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精神奠基的经典文章解读
——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

2024-04-08 13:50葛生禄
中学语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首因效应沁园春

葛生禄

对于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日常的教学任务除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之外,也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去引导学生徜徉于经典文本当中。在解读经典文本的时候,除了要关注文本本身,也要关注文本在教材当中的哪一个位置,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除了要遵循课程标准去对语文教材的框架作出约定之外,更要在约定的框架之内选择相应的文本进入教材,并且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很显然,在中学语文教材的框架之内,诗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代代相传,诗人辈出,世代相袭。中国历代政治家几乎都能诗会文,当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风格古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隽永。[1]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历来是文本解读的重点,《沁园春·长沙》一文,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的第一课,这样的编排想必不是偶然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笔者以为有必要解读其在教材中的这样的一个重要地位,尤其是要站在学生精神成长的角度来进行解读。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 须重视《沁园春·长沙》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原本是指人与人交往的时候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后来泛指首次遇到时形成的心理印象。《沁园春·长沙》原本就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历来也是教师解读的重要对象。将这篇课文放在高中语文教材的第一篇,这就意味着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所学的第一篇课文就是《沁园春·长沙》。由于首因效应,学生必然会对这篇文章及其学习过程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教师要认识到这一心理机制的存在,并充分发挥首因效应的作用,让学生在对这篇文章形成深刻印象的同时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沁园春·长沙》表现出了诗人对秋色的欣赏、对往昔的眷念和改变现实的决心。词中蕴含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摇曳多变的政治生态和自强不息的人文生态,具有“适应、抵抗、和谐”的生态意义。[2]这是一个概括性非常强的解读,也意味着在解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既要关注这首词所写的景,也要关注毛泽东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理历程,以及对作为后辈的学生应当有着怎样的启发。

这首词所写之景是非常优美的,第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能够让读者立马感受到一种气概。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其实已经进入了冬季,但词人所感受到的却是深秋的寒意。当一个人独立寒秋的时候,通常感受到的是萧瑟凄凉,但作者却不然,他看到的是“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以精练的语言将双目所能及的山山水水概括出来,且给人一种动静结合、江山如画的美丽画面感。词人看到“湘江北去”意味着此时有登高之感,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则表明视野的广阔。如此登山远眺、极目远望,不仅可让心胸变得开阔,更可以为理想抱负提供一个生长的空间,于是才有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迈之情。

从首因效应的角度来看,在带领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的那种豪迈之气,要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作者所看到的变成学生所看到的,让作者所想到的变成学生所能够感知到的。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在中学语文第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深刻印象,形成能够在后续学习与生活中影响自己的内在动力。

二、 用《沁园春·长沙》为学生精神奠基

之所以要特别重视《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笔者认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能起到为学生精神奠基的作用。语文学科天然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两种基本属性,如果说工具性在日常的考试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么人文性一定不是体现在学生的空话套话上,而应当体现在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上。这种精神的塑造与奠基,一定依赖于经典的文本,《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首篇课文,应当发挥为学生精神奠基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既可以体现在对文本的宏观把握上,也可以体现在对文本的微观解读上。

从宏观把握的角度来看,学生都知道毛泽东是一代伟人,其作为开国领袖,自然具有伟人的气质与光芒。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仅停留于简单记忆的层面,背诵与默写成为学习毛泽东诗词的常态,这显然无法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想达到为学生精神成长奠基的作用,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真正走入诗词当中,从作者的角度去看作者所看到的、想作者所想到的。所以对于《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不应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词句的解读与翻译上,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充分地体验与想象,很多理解都可以在体验与想象的过程当中自然发生。

比如这首词的后半部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段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果基于想象去解读,也可以发现一个极其美丽且宏伟的场面,如“携百侣”“忆往昔”“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哪一段文字不是能够叩响学生心弦的文字?哪一段文字不是能够让学生读起来慷慨激昂的文字?正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有了这些感觉,所以文本解读的首因效应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种首因效应主要体现在学生解读诗词过程中的宏观感觉上,是指向学生内在情感的。这时不要追求学生对每个字每个词的精确理解,而是要让学生在全文阅读、默读或朗诵中去感知伟人心中的豪迈之情。事实证明,无论怎样的感受都足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对于这样一篇经典文本的学习,也要解读其中的字词句意。但是在解读重要字词时,不要过于考虑面面俱到,而应当以那些重要的字词作为突破口。通过对这些字词的解读,为学生理解全词留下一粒种子,然后在后续的解读过程中乃至于在学生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当中不断的发芽,即影响学生的言行,这样才可以达到塑造学生精神世界、为学生精神成长奠基的作用。

比如,有研究者对词的第一个字“独”进行了解读,认为“独”解释为“单独,独自”,侧重于数量上的形单影只,解释为“孤独”,则侧重于内心感受。“独”,只解释成“独自”,貌似少了点什么。“独”,只解释为“孤独”,仅关注内心感受,也有些片面。“独”,是独自深思,有思想家的孤独,也有政治家的冷静,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解读就是比较全面的,既关注到直接的解释,也关注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因为作者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一定意义上处于其政治生涯的低谷,但是从对全词的解读来看,作者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眼界与内心思考,又与绝大多数人有所不同,这也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原因。所以一个“独”字,固然说明了作者在独立寒秋的时候可能是孤独一人,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内心依然是冷静的,并没有放下自己的思考,更没有放下对国家和人民前途的担忧。事实上,毛泽东主席的这种品质在他整个革命生涯当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作适当延伸,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在长征期间,还是在建国以后的抗美援朝决策过程中,毛泽东所表现出来的惊人魄力和长远眼光,是真正地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为新中国后来数十年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而所有对毛泽东的这种理解,都可以从“独”字当中窥得一斑。如果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能够有这些感知,那么这种感知一定能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精神力量的来源,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生长得最为茂盛的那棵树。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可以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石。

三、 经典文本“走入”与“走出”的教学意旨

回顾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可以发现学生只能对部分课文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第一篇”,通常都会在学生回顾文本之列。在认识到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这篇文章的首因效应,要在解决了工具性问题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本的人文性解读上,以确保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得到良好的塑造。

毫无疑问,《沁园春·长沙》既是一首足以彪炳千古的瑰伟之作,也是一首具有崇高美学风范的大美之作。诗人通过精美的艺术构思,描绘出壮美的自然风光,歌颂了大美的青春理想,使这首词呈现出豪迈大气、开阔雄健、俊逸奔放的壮美特征,具有饱满而丰沛的审美内涵。这是一首自然美与青春美的壮歌,是青少年美育的极佳范本。[3]范本应当“范”在何处?应该如何“范”起来?这取决于教师的具体教学。在诸多教学策略当中,笔者以为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然后走出文本,能够比较好地体现出应有的教学意旨。

所谓“走入”文本,就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进行,这一点在上面阐述的时候已经有所体现,这里不再赘述。所谓“走出”文本,就是指在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之后,学生能站在文本审视者的角度去认识文本,去认识自己,去思考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应当从文本里得到哪些启示。

这种启示实际上就是学生精神力量的源泉,《沁园春·长沙》对于中学学生而言最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拥有一个宽阔的心胸、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表现出一分冷静是多么的重要。汲取文中的这些思想力量,所追求的自然不是成为伟人,而是成为一个言行高度一致、用内在的精神力量驱动自己的行为更加积极向上的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这篇课文的价值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篇课文的首因效应,就会认同其价值,并且努力在教学中将文本解读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猜你喜欢
沁园春·长沙首因效应沁园春
沁园春·赞中原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首因效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沁园春·长沙》“谁”主沉浮之质疑
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培养中职生的社会参与素养
解读《沁园春·长沙》中的“独”
简论新闻采访中的“首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