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两种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的研究探讨

2024-04-09 07:56刘显明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9期
关键词:酸中毒涂片犊牛

刘显明

当前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牛养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牛养殖管理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户并没有掌握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理念,普遍表现为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搭配不合理,甚至会频繁的更换饲料配方或者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投喂牛群导致牛的消化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能够正常反刍,使原本已经处于正常状态的胃肠道菌群失衡严重,最后导致消化不良引发各种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其复杂,发病种类多种多样,如果不能够及时作出有效的判别极容易造成治疗方案缺乏针对性,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严重阻碍养殖业的发展,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次研究探讨了两种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控制疾病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目前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消费者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对高品质牛肉和乳制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这也就直接推动了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但由于牛养殖是一个周期性相对较长的行业,前期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如果没有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将会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基层地区的规模化牛养殖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很多养殖户盲目的扩大养殖规模,并没有学习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专业,知识陈旧,更新速度缓慢,再加上疫病防控认知不到位,使得养殖场各种疾病呈现出高发流行的态势,对牛群的健康生长构成严重威胁。在牛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当中,消化的疾病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类型,具有发病原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的特征,所以就需要明确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流行现状,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病情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

1、流行病学

①病原学特征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引起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是一种杆状细菌,通常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菌体呈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复杂,根据抗原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引起犊牛腹泻的大肠杆菌主要有O157∶H7、O111∶H8、O26∶H11等血清型。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以在土壤、水源、饲料、肠道等环境中生存。在肠道内,大肠杆菌与其他微生物共同组成微生态平衡,大部分菌株对动物无害。然而,部分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可引起犊牛腹泻。病原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因菌株而异。一般而言,大肠杆菌对干燥、阳光、酸碱度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室温下,大肠杆菌可存活数天至数周。在粪便中,大肠杆菌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冷藏条件下,部分菌株可存活更长时间。

②流行特点

多数大肠杆菌通常不具有致病性,但部分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如O157∶H7、O111∶H8、O26∶H11等,可以产生志贺毒素,进而引起犊牛腹泻。志贺毒素可刺激肠黏膜细胞分泌大量液体,导致腹泻;同时,志贺毒素还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肠黏膜受损,加重腹泻症状。大肠杆菌致犊牛腹泻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牛和带菌牛。病牛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是主要的传染源。此外,带菌牛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仍然可以通过粪便排出大肠杆菌,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大肠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犊牛接触传染源(病牛或带菌牛的粪便)后,大肠杆菌可通过口腔、胃肠道进入体内,引起腹泻。此外,苍蝇、跳蚤等昆虫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犊牛是大肠杆菌致腹泻的主要易感群体,尤其是2周至6个月龄的犊牛。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犊牛生长发育迅速,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抵抗力较弱。此外,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犊牛易感。大肠杆菌致犊牛腹泻的流行特点包括:季节性,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季;地区性,某些地区(如牧区)较为常见;易感群体,以2周至6个月龄的犊牛为主。防治大肠杆菌致犊牛腹泻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减少犊牛与传染源的接触、提高犊牛的抵抗力等。

2、临床症状

急性型腹泻潜伏期通常为1-3天。犊牛出现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绿色,带有气泡和未消化的饲料。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重下降。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升高至38-39℃。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慢性型腹泻潜伏期:通常为2-4周。犊牛出现间歇性腹泻,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至数月。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阻。伴有消瘦、贫血、被毛粗糙等营养不良症状。慢性病例可能导致肠道吸收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其他疾病。

3、病理变化

大肠杆菌致犊牛急性型和慢性型腹泻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涉及肠道。急性型腹泻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型腹泻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变薄,肠绒毛萎缩,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隐窝细胞减少,杯状细胞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结肠黏膜变薄,肠绒毛萎缩,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隐窝细胞减少,杯状细胞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

4、实验室诊断

①涂片染色

取病死犊牛的小肠或结肠黏膜组织样本。将组织样本切成薄片,并用生理盐水涂抹在涂片玻片上。用火焰消毒涂片玻片,待冷却后滴加少量革兰氏染色液(如结晶紫和碘液)。用染色棒在涂片玻片上均匀涂抹染色液,使样本充分染色。将涂片玻片放入密封容器中,用高温高压灭菌锅灭菌15-30分钟。取出涂片玻片,用生理盐水冲洗涂片,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在涂片玻片上滴加少量复红溶液,并用染色棒在涂片玻片上均匀涂抹。用滤纸吸干涂片上的多余染料,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呈現瓣状中等大小的杆菌,细胞壁染色呈紫色,且在酒精脱色后仍呈紫色。

②分离培养

取病死犊牛的小肠或结肠黏膜组织样本。将组织样本放入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用无菌匀质器匀浆。将匀浆液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如含有琼脂平板或巧g力琼脂平板。将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24-48小时。大肠杆菌的菌落通常为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或透明。菌落大小约为1-3mm。菌落周围有时会出现淡黄色或橙黄色的环。

5、防治措施

①治疗措施

针对大肠杆菌病引发的都能腹泻疾病,应该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首先选择使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口服治疗,每头牛每次使用30-50mL,这样能够清理肠道当中的毒素。搭配使用土霉素粉剂进行口服治疗,使用剂量为30mg/kg体重,每天内服2-3次,连续使用3-5天,同时配合使用小苏打3-6g,预防酸中毒。腹泻症状出现之后,大多数犊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液流失现象,所以应该给予补液盐,每头犊牛每次服用50-100mL,每天使用2-3次。对于脱水明显的患病牛可以选择使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500mL搭配使用10%的维生素C注射液10mL、20%的安钠咖注射液10mL混合之后静脉注射强化补液。

②预防措施

大肠杆菌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常见致病菌之一,为了预防和控制犊牛腹泻,要保持犊舍干燥、清洁,并进行每周1-2次的消毒处理。确保饮水设施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合理选择和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平衡和消化吸收,避免过度喂食或过快转饲,以减少胃肠道紊乱和腹泻的发生。对于新来的犊牛或有疑似感染的犊牛,应进行隔离观察和定期检疫。隔离观察可以防止感染的扩散和蔓延。加强饲养管理,采取规范的操作和管理措施,如适宜的饮水温度(20-22°)、定时喂食、合理断奶和断奶后逐步转饲等,以维持犊牛的健康生长。

二、牛瘤胃酸中毒

1、发病原因

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瘤胃内酸度增高,导致瘤胃微生物群落紊乱、产酸量增加,从而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病态状态。引起牛瘤胃酸中毒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与不当的养殖管理有很大联系。一方面急剧改变牛的饲料种类、组成或喂食方式,如过快转换粗细饲料、饲料中突然添加大量易发酵碳水化合物(例如淀粉)等,都可能干扰瘤胃微生物平衡,导致酸中毒。另一方面过高的饲料中淀粉含量容易引发酸中毒,因为瘤胃微生物在发酵高淀粉饲料时产生过量的有机酸,超过了瘤胃碱性缓冲能力的范围。再一方面长时间禁食或饥饲会引起瘤胃pH下降,瘤胃微生物失衡。而暴饮暴食会导致大量的饲料在瘤胃中一次性催化发酵,生成大量酸类物质。第四饲料霉变或发酵不良、饲料缺乏营养平衡等,都可能造成牛的瘤胃微生物群落紊乱,导致酸中毒的发生。最后一方面高温、潮湿和空气质量差等环境条件不利于牛的消化系统正常运行,加重了瘤胃酸中毒的风险。

2、临床症状

牛瘤胃酸中毒的潜伏期可以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在出现可观察到的临床症状之前,酸中毒已经开始发生。一般来说,潜伏期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病初期患病的牛会出现食欲减退、拒食甚至完全停止食物摄入的症状。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泻,粪便呈液态或半固态,颜色可能呈黄色或淡绿色。受影响的牛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和产奶量下降的情况。由于酸中毒会导致消化系统不适,患牛可能表现为倦怠、乏力和行动不活跃。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牛可能出现腹部胀大、腹胀的感觉以及不适的表现。腹部不适导致患牛表现出不安、躁动和踢腹的行为。由于腹泻和食欲减退,受影响的牛可能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在严重病例中,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

3、病理变化

牛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病死牛的解剖中,可以观察到炎症反应在瘤胃黏膜上表现为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黏膜坏死和溃疡形成。黏膜层可能出现溃疡,穿透了黏膜层并扩展到次黏膜层。瘤胃黏膜上皮细胞受损,上皮细胞脱落,并且可能呈现出变性、坏死和脱落的情况。可出现瘤胃黏膜层下水肿和局部组织水肿。由于酸中毒引起瘤胃微生物群落紊乱,可以观察到瘤胃内某些细菌种群的过度增殖,如革兰氏阴性细菌。在严重病例中,由于长期酸中毒和黏膜损伤,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肉质软化、瘤胃炎和细菌性败血症等。

4、实验室诊断

检测牛瘤胃酸中毒的瘤胃液和尿液pH值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先通过贲门(入口)或硓窦(泄出口)插管,获取牛的瘤胃液样本。确保样本的纯度和充分混合。使用酸碱度试纸、电极(pH计)等工具,将获取到的瘤胃液样本涂抹在试纸上或通过电极进行测量。根据试纸颜色变化或电极读数,得到瘤胃液的pH值。或者选取新鲜排尿的牛尿样本,将样本放入容器中备用。使用尿液pH试纸或电极进行测试,将试纸插入尿液样本,或将电极放入尿液。根据试纸颜色变化或电极读数,得到尿液的pH值。正常情况下,瘤胃液的pH值应在6.0-7.0之间。低于6.0的pH值可能表示牛患有瘤胃酸中毒。正常牛的尿液呈弱酸性偏向,pH值通常在6.0-7.0之间。如果尿液pH值显著低于6.0,可能提示牛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5、防治措施

①治疗措施

牛瘤胃酸中毒治疗主要是采用中和瘤胃酸性物质平衡电解质,补充营养为治疗原则。为了中和瘤胃当中的酸性物质,可以选择使用生石灰1kg加入清水5000mL,充分混合均匀之后静止三分钟,取上层清液1500-2000mL加水2000mL,稀释之后用胃导管注入到瘤胃中,一段时间之后将胃管放,低利用虹吸作用,将瘤胃当中的内容物排出,如此反复稀释酸性物质和中和酸性物质,一般使用2-3次。洗胃完毕之后,向瘤胃当中灌入新鲜的瘤胃液。在进行酸性物质中和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平衡电解质的解除酸中毒,主要以补碱补液强心,平衡电解质为治疗原则。推荐使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500-2000mL,搭配使用20%的安钠咖注射液20mL,10%的维生素C注射液20mL混合之后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使用2-3天。同时单独使用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200-300mL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使用2-3天。牛瘤胃酸中毒出现之后,还会表现出轻度的低血钙症,所以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钙的补充,可以选择使用10%的氯化钙注射液100mL,2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混合之后进行静脉注射。为了解除消化道中腐败物质所造成的炎症,可以在上述方案处理2-3天之后选择使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中药组方是由当归40g,甘草40g,元参40g,生地30g,麦冬40g,双花60g,黄芩60g,郁金40g,白芍40g,陈皮40g水,加水2500mL,煎煮剩余药液1000-1500mL,温度适宜之后灌服,每天服用一次,连续使用4-5天。

②预防措施

牛瘤胃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为了预防其发生和控制,要做到合理选择和配制饲料,确保适当的纤维含量和平衡的营养,避免过高的淀粉和易发酵碳水化合物摄入。对于高产奶牛,应采取逐渐转换饲料类型的方法,以避免突然改变饲料引发酸中毒。按时喂食,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禁食,保持牛的正常饲喂习惯。确保牛有稳定的饲料摄入量和饮水量。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避免高温和潮湿的环境,特别是在气候条件极端的时候。夏秋季节重点检查饲料质量,避免过期、霉变或污染的饲料使用。保障有充足的饮水供给,可以在饮用水当中添加电解多维,保持盐供应的平衡,以维持牛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防范牛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流行,需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针对性调控,注重做好科学的养殖管理,尤其是应该确保饲料搭配合理,饲料营养价值全面,能够满足牛的生产需求,同时还需要规范饲料的搭配行为,禁止使用发霉变质饲料或者带有冰冻的饲料,维护牛胃肠道消化系统的稳定。当出现消化道疾病之后,要明确疾病的发病原因,并对疾病作出有效的诊断,然后构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确保早发现紧急处理,将消化道疾病控制在萌芽階段。

(作者单位:553100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酸中毒涂片犊牛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
犊牛泻痢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