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麦种植方案有效调整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有效应用

2024-04-09 18:00刘寒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9期
关键词:诱剂害虫小麦

刘寒

小麦栽培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关键位置,小麦不仅是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类型,同时也是保证人类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品种。长时间内,很多农民群众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一直坚持传统的种植模式,不注重做好品种的更新换代,大田栽培不合理,植株生长不良,给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再加上很多种植户一直坚持传统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和防治模式,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率日趋严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积极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方案,转变传统种植习惯和种植理念,并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坚持绿色防控模式,以此来提升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和防治质量。

小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小麦是全球最主要的糧食来源之一,高产栽培可以增加产量,确保人类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高产栽培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同时,高产栽培需要合理利用水、肥料等资源,通过科学管理可以节约并减少对这些资源的需求。另外,传统的农药使用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污染。绿色防控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保护生态平衡。此外,绿色防控方法通常具有持久的效果,可以更好地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并减少和延缓害虫抵抗农药的发生。为此在今后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应该从栽培角度入手,加强种植方案的有效调整,规范栽培行为以此为基础,加强绿色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真正实现小麦种植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一、小麦高产栽培

1、品种选择

新蔡县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属于豫南小麦主产区,当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小麦品种的选择对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该综合考量品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能够在新蔡县的环境中稳定生长。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成熟期品种,以避免因气候异常(如早霜、高温等)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掌握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能,尽量选择优质高抗小麦品种,以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在新蔡县推广应用较好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周麦36、郑麦583等几种。

2、种子精选与处理

小麦种子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是确保小麦播种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种子精选、晒种和药剂拌种。在播种前,对小麦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病粒、秕粒、杂质等,选用饱满、健壮的种子。精选后的种子有利于提高发芽率,确保出苗整齐。将精选后的种子放在通风、遮阳的地方进行晾晒,晒种时间一般为2-3天。晒种有助于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药剂拌种是为了预防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常用的拌种剂有杀菌剂、杀虫剂以及生物制剂。杀菌剂如多菌灵、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等。拌种剂量为每100kg种子使用50-70g杀菌剂,拌种后晾干即可播种。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虫螨腈等。拌种剂量为每100kg种子使用20-30g杀虫剂,拌种后晾干即可播种。生物制剂如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等。拌种剂量为每100kg种子使用10-20g生物制剂,拌种后晾干即可播种。

3、种植地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沃、质地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病虫害较少的地块,避免重病虫害发生的地块。在秋季进行深翻,翻耕深度一般在20-30cm。深翻有利于破碎土块、改善土壤结构、杀死部分病虫害。必要时在春季小麦播种前进行浅翻,翻耕深度在10-15cm。春翻有利于保墒、提高土壤肥力。翻耕后进行整地,使土壤表面平整、松软,有利于播种和出苗。整地质量越好,小麦出苗越整齐。结合整地,还需要做好底肥的施入工作。施入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一般每亩施入2000-3000kg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入氮、磷、钾等化肥。选择使用45%的氮磷钾复合肥每亩8-12kg,过磷酸钙每亩20-30kg,硫酸钾每亩10-15kg。根据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情况,适量施入硼、锌、钼等微量元素肥,通常每亩使用硫酸锌1kg。将底肥与土壤混合均匀,避免局部肥料浓度过高,影响小麦生长。施肥后及时进行浇水,以利于肥料溶解和作物吸收。

4、科学播种

①播种日期

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时间应在秋季,具体日期要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调整,一般在首次霜冻前后。通常在秋季温度下降到适宜小麦发芽生长的程度时开始播种。河南省的冬小麦播种期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上旬到10月下旬。播种时间还需考虑农户的农事操作安排,包括耕地、施肥、种子准备等。

②机械化宽幅播种

小麦机械化宽幅播种是提高播种效率、节省人力的重要方式。在考虑机械化播种的各项技术参数时,需要基于小麦品种的特性、土壤条件、气候等因素进行具体设定。播种机的幅宽通常由农机具的规格决定,常见的有2.5m、3m、4m等型号。选择时要考虑田块大小和机械通过的便利性。常规的小麦播种行距在12-20cm之间。较窄的行距有助于形成覆盖作物,但也可能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行距的选择还要考虑土壤肥力、灌溉条件等因素。理想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之间。深度取决于土壤湿度和种子大小。播种太深可能导致发芽困难,而播种太浅又可能影响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减少发芽率。播种量取决于种子大小、发芽率和种植密度。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0-12kg。播种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小麦苗期拥挤,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而播种量过少则可能影响产量。播种前根据种子大小和预定的播种深度、行距调整播种机。检查播种机的各个部分是否运转正常,如播种轮、输种管、覆土器等。确保播种机的校准准确,以保证播种量和行距的均匀。启动播种机,应匀速前进,避免忽快忽慢影响播种均匀性。注意监控播种过程中的种子排放情况,及时调整解决堵塞或漏播问题。确保播种结束后的土壤覆盖适宜,不宜过厚也不能过薄。对于没有进行镇压的土地,在播种之后可以进行人工镇压或者使用镇压轮进行镇压处理,以促进种子与土壤的良好接触。

5、苗期管理

①查苗补苗

小麦出苗期的查苗是一个重要的农事操作,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播种后的出苗情况,评估种植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补种。查苗通常在小麦播种后10-14天进行,具体时间取决于土壤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种子的发芽。当大部分种子已经发芽并且初步出苗时,即可开始查苗。若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如遇连续阴雨或早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检查苗床的整体均匀性、苗情强弱、存在的病虫害问题等。理想状况下,应有小麦苗120-150株/m2左右。如果出现大片不出苗或者出苗不齐,需要确定原因(如播种深度不当、土壤板结、鸟害、病虫害等)。如果大面积出苗率低于80%,或者斑块性缺苗严重,影响到整体产量时,需要考虑进行补种。补种应尽早进行,以便让补种的小麦苗尽快赶上正常生长的小麦。使用与原种相同的品种,确保种子质量良好,进行适当处理,如消毒等。如果缺苗面积较小,可以手工补种,如果缺苗面积较大,则需要使用播种机重新播种。补种时保持与初次播种时相同的深度,若初次播种深度不当,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种的密度可以稍大于正常播种,因为补种的苗通常生长期会短一些。补种后要及时进行土壤管理,确保良好的土壤湿度,促进种子快速发芽。

②科学冬灌

小麦冬前冬灌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和促进冬前分蘖的关键措施。冬灌时期通常选择在土壤昼冻夜消时进行。灌溉量应根据土壤湿度、小麦品种、冬前生长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每次灌溉量为每亩20-30m3。过多或过少的灌溉量都不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可以将水引入田块,通过田间的渠道、沟壑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水分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水分浪费。也可以利用喷灌设备将水以雾状均匀喷洒在田间。这种方法灌溉效率高,水分分布均匀,但设备投入较大。或者通过滴灌系统,将水缓慢均匀地滴入土壤。这种方法灌溉效率高,水分利用率高,但设备投入大,维护成本高。也可以将水引入田块,通过土壤自然渗透进行灌溉。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渗透性好的地块,灌溉效果较好,但水分分布不够均匀。

6、中后期管理

小麦中后期是指小麦拔节至成熟期间,这个时期的追肥对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至关重要。追肥方案需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土壤肥力状况、当年的气候条件以及品种特性等因素来制定。拔节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追肥通常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这有助于促进茎秆健壮和小麦穗的分化。孕穗期追肥通常在小麦孕穗至抽穗前进行,这有助于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抽穗至开花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适量的追肥可以增加粒重。在追肥处理过程中,常用的肥料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并在生长中后期搭配适量的钾肥。追肥时通常以硝酸铵、尿素等为主,上述三个阶段,氮肥的每亩用量一般在8-10kg、10-15kg、10-12kg左右,具体用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长势调整。如果基肥中未施用或施用较少,可以在小麦的孕穗期结合氮肥一起追施,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2-5kg。在追肥处理过程中可以将肥料均匀撒施在行间,然后进行浅耕或用水溶解入土。也或者通过灌溉系统将水溶性肥料直接冲入土壤,这种方法适用于有灌溉条件的田块。也可以将肥料施在距离小麦根部5-8cm处,深度控制在5-8cm,可以减少肥料损失,提高利用率。结合追肥,还需要做好科学灌溉工作,保障上述三个阶段的田间持水量能够达到65%以上,满足植株的生长需求。同时,追肥应在无风或微风、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或雨后立即施肥。追肥后要密切关注作物的长势和生长情况,如有必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肥力情况及时调整追肥策略。

二、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1、物理防治

①杀虫灯防治

昆虫具有趋光性,杀虫灯利用这一特性,吸引害虫飞向光源。在杀虫灯的高压电网或陷阱上,害虫触及后会被击杀或困住,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每亩设置1-2盏杀虫灯即可。具体数量可根据蟲害发生程度、种植面积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适当调整。设置高度应以灯头距离地面1.5-2m为宜。这样既能保证灯光对害虫的吸引力,又可以避免灯光对小麦植株的影响。通常杀虫灯应在傍晚时分开启,清晨关闭。根据当地害虫的活动时间,可适当调整开启时间。在虫害高发期,可适当延长开启时间。

②性诱剂防治

性诱剂防治小麦病虫害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通过释放特定性引诱剂,吸引害虫雄性个体,使其无法与雌性个体完成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性诱剂防治小麦病虫害常用的种类有:麦蚜性诱剂、麦蜘蛛性诱剂、小麦叶蜂性诱剂、小麦病菌性诱剂用于防治小麦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等。每亩使用性诱剂的量因害虫种类和虫害程度而异。一般而言,每亩使用性诱剂诱捕器3-5个(每个诱捕器当中的性诱剂剂量通常为20mL)。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对于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适当增加性诱剂的使用量和布局密度。性诱剂装置应安装在小麦种植区域的中间或四周,以便吸引更多害虫。性诱剂的有效期因种类和质量而异,一般为30-60天。在有效期内,可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定期检查性诱剂的使用情况。若发现诱捕效果下降,应及时更换性诱剂。在虫害高发期,更换频率可适当提高。

2、生物防治

①害虫天敌防治

害虫天敌防治小麦病虫害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从而降低害虫对小麦的危害。瓢虫是小麦蚜虫的天敌,以捕食蚜虫为主。在小麦田中释放瓢虫,可以有效降低蚜虫数量,减轻蚜虫对小麦的危害。草蛉是小麦蚜虫、叶螨等害虫的天敌,以捕食害虫为主。在小麦田中释放草蛉,可以有效降低害虫数量,减轻害虫对小麦的危害。食蚜蝇是小麦蚜虫的天敌,以捕食蚜虫为主。在小麦田中释放食蚜蝇,可以有效降低蚜虫数量,减轻蚜虫对小麦的危害。寄生性天敌如黑卵蜂、赤眼蜂、黄茧蜂、螟蛉悬茧蜂等,这些天敌对粘虫等害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粘虫等害虫发生时,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可以有效降低害虫数量,减轻害虫对小麦的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小麦虫害进入发病高峰期之前,释放害虫天敌,根据害虫天敌的种类确定最佳释放量,一般控制在每亩10000-20000头,每间隔7-14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1-2次。

②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的剂量因农药种类和病虫害种类而异。常用的生物农药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每亩使用剂量为50-100g,井冈霉素每亩使用剂量为50-75g,甲维盐每亩使用剂量为10-20g,苏云金杆菌每亩使用剂量为50-100g,白僵菌每亩使用剂量为50-100g,中生霉素每亩使用剂量为50-75g,春雷霉素每亩使用剂量为50-75g。上述药物兑水量约为每亩30-50kg。具体兑水量请根据农药说明书进行调整。生物农药的使用周期因农药种类和病虫害发展情况而异。例如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每次使用间隔期为7-10天,根据病害发展情况连续使用2-3次。而井冈霉素、甲维盐、中生霉素、春雷霉素每次使用间隔期为7-14天,根据病害发展情况连续使用1-2次。

3、化学防治

麦蚜可以每亩使用吡虫啉和啶虫脒为10-20g,兑水30kg,喷洒于小麦叶片表面,均匀覆盖作物全貌。小麦叶螨每亩可以使用阿维菌素为5-10g,螺螨酯和三氯杀螨醇为20-30mL。兑水量30-50kg,喷洒于小麦叶片表面,均匀覆盖作物全貌。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可以每亩使用三唑酮为20-30g,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为10-20g,兑水30-40kg。小麦粘虫每亩使用丙溴磷和毒死蜱为10-20mL,兑水量30-50kg,喷洒于小麦叶片表面。上述药物每间隔7-14天使用一次,必要时连续用药2-3次。

综上所述,小麦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对于粮食安全、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农民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小麦的高产稳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463500河南省新蔡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诱剂害虫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哭娃小麦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