技术,合理开展栽培工作,在后续阶段仍然需要采用机插侧深施肥的方式以提高肥效,在第1 次机插的过程中,施用专用控释肥450 kg/hm2(ω(N):ω(P2O5):ω(K2O)=20:10:18)。在苗木成活后,施入尿素30~45 kg/hm2除燥。在施肥时应采用合理的措施以保证土壤环境安全,科学采用病虫害防治措施,避免出现头季水稻早发与多苗争抢养分等情况,保证栽培工作有序进行。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分析水稻病虫害种类,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在绿色生态理念下,可以采用农业、生物与绿色防治技术,提高整体防治效果,落实相关防治理念,合理、快速、有效地实施防治工作,在栽培时应采用地喷与飞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为保障最终头季水稻的产出效益,应分析相关技术模式,落实防治工作。通过适当粗施,加快头季水稻萌发速度,此阶段应在其收获前15 d 左右施用1 次,避免因施药过度导致后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同时应创新应用相关技术,总结相关经验和方式,从而提高各类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环境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处理不当而出现头季水稻早衰的情况,在头季水稻各个生产阶段应着力确保收获阶段的整齐性与一致性,适当加快收获速度,优化相关收获技术,根据不同区域的要求,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方案,避免影响最终头季水稻的生产效益[3]。

2.2 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2.1 科学管水

头季水稻收获后,根据收获时间与天气及时灌水护苗,若在收获过程中遇到高温天气需深灌,以提高田间湿度,降低田间温度,提高倒2 节位和倒3 节位芽的成苗率,保证土壤干湿度适宜,达到壮苗要求。

2.2.2 施好壮苗肥

为保证再生稻生长效果,在处理完基本工作后,需向土壤施加壮苗肥,收获头季水稻,调整土壤环境,保证再生苗生长。再生稻壮苗肥在头季水稻收获后3 d 内施用,施尿素75~150 kg/hm2,促使苗齐苗壮。

2.2.3 防治病虫害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应着重防治稻飞虱和穗颈瘟病。

2.2.4 喷施叶面肥

为保证再生稻生长效果,需喷洒叶面肥,在头季水稻收获当日或次日,采用水培方式,用“碧护”30~45 g/hm2兑水450 L/hm2喷施,促进稻蔸发苗快、多;再生稻始穗期(抽穗20%时)用“九二〇”15~30 g/hm2+磷酸二氢钾1 500~2 250 g/hm2,兑水750 L/hm2喷雾。

2.2.5 坚持黄熟收获

由于再生稻各节位再生芽生长发育时间不同,抽穗期、成熟期不同,因此务必保证黄熟后再收获,避免过早收获导致再生稻产量受到影响[4]。

3 潜山市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3.1 实施情况

在应用相关栽培技术后发现,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并且可以解决粮食紧张等问题,因此推广此技术十分重要。为响应国家号召,在推广此技术的过程中,需在各乡镇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目前潜山市已在大量地区开展此项工作,通过对乡镇生态环境的深入调研,可以快速提高种植户的参与热情,并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科技示范的带动能力,通过连片种植,设计具有统一性的工作模式,制订相应的高产措施,落实数据获取与工作记录等方面工作。

为满足水稻优质、高产的要求,需要明确再生稻高产的首要目标,因此结合潜山市农业发展状态,建立了1 处示范基地,并选择成熟期适宜的再生稻进行种植。经试验后发现,示范基地再生水稻的产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且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因此可以作为优化品种。经测产,各季产量可以达到11 250 kg/hm2以上,与单季水稻相比,增产约2 250 kg/hm2,经济效益提高到7 500 元/hm2以上。在示范生产的过程下,各地区的中心粮油站与农业技术人员均前往一线展开工作,带领种植大户深入田间开展各项栽培管理工作,通过合理应用相关技术和措施,提高再生稻的整体产量,增收效果明显。

积极利用示范基地集中推广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率较高,全面扩大施肥面积,达到了病虫害统防统治以及绿色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应深入研发增产增效技术,为我国再生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5]。

3.2 强化领导与优化技术服务

为确保示范工作有效进行,潜山市联合安庆市农业农村局、安庆市农技推广中心、潜山市农业农村局、潜山市农技推广中心、黄泥镇人民政府的相关领导,成立示范基地领导小组,协同开展相关工作,落实高产创建工作,通过目标考核等方式了解各类配套资金和费用的变动情况,将其落实到各区域指导服务工作中,形成由市、县、乡等相关农业部门联合的技术指导组,合理应用相关技术,扩大示范基地面积,强化技术培训效果。

通过推广相关技术,保证各项技术合理应用,确保主推技术可以快速落实到种植工作中,保证市、县、乡紧密配合,分析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协调形成合力,保证最终增产效果。在宣传该技术的过程中,技术指导员与专家组成员需要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指导策略,分析土壤环境,达到再生稻高效高产的要求。在再生稻生产季节,相关人员应深入一线,实现面对面服务,保证相关技术的高效落实。通过采用再生稻高产示范方式进行测土,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凝聚各方力量,落实适时栽培的要求,提高技术处理效果,根据配方施肥与科学管理水分等方式,提高整体再生稻生产效益,高质量开展推广工作。

3.3 强化技术措施,明确技术路线

选择高产多抗与再生能力较强的再生稻品种,了解再生稻生育期,提高机插推广效果,借助统一机防与机收的模式,达到稳产的目标。

在推广应用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将提早播种与培育壮秧作为基本要求,尽量在每年3月18日开始播种,采用拱棚+无纺布的方式进行育秧,并播种基本苗,着重优化施肥措施,将大田用种量提高到33.75 kg/hm2左右,种植密度要适宜。在我国传统双季稻生产过程中,要进行2 次育秧与移栽,导致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劳动力损耗较大,导致各区域均对其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随着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与机械设备的普及,可以科学插秧,大幅度降低工作难度,满足栽培要求。但因部分人员并未意识到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优势,所以应合理应用该技术,提高相关人员对该技术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直播也可以作为宣传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主要方式。在直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广大种植人员直观了解到该技术的应用优势,还可以通过网络解答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种植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如何选择短生育期品种与如何开展水肥管理措施,提高种植人员应用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热情与积极性。

积极推广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以加快落实和推广我国高产出、高回报、低污染的生产模式,解决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等问题,种植再生稻也将成为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合理应用技术,提高各类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宣传效果,科学开展管理工作,保证宣传工作快速开展与顺利落实。

4 结束语

现阶段,人们对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而应用潜山市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成为提高再生稻种植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再生稻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均成为落实该技术应用的主要条件。为保证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得到有效推广,需强化与优化技术,扩展相应技术的应用路线,开展示范推广工作,提高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再生稻潜山高产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