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研究

2024-04-07 18:17熊燕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财务

熊燕

(阿坝州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川阿坝 624000)

1 引言

就国有企业而言,针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还直接关联到国家经济的健康与社会的稳定。因此,从财务风险防范的视角审视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内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财务决策的质量和执行的效率。在风险日益增加的市场环境中,加强内控管理,特别是财务方面的内控,对于有效识别、评估、监控和化解财务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2.1 财务风险防范的客观要求

从宏观角度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波动,财务风险逐渐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财务风险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更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从客观要求出发,加强内控管理,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不仅是对潜在风险的防范,也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通过制定明确的内控政策、流程和手段,可以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理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2 发挥人才优势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的优势。人才优势在内控管理中的体现,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提升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和分析财务风险,设计有效的内控措施,以及监督和评估内控系统的实施效果。因此,从财务风险防范的视角来看,发挥人才优势以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成为必然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同时,吸引和保留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从而确保内控管理能够有效执行,以应对财务风险的挑战。

3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国有企业加强内控管理的意义

3.1 有利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管理

内控管理通过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财务健康和长期可持续性。良好的内控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和预防可能导致资金流失或滥用的行为,从而保护企业资产不受损失。内控管理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在全球化和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和监管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有效的内控管理不仅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这些变化,还确保企业能够迅速适应新的法规要求,减少合规风险。同时,内控管理对于维护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声誉极为关键。市场声誉的损失往往会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影响企业的市值和资金获取能力。内控管理在防范财务风险和维护企业声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更有可能成功。内控管理通过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和风险评估,使企业能够作出更加有效的战略决策,并且有助于企业在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方面作出更明智的选择,确保资源能够用于最有价值的地方,同时,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3.2 有利于企业监督和管理财务人员

内控制度的建立为财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引和标准,确保他们的工作行为符合企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这种明确性是保证财务活动合规性的关键,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财务事务和遵守多变的法规环境时。通过明确的指引和标准,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职责和国有企业对他们行为的期望,从而降低违规和不当行为的风险。

内控措施如分权制衡、审计和合规检查可以防范财务不当行为。分权制衡确保不会有单一个体或部门拥有过度的控制权,从而降低滥用职权或欺诈行为的可能性。审计和合规检查作为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些措施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监督机制,有效预防和发现财务人员的不当行为,从而减少了财务欺诈和错误的可能性。

内控管理强调对财务人员的持续教育和培训,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财务人员不仅可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知识,还能加深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理解。这种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有助于财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监管环境,确保他们的工作始终符合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同时,内控管理通过对财务团队的绩效和行为进行更严格的监控和评估,进一步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这样的监控和评估不仅涉及财务活动的结果,还包括过程和方法,确保财务操作的透明度和责任性。

3.3 有利于将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紧密联系

内部控制不仅是确保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工具,更是一种全面的风险管理方法,使国有企业能够在不同层面上识别和管理风险,包括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及合规风险等。通过将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企业可以确保其风险管理策略与业务目标和实际运营紧密相连,确保企业决策的有效性和适时性。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风险评估框架,确保所有潜在的风险都得到适当的识别和管理。这种统一性有助于避免在风险评估和管理中出现重叠或遗漏,从而提高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效率。此外,这种整合促进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当财务、运营、合规等不同部门在风险管理上有更好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时,整个企业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和协调的风险管理网络。通过内部控制提供的实时财务数据和风险分析,管理层能够快速识别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同时,在面对市场波动或外部环境变化时,企业可以基于这种整合的风险管理框架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例如,在面临经济衰退或市场波动时,企业可以迅速调整其财务策略和运营计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4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内控环境不健全

内控环境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缺乏一个清晰定义和广泛理解的内控框架。这导致内控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标准不一致,从而降低了内控措施的有效性。其次,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不足以支持和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当企业文化不重视合规和风险管理时,员工可能不会积极参与内控过程,甚至可能忽视内控制度。再次,管理层对内控的支持和参与不足。在没有高层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持续监督下,内控体系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维护。最后,内控环境的不健全体现为技术和资源的不足,这限制了内控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改进。

4.2 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财务风险防范的背景下,监督体系的不完善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督机制的缺失或不充分,导致内控措施难以有效执行。首先,监督体系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得内控审查和评估受到限制,无法客观地识别和处理内部问题;其次,监督频率和范围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关键控制点和高风险领域的忽视,增加了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再次,监督和报告流程的不透明是一个重要问题,其阻碍了信息的有效流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最后,在某些情况下,缺乏对内部控制和合规性的定期评估和更新,导致监督体系无法适应国有企业运营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

4.3 管理机制不合理

管理机制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为决策过程的集中或不透明可能导致内控措施的实施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首先,当决策权集中在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手中时,可能会忽视基层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建议,从而影响内控措施的有效性。其次,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可能表现为对内控职责和权限的不清晰划分。这种模糊不清的问题可能导致责任重叠或空白,进而影响内控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最后,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有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影响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4.4 考核体系不规范

首先,考核标准的不一致性和明确性缺失导致了评估结果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使得对内控效果的评价变得困难;其次,考核体系可能过分侧重于短期成果,而忽略了长期和持续的内控改进,从而不利于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健的内控环境;再次,考核体系可能缺乏对内控相关活动和措施的充分认可和激励,导致员工对参与和改进内控流程的积极性不高;最后,考核体系可能未能充分考虑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的重要性,导致这些关键领域被忽视或未得到足够重视。

5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完善策略

5.1 规范管理体系,细化执行标准

5.1.1 规范管理体系

在财务风险防范的背景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清晰化、结构化的内控框架,确保所有内控措施和流程都符合行业最佳实践和法规要求。这需要国有企业明确内控的目标、范围以及职责分配,以确保内控措施既全面又具体。同时,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应包括定期的评估和修订流程,以确保内控体系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持续改进。此外,强化内控文化,确保从高层管理到基层员工都对内控的重要性有共识,对于建立有效的内控管理体系同样至关重要。

5.1.2 细化内控制度执行标准

内控制度的执行标准涉及将内控政策和程序具体化,以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易于理解和执行。具体措施包括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和指南,明确各项内控活动的步骤、责任人和期望结果。同时,通过组织定期培训和沟通会议,确保所有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内控措施的重要性。对于关键的内控流程和控制点,国有企业应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监控和报告机制,以确保其按照既定标准执行。细化执行标准不仅提高了内控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增强整个组织对风险管理和合规的意识。

5.2 构建年度预算机制和弹性预算管理机制

5.2.1 构建年度预算机制

年度预算机制的核心在于制定一个全面且实际的财务计划,其反映了国有企业的运营目标和预期的资源分配。这种机制应基于详尽的市场分析和企业的历史表现,确保预算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年度预算的制定应涉及多个部门,确保各部门的财务需求和目标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相一致。此外,年度预算应定期审查和调整,以反映市场和业务环境的变化。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年度预算机制,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并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5.2.2 建立弹性预算管理机制

弹性预算允许国有企业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调整预算,这种机制的优势在于其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的波动。通过实施弹性预算,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管理不确定性和变化因素,从而减少财务风险。弹性预算管理包括对关键业务指标的持续监控,以及在必要时及时调整预算,以确保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此外,弹性预算机制鼓励部门和团队对预算进行积极的管理和优化,从而提高整体的财务表现和风险管理能力。

5.3 利用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和信息化平台

财务集中管控模式通过将关键财务决策和操作集中在一个核心团队或部门,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一致性。这种模式确保了财务策略和实践在整个组织中得到统一,减少了因分散管理导致的风险和不一致性。同时,通过集中管理,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监控和控制财务流程,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财务管理软件,能够自动化处理许多财务流程,减少人为错误并提供实时的财务数据。这些平台还支持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帮助管理层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财务风险,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信息化平台促进了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及时性,这对于有效管理风险至关重要。

5.4 健全财务内控风险管理体系,落实全过程跟踪管理

完善的财务内控风险管理体系需要涵盖所有关键的风险领域,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到资产保护,再到欺诈防范。为此,国有企业应建立一个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的全面框架。在风险识别阶段,企业需要识别和记录可能影响财务表现和合规性的所有潜在风险。接下来,在风险评估阶段,应分析这些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以确定优先级。针对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企业需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减轻措施和预防机制。

全过程跟踪管理包括对内控措施的持续监督、执行情况的定期评估,以及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有效的跟踪管理不仅能够识别和纠正内控缺陷,还提供改进内控措施的洞见。这需要企业运营维护一个全面的内控记录系统,记录所有相关的内控活动、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通过实施健全的财务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和全过程跟踪管理,企业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管理财务风险,提高整体的财务健康水平和稳定性。这不仅支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而且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

6 结语

随着国有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变得更为复杂和更具挑战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企业内控管理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旨在为国有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以优化其内控管理体系,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内控管理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而是一个涉及整个组织、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其要求企业在管理体系、监督机制、人员培训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和持续的优化。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国有企业财务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水利财务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