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4-04-07 13:56孙艳玲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阅读教学

孙艳玲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确立核心素养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大语文教学改革力度,以达到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将单元主题教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文本内容,理清同一单元课文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维度进行观察和对比,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一、单元主题教学阐述

单元主题教学是指以一个单元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统筹安排,以一带十,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将知识串联起来,促进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单元主题教学是结合单元教材内容精选教学主题,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单元主题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本质区别: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长时间接受书面知识,主体性并不能真正体现出来,教学弊端逐渐凸显;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出极强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板块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晰,教学设计遵循由主教到主学,坚持学生自主发展的原则,且具有一定的情境特征,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新奇的体验,进而享受语文阅读过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促进自主发展。

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方式指导学生梳理文本、理解语言文字信息,有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性,在以往的阅读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介绍了哪些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很少独立思考。而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课时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学生可以深入分析同一单元中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主动探究文本题材、写作规律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二)增强学生的主题意识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题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前提。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由于缺乏主题意识,阅读、习作、语言表达水平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如不能保证话语的逻辑、句意表达不顺畅或不完整等。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与经验的主要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本材料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领悟课文的中心思想,而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阅读内容主要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其深度挖掘和构建主题,并结合文本内容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强化他们的主题意识。

(三)深化学生的领悟能力

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更加突出,整体的阅读效果也会更好。科学证明,单篇阅读背景下,学生遺忘的速度较快,增大了复习难度,而单元整合教学可以改善这一现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般会从单元角度进行分析,再加上语文教材中单元语篇、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鉴赏、对比不同文本材料的语言运用方式和表现手法,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内容,避免思维固化。

三、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阅读效果会更加显著。小学阶段,教师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形成终身阅读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策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构建生动有趣的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带给学生极致的体验,促使其逐渐享受阅读过程。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课堂的专注度。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对单元教材进行全方位梳理,确定单元主题,在此基础上搜集并整理相应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借助图频、歌曲等渲染阅读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形成强烈的画面感,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另一方面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内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内涵。

以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为例,第三单元中的《繁星》《绿》《白桦》等课文都是诗歌题材,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一边通过课件展示图片或视频类材料,将诗歌中的场景直观呈现给学生,一边播放类似情调的音乐,营造相应的氛围。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与其友好互动:“同学们,你们从画面和音乐中能够接收到什么信息?体会到哪些情感?”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画面感,促进情感上的深入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创设阅读情境,充分考量语文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选取阅读教学主题,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相应指导,让学生通过课前导入明确单元主题,进而把握阅读方向,提高阅读效率。

(二)详细解读文本,吸纳阅读知识和技能

语文新课标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建立在明确的目标之上,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获取单元整合阅读技能,积累语言知识,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整体阅读能力。因而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篇阅读,把握故事主旨,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好词好句摘抄在阅读笔记本上,反复欣赏和品鉴,并踊跃发言,谈一谈自己喜欢或印象深刻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同时加深记忆,丰富语言认知。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单元主题阅读掌握阅读技巧,学会快速梳理文本,游刃有余地展开阅读分析活动。

以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为例,《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都是以民间神话故事为主题的课文,具有极强的想象色彩和艺术特征,蕴含丰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古迹、自然风貌等,学生可以在理清课文写作脉络的基础上,简要概括神话故事,将课文内容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在分享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代入故事角色,全面认识它们的形象特征,进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内涵。

(三)围绕阅读材料,多角度理解文本

单元主题阅读旨在通过对单元教材内容的梳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和观点。由于同一单元课文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其带着问题阅读,这样更具有针对性。每次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头到尾通读一遍,理清课文的结构和层次,之后详细剖析各个段落的内容。

以五年级下册教材为例,第六单元中的《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都是寓言故事,学生需要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把握节奏,能够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并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多读几遍课文,直到熟读,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语感;其次,引导学生自行分析不同的段落。不同于其他文体,文言文含有较多的助词,如“之”代表“……的”,“于”多代表从属关系,“而”则是连接词,多译成“且”“又”,学生必须理解这些虚词的含义,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并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猜测字词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涵。

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存在客观差距,因此,在深入分析文言文之后,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比如从《自相矛盾》这则文言文中學到了一个人的言行要一致,不能自相抵触,其他人可以补充,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还可以大胆反驳,表达不同的立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思想和情感上更深层次的交流,有利于激发灵感、调动潜能。同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在尊重学生立场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尽情地表达和展示自己,构建一个相对民主、宽松、融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更宽阔。

(四)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群文阅读活动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单元主题为线索,以教材和课外学习资料为载体,通过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提高整体阅读质量。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变讲授为主导,构建自主合作型的阅读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发展自身潜力,促进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课堂提问一直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然而在以往的阅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长时间被动听讲、机械式地理解和记忆,思维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单元整合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主体参与度,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分析问题,主动探究,从原来沉闷的语文课堂中解脱出来,不仅能够获得更丰富、新鲜的体验,还能强化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而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以单元教材为载体,注重问题内容和提问方式。

以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为例,在《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书》《父亲、树林和鸟》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大自然有哪些声音?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教师说道:那么作者心中的声音又有哪些?他是如何描写这些声音的呢?从而自然而然地将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标题展开联想:“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发生了哪些事?”使学生明确阅读方向,详细了解父亲的经历。在群文阅读活动中,问题始终发挥着导向作用,是串联单元主题阅读的线索,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文本内容的特征,巧妙设计问题,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单元整合阅读功能。

相较于单篇阅读而言,基于单元主题的阅读形式更加强调阅读深度,不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字表面的含义,而是引导学生针对某段文字内容进行分析,例如,《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的结尾处“我真庆幸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侧面描写了父亲对自由、对保护自然生态的呼吁,教师不妨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站在父亲和作者立场思考应当如何理解这句话,适当地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围绕爱护动物和自然资源、构建和谐生态环境这一话题展开激烈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产生情感共鸣,对当前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有更加深刻的感触,进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思考保护环境措施,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发展逻辑思维,从而对课文进行全面、深刻、透彻的认识。

基于单元主题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还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文章,学习不同的写作方式,汲取大量的写作经验。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围绕相同的话题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妨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仿写和续写,这样便可以更好地理清课文的行文逻辑,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结语

单元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课堂阅读效率,教师应深入了解单元主题教学内涵,及时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贯彻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事业进程。总而言之,单元主题教学是未来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要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打破课时与课时之间的限制,将单元课文串联起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致力于培养其分析文本的能力、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