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析“三全育人”模式

2024-04-02 08:03李红丽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三全育人小学科学

李红丽

〔摘    要〕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伴随着德育的深入推进与发展,“三全育人”模式也逐渐落实在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这一阶段正是学生们形成正确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不断优化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以“三全育人”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提高科学教育的有效性,挖掘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让教育能够真正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笔者在本文中进行了基于“三全育人”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学探究。

〔关键词〕  小学科学; “三全育人”;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091-093

小学这一阶段对于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来说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正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启蒙时期和关键时期,学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而科学这门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科学意识,树立健康良好的道德观念,因此教师要基于“三全育人”模式来对学生开展小学科学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谓的“三全育人”也就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种育人模式符合小学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完善“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

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将“三全育人”模式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开展教学的改革,学校针对“三全育人”模式应该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共同开展研讨会,将“三全育人”的内容和科学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以提升科学学科当中的“三全育人”工作为主线,并且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发展平衡之间的关系,充分地进行调研和思考,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整理。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由于科学这门课程并非主要课程内容,很多教师对此并不重视,只是将教材当中的知识點讲给学生们听,也并不会考虑到学生后续的发展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在现有的教育改革模式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展育人工作,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出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完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信息技术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上传到校园网上,方便调研组的教师进行查阅。同时要将“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当中的每个教师都联到校园网上,成立完善的教师队伍体系,为科学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例如,在学习《小小建筑师》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当中,以此开展“三全育人”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提出问题:我们平时住的房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建成这样的形状?知不知道我们盖房子的时候会用到什么样的材料?如果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教师还可以运用3D技术为学生制作出房屋的建筑图纸,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有关房屋建筑的知识,并且了解到如果在建筑过程中偷工减料,就会使我们住的房子质量差,很容易倒塌,会造成安全问题,明白无论是干什么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偷工减料。

二、强化教师团队的建设

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开展的小学科学教育离不开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支持,因此学校也应该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专业素养。首先,学校要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德育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教职工大会、研讨会等形式,让教师能够加强“三全育人”模式的学习与总结,并且及时向教师传达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当中,不断吸收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在科学这门学科教学当中,教师要秉承科学态度,以严谨求实的形象来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科学领域当中的严谨性。其次,课堂作为“三全育人”模式应用的主阵地,教师要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就需要引领学优生来带动学困生,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做到全员育人,将德育融入科学教学当中,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最后,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开展重点教育工作,在“三全育人”模式当中要求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因此教师要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所收获。特别是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有一些学生总是在课堂上调皮捣蛋,针对这些学生教师也需要及时地关心和了解,将德育融入科学教育当中,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开展“多样的动物”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当中,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些动物的分类以及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虽然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之类的宣传,但是很多学生对此并不了解,比如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动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应用“三全育人”模式开展教育,教师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要把握好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环节当中都渗透育人价值。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呈现一些有关动物的栖息地以及人类对于动物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等等,让学生们能够知道自己随手扔的一个垃圾可能会对动物造成致命的伤害,即使在我们的城市当中,也经常能够看到小猫、小狗被人类到处乱扔的塑料垃圾等卡住喉咙,在海洋里有鱼类等动物被人类乱扔的垃圾袋或者绳子勒住,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需要注重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三、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模式,教师应该在学校当中积极地构建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融入德育内容,比如在班级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后黑板为学生绘制黑板报,也可以利用走廊墙壁等环境,为学生张贴一些名人事迹或者名人格言等育人素材,使学生受到熏陶。在开展科学教育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一些科学家在探索真理过程当中的小故事,让学生知道我们发展至今是无数先辈不断努力得来的。其次,学校也应该加强物质环境的建设,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在如今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学校也应该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为科学教育的“三全育人”模式提供进一步的科技保障。最后,教师应该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互联网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落实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互联网有着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深入挖掘科学这门学科当中的育人素材。比如通过微博、公众号等渠道开展“三全育人”,进一步拓宽教育的渠道,实现教育的全面性,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在学习《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这一课的过程当中,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也能够通过显微镜呈现出来,让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微生物的研究来预防各种疾病。但是这些成就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得到的,而是通过许多科学家不懈努力才取得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一些有关科学家探索微生物世界的小故事,比如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出来的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些都是很好的育人素材,教师要深入挖掘科学学科当中的育人功能来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师还可以在校园网上为学生上传一些课余的有关科学的育人小故事,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浏览和观看,这种德育更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使“三全育人”模式能够很好地落实在科学教学当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

為了更好地保障“三全育人”模式能够有效地在科学教学工作中得以实践和体现,学校应加强对德育内涵的建设,健全“三全育人”模式的教育体系,为科学教育的开展进一步巩固基础,并提供良好的环境。在这一方面,学校需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不仅要从师资、设备等方面来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合作,将家庭、社会当中的育人资源结合起来,使德育能够更加具有丰富性和有效性。在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通过学校来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而是要深化到家庭和社会中,从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教学,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德育的全面性,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广泛的平台,在学校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社团、研学活动、网站等平台进一步凸显德育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并为科学教育提供更加广泛的育人渠道。科学这门学科本身就蕴含着较为强大的育人功能,教师要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让这些育人价值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例如,在开展“养蚕”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整合家庭和社会当中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当中我们需要了解,蚕这种动物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是特别常见,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经常能够利用到蚕丝等,比如蚕丝被、蚕丝面膜等等都会利用到蚕丝,因此养蚕也是我国的主要养殖产业之一。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能只为学生们讲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当中,了解蚕这种动物以及养蚕的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养殖基地去观看蚕的养殖过程,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蚕是如何长大的,不同时期的蚕有什么样的生长变化。当学生能够到实地去进行观察和了解之后,就能够对蚕这种动物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为了进一步突出这一单元当中的育人价值,教师需要结合“三全育人”模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总而言之,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开展小学科学教育时,教师要着重突出全员、全程、全方位,真正把握好“三全育人”模式的内涵,让学生们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实现全面的成长与发展,将德育落实在科学学科当中。建设完善的机制和教师团队,逐步通过环境以及全方位的育人资源,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科学学科当中的育人功能,使德育形成教育合力,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内心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兰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3):81-83.

[2]朱华东.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探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3(1):131-133.

[3]张天霖.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2(7):58-60.

[4]李峰.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25):111-112.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三全育人小学科学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