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与还原:一份带有愧疚的父子深情
—— 对《背影》父子之情的再解读

2024-04-08 13:50
中学语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父子朱自清父爱

袁 颖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细腻、深厚、真挚的父爱一直是教师引领学生解读《背影》情感的主流认识。然而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也不能体现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故而对父子之情理解也就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背影》的情感教育价值,这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有意或者无意识的对文本事件和情感的遮蔽造成的。为此,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遮蔽之处,抓住相关语句解读课文,对事件进行补充、还原,读出了一份带有愧疚的父子深情。

一、遮蔽了什么

深入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对于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来讲,父亲表达的父爱有些不够理智,过于热烈;“我”面对这份“热爱”却显得非常克制,太过于冷漠,甚至于一度厌烦。这是一种情感的错位。这种情感的错位在文中多次以非常规抑或是矛盾的形式出现过,但是这些都被作者用流畅、含蓄的语言遮蔽了。

1.徐州相见的时候

得知祖母去世后,在徐州和父亲相见。“我”看见满院狼藉,想起祖母,禁不住流下眼泪,却没有和父亲说一句话,父亲反倒安慰“我”。即使如此,“我”却没有对父亲的话表示出任何反应。家中出了大的变故,父子许久未见,见了面竟然显得如此的疏远,这种冷漠的确让人生疑。作者为什么没有解释其中的原因呢?显然作者遮蔽了祖母去世和父亲的差事交卸的原因,也好像有意遮蔽了父子相见之初最真实的感情。[1]

2.送“我”渡江的时候

在这一部分作者写道:“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儿。”但是“我”对父亲如此细腻的关心不仅没有感动反而显得有些抵触,“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作者点明,自己当年已经二十岁且去过北京两三回了,根本没有什么要紧的了。父亲当然知道这一点。相比以往的两三次,为何这次父亲要如此的“刻意”地相送?这一热一冷的父子情感令人感觉很不舒畅。不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细心、爱子的父亲,让我们忽略了相送的“刻意”和“我”抵触的原因。

3.进站上车的时候

父亲因经济拮据为一点小费和脚夫讲价钱,本是极为合理的事情,“我”却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而一贯具有封建家长作风(后文提及)的父亲竟然没有对“我”的插嘴做出该有的反应,这也耐人深思。[2]当父亲送“我”到车上时,他给“我”拣了靠车门的椅子,并且嘱咐“我”路上要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再次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而“我”对父亲的这种示好不仅没有感激,反而在心里“暗笑他的迂”,毫无感情地催促父亲快走,言语中透着不耐烦。当父亲为“我”买橘子时,他蹒跚地穿过铁道,“攀”“缩”“倾”,用力地爬月台,这一情节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也感动了“我”,“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然而“我”却对自己的感情极为克制,赶紧擦干了眼泪。面对自己的父亲,“我”显然遮蔽了这份感动。

4.“我”“北来”之前

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也有意遮蔽了一些事情,一是“触他之怒”的“家庭琐屑”,二是“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三是“我”“北来”的原因。是怎样的家庭琐屑令父亲发怒以致于改变了对“我”的态度?对“我”又是怎样的态度?作者没有解释。另外,“我”因何“北来”以致于父子两年多没有相见?这种不合常理的事情作者也没有解释,显然也是有意的遮蔽。

在文章细腻平淡的叙述中,作者显然是遮蔽了一些事情,遮蔽了“我”的情感,也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我们对父爱的深入理解。这种遮蔽让我们特别注意到父亲絮叨表达中所呈现出的细腻、真挚、深沉的父爱,使之成为对父爱的主流认识。然而作者遮蔽的才是我们要认真探求的。

二、 真相的还原

1.曾经的父亲和祖母的死

(1)真实的父亲和“祖母死了”

文中的父亲穿着朴素,形体肥胖,走路蹒跚,是一位年迈的刚刚经历丧母、失业的经济困难的落魄的父亲,其境遇一度让读者颇为同情,在这种情况下的父爱也就颇为感人。其实,原来的父亲并非如此落魄,相反是志得意满的。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是个读书人,1901 年赴扬州做官,后来全家定居扬州,最后在徐州做到烟酒公卖局长。他先是娶了潘姓姨太太,又在徐州偷偷续娶了一房姨太太,干起了金屋藏娇的事儿。潘姓姨太太得知后,跑到徐州大闹,闹得满城风雨,加之朱鸿钧被查出挪用公款,很快“差使也交卸了”。祖母闻知此事,因不堪承受家庭变故,竟被活活气死了。[3]

(2)“我”和父亲相见时的真实情感

朱自清和祖母的感情是极好的,在得知祖母病逝的原因后,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不能不感到气愤。朱鸿钧明知道母亲去世和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着莫大的关系,但面对儿子没有表达出应有的歉意和悔意,只是说了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种似在安慰儿子的话语,又何尝不是在替自己的行为开脱。对此朱自清应该是很是怨恨的,但对方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只能用沉默和抵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作为一个父亲,违背法令(当时政府命令推行一夫一妻制度),挪用公款,引起家庭变故,气死自己的母亲,想必朱鸿钧很是懊悔。想必他面对自己的儿子也是非常尴尬,但是囿于自己父亲的身份又不愿意口头上向儿子表达歉意,只能一个劲儿无微不至地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并没有考虑儿子是否愿意接受这份“热爱”。这种略显刻意的父爱在儿子面前是那么的一厢情愿,略显卑微,有表达愧疚和示好之嫌。因为这种情感,以至于在脚夫讲价的时候儿子插嘴父亲也没有生气。父亲的“热爱”遭到了儿子的“冷遇”,形成了情感上的错位,令人读起来颇感异常。这也说明,当时的“我”对父亲有着极深的成见。

2.“家庭琐屑”和他待我“不同往日”

父亲失业后,并没有找到什么像样的工作,经济每况愈下。朱自清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勤奋刻苦,提前一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回到扬州教书,薪酬多数交给家里维持巨大的家庭开支。后来儿子出生,为了照顾自己的小家,给父亲的就少了很多,这令父亲很不高兴。于是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越过朱自清,将其薪酬直接拿到家里,这使朱自清非常不满,但朱鸿钧也认为自己没有错。新文化新思想影响下的朱自清迫切想要追求人格独立,朱鸿钧却想要像封建大家长一样继续控制儿子。于是朱自清愤然离开扬州,到外地执教。后期,因为妻子在家中受到父亲的责骂,精神压抑,朱自清于1921 年冬天将母亲和妻儿从家中接出,在杭州组织了新家庭,这又使朱鸿钧十分难堪和气愤,父子从此失和。后来朱自清为了缓和矛盾,曾经携妻子和孩子回家,但父亲怒气未消,竟然不准朱自清踏进家门。于是父子矛盾加剧,朱自清便回到北京。

3.父子的和解

自1917 年父子相别到1925 年,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情先是因祖母去世留下怨隙,后因家庭琐事父子失和,时间长达八年之久。然而,时间可以淡化一切怨恨,毕竟血浓于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朱自清也承担了支撑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渐渐体会到了父亲独立支撑家庭的艰难和对自己的关爱。

朱自清是家中长子,朱鸿钧曾对其寄予厚望,格外关心。尽管朱自清一再忤逆自己,令自己难堪和盛怒过,然而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朱鸿钧在人生最后的几年也许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当之处,对儿子的做法表示了谅解,并且委婉表达了想和儿子见面的愿望,“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显然,父亲的来信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想起他的诸般好,尤其是车站送别时为“我”买橘子的场景,使“我”对当年的“自作聪明”和近几年的“忤逆”之行颇为愧疚。对父亲的怨恨在这封信面前刹那间土崩瓦解,化为浓浓的思念,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背影》散文集出版,身体已然不便的父亲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着儿子的文章。朱自清三弟朱国华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父亲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猛然放射出了光彩。父亲的信和《背影》宣告了父子和解,冰释前嫌,一段长达八年的父子情感纠葛终于化解。

三、为何要遮蔽

作者为什么要遮蔽事件的真相呢?笔者以为有两种原因:一是有意的遮蔽,作者为了行文表达的需要故意为之,这种遮蔽使我们对文中事件难以全面理解,从而造成了父子情感的错位;二是无意遮蔽,父子一热一冷的情感,一定程度上使“我”的感情显得过于简单,使读者注重了父亲而忽视了“我”的丰富情感。

1.有意遮蔽

我们可以将《背影》看作朱自清写给父亲的和解宣言书,这也是他写《背影》的初衷。那么,在文中自然是不能也不愿揭父亲的短,丢父亲的丑,故而在文中刻意遮蔽了事件的真相,而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详细描写,这样既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又表达了自己对父爱的感动。作者曾经说过,《背影》是纪实性的散文,所以文章前面形成的父子情感的错位并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作者情感的真实写照,毕竟在徐州相见和车站送别时,“我”依然对父亲有着怨恨之情。

2.无意遮蔽

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是含蓄而克制的,而父亲对“我”的情感是浓烈的。所以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车站买橘子时“我”被父亲的行为而感动,并没有注意到父子相见时“我”的怨恨和对父亲的抵触、厌烦。这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多地表现父爱,对“我”描写太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我”的感情的遮蔽,这显然不是作者故意的,是一种无意遮蔽。

《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散文,并非因其具有多高的文学价值,而是因为其情感价值。多年前,父亲因为当年的错事愧对家人,对儿子几近关爱之能,略显刻意和卑微;家庭琐事使父子彼此心怀怨恨,以致父子决裂。然而,血浓于水,时间冲淡了仇恨,父子最后冰释前嫌。经过曲折坎坷的情感来得更加浓厚和真挚,滋润了一代代人的心田。我们对其情感的解读不能肤浅更不能随意,而应该有正确认识。为了全面了解事件,更真实地体会人物的情感,我们有必要对其内容进行补充、还原,还原事件的真相、父子的真情,从中得到更多的人生教益。

猜你喜欢
父子朱自清父爱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父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父爱如山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