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特征与高效防治技术综合应用

2024-04-09 08:29张天霖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9期
关键词:幼林生物防治害虫

张天霖

最近几年,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林业生态环境调节的作用逐渐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新时期为了更好地改善大众的生活面貌,我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每年开展了大面积的林业工程建设,林地植被的覆盖率显著增加,生态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林业生态恶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逐渐加重。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很多有害生物具有爆发性、突发性、广泛性,一旦发生流行,将会短时间内向着整个林业生态系统快速传播,导致大量林木受到损伤,甚至造成大量林木死亡。因此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相应的防治技术规范,构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确保现代化的防治技术能够综合应用其中,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成效和防治质量。本次研究探讨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的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化利用和发展有一定帮助。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在改善生态系统海洋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业资源不仅能够为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很大的支撑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每年都会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林地植被的覆盖度显著增强,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人工造林与林地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之处,生态平衡难以得到维持,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由于一直坚持传统的防治理念和防治模式,导致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低下,很多有害生物的耐用性显著增强,药物的防控效果逐渐变差,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快构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将综合防治理念充分利用其中,以此来提高防治成效,降低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

一、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和提高森林健康的重要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保护森林健康,维持生態平衡

林业有害生物,如病虫害种类繁多,猖獗侵袭时容易对森林造成严重损害。害虫会咬食树木的根、茎、叶片和果实,导致树木生长减缓、死亡甚至整体枯萎。病菌也会引起树木患病,从而破坏林木的生理功能和结构。通过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够及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保护森林的健康。林业有害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但当其种群数量过多时会破坏生态平衡。一些害虫过度繁殖可能导致树种大面积死亡,进而影响蚂蚁、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食物链。适当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害虫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维持生态平衡。

2、提高林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繁殖会对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害虫攻击树干、树叶或果实,导致产量减少或产品品质下降。病菌感染树木则可能导致断枝、变形等问题。通过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可保障良好的林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林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可持续发展是关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减少林业损失,提高经营效益,增强林业的可持续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繁殖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它们可能破坏土壤质量、影响水源、破坏生物多样性等。通过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可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

1、种类多样,繁殖能力极强

林业有害生物包括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多种生物类型,其中昆虫是最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对不同树种、不同森林类型和不同地区的危害程度和种类也有所不同。许多林业有害生物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例如,某些昆虫的卵孵化率极高,幼虫发育速度快,蛹化率也高,这使得它们在短时间内可以大量繁殖,形成危害。大多数林业有害生物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可以通过风、水、动物、人类活动等多种途径传播。这使得它们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扩散,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此外,许多林业有害生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例如,一些昆虫可以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存活,一些病原菌可以在树木的各个部位寄生。

2、发生频率逐年升高,危害逐年加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频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一些有害生物的繁殖、发育和危害周期缩短,使得它们在一年内可以发生多代,造成更大的危害。另外,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它们可以导致林木生长受阻、死亡,甚至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同时,它们还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由于交通运输、国际贸易等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速度加快。一些有害生物随着货物、运输工具等途径传播到新的地区,造成更大的危害。随着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的加重,防治工作难度加大。原因包括有害生物种类增多,防治对象更加复杂;发生规律变化,预测和防治难度加大;防治成本上升,防治资源紧张。林业有害生物的跨界传播现象日益严重,一些有害生物随着风、水、动物等途径跨越国界,对全球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构成威胁。

3、传统防治效果低下

传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段主要包括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如喷洒农药、释放天敌、设置诱捕器等。这些方法往往只能针对某一类有害生物或某一地区特定条件下的有害生物防治有效,对于复杂多样的有害生物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防治效果有限。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容易导致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使得农药的防治效果降低。此外,过量使用农药还会对环境和非靶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态平衡。再加上传统防治手段受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例如,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防治措施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有害生物危害加剧。此外,传统防治手段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且防治效果有限。长期下来,高额的防治成本使得林业主承受不起,不利于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部分传统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农药的使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影响土壤质量、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

1、强化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监测

制定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监测方案对于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威胁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监测期间首先明确调查与监测的目标,例如确定需要调查的有害生物种类、监测范围和频率等。根据森林类型、树种分布情况和历史数据,确定关注的具体有害生物。根据目标和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和监测方法。可以结合实地观察、陷阱诱捕、样本采集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查和监测。同时,应确保选取的方法科学可行、准确可靠。依据调查与监测目标,设计合理的样本调查和布点策略。要考虑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和覆盖范围,确保能够准确地反映有害生物的分布和密度情况。进行调查时,应准确记录所采集的数据,包括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史特征等。使用标准化的数据采集表格或软件,以便后续数据分析与整理。收集完毕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解读。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了解有害生物的分布规律、季节变化和趋势,评估威胁程度,为后续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基础信息。根据调查与监测结果,撰写相关报告并将其分享给有关管理部门和决策者,以便他们在制定防治方案和决策上进行参考。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扩散与破坏。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监测工作需要持续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新的威胁物种或者调查方法的改进。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和调整方案,以确保调查与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科学选择苗木加强苗木检疫

在造林前合理选择苗木并对外引进的过程中,苗木检疫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建立科学、标准的苗木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外观、根系、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估指标。可以制定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以确保所选苗木的质量。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有选择地引进或自主培育适应性强的苗木品种。这些品种能够适应局部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具有更高的成活率和生长潜力。确保苗木的来源可信,要求苗木供应商提供合格的种苗产地证明和检疫证明。加强与苗木供应商的合作,共同确保种苗的品质和安全。加强苗木检疫工作,建立完善的苗木检疫制度,包括合格的检疫机构、检疫设施和专业的检疫人员。对进口苗木进行必要的检疫,确保无有害生物和病原体侵入。制定并严格执行苗木检疫流程和标准,包括检疫检查、浸泡消毒、热处理等措施,以杀死潜在的有害生物。同时,加强苗木源地和中转地的病虫害防控工作,控制苗木的源头风险。与国外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苗木检疫技术的研究和交流。了解国际间的检疫要求和标准,及时了解和引进先进的苗木检疫技术和设备。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和种植户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对苗木检疫重要性的认识和检疫操作的规范性。加强公众宣传,提高社会对苗木检疫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它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天敌昆虫防治、病原微生物防治和生物制剂防治等。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利用寄生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捕食性昆虫如草蛉、瓢虫、寄生蝇等防治蚜虫、叶螨等。也可以利用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真菌、细菌等防治有害生物。例如,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利用绿僵菌防治蝗虫、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等,或者利用生物源性的制剂防治有害生物。例如,利用植物源性的杀虫剂如除虫菊酯防治蚜虫、利用动物源性的杀虫剂如蜘蛛丝防治蛾类幼虫等。

4、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因素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等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包括诱捕、遮光、温度处理、超声波、振动等。防控过程中可以利用害虫对特定颜色、气味、温度等特性的趋性,制作诱捕器诱杀害虫。例如,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防治松材线虫、利用灯光诱捕器防治蛾类等。也可以借助害虫对光照的敏感性,通过遮光材料遮光防治害虫。或者利用害虫对温度的敏感性,通过调控温度来防治害虫。例如,利用低温处理防治美国白蛾、利用高温处理防治蝼蛄等。或者利用害虫对超声波的敏感性,通过超声波发生器驱赶害虫。例如,利用超声波驱虫器防治刺蛾类等。也可以利用害虫对振动的敏感性,通过振动设备驱赶害虫。例如,利用振动驱虫器防治鼠类等。

5、加强林权服务与管理,优化林分生长环境

加强幼林抚育管理,优化林分生长环境,是提高林分抵抗力和抵御有害生物入侵的重要措施。具体可以在营林造林过程中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保证幼林健康生长。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幼林生长需求,适时进行浇水、施肥,保证幼林的正常生长。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有利于幼林根系发育和生长,提高幼林的抗病虫害能力。对幼林进行适当的修剪、整枝,有利于林分生长环境的优化,减少病虫害的發生。合理搭配树种,营造混交林,可以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对幼林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加强对幼林抚育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幼林抚育管理水平和有害生物防治效果。

6、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的科研攻关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快速获取大面积森林有害生物分布情况,实现动态、精密的监测和预测。通过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和生态参数的空间分析,可以提前发现和评估有害生物的灾害风险,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加强对天敌或拮抗菌等有益生物的筛选、繁育和释放技术的研发。着重开发杀虫剂、杀菌剂等低毒、环保的控制手段,优化生物防治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组学方法,深入研究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与植物之间的互作机制。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手段,研发抗虫虫、抗菌菌株,提高抗病虫植物品种的筛选和培育效率。结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开发智能化监测与防治系统。例如,利用传感器、图像识别和自动化喷洒等技术,快速准确地监测有害生物的入侵,实施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开展综合管理技术的研究,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构建多层次、多样性的防治体系。如植物防御诱导剂的研发和应用,通过激活植物的本身防御机制来增强抗病虫能力。同时,推广科学耕作措施和栽培模式,提高林木健康和抵抗力。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科学保护,已经成为很多林业工作人员的重要使命。而要想更好的保证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生长,就需要将关注重点放置在林业有害生物防范方面,要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充分应用其中,不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做到及时识别及时防控,减轻林业有害生物对林木生长造成的危害,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快速监测、预报和高效治理,最终推动林业工程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

(作者单位:746400 甘肃省文县自然资源局)

猜你喜欢
幼林生物防治害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快乐佳县人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