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代文物看龙纹变迁

2024-04-06 12:09
读报参考 2024年10期
关键词:龙纹遗址文化

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龙深深地影响了先民们的生活。在不同材质不同器皿上,都有它的身影。如今,通过回溯不同时期的文物,就能看到龙文化的发展历程。

龙最早的形象是怎样的

龙最早以文物形式呈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形态呢?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西五里的查海遗址,给了人们答案。

查海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部落遗址,距今已超过8000年以上,它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第一村”。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发掘中发现了一条近20米长的石脉,经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及考古专家郭大顺等人认为,这是在我国发现最早的龙的形象。张忠培院长为其取名“石堆塑龙”。“石堆塑龙”全长19.7米,龙头部最宽处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尾部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升腾欲飞之感,堪称中国龙的原型。从此,查海遗址石塑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在此遗址还出土了龙纹陶片,龙的形象上有鳞状的表现纹饰,这些都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原始的龙的雏形。此后,龙的形象不斷发生变化。

在红山文化时期,“猪”也被看作是龙的可能始祖之一。在辽西地区发现距今5000年以前的龙文化遗存,俗称为“玉猪龙”,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上端兽首被认为是猪或熊的神灵化样貌。值得一提的是,人们熟知的、被称为“中华第一神龙”的“C”形玉龙,正是红山文化时期的见证,是目前发现玉器中龙的最早形态之一。“C”形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

除了北方外,位于南方的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文化遗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凌家滩文化遗址以及浙江杭州的良渚文化遗址,都有玉龙的实物出土。

除了玉龙外,人类社会早期的陶器上,也有龙纹的出现。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工作队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一带发现了陶寺遗址,它属于距今5000-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关键阶段。陶寺遗址出土的盘龙彩绘陶盘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应该是一件祭祀礼器——龙盘曲身体,口部吐出类似树杈的芯子,或许和土地神祭祀相关。盘上的龙和蛇十分相似,无足无鳞,只在头部鼻框处有凸起,专家称为“陶寺龙”。

夏商周时期,龙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标志着龙开始和国家的权力结合。它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龙形器的龙头呈扁圆形,并伸出许多条龙须或鬓,吻部突出;龙身略弯曲,全身布满菱形鳞纹,尾尖内蜷。

在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也发现了商早期的镶嵌绿松石金饰件,器身主体以绿松石片拼嵌贴塑,眉毛、眼睛、牙齿、额饰、眉间饰由金箔片装饰而成。经研究复原为一首双身的浮雕龙形饰。这是目前年代最早的独体一首双身龙形器,也是二里头文化延续至商代的实物见证。

战国时龙纹定型

战国时期,龙纹从狞厉、诡异的抽象形象,逐渐演化出鳞、角、须、爪等元素。这一时期,不同地域文明(中山、楚、越、燕……)的龙纹纹样趋于大同,这是龙的定型阶段。

这一时期,在很多器皿上都能看到龙纹。比如,山东淄博临淄区稷下街道辛店二号战国墓出土的铜方豆,此豆柄部为虎状兽,前足握两龙首,龙身缠绕与盘相连,后足踏五龙,均盘卧在地,浅盘作方圆形莲花状,口沿外翻呈镂空莲花瓣。复杂的设计和精良的技术,反映了当时较高的青铜铸造技术。

玉佩上也有龙的形象。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出土的一枚战国觿形玉佩,扁平体,透雕龙形,作匍匐状,龙首尾上端平齐,以阴线刻出龙的五官、羽翼和肢体结构。觿原本是古代用骨角制作的解绳结的锥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为和佩饰结合的玉器。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陶质容器上刻龙者较多,此外,铜、玉、滑石等材质上的龙纹也精彩纷呈。这在古陶文明博物馆里有非常充分的展示。燕国的建筑构件瓦当和砖,承袭了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并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以双兽饕餮纹和山云纹、双龙纹为多见;纹饰精美巧妙,龙身多呈S形构图,动感十足,力量感极强,极具张力,细节刻画精致。

汉代壁画出现龙

到了汉代,龙的地位加速上升,成了统治者的象征。这一时期,随着佛教开始流行于神州,龙增加了新的寓意:印度神话中本有“娜迦”,是一种蛇神,多头、剧毒且能行云布雨的怪物,在佛经翻译中,便将此物化为龙,龙成了佛的弟子之一,辰龙在传统文化中还增加了吉祥的意味。

汉代,龙纹广泛应用于各类器皿。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陪葬坑出土的矩形五钮龙纹铜镜,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乃山东出土古代青铜器中的重器,是极为罕见的矩形,也是目前我国出土铜镜中最大的一面。

铜镜背面主体饰浅浮雕龙纹图案,花纹凸起0.1厘米,四周边缘饰半圆形连弧纹,在铜镜背面的四角和中间有五个环形弦纹钮。由于铜镜体量巨大,使用时需要用镜框、柱子和底座加以支撑。近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亦出土了一件五钮大方镜和配套的木制部件,其复原后的状态为这件龙纹铜镜的使用方法提供了参考。

在汉代,壁画上也出现了龙。河南永城市保安山梁共王陵出土的西汉四神云气图壁画,长5.5米、宽3.35米,位于墓室顶部。画面主体为一翘首飞动的苍龙,四周携朱雀、白虎与似鱼的怪兽,构成四神云气图。画面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且保存完好的壁画之一。

宋代龙的艺术形象趋于完善

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十二生肖。或许是避讳,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卷三的《物势篇》中提到了十二生肖中除龙之外的十一个,以十二干支“辰”表示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带有龙的十二生肖被人们广泛接受,全民使用生肖纪年大概便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武汉博物馆藏的隋代十二生肖陶俑,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套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代十二生肖陶俑,其生肖的造型作兽首人身,兽首分别为十二生肖的形象;人身直立,身穿交领宽袖衣,长垂至足,两手笼袖拱于胸前。早期的生肖俑形象较为写实,为陶质,见于北朝时期,形象是单纯的动物形,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生肖俑的艺术成分逐渐增加,成为以动物和人物相结合的形象,显得生动有趣。

到了隋唐时期,除了一般传统的龙形象外,又出现了一种龙首鱼身的形象,学者称其为“鱼龙变纹”。这其实来源于“鲤鱼跃龙门”的传说。该种现象除了受文化历史渊源的影响外,与当时科举制的“一朝高中、平步青云”有类似效果,因而受到欢迎,视为祥瑞之符。

宋代,龙的形象已基本挣脱宗教的樊篱,更趋于艺术的完善,龙的体态灵健,气质雅俊,雄奇而不怪异,洒脱而不张狂,看后令人赏心悦目。

元代,龙的艺术形象更为完善,趋于一种协调和审美情趣的追求,显得轻灵飘逸,也更为世俗化和规范化。

明清两代帝王加强了对权力的垄断,为突出帝王的权威,龙饰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帝王的专利。此时出现了正面龙首图像,这种图案中的龙双目圆睁、张牙舞爪,透出一股凶恶之气,以显示帝王的威慑之力。龙的图案在皇家器物以及建筑上多有呈现。

纵观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玉器、陶器、砖雕、瓦当等处的龙纹,可以看到,龙这一最具神性的图腾,8000年来一脉传承。在不断的演变中,龙升华成一种民族精神。

(摘自《北京晚报》董瑞、李秀梅)

猜你喜欢
龙纹遗址文化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
谁远谁近?
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
元代纺织品中龙纹的形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