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水稻种植气候条件与气象服务指标研究

2024-04-01 23:41项群壹何昕儒刘双源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日照时数降水量水稻

项群壹,何昕儒,刘双源

(1.突泉县气象局,内蒙古 兴安盟 137500;2.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000)

突泉县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9 万hm2。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如何提高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课题。为此,农民需要结合突泉县水稻种植气候条件,分析如何提高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制订优化措施,做好气象服务工作[1]。

1 适宜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突泉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特征是冷暖交替、干湿交替,四季分明。水稻种植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实现优质高产。通过分析突泉县水稻种植气候条件得出,突泉县水稻生长季节平均气温为14.9 ℃,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积温为2 669.5 ℃,无霜期为120 d,降水量为393.8 mm 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3 427 h 左右[2],因此突泉县满足了水稻生长发育的需求,适宜种植水稻。

1.1 温度

温度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满足了水稻生长发育的温度条件,才能保证水稻优质高产。水稻是喜温作物,从种子萌发到孕穗、抽穗,都需要适宜的温度,才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在水稻生长期,平均气温、≥10 ℃活动积温、无霜期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气候因素。无霜期是指农作物从播种期到收获期没有霜冻、寒害的天数,这是评价农作物生长发育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无霜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因此无霜期也是衡量水稻种植气候是否适宜的重要指标之一。突泉县无霜期为120 d 左右,不利于水稻生长发育,但不会发生霜冻和寒害。突泉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活动积温为2 669.5 ℃。由此可见,突泉县热量充足、气候适宜、温度变化平缓[3]。

1.2 降水

突泉县降水一般集中在6—8月,其中7月降水量最多,达435 mm;6月降水量339 mm;8月降水量260 mm。降水量在年内的分配差异较大,一年中夏季的降水量最多,秋季次之,春季最少。年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较大,南北差异较大。一般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最多可达670 mm 左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春季、秋季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0%和10%以上。突泉县年平均降水量为390 mm 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2%。突泉县年平均气温为14.9 ℃,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在热量资源中,热量条件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气温变化较大,且无明显的干早现象出现,导致水稻容易出现烂秧现象,易发生低温冻害现象。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夏季降水量为339 mm 左右,秋季降水量为260 mm 左右,冬季降水量仅为60 mm 左右。此外,降水量偏少时易导致水稻发生低温冻害现象[4]。

1.3 光照

水稻是喜光作物,耐半阴。不同生育时期对光照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要求日均温>10 ℃时才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突泉县气候条件适宜,且有多年的光热资源积累,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突泉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427 h。从多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可以看出,突泉县光照充足,日较差小。因此,突泉县适宜种植水稻。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春季降水少、气温低且不稳定,容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不利于水稻生长。秋季日照时数短、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不稳定、容易出现连阴雨天气,不利于水稻生长。另外,突泉县年平均风速在1.8 m/s 左右,风速较小。根据《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中的数据可知,突泉县≥10 ℃的活动积温为2 412.6 ℃、2 457.6 ℃、2 652.6 ℃时是水稻的生长季。由此可见,突泉县≥10 ℃的活动积温和日照时数都能满足水稻生长要求。虽然突泉县冬季寒冷漫长,但由于日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积累养分和提高光合效率。根据对水稻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可知,突泉县水稻全生育期与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水稻抽穗开花期、抽穗扬花期至乳熟期、成熟期和蜡熟期的光照时数分别与全生育期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结实期、灌浆成熟期和乳熟期的日照时数与全生育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抽穗扬花期至乳熟期、成熟期、乳熟期至蜡熟期的日照时数分别与全生育期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2 突泉县水稻种植气象服务指标

2.1 水热条件观察指标

水稻生育期长短与气温和日照有直接关系,温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保证水稻全生育期所需的热量条件下,水分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土壤水分充足水稻才能保持正常生长发育。根据突泉县气象条件分析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关键期的温度变化,可得出如下几个指标。

2.1.1 气温

水稻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 ℃,在温度为20~25 ℃时生长速度最快。

2.1.2 降水

突泉县年平均降水量为393.8 mm,其中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因此,突泉县水稻栽培期可集中在6—8月。

2.1.3 日照

突泉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941 h,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在水稻栽培时需选择光照充足的时间段。

2.1.4 水热关系

根据突泉县历史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突泉县最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15日至5月10日,最适宜的插秧期为5月30日至6月5日,最晚生育期为7月13日至9月15日。

2.2 气象灾害观察指标

突泉县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冰雹、大风、洪灾等,其中干旱是指由于水分不足导致土壤缺水而引起的一种现象。突泉县属于半湿润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往往容易引发土壤缺水等情况。一旦发生干旱,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灌或灌溉,以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在开展水稻气象服务时,需要特别关注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害、冻害、干旱等。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遇到干旱、低温冷害等灾害会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其中,低温冷害是指突泉县出现气温持续下降、日照时数偏少、地面温度持续降低的情况。突泉县常年气温偏低,尤其是在10月中下旬,气温显著下降,日照时数明显减少,影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降低干物质的积累,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冻害是指突泉县冬季气温下降过快、冬季持续时间长、地面温度持续偏低。突泉县冬季寒冷且天气干燥,降水少,气温低,地温低。突泉县年平均气温为-3.8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3.6 ℃,低温冻害持续时间长达5 个月以上。因此,在开展水稻气象服务时需要重点关注水稻受冻情况及程度。

3 提高突泉县水稻种植的有效措施

3.1 科学选择水稻品种

突泉县具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水稻种植历史较为悠久。但由于突泉县地理位置相对较低,降水量较少,当地水稻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以常规稻为主,没有引进新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常规稻产量低、不抗病害,难以满足大众需求。突泉县处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类型,春季温度较低、降水量较多,夏季炎热干燥、气温高,秋季温度降低、天气凉爽,冬季寒冷漫长。基于此,农民需要结合突泉县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加强观察与研究当地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突泉县种植最多的常规稻品种为中粳9 号、中粳12 号等,选择穗大、粒多的水稻品种。

3.2 选择肥沃的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水稻产量,农民应选择肥沃的土壤,并将其作为种植水稻的基本条件之一。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的种植地。在选择土壤时,应将土壤有机物的质量分数控制在5%以上。如果土壤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较低,不仅会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还会造成水稻长势不佳。此外,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农民应将秸秆还田作为基本措施。秸秆还田能够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并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此外,在种植前还应深翻土壤,深度控制在25 cm 以上,这样不仅可以消灭部分有害病菌与虫卵,还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3.3 做好播种准备

3.3.1 选择与处理水稻种子

在种植水稻前,需要筛选和处理种子,去除杂质、霉烂、不符合标准的种子,提高种子出芽率,避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3.3.2 耕整土壤

耕地前先整平土地,翻耕深度在20 cm 以上。如果土壤黏性较重,则需要旋耕处理土壤,保证土壤疏松、透气。之后可以施用药剂消毒处理土壤,并清理种植地。

3.3.3 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需要施肥,确保养分充足、全面。施肥种类包括腐熟农家肥、有机肥等,根据施肥种类与数量确定肥料施用量。在播种前15 d 左右施用腐熟农家肥11 250 kg/hm2以上、尿素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同时还要施加适量的复合肥,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3.3.4 在播种前需要催芽处理种子

先筛选种子,去除有杂质、不符合标准的种子。在催芽过程中可施用1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浸种,提高种子发芽率,一般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进行催芽处理。

3.4 科学防治病虫害

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等。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在开展农业防治工作时,可以利用轮作的方式减少病害的发生,合理规划种植地,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在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在害虫发生期科学配比化学药剂,合理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时,可以施用锐劲特悬浮剂、多·硫悬浮剂、咪鲜胺乳油。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具体来说,在应用生物防治方法时,可以应用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以有效防治虫害。此外,还可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喷洒杀虫单、杀虫双、灭杀毙等杀虫剂,能够抑制害虫,从而减少水稻害虫的发生。

3.5 合理施肥,增加水稻产量

根据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施肥量。具体来说,根据水稻种植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来确定施肥量。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针对性地施肥,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在施肥时,应合理施用农家肥以及化肥,其中农家肥是指将牛、羊等牲畜粪便集中起来并发酵而得到的肥料,其养分较高,可以作为肥料进行施用;化肥是指将氮、磷、钾肥等均匀混合,其中氮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钾肥可以提高水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4 结束语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种植业得到了大幅度发展,水稻作为突泉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合理种植,提高水稻种植水平,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日照时数降水量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一季水稻
水稻花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黄台桥站多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