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的路径探析

2024-04-01 16:18陈宇琼成凯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陈宇琼 成凯

摘 要: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实践为例,分析党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组织保障、发展引领、为民服务和统筹协同等作用,从治理理念的转变、治理主体的转变、治理体制的优化等方面推动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全面提升提供政治保障。

关键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江苏省

一、问题的提出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乡村领域的具体体现,为了高效引领乡村建设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更便捷地获得现代的、新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还需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抓手,更加有效地调动起乡村社会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带动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我党深刻把握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发展规律明确的发展路线,充分反映了乡村人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2017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提出,要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促进乡村复兴的战略抓手,突出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推动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展现出可观可感的“农村美”现实模样。截至2023年年底,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数量达到752个,76个涉农县(市、区)实现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覆盖。为更好地展现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乡村治理方式,本文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实践的具体行动为支撑依据,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功能内涵与经验做法,以期为加强乡村基层党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党组织的功能发挥

党建引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党组织具有组织保障、发展引领、为民服务、统筹协同等多种功能,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凝聚组织力量,强基本、固根本

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保障功能,就是党建引领基层政权以资源分配、向下赋权以及凝聚共识来促成村庄集体行动,从而发挥自治力量的共治作用。作为我国城镇化先发地区之一,江苏省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为切入点,以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为目标,着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同时,也在实践中探索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充分调动各级党建力量发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作用,利用机制创新力和群众组织力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其中,泰州市以五项制度、三张清单、三个到位、三项考核办法构建特色田园乡村“5333”推进机制,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效落实,通过凝聚“为什么建”的共识、明晰“怎么建”的方向、找准“建什么”的坐标,将分散或分化的社会力量组织到乡村建设发展工作之中,进而增强乡村建设中基层党建的凝聚力,高标准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引领各方发展,激活力、增动力

发挥党组织的发展引领功能,就是调动基层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服务引领等功能,动员各方力量参与乡村建设,既巩固党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也科学推进政策执行能力的有效提升,自下而上激发活力、实现共同缔造。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由“试点示范”向“面上创建”转变过程中,各地各级党组织自上而下地行动引领、完善机制,实现精心组织、快速布局、系统推进,地方申报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的热情明显高涨。其中,苏州市积极推动由“单个村庄点位建设”到“面上统筹全面推进”再到“示范片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构建了“特色精品乡村”“特色康居乡村”“特色宜居乡村”三级建设体系,形成了村庄建设全覆盖与示范片区培育建设同步推进的模式,也带动了各方力量投入乡村建设。

(三)切实为民服务,办实事、做好事

发挥党组织的为民服务功能,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需要不断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增强乡村地区人民的幸福感。具体表现为在资源统筹的基础上,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有效发挥各项资源服务乡村群众的基础作用。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改善住房条件合理需求,江苏省部署实施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健全制度体系,打好农房改善“组合拳”,高质量开展农房建设,提升农房安全质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其中,宿迁市将农房改善作为推动城镇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总牵引,坚持高起点谋划,大力优化农房改善项目质态和内涵,让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转变。

(四)强化统筹协同,抓共治、促善治

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同功能,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嵌入到其他治理主体中,发挥资源整合功能,主动引导、激活分散的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开展合作,为各种组织资源搭建交流平台,联合不同村庄的经济合作行为,树立科学发展、协调合作、公益至上的治理理念,集中力量破解跨区域乡村治理难题。相关部门将特色田园乡村作為向国内外展示江苏乡村魅力的重要窗口,注重对外宣介推广工作,不断提升乡村品牌影响力,吸引了全国游客到访和各地有关部门考察调研,打造出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传统文化等乡村品牌。其中,南通市推进24个省级、55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党建联盟,围绕打造一个品牌、建设一个基地、组建一支队伍、建立一套制度、培育一批产业、组织一系列活动的“六个一”工作法,不断激发特色田园乡村内生动力,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步伐。

三、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模式

面对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乡村建设发展逐渐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综合推进转变,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制定更加因地制宜的公共政策促进乡村发展。随着特色田园乡村的不断涌现,江苏省持续探索乡村治理的方法和路径,在推进治理理念、治理主体和治理体制转型升级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一)治理理念由强调管理转向服务与发展并重

政府管理在“乡政村治”模式之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自上而下的管理与村民民主自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不少地区通过探索党组织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高度融合,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当地基层治理的特点、实际发展需求,以村集体经济建设为核心,推动乡村治理理念的转变。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依靠党建引领、能人带动,从单纯以煤为生转型到多种产业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考察该村时充分肯定了村“两委”的工作和村庄文化建设成果。马庄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充分利用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机遇,坚持党建引领,带领村民弘扬“马庄精神”,持续改善村庄面貌和村民精神面貌,协同推进乡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村党委始终坚持选优配强“两委”成员,在换届中精选有想法、活力旺、能力强的年轻人加入村工作队伍,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创新开展了建设香包文化大院、提质升级香包产业、发展自身香包制作销售队伍等“党建+产业富民”“党建+社会治理”举措,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和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扮美乡村,村民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文明风气持续改善。

马庄村在治理理念方面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融入基层治理中,既适应了乡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乡村社会建设的新需求,也为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打下治理基础。

(二)治理主体由党政统管转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会面临经济失衡、人才短缺等问题,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三化”问题日益突出,对于这些困境,单一的“党政通管”乡村治理主体难以有效化解。面对基层党委政府、村“两委”干部、乡贤、村民、市场主体等多元主体并存的局面,亟须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和普通党员整合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功能,引领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的重构与转型。兴化市东罗村党委主导创新村企联盟,采用“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村民”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联合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邀请江苏省设计大师张雷团队领衔设计,通过产业提档升级和空间特色彰显,在乡村建设模式创新、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在地营建、乡村旅游和教育研学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东罗村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后入选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美丽田园乡村游赏线路,成功入选中国最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东罗村实现集体收入18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25万元,较创建前的36万元和1.8万元分别增长了413.89%和80.56%。

东罗村通过党委实体化实现了乡镇与村庄之间“软组织”的衔接,以党组织完全嵌入乡村社会实现农民与乡镇之间的联结,探索出一条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合作运营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作用实现整个乡村领域的多元共治。

(三)治理体制由条块分割转向“三治融合”新路径

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完善乡村治理体制的关键在于落实治理责任制和增加治理协调性,解决因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而造成的“治理空白”和“治理过度”问题,推进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党组织服务和治理网格来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打开乡村治理共治共建新格局。常熟市蒋巷村在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江苏“改革开放40年先进个人”常德盛老书记的示范带动下,抓住机遇快速干,引导村民共同参与家园治理提升,探索“党建+旅游”发展新模式,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方面取得新成果,村民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持续提升。2020年4月,蒋巷村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后又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以常德盛为“领头雁”的蒋巷村党组织,提炼出以“紧贴村情善谋发展、饱含亲情善待百姓、顺应民情善聚民心为内涵”的“乡情工作法”。

蒋巷村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推动基层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衔接,以“三治融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

四、结语

强化党建引领是推进乡村治理的关键,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特色田園乡村建设是江苏省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更展现了各级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引领作用。本次研究对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功能发挥和实践观察提出了思考。但对于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实现、激活乡村振兴动力的多维度基层治理的机制如何构建,仍需要在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践中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以形成更加系统的理论认识与框架建构。

参考文献:

[1]蒋永穆,王丽萍,祝林林.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变迁、主线及方向[J].求是学刊,2019,46(5):1-10.

[2]范瑞光.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理论观察,2016(8):104-106.

[3]韩鹏云.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1):102-110.

[4]陆益龙,李光达.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路径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23(2):78-86.

[5]陈万莎,陈明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以烟台市党建示范区为例[J].探索,2023(4):100-114.

[6]汪晓春,张伟.浅议特色田园乡村内涵、背景及特点[J].小城镇建设,2018,36(10):5-12.

[7]午言.“三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7):18-21.

[8]周健.江苏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J].唯实,2017(7):41-43.

[责任编辑:朱松琳]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22ZD10)

作者简介:陈宇琼(1993—),女,江苏淮安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通信作者:成凯(1995—),男,江苏南通人,助理城乡规划师,硕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