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域下中国当代主旋律电影表达的内在理路和范式创新

2024-04-14 13:26陈璇冰
传媒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

武 媚 陈璇冰

电影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是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是公认的重要文化产品。近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仅为171亿元;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42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占市场份额比重整体稳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到2022年9月底,中国电影总票房累计高达4327.6亿元。在2021年全球电影市场中,中国以超70亿美元累计票房蝉联全球票房冠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2015年以来,每年都是国产电影摘得票房第一的桂冠,而国产电影几乎都属于“带有价值导向和思想导向”[2],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主旋律电影。在近十年大众文化的扩张下,中国当代主旋律电影在故事讲述方式、人物视角、拍摄技术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涌现出更多的平民视角、小人物、小切口的叙事方式。[3]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好看,“中国故事”的题材选择和叙事方式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具有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文化强国背景下的主旋律电影应积极转型, 消弭大众文化中商业性和消费主义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冲突,更好地担当起文化传播的功能,使和平、友善、进步等社会正能量转化为大众文化的部分,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美学,推动中国文化、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流变

“主旋律”原是音乐术语,是指音乐作品或乐章的旋律主题, 或在一部音乐作品或一个乐章行进过程中再现或变奏的主要乐句或音型。[4]“主旋律” 概念最早用于电影是在1987年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 国家电影局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坚持“文艺的主旋律”[5]的电影发展方向。生产弘扬中国精神、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成为官方明确鼓励的电影发展方向。总体来说,中国当代主旋律电影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前:主题价值突出,正面讴歌为主,宣教功能明显

“主旋律电影”中国虽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提出,实际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出现萌芽。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文化产品更多的是用来纪念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歌颂英雄人物,展现新中国新面貌,以鼓舞人心、促进生产。这个时期的电影表达整体展现出正面讴歌、主题宣教的功能,电影产品的传播向度是“我说你听”。据不完全数据统计,1949年—1966年期间, 中国电影市场涌现出近450部主旋律作品。[6]在“统购包销”的管理政策和经营模式下,这一时期的作品以革命题材、英雄人物为主,反映历史真实事件和时代精神, 以正面说教为主,“教科书”式表达主题,如《聂耳》《老兵新传》《青春之歌》等,着重承载主流意识形态功能[7]。由于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类型较为单一,主旋律电影以朴素真实、贴近生活而又充满时代气息的形象登场,在精神文化产品匮乏的年代,丰富了群众茶余饭后的精神生活,逐渐为大众接纳。

(二)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以宏大叙事为主,史诗般呈现,主动迎合市场需要

改革开放后,受到西方影片的影响,各大制片厂纷纷转向所谓的“娱乐片”。20世纪80年代中期,“娱乐片”产量已超过当时年均总产量的50%。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大众对电影的需求更为强烈, 主旋律电影受国家影视管理部门的大力扶植。创作者一方面紧密围绕对祖国的赞颂、对新生活的讴歌、对核心价值观的宣扬等主题,积极响应、跟进国家政策去讲述故事;另一方面在叙事结构、剧情设置、人物形象、剧情设置、演员运用以及画面技术等方面大胆革新,试图将商业元素融入主旋律电影中。这一时期,主旋律电影以宏大叙事为主,画面恢宏,史诗风格明显,同时试图改变刻板状态,借助商业电影的叙事和特效等手段,尝试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合与统一。 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创作的《开天辟地》《大决战》三部曲等主旋律献礼影片,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期间井喷式涌现的《横空出世》《共和国之旗》《国歌》《红色恋人》《黄河绝恋》《冲天飞豹》《我的1919》等一系列讲述新中国成长故事的主旋律电影。

(三)21世纪以来至今:题材内容广泛,叙事手法丰富,具有国际视野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过网络观看影视作品的渠道变得越来越丰富。海外电影大量涌入,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表现手法、 观影体验让中国观众倍感新鲜。这时还使用较为单一叙事手法,塑造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已无法满足观众的胃口。 吸引观影者为国产电影买单成为影响创作者的重大课题。“华谊兄弟” 等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成立的民营影视公司,敏锐洞察到这种变化,尝试更大程度地采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行策略, 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以小见大的好莱坞表现手法,摒弃高大上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积极运用明星阵容,采用平民视角,在题材上选择越来越丰富,也更为注重技术层面的观影体验,以更合乎现代观众的审美方式,将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艺术融合再造,满足不同影迷的需求。

二、 大众文化扩张下中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内在理路

中国主旋律电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在中国民众的眼中都是一种教科书式的存在,长期被诟病“不好看”。就叙事层面而言, 由于影片本身创作的动机在于宣传与教化,创作者可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少,因而故事趋于平面化和模式化,这直接导致了人物塑造的脸谱化[8],对观众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初期主旋律电影由于国内整体影业水平的限制, 无法做到好莱坞大片般给观众带来的视听冲击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影视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类型化创作、 明星参与制作等商业策略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主旋律电影中,用以抢占市场。主旋律电影生产的技术条件、受众条件、院线条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旋律电影逐渐与商业电影融合嫁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作为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电影

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商业电影符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同时也表现着大众欲念,释放着大众心理压力。[9]商业电影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具体的形式,反过来,大众文化也赋予了商业电影更多属于大众文化特性的具体内容。 在这种相互依托和促进的作用下,完成了商业电影文化的构建。尽管商业电影是立足于消费主义来实现的, 但商业电影在商业包装之外, 也借由电影的文化传播功能表达着特定的精神文化。相较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更重视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一些电影的话题情节(剧情“梗”)、电影明星的穿着打扮很可能在电影推出后的一段时间内在观众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引来关注热议或模仿学习。电影中存在的一些内容或元素,可能会成为流行文化,展现出极强的大众文化特征。

(二)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道路

2002年,伴随《电影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在逐渐成熟的工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中, 中国电影的全面市场化时代拉开了帷幕,主旋律电影迎来了新起点。2009年,由172位明星参演的《建国大业》 带来了充足的话题性和市场卖点,4.2亿元的票房领跑了当年度国产电影, 成为仅次于《2012》和《变形金刚2》两部好莱坞巨制的票房季军。与此同时, 其他三部商业痕迹明显的主旋律电影《风声》《南京!南京!》与《十月围城》也跻身到了票房十强的行列。这是主旋律电影第一次集体展现出不容小觑的商业价值,也是中国当代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探索的重要一步。如果说,依托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基础上的献礼作品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在宣传、排片等方面都享受着优厚的政策倾斜,那么2013年《中国合伙人》、2014年《智取威虎山》和2016年《湄公河行动》等主旋律电影,则是在民营公司主导下, 完全脱离了政策优待的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探索。同时来自香港地区的知名导演,也将香港电影的成熟经验融入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 催生并拓展了更多主旋律作品类型。自2020年以来,主旋律电影介质拓展交互化、内容呈现多元化、价值彰显集中化[10],并拓展到剧情、喜剧、战争、动画、悬疑、爱情等多个类型,在剧情片中表现尤为优异,既体现出忠于历史的剧情,又在视听语言的创新和制作水准方面全面升级, 呈现出贴近观众的创作趋势。

(三)中国当代主旋律电影的大众文化表达

电影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 不断形塑着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又是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电影表达对社会的折射,反映着当前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意义, 能够很大程度地揭示大众的心理结构、思维习惯和情绪。中国的大众文化兴盛始于改革开放,普通民众在物质生活上的逐渐丰裕,催生了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他们不仅需要丰富的娱乐形式、多样化的文化产品,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形式表达精神生活,通俗文学、娱乐节目剧增,影院数量增长。普通群众可能难以支付几百上千元的音乐会门票, 但通常能花几十元看上一场电影。 看电影逐渐成为年轻人最常选择的约会放松以及消费的方式。在大众文化扩张的影响下,主旋律电影从最初主要集中于反映重大事件、革命历史、现实社会的题材,逐渐题材泛化、内容扩展,在表现范围、艺术手法和人物塑造上更加灵活多样,从“外向型大片”转向“民生型小片”[11],不断亲近观众,使观众在良好的观影体验中获得陶冶和浸染,增强正向的思考力。

三、“主旋律”与“大众化”在电影中的接壤缝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商业大片挤压着主旋律影片的生存空间。但随着大众文化的不断扩张,主旋律电影逐渐寻找到嫁接的机会。 商业化的操作与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并不相悖。“主旋律”与“走向市场” 非但不矛盾, 在嫁接成功后反而能成为最适应大众、最能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利器。因此,评价主旋律电影质量的新标准, 应看它能否消弭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沟壑, 是否能同时达到电影较高的艺术价值、迎合大众消费口味、有效表达“主旋律”内容的三者统一。近十年来,中国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产业形态、艺术审美、文化表达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文化强国背景下,主旋律电影作为国产电影的主要方向,应主动缝合“主旋律”和“大众化”的接口,推动“主旋律文化”创新和转型。

(一)在大众话语体系中创新电影范式和影像话语

由于主旋律电影承担了意识形态功能先行、“主旋律”主题先行的功能,其投资制作、发行宣传均带有政府主导色彩,很多时候还带有特定的政治任务,在创作上的难度更大。主旋律电影在意识形态表达与观众接受心理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需要在普通大众中树立英雄形象,以平民视角达到共情作用,需要人性化、艺术化的创作表现,让人物有血有肉,让故事引人入胜。创作者还需要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 寻找大众熟悉的素材。用这些素材“裁剪”出来的影视作品,最能表达大众心声,最能引起大众共鸣。 要以个人化的生命体验构建生动鲜活的历史情境和场景氛围, 带领观众将个体命运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把握形象塑造与受众审美期待之间高度契合和互动关系[12],以个人化视角给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引发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二)在电影文化传承创新中坚持民族特征和国家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一个国家的民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独特知识与经验,蕴含着本地区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基因。 民族文化刻在人民群众的基因中,最容易唤起共鸣,是大众文化的天然成分之一。任何文化背景下的电影,都以自身的历史、风俗、艺术特色作为基础,并表现着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主旋律电影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话语、民族文化的载体[13],是凝聚人心、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宝库。在主旋律电影中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展现国家精神,将极大地增强观众对本土电影文化和独特民族文化的自信, 从而实现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三)在世界文化浪潮中展现电影的时代精神和进步思想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综合的形式, 因其工业技术和艺术形式的通用性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 在全球文化杂糅、文化产品竞争加剧的格局下,对外文化交流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文化成为全球性的文化运动。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主旋律电影与多种类型影片交融,并以世界眼光推陈出新,尝试与世界对话,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在融入世界文化浪潮、加速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要防止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除了借鉴和运用西方电影制作技术和类型片的手法,还应坚持本土化,体现时代性,形成具有国际传播能力、 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叙述手法与电影风格,发挥中国主旋律文化意识形态功能,引领人民群众向上向善。

四、结语

中国主旋律电影是中国电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 是在特定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下诞生发展起来的,在大众文化视域下嬗变形成了独特的电影文化现象。从“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到“类型电影主旋律化”,再到“新主流大片”,主旋律电影已成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媒介。 创作者不断丰富题材故事,创新表现形式,兼顾艺术价值促进商业一体化,用以表达和传播主流价值观, 为电影市场贡献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主旋律电影在宣扬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社会正能量、构建国家形象、唤起观众正面情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接下来该如何处理好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 处理好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协调与发展,如何调和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在担起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 满足市场和受众的消费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利于时代进步的新的世界性主流电影文化。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传统”在大众文化中的“生长”——以“现象级”影视作品为探讨中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谁远谁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