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

2024-04-01 09:24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夏金梅
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跨学科新课标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夏金梅

跨学科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主流趋势,具体指的是学生思维与能力的综合性成长与全面化发展。教师需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固有的界限,在教学设计中推进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引导学生站在整体视角下理解客观事实。从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分析,新课标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在课程内容方面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至少在总课时中规划出10%的时间进行跨学科教学,同时提出跨学科教学要以本学科为核心,从本学科的知识出发,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知识、技能、方法、研究课题等方面的共通点视作跨学科教学的切入点,然后整合相关知识,设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本文主要围绕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展开研究,简单介绍了新课标下跨学科的问题,从设计要求和学科切入点两个视角出发,探究了初中历史课堂上跨学科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新课标下跨学科教学的问题

“跨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虽然基础教育体系下的课堂教学有着明确的学科划分,但各学科知识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在技能、方法上有着诸多共通点。而且,育人本质上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任务,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在知识、技能、方法上都具备综合性特征的教学指导,以推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因此跨学科教学实际存在于各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中。但结合过往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来看,进入新课标导向下的课程改革新阶段后,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出现了许多问题,拼盘化的教学内容、杂糅化的教学形式、表象化的知识整合和无标准的课程评价等限制了跨学科教学功能性和价值性的发挥,使得学科与学科间的整合、知识与知识间的融合始终无法达到最理想、和谐的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一)主题的统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跨学科教学的表层指的是跨越学科界限、融合多学科知识开展的教学活动,但这种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或整合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拼盘”,而是对不同学科知识间共性和共同价值的深度挖掘与直观体现,教师需要站在整体视角下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多重整合,使之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就当前的跨学科教学实践而言,对知识的“拼盘”是教师在跨学科教学设计中最容易陷入的误区,虽然教师能够落实对多学科关联知识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在课堂活动中仍然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使得跨学科主题的统摄作用变成了摆设,让跨学科教学变成了各学科知识的叠加或拼凑。

(二)学科的主体地位无法完整体现

新课标下的跨学科教学应当是以某一门学科为核心,围绕该学科的知识中的某一研究主题,将该学科与其他学科关联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结合起来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还是为了深化、完善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帮助学生储备更多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实践思维的培养。但就当前的跨学科教学实践而言,部分教师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时的主要关注点在“跨”上,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是其他学科与历史学科有哪些共通点,并围绕这些共通点筛选和整合相关内容,此过程中没有重视核心学科本质特色的体现,最终形成的教学形式显得过于杂糅化,学科的主体地位被模糊。

(三)知识的浅层整合淡化迁移价值

多学科统整教学资源,在多学科知识的迁移运用中完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是跨学科教学功能性的一种体现,同时是跨学科教学价值性的一种体现。在跨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机会通过对跨学科问题的探究来实现对多学科知识的迁移运用,进而在实践中完成跨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构建,实现知识层面的综合性发展。但就当前的跨学科教学实践而言,除了“拼盘化”的问题,教师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还存在表象化与浅层化等问题,对多学科内容的呈现多通过浅层堆砌的方式实现,很少对多学科知识进行深层或深度融合,导致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迁移运用停留于表层,课程知识的迁移价值被淡化。

(四)评价的无序开展加重活动负担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且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环节,对教学有着两个层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对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反思,二是对后续教学活动的调整与完善。其中,评价是否全面和准确就是评价是否有效的关键,能够对整体的教学活动提供方向指引,进而在减轻教学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有效性。但就当前的跨学科教学实践而言,因为整合了多学科知识,所以跨学科教学评价要比常态化教学评价更复杂,这种复杂使得部分教师在设置评价标准时陷入找不到切入点、过于笼统的困境,评价时也常常面临无法操作的困难,使得整体评价无序,加重了跨学科教学的负担。

二、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跨学科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为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投入更多思考,设计出能真实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具体来讲,教师需要在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基本原则下,本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升的目标追求,围绕历史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整合,用“一体多面”的知识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关联起来,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视角下展开对特定主题的深层次探究,落实对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养成和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就课堂教学设计而言,教师要先以核心素养、知识特征和思维开发为立足点,从知识融合、主题确立和问题设置出发完成跨学科教学设计,再结合具体学科寻找跨学科教学的实际切入点。

(一)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设计的要点

1.立足核心素养,融合多学科知识。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重点强调的一个教学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应当具备或形成的价值观、品格与能力,而且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新课标导向下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立足点,本着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切实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 课“百家争鸣”教学为例,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间的自由争论的互相批评,展现了当时知识、文化领域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为了促进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可以从语言、艺术和文化等多个视角出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合语言学科、艺术学科知识,多角度展开对学生批判思维和审美素养的锻炼和培育,在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助力学生形成多维看待和佐证历史真实的意识,并帮助学生掌握多视角探究与理解历史事件的技巧,为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更强助力。

2.立足知识特征,确立跨学科主题。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先明确历史学科的主体地位,以历史知识为核心完成跨学科主题的确立,然后发挥跨学科主题的统摄作用,整合各学科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指引方向。从历史知识的特征出发,围绕历史学科设计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可以选择的主题大致有英雄人物、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生态环境、红色精神等。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教学为例,在以“英雄人物”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本单元中提取出秦始皇、陈胜、吴广、项羽、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等多位在历史中留下了姓名的关键人物,然后从他们的思想、事迹或著作等视角出发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在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本单元中提取秦时的“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汉时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推恩令、盐铁专卖、丝绸之路”等经济政策或历史事件,然后从这些经济政策的提出或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等视角出发,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在明确主题的统摄下,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跨学科教学便能够最大化发挥出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步实现在知识、思维、素养及能力层面对学生的有效锻炼。

3.立足思维开发,设置跨学科问题。

针对跨学科教学,新课标除了对各学科应当规划多少课时来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提出了要求外,还对跨学科教学应当落实对学生哪一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其中明确指出“跨学科教学应当聚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养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以思维开发为立足点,完成跨学科问题的设置。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 课“三国鼎立”教学为例,在从经济、文化、艺术和地理等视角出发,完成历史与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的整合以后,教师需要本着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结合学生“身边的历史”提出跨学科问题,诸如:“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三国时期的三个主要国家都对应着中国现在的哪些省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艺术大家都创作过哪些关于三国的诗词歌赋、小说散文?三国时期的历史对当前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经验或启示?”这些从不同视角出发提出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学生的兴趣点,更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多学科知识自主展开历史探究,最终在自主探究中形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切入点

1.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

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都是具备人文属性和人文教育价值的学科,在我国的史学界中一直都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许多文学作品都不只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史学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此外,文学创作在本质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记录,其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创作时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历史发展,因此语文中的古诗文向来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 课“盛唐气象”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开展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借盛唐时期的诗歌来展开对当时历史背景的探究,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知盛唐气象。历史教材对盛唐气象的介绍主要分了四个模块,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和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化艺术;从语文学科的视角出发看盛唐,教师需要将视线集中在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首的诗坛名家身上。盛唐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代,诞生了许多诗歌流派,有着完备的形式和多样的题材、风格,结合时代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盛唐时期诗歌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所写的内容正好反映了当时国家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和开放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史结合”的跨学科教学,能够开阔学生认知历史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去发现历史、审视历史和佐证历史,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所助力。

2.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

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学科基本属性上,地理学科以空间为基本属性,历史学科以时间为基本属性,时间的流逝必然伴随着空间的变化,对不同时间节点下空间分布的对比和探究,能让学生对时空概念下的社会变化建立更准确的认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时空的视角出发,推进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跨学科整合。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 课“探寻新航路”教学为例,15 世纪到16 世纪对新航路的探寻既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重要的地理事件,被称作“地理大发现”。依托新航路的发现,地圆学说开始流行,人们对地球的地理认知也逐步得到完善。在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世界地图与世界各地区的地理条件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回答“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历史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新课标被提出并得到落实以来,跨学科教学成了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符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能够满足新时代学生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新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围绕历史学科设置跨学科教学内容、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新课标的科学性和超前性,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对跨学科教学展开更深层次探究,重视课堂教学活动中跨学科教学理念的体现和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围绕历史课程建构一个更加完整的跨学科教学体系,更好地推进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让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多学科融合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跨学科新课标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品读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