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

2024-04-01 23:41胡辉荣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豆农户玉米

胡辉荣

(盘州市羊场乡农村工作服务中心,贵州 六盘水 553521)

近年来,大豆、玉米种植工作在我国各地广泛开展,相关的种植技术也在随之升级。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很多地区应用大豆玉米种植复合种植技术时仍存在欠缺。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价值

1.1 提升经济效益

在大豆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与传统的种植技术相比,采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大豆及玉米的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有效提升当地经济效益。同时,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为农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其收入水平,提升经济效益。

1.2 促进生态环保

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合理优化配置土地等各项资源,引导大豆玉米发挥植物间的协同效应,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药剂及化肥的施加频率,减少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增强生态环保效益。

1.3 增强抗病灾能力

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加强大豆玉米的抗病灾能力。例如,在夏季等炎热高温天气时,玉米茎秆高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大豆遮挡阳光,避免大豆由于暴晒产生病灾。大豆在种植后,能够对种植土壤进行固氮处理,提升土壤肥力,满足玉米生长的养分需求,降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概率[1]。

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2.1 播种技术

在大豆玉米播种工作正式开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大豆玉米品种。选种过程中,农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种植所在地的地形、光照、水源、气候以及土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贵州省盘州市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中,根据所在地雨热基本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等方面的亚热带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大豆玉米品种。选择品种后,为了提升其存活率,使用适量化学药剂进行拌种处理,之后充分晾晒。在播种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化形式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农户可以使用专门的大豆-玉米播种机,在种植地中间播种大豆,两侧播种玉米,合理控制大豆与玉米之间的密度,避免播种间距过小,导致种植后部分大豆及玉米无法充分汲取到养分。同时,农户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将深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常情况下,玉米播种深度应适当大于大豆的播种深度。

2.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包括施肥、灌溉及除草等。

在施肥方面,农户应根据大豆及玉米的不同特征如根系结构等,选择合适的施肥量。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量大,可吸收较大范围土壤中的养分,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大豆为直根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部位具有固氮等性能,可以适当减少施肥量。

在灌溉方面,可以根据具体生长阶段,判断大豆及玉米的适宜水量。例如,在玉米拔节期、大豆分枝期及大豆、玉米的成熟期,在灌溉大豆及玉米时可以施加同样水量,在玉米吐丝期、大豆结荚期,大豆灌溉量应小于玉米。

在除草方面,农户可以选择适合应用于带状复合种植的除草技术,如翻耕土壤及覆盖地膜等[2]。此外,可以选择喷洒化学药剂除草。也可以使用防护罩等,将大豆玉米与外界环境隔离,利用喷雾机等设备喷洒化学药剂,避免残留的农药对大豆玉米生长造成危害。

2.3 病虫害防治

大豆玉米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各类物理设备,对害虫进行诱杀防治。例如,管理人员可以使用紫外线灯等,吸引具备趋光性特点的害虫靠近并诱杀。

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指对害虫喷洒化学药剂进行直接灭杀,与其他防治方法相比,防治效果最强。在使用化学药剂之前需要对大豆玉米种植地之前发生病虫害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充分了解掌握害虫的具体性能特点,制订防治计划,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类型,并合理控制药剂用量。

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利用释放害虫天敌的方式达成防治目的,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时,需要注重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破坏[3]。

此外,管理人员在防治病虫害时,需要加强大豆玉米关键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例如玉米大喇叭口期及大豆花荚期病虫害容易高发,应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适当增大喷洒量加以防治。

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工作,通常需要大量资金,保障推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在推广策略中,社会各界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农业等相关部门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的形式,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推广资金。相关部门在融资过程中可以与企业开展合作,为推广工作提供稳定资金。建立专门的融资机制,并根据推广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升级,为推广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推广服务,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由于推广工作需要深入到各地区的基层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力度,使更多地区应用该技术。根据所在地区政府的财政及税收等基本情况,不断优化调整财政税收资金在总资金中占据的比例,提升农业资金的投入比例,为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及物质支撑。

在政府方面,各地区政府可以通过补助的形式,加大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例如,可以聚焦玉米大豆种子、种植材料、种植生产设备以及种植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实施资金补助政策。各级政府可以通力合作,形成系统化全面化的资金补助布局体系。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大豆玉米的种植水平,并加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相关配套设施的资金补助,如农机设备购置等。在推广工作中,加大各项推广服务的资金补助力度,例如种植技术的金融服务、技术宣传服务的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服务、农村农作物保险服务等。通过多方面的资金补助,为该技术创造良好的推广环境,提升农户及群众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接受程度。在各县、市等基层政府中,积极配合上级政府的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及省政府的各项资金补助措施,对各项补助资金进行归类整合,在推广工作中进行合理配置。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经济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资金补助标准,提升农户的经济收入,提高地区经济效益。

3.2 推广机械化种植

在传统的大豆玉米人工种植形式中,农户的工作压力及工作量较大,种植工作的效率较低,对种植质量及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农户对大豆玉米种植的积极性差。因此,在推广工作中可以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能够提升大豆玉米种植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成本的投入,致力于提升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达成推广目的。在机械化设备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与农机的生产制造企业合作,结合所在地区大豆玉米的实际种植条件,合理选择机械化设备进行研发制造,为机械化种植提供设备保障。通过不断推广,培养农户的大豆玉米机械化种植意识。在机械化种植设备研发生产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资金激励及提供补助的形式,引导鼓励机械研发生产及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可以从总资金中拨款,设置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的补助专款,并制定配套的补贴措施及扶持政策,鼓励机械农机生产企业加强研发制造能力。并在生产制造之后加强性能检测,不断优化改造种植机械,弥补检测出的不足,实现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农用机械有效供给,促进机械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在机械化设备实际应用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向操作人员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机械设备的实践操作技巧及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培训过程中开展模拟实训,引导操作人员亲身实践,体验操作技巧。通过培训操作人员,有效提升其机械设备驾驶技术,提高大豆玉米种植工作的效率,同时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设备油耗过高,节约机油资源[4]。在机械化设备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对现有的全部机械化种植设备进行仔细研究,对现有机型进行改装试验。通过试验提升设备的各项使用性能,以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顺利推进大豆玉米种植工作的开展。

3.3 建立完善的推广制度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可以从多方面建立完善的推广制度,为推广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建立完善的法律推广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相关法律,为推广工作提供保障。规范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等现象,应督促推广人员进行整改。同时,在法律的保障下,提升农户对推广人员及种植技术的信任程度。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推广人员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的播种流程推广存在错误,所在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依照法律制度,对推广人员进行惩罚,在提升农户对播种流程认识的同时,增强农户的信任感。

2)建立完善的推广责任制度。按照推广工作的具体流程,将全部推广人员进行岗位责任划分,做到权责分工明确,促进推广工作高效顺利完成。例如,可以将推广人员按照技术类型、讲解类型进行责任划分。技术型的推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主要负责技术的实践应用推广,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帮助农户了解掌握种植流程、种植设备、种植方法等方面技术的具体实践应用内容,有效实现技术实践应用价值的深层次推广。讲解型的推广人员主要负责种植技术的宣传工作。在宣传过程中,应注重宣传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阶段已经获得的成效,突出技术为参与种植的农户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激发农户对了解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兴趣,以及参与种植的积极性。促使农户积极投入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工作中,并能在获得良好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户应用这一技术。

3)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推广制度。在信息化背景下,推广人员可以将线上推广与线下推广相结合。在线上推广中,可以利用电视、广播及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发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相关的科普宣传视频,对农户进行信息化推广。在线下推广中,可以深入各城乡进行实地勘察,在了解当地经济及农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推广,可以向农户分发宣传手册等,使农户深入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3.4 提升推广人员专业能力

推广人员是推广工作的主体,可以通过提升推广人员专业能力的形式,促进推广工作整体水平提升。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对推广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在考核过程中,应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作为考核是否达标的凭证。在考核内容方面,考核人员应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流程及相关的推广流程展开。结合推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对推广人员的考核结果是否达标进行判断。同时,考核工作结束后,农业等相关部门可以对推广人员后续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追踪调查,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进行了解,确保通过考核,有效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进行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推广,提升推广工作的准确性及科学合理性。此外,制定奖惩制度,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与上述考核制度相结合。根据推广人员的考核结果,结合工作表现及任务完成度等,通过表扬及发放奖品等形式,对考核结果达标及工作表现良好的推广人员进行适当奖励。对于考核结果不达标,或工作表现差的推广人员,通过扣除奖金等形式进行惩罚及适当的责任追究。确保推广人员经历奖惩后,能够充分认识到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重要性,提升后续推广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提升推广能力。可以向外界引进专业的推广人才,组建种植技术的基层推广队伍,将原有的推广人员配置于人才队伍中,引导专业人才向推广人员讲解推广知识及实践推广技巧,带动原有推广人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对组建的基层推广队伍配置进行不断优化升级[5]。根据推广地区的实际发展规模,合理配置专业人才及原有推广人员,并调控专业人才与原有推广人员的比例。在发展规模较大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任务较为繁重,可以适当加大专业推广人才的投入比例,在发展规模较小的地区,可以适当加大原有推广人员的投入比例。

4 结束语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直接影响大豆玉米整体的种植质量。必须聚焦经济效益、生态环保及抗病灾能力等方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价值及常见的种植技术,采取相关的推广策略,保障大豆玉米种植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大豆农户玉米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收玉米啦!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我的玉米送给你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