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课堂融入应用 *

2024-04-07 20:09万健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外科学专业知识育人

万健民 苗 冲

(甘肃医学院中医药系,甘肃 平凉 744000)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1],要求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更要重视思政育人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能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有用之才。教育部制订的医学高等教育目标指出: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医学基础、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医学专门人才[2]。因此中医医学高等教育必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课程思政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要求提出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新模式。

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3],在实施过程中,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如何紧密衔接显得十分重要。中医外科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科学精神、医德追求、学科成就、思维模式等思政元素,可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人格修养、职业操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紧密结合,成为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政育人目的。现将中医外科学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课堂融入应用分述如下。

1 实施中医外科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新理念 新模式的领会不深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立德育人的新理念、新模式[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以看出,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是为了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为了凝心聚力、贯彻执行国家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从而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

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甚至不少人认为,专业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而育人的主体责任属于思政课程及其所属部门,因此在专业课程中缺乏思政育人意识;尤其是医学专业课程,重知识技术传授、轻道德品行培育的状况普遍存在[6]。现在看来,这种教育理念是落后的、不全面的。因此,作为一门医学临床课程,中医外科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要求,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服务于祖国卫生健康事业。

1.2 中医外科学与思政课程缺乏协同出现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医外科学专业性很强,与思政课程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一,思政课程属于哲学、社会科学,中医外科学属于自然科学。其二,思政课程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目的在于增强政治意识和价值引领;中医外科学侧重于医学临床,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这两点差异导致长期以来中医外科学和思政课程缺乏沟通交集,各自单兵作战,表现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情况[7]。如何打破这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8],将立德树人贯彻到中医外科学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使二者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固然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9],但是专业课程是实施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中医外科学中所蕴含的医德追求、科学精神、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等与思政教育有着多个层面的同一性,具有很强的价值观传递的功能,需要深入挖掘、利用,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立德育人作用。

1.3 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课堂融入不足由于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的初始阶段,很多教师在摸索中前进,表现出对专业知识教学游刃有余,但对课程思政授课经验不足的情况。他们往往在专业知识授课中突兀地加入思政内容,显得刻板生硬,缺乏协调一致,难以较好地实现育人目的。

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理应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若将与专业知识毫不相关的内容加入专业课教学之中,不仅不能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反而让师生感到形式大于内容,破坏课堂学习氛围,影响教学效果。而课程思政中的德育资源客观上呈现隐蔽性、随机性和渗透性三大特点[10],因此需要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自然而然地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价值观的洗礼,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11]。

2 中医外科学思政元素及应用

中医外科学的思政元素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科学精神、医德追求、学科成就、思维模式等方面,既是中医外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又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可以很好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相结合。将它们融入课程教学,使其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政育人作用。

2.1 传统文化中医外科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大量的思政元素可以实现弘扬正气、催人奋进、增强政治认同、激发爱国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中医词汇比喻治国理政相关事宜,将之引入课堂并与专业知识高度融合,可很好地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脘腹痞胀、宿食不化”阐述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用“祛邪扶正”阐述政法工作的重要性,引用“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强调找准深度贫困的原因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引用“气滞血瘀”指出以邻为壑、孤立封闭会对国际经贸产生不良的影响,引用“刮骨疗毒”表明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等。将这些带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表述方式引入课堂,容易引发学生精神世界的共鸣,使其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中医外科学中的专业知识可弘扬正气,激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在中医外科学课程中要阐述扶正祛邪对治疗疾病的意义,而“正气”一词不仅指人体健康和抗病能力,还指刚正不阿的气节,因此可在授课时自然引入文天祥的《正气歌》。文天祥兵败被俘,身处牢狱达两年之久,但是由于正气充足,在狱中同僚相继生病、去世的危难情况下,自己却一直保持身体健康,各种病邪都不能侵犯。他由此联想到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有感而发,作《正气歌》一首,表达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正气对身体健康及发病的重要作用,同时能通过文天祥所引申的浩然正气,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医外科学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课程思政案例,不胜枚举。因此,借助中医外科学课堂这一渠道,可以充分弘扬传统文化,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古为今用,厚植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铸魂。

2.2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12]。

近代西医学的传入对中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出现了“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和“中医存废”的斗争。究其原因,是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华传统哲学和科学的基础之上,与西方科学体系下的西医学理论有极大的不同。一些人把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当作评判科学文化的惟一标准,形成学科偏见,缺乏文化自信,险些导致中医文化湮灭。因此要教导学生,中医理法方药等理论体系的建立全部来源于临床实践,并在数千年来一直守护着中国乃至于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迄今为止,中药、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依然因其确切的临床效果,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医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中华传统科学。不可否认,中医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面与西医有着截然不同的自身特点,因为中医是从“阴阳”“术数”的角度去认知自然规律,并用于阐述人的生命规律,探讨医学原理。但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文明本身就呈现多元性,科学亦然。在世界发展历史上,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中心,各种文明在各自发展的不同道路上又形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体系,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相互碰撞、相互借鉴、互相融合。以西方科学为例,其源头为古希腊文化,又吸收借鉴阿拉伯文化,最终发展形成。中华传统科学文化源远流长,曾在2000 余年人类发展史上保持领先水平;近代西方科学文化传入中国,正是两大文明相互碰撞、互学互鉴、融合发展的大好时机,不能带着主观偏见,厚此薄彼,缺乏自信,影响未来可能形成的、更高一阶的科学文化。中医、西医作为科学的一部分,需要互学互鉴、共同发展,使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道路取得长足发展,共同促进医学的发展进步。

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之中,当学生因中医五脏六腑与西医组织器官不同而产生疑惑时,必须从科学精神的角度出发,阐明二者不同的认知角度及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学生通过观察中医确切的临床疗效,深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从而树立起中医文化自信,成为未来中医发展的坚定继承者、弘扬者、推进者。

2.3 医德追求医德是伴随着医学的形成、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13]。中医医德发展源远流长,深受儒家“仁”、墨家“兼爱”、佛教“慈悲”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核心主要表现在“医乃仁术”“珍爱生命”“普同一等”“重义轻利”“廉洁正派”等方面。这些医德规范以及古代医家所表现出的高尚品德,与平等、公正、友善、廉洁、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是重要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将其娓娓道来,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

2.3.1 医乃仁术《孟子·梁惠王上》称赞医术“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唐代医家孙思邈强调作为医生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提出“为医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这都体现出行医之人必须具备仁德之心。

2.3.2 珍爱生命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孙思邈也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将其著作命名为《千金要方》。以上均体现出中医医家对生命的珍爱态度。

2.3.3 普同一等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这种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崇高医德医风,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借鉴。

2.3.4 重义轻利三国时期,建安三名医之一的董奉为贫者疗疾,不取钱财,只需患者痊愈后栽杏树五株,经年累月,郁然成林,成为千古流传的“杏林春暖”之佳话;晋代名医在编著《肘后备急方》时,鉴于“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因而选取“易得之药”“贱价草石”。这种处处为贫苦患者着想的、重义轻利精神,也值得赞许。

2.3.5 廉洁正派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晚年收罗天益为徒,先问其“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罗天益回答“亦传道耳”,李东垣当即收他为徒,后来罗天益果成名医。可见,古代中医要求学医之人要有心存济世、不图酬报的优良品质。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在其所著《外科正宗·医家五戒》中指出:“凡视妇人及孀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可自看;假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睹,虽对内人不可谈,此因闺阃故也”“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正己,视如良家子女,不可任意儿戏,以取不正,视毕便回……病回只可与药,不可再去,以图邪淫之报”,要求行医之人必须品行端正。

2.4 学科成就中医外科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而完善的理论体系,积累了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至今仍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习中医外科学,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通过临床实践,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医药的博大精深、辉煌成就,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更好地传承发展祖国医药科学文化。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的麻药,比西方的化学麻醉剂早了1600余年。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对天花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是世界上对天花最早的记载;用海藻治疗瘿病,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用疯狗脑子涂在伤口上治疗狂犬病,与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大体相近。唐代孙思邈用葱管导尿,比法国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早1200 多年。金元时期,《世医得效方》提出的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比西方早了600 多年。在教学中,列举中医外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能够感染学生,使其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药科学文化。

2.5 思维模式中医思维暗含中国人独有的思想与智慧,这既是学好中医的基础,又可作为人生哲理,启迪智慧。

中医外科学重点阐述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肛门直肠疾病、皮肤病、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及其内、外治法、操作技能和急诊处理原则等。这些专业知识往往蕴含着人生哲理,例如外科疾病病位多在体表,随着病情加重可以传变入里,威胁人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及早预防治疗,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悟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再如“外疡实从内出论”不仅从专业角度揭示了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外疡,也能启发学生思考“内忧”与“外患”之间的关系,进而联想到近代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经验教训。从疾病的诊治上升到历史盛衰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讨论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14]。因此要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既要实现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要充分发挥价值观引领的教育功能,确保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中医外科学虽然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课程,但其中不乏人文精神内涵。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就会形成绝佳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自然融为一体。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自由发挥,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外科学专业知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