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及对策

2024-04-01 23:41刘政华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冰雹大风暴雨

刘政华

(敦化市气象局,吉林 延边 133700)

水稻作为东北吉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受异常天气的影响而面临挑战。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冰雹、大风、暴雨、干旱和高温等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进而对水稻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了解这些异常天气对水稻种植的潜在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东北吉林地区水稻种植现状

东北吉林地区水稻种植的现状呈多方面特点。在这一地区,冷水稻种植因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而得以兴盛。寒冷的气候为冷水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这种水稻因生长在寒冷的环境中,米粒更显透明、口感独特,被用于制作各种美食。为了适应东北吉林地区短暂的生长季节,农民通常选择早熟水稻品种,以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长,从而保障其产量。此外,农田布局在水稻种植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如暴雨,大多数农民采用了排水系统,确保田间排水通畅,避免过多积水对水稻造成危害。农业技术的应用在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民必须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采取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杂草防控、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水稻生长状况良好。合理施肥是关键,确保水稻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从而保证其产量和质量。水稻种植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农民通常会根据市场行情选择种植适宜的水稻,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促进水稻产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补贴政策、科技支持等,都对农民种植决策和生产方式产生着积极影响[1]。

2 水稻种植所面临的异常天气威胁

2.1 冰雹

冰雹作为一种突发性的气象现象,对东北吉林地区的水稻种植稳产性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威胁。冰雹的形成通常与强烈对流天气密切相关,其主要原因是上层冷空气与下层暖湿空气的急剧对流,造成冰雹核心的形成与积聚。一旦发生冰雹,其对水稻直接产生机械性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冰雹在坠落过程中的高速运动,往往导致叶片和稻穗表面受到冲击,造成破损、划伤等情况,这不仅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还导致植株机械性损伤,从而为病虫害提供入侵通道。特别是在水稻生长关键期,如抽穗和灌浆期,冰雹会导致水稻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其产量。除了直接机械性损害之外,冰雹还可能对水稻的生理机制产生影响。由于冰雹所带来的气温骤降,可能会干扰、影响水稻生长。此外,冰雹会影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水稻产量。

2.2 大风

大风作为一种常见的极端天气,对东北吉林地区的水稻种植稳产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大风的形成通常与气压差异和风场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冷锋和暖锋交汇的地方往往容易引起大风天气。大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水稻生长初期,植株根系尚未完全发达,抗风能力较弱,而大风的冲击往往会使幼嫩的植株发生倒伏现象,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植株较高,受风害的风险也相应增加,这时出现大风往往会折断稻穗,导致产量下降。大风会增加水稻群体之间的空气流通量,降低空气湿度,可能导致水稻叶片水分蒸发速度加快,进而影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大风还会造成水稻叶片之间摩擦和振动,导致水稻叶片受损,影响光合效率。水稻植株倒伏会降低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也会造成稻穗断裂,从而影响稻谷的填实和产量。受损植株容易滋生病虫害,进一步加剧了产量损失[2]。

2.3 暴雨

暴雨作为一种极端气象现象,对东北吉林地区的水稻种植稳产性造成了较大影响。暴雨的形成通常与气流不稳定、大气湿度高等因素紧密相关,其原因复杂多样。暴雨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由于降水量大,田间排水系统可能无法将雨水迅速排出,造成田间积水。长时间的积水不仅会影响水稻根系呼吸,也会导致土壤中的O2不足,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暴雨导致的田间积水为病菌和虫害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在田间积水后,田间湿度增加,有利于真菌类病害的滋生,如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同时,积水也可能导致土壤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扩散和繁殖,影响水稻健康生长。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植株较高,遭受暴雨冲击容易发生倒伏现象,不仅会影响水稻正常生长,还会导致稻穗折断,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2.4 干旱

干旱作为一种常见的极端气象现象,对东北吉林地区的水稻种植稳产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干旱的形成通常与气流变化、气压分布、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有关。干旱天气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水稻作为一种耐水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供应充足的水分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然而,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不足会导致水稻生长受阻,限制了其根系的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干旱会导致水稻叶片卷曲、叶片失水,影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稻产量。

花粉发育和授粉对水稻的生殖生长过程至关重要。在干旱条件下,花粉可能会因缺水而不育,导致稻谷填实率下降,从而影响水稻产量。同时,干旱也会影响稻谷灌浆过程,导致稻谷发育不良,使得水稻生长受阻、花粉以及稻谷发育不良,从而降低水稻产量和质量。尤其是在关键生长期,如抽穗期和灌浆期,干旱的发生对水稻的影响更为显著。

2.5 高温

高温作为一种常见的极端气象现象,对东北吉林地区的水稻种植稳产性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高温的形成通常与气候变化、气压差异、太阳辐射等因素紧密相关。高温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能引发多个问题。在高温条件下,花粉发育和授粉过程容易受到影响,导致花粉不育、稻谷填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此外,高温还可能引发花期错配,导致抽穗延迟,进而影响稻谷形成。水稻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的温度有助于促进其生长。然而,温度过高会导致水稻生长受阻,降低光合效率,影响养分吸收和植株正常生长。特别是在生长关键期,如抽穗期和灌浆期,高温会使花粉不育、花期错配、水稻生长受阻,导致水稻产量和质量下降。尤其是在水稻关键生长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更为显著。

3 应对异常天的应对措施

3.1 应对冰雹的对策

冰雹会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可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减轻其影响。搭建遮阳网以有效地阻挡冰雹的冲击,这种方法不仅能减缓冰雹的坠落速度,减轻其对水稻叶片和稻穗的机械性损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水稻植株。农民可以根据田地情况和冰雹预警情况,及时搭建和拆除遮阳网,以确保其防效最大化。同时,还可以搭建其他防护设施,如建立简易的遮雨棚或加固稻穗支架,来抵御冰雹的袭击,这些设施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冰雹对水稻的直接影响。

采取集约化管理,将水稻集中种植在大棚中,以降低冰雹造成的危害。然而,在应对冰雹时,农民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成本、实施难度以及实际效果等。遮阳网搭建和建设相关设施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经济评估。此外,搭建防护设施时要注意不能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保证田间通风性和光照充足。

3.2 应对大风的对策

大风会影响水稻种植稳产性,可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减少影响。在育种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选育抗倒伏性强的水稻品种,使其在大风下具备更高的抗风能力,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粗壮的茎秆和稳固的根系,能够更好地抵御大风的冲击,减少倒伏的风险。因此,农民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考虑其抗倒伏性能。采取支撑和绑扎等方法可防止水稻植株倒伏。农民可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用支撑杆或绳子将水稻植株固定,防止其受到风吹而倒伏,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水稻植株的抗风能力,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然而,在采取对策时,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以避免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支撑和绑扎时,要注意不影响植株的通风透光性,保证水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要根据大风预警情况和实际天气情况,适时采取措施进行拆除,以确保其有效性。

3.3 应对暴雨的对策

暴雨对水稻种植稳产性造成威胁,面对该种极端天气时可以改良田间排水系统,适时疏通排水沟渠。在水稻种植区域,通常会设置排水系统,以便迅速排出雨水,防止田间积水。农民可以改造升级排水系统,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排出暴雨期所产生的大量积水。例如,可以增加排水沟渠的深度和宽度,提高排水能力,降低田间积水的风险。暴雨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的泥沙、杂物等堵塞排水系统,影响排水效果。因此,农民应在种植前和暴雨来临前适时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水流畅通。通过清理淤泥、杂物以减少暴雨对排水系统造成的威胁。然而,在改良田间排水系统和疏通排水沟渠时,农民需要注意避免对水稻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改良排水系统时,要保证排水系统合理,以确保其在暴雨情况下的排水效果。疏通排水沟渠时,要避免过度疏通造成的土壤流失和水源污染等问题。

3.4 应对干旱的对策

干旱时选用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合理管理田间水源以及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应对干旱。选用抗旱性强的品种是缓解干旱对水稻产生影响的关键。科研人员通过育种,培育出了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深的根系、较小的气孔以及较强的保水能力,能够在干旱条件下更好地维持水分平衡,保障水稻正常生长。

合理管理田间水源是应对干旱的重要手段,农民可以通过调整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为水稻供应充足的水分。干旱时,应精确灌溉时间和灌溉量,避免过度浪费水资源。采取覆膜、覆土等方法,减少水分蒸发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此外,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也是应对干旱的有效途径。农民可以利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将水源直接输送到植株根部,减少水分的流失,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灌溉水量,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然而,在采取对策时,农民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确保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在选用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时,要根据东北吉林地区的干旱程度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要根据田间情况进行调整,以免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5 应对高温的对策

在应对高温对水稻种植稳产性的威胁时,可以种植早熟品种、调整播种期、适时灌溉和降温。选择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早熟品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长发育,避免遭受高温长时间影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短的生育期和较早的抽穗期,有助于避开高温期,减轻高温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调整播种期可以减缓高温对水稻造成的影响,农民可以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避开高温高峰期。合理安排时间播种,可以降低水稻在关键生长阶段遭遇高温的概率,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此外,适时灌溉和降温也是应对高温的有效手段。在高温情况下,水分充足供应显得尤为重要。农民可以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度,为水稻提供充足的水分。

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降温、遮阳等方法,降低水稻周围环境的温度,缓解高温对水稻产生的不利影响。然而,在采取高温对策时,农民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选择早熟品种和调整播种期时,要结合气象预测和品种特性,作出合理的决策。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和天气灵活选择灌溉和降温措施,避免过度施行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 结束语

异常天气对东北吉林地区水稻种植稳产性构成了不可忽视的挑战。通过深入了解冰雹、大风、暴雨、干旱和高温等异常天气的影响机制,采取针对性应对策略,农民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极端事件。在未来,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可能会出现新的异常天气情况,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应对策略。政府、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应密切合作,加强优化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以帮助其作出合理决策。此外,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训农民适应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增强水稻对异常天气的抵抗力,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猜你喜欢
冰雹大风暴雨
小诸葛漫“话”天气之冰雹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暴雨
当暴雨突临
大风之夜(组诗)
冰雹的优点
大风吹(二)
大风吹(一)
暴雨袭击
人小鬼大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