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服装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4-04-12 07:22高有堂王东云邵杰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工科培养模式

高有堂 王东云 邵杰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服装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即构建“学做一体”培养新模式、重构课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形成校企长远合作新机制,这为新工科视域下服装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教育部针对高校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与一系列行动计划,围绕该行动计划全国教育界和高校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和分步骤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国高等教育迎来空前的大变革。在此大背景下,服装专业群的改革与发展也显得尤为紧迫。尤其是伴随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服装智能制造专业和学科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单一服装学科领域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人才。基于上述背景,黄淮学院深入开展新工科视域下服装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已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就业共担”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

一、服装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服装智能制造专业是工科高校在传统服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契合服装生产领域需求与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趋势所建立的服装制造新型复合专业。我国开设服装相关专业的高校不多,且有些高校已经转型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因此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既不广泛也不深入。新工科因素研判、交叉学科融入、服装制造业乃至服装全产业链的持续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对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技术的融合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加之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和监控体系尚不完善,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服装专业教育面临的改革痛点。

(一)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是把学生统一按照学术型人才的标准进行培养,学校升本、硕士点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成为众多学校追求的目标。从服装专业来看,服装行业急需的工程师、技术员等专门人才的培养都不够深入,尤其是技术型、职业型人才的培养逐渐弱化,新工科的理念流于形式。目前很多办学单位不能认清教育发展形势,不自觉地就按照传统高等院校模式办学,造成同质化严重,发展迟缓。

(二)脱离社会需求

当前的工程教育实际上是现行教育教学的进阶和提升,它需要面向一线亟待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逐步展开教学,但一些高校的教学内容落后于前沿技術发展,与社会需求脱节。例如,服装工程专业的应用早已不是简单的人工打版、机器缝纫、熨烫锁边等,而是通过MES系统实现生产全链路数字化,生产效率极高。但目前部分高校无论是办学思想、办学定位,还是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机制等,都呈现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状态,不能与行业和岗位实际需求紧密对接。

(三)培养目标模糊

工程类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就是融入新工科教育理念,培养出用得上、能力强、素质高、懂技术的专门应用人才。但是,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培养方案论证不充分、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课程标准不科学、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实施不规范、考核方法单一等现象,这也就导致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不能达成,不能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学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其实就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和服装类专业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理解不清晰;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能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甚至照抄照搬其他学校的内容。

二、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实践

课题组所在的黄淮学院按照专业(学校)对应岗位(企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融合,通过政校企三方协调推进,对接服装工程、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等岗位群,开展了新工科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服装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进行了“学做一体、学工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政、校、企三方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共同组建双师教学团队,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开发教育教学资源。这一合作模式将创新教育融入产业学院的专业教学体系中,实现了素质教育、专业课程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核心目的是深化产教融合,进而实现协同育人。

(一)构建“学做一体”培养新模式

黄淮学院(嫘祖服装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立足于豫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地方服装产业,并在服务地方过程中发展学科专业。因为企业具备先进的技术条件,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资源,所以整合产业技术与学校教育资源并构建“学做一体”培养新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近年,服装产业和生产技术发展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六化”特点:智能穿戴产品信息化、纺织装备智能化、纺织工艺数字化、纺织服装产线物联化、纺织供应和销售供应链网络化、纺织服装生产管理与服务规范化。通过政校企三方协同推进,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黄淮学院构建了落实产教融合的“学做一体”培养新模式。

(二)重构课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根据服装生产与工程技术领域专业的特点,构建契合新工科技术交叉融合需求的教学课程体系,实现通识课、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有机衔接。通过重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工程型复合创新人才。工程教育培养课程体系分为五个板块。一是课程体系模块化。围绕核心课程,组建课程模块,解决课时总数少的问题。二是项目教学系列化。提升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如把依附于某些课程的零散课程设计改革为综合项目,缩短课程与工程距离。三是科技活动普及化。利用创业园区的优势,把第二课堂实践教育落到实处。四是考核方法多样化。把实训操作、岗位技能和生产工艺流程编写等环节纳入考核环节,强化过程性评价机制,促进教与学方法的转变。五是教学团队多元化。教学上不再是一个教师承包一门课程,而是实行团队教学。

(三)形成校企长远合作新机制

校企合作牵涉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并非学校单方面力量能够达成。要保证校企合作项目合法合规且效益明显,就必须解决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问题。当然,这需要政府部门从顶层设计上统筹解决,做到法规先行、制度先行,并制定程序细则以确保运行机制有效。首先,政府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职业教育创新改革上统筹考虑,推动发改、财政、工信、税务、科技、商务等部门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划计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信息服务等给予政策支持。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联合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地方职业教育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全市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教育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资产监管、风险监控、督导评估等工作,形成校企长远合作新机制。

三、结语

在产教融合新工科视域下探索服装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需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实施人才培养,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在持续改进、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政校企沟通共建运行管理、发展路径、评价保障等机制,最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和输出。

参考文献:

[1]乔永新.构建“四融合”新工程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21(2).

[2]倪闽景.教育多样化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本质和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2023(5).

[3]王玉红,汪会.服装生产企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1).

[4]苏晓东.智能制造技术在纺织服装行业的运用分析[J].纺织报告,2023(1).

猜你喜欢
新工科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