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问题与策略

2024-04-14 06:16孟莹莹
教育界·A 2024年6期
关键词:初高中新高考学困生

【摘要】自江苏省实施新高考方案以来,阅读在英语高考试题中的比重日益增加,阅读理解、7选5、完形填空和读后续写等题型的总分值高达90分,约占英语单科总分的60%。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有效地进行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是困扰大多数英语教师的难题。文章从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顺利度过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阶段,为学生接下来的英语学习之路打好基础。

【关键词】新高考;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学困生

作者简介:孟莹莹(1991—),女,江苏省徐州市矿大实验学校。

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内文章、课外文章和名著阅读的梳理与把握。扎实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高考,更有利于学生阅读外国优秀文章、实时新闻、经典名著,学习国外先进理念与先进技术,让学生在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时,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1]。

一、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对班级的优等生关爱有加,而容易忽略学困生。一般而言,如果学困生愿意努力,是能够在成绩方面取得一定突破的。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调动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构建共同进步的班集体,为学生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升高中阶段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耐心对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进行恰当的学习引导,为英语衔接教学做好铺垫。目前,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工作。

初高中英语教材在难度上有一定的差异。虽然江苏省目前的初高中英语教材均为译林版本,在单元学习模块的设置上有一定的连贯性,但是相对于初中时期的英语学习,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明显力不从心。因此,解决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刻不容缓。

阅读是英语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衔接教学是英语整体衔接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此外,英语阅读不仅存在于初高中阶段,它亦能够对学生的继续深造产生深远影响。

部分学困生因为无法理解英语文章,对英语学科产生畏难的情绪。因此,笔者关注学困生,深入探讨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二、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中的问题

(一)初高中英语教材差异大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以对话为主、短文为辅,语法相对简单,因此分析文章主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此外,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字数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从初一阶段的50词左右逐渐增加至初三阶段的200词左右。初中毕业生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大约为1500词。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以说明文为主。在高一阶段,文章字数为500至800词;高二、高三阶段,文章字数逐年递增。高中毕业生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大约为3500词。

高中的英语文章篇幅长度明显增加,生词与长难句数量所占比重增多,类型从较为简单的记叙文转变为复杂的说明文、议论文。在教授高中英语教材的知识内容之前,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

(二)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之甚少

据笔者了解,部分高中英语教师没有初中英语教学的经验,很难在高中初始阶段的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的难度,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英语阅读讲解和训练[2]。

笔者在初中学段授课5年后进入高中学段,经常会接受同事的咨询:某些单词在初中是否学过?学到什么程度?某些语法在初中是否讲过?当时讲了这一语法的哪些具体用法?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困扰,他们不确定讲解某一单词或某一语法时需要补充哪些内容,亦不确定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课堂的时间是十分珍贵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从而提前进行合理规划。

教师都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巧,但是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之甚少,往往会无意识地在授课的过程中做一些无用功,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

(三)教师过于注重词汇与语法的教学

受以往英语高考试题的影响,部分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仍然以词汇、语法的讲解为主,在此基础上穿插部分的阅读教学。笔者认为,词汇、语法的讲解仍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但是考虑到学生需要理解的文章篇幅较长,除了语法基础,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与技巧。因此,教师必须在高中初始阶段,即学生夯实基础的阶段反复强调基本的阅读策略与技巧,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英语阅读。此外,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理解和消化这些阅读策略与技巧。教师从初高中衔接教学阶段开始教授阅读策略与技巧,能够保证学困生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和巩固所学内容。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适当地调整词汇、语法基础教学与阅读策略、技巧教学的比重。

(四)教师容易忽视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初中阶段,学困生的英语基础虽然较为薄弱,但是他们与优等生在英语成绩方面的差距不会过大,不存在无法理解文章的情况[3]。到了高中阶段,面对文章中频繁出现的生词和长难句,学困生可能会出现无法理解文章的情况,进而影响学习心态,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英语学习任务。长此以往,学困生与优等生之间会产生难以弥补的差距。

新高考英语科目的分值为150分,其作为高考主科之一,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重大影响。學困生如果在英语科目上遇到挫折,就可能怀疑自我,丧失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这一消极氛围一旦形成,教师很难再转变。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时出现的问题和心理落差。

三、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教师进行大循环轮岗

教师轮岗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之一。实行教师轮岗制度,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化,缩小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之间的差距,优化教育资源。一方面,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能够将自己积累的宝贵教学经验和先进教学理念传递给偏远地区的教师,让偏远地区的教师和学生能够领略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另一方面,参与轮岗的教师通过进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可以再次激发自己的教学灵感和教学热情,并可以与其他地区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并学习该地区的优秀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4]。

虽然目前的教师轮岗制度大多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但是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进行跨初高中学段的大循环轮岗。大循环轮岗不仅可以保障教育公平,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充分了解初高中的英语教学内容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初高中衔接教学。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轮岗了解初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及时的沟通与疏导,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二)教师将英语经典名著作为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资料

目前,市面上提供的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资料良莠不齐,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料。此外,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资料使用的时间较为短暂。学生开始学习正式的高中教材后,衔接资料则被闲置。

笔者认为,准高中生,尤其是学困生可以利用中考结束后的暑假和高一阶段阅读英语经典名著。“书虫”系列和“黑布林”系列等书籍非常适合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阅读。一方面,这些书籍能够让高一新生,尤其是学困生提前适应篇幅较长的英语文章,帮助他們养成查阅词典、积累课外词汇和长难句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学困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能够了解主人公的励志故事和奋斗精神,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此外,名著阅读这一措施响应英语课程标准的“整本书阅读”要求,能够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师培养学困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文章篇幅较短、难度较小,在课堂上,教师会将更多的时间安排在词汇、语法的教学上,对英语阅读解题策略讲解较少。因此,学生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后,面对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长篇说明文和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刚入学时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标注文章的段落,根据段落内容将文章分成若干部分。其次,常备英语工具书,在遇到文章中的生词时先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再在阅读全文后查阅工具书确认猜测是否正确,并将重要的生词记录在课外词汇整理本上;阅读和查单词切忌同时进行,这一行为会打断阅读思路,影响对全文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最后,将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快速了解全文主旨。

基本的英语阅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通过浏览文章标题、插图和首尾段推测文章主旨。其次,通过浏览文章每一段的首尾句找出段落的主要观点以及作者的态度。最后,在进行阅读练习时,先标注题干的关键词,再根据顺序法、同义词复现法和排除法回到文章中按顺序找出题干关键词原词或近义词,一一排除错误答案。

教师应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反复强调上述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学生如果能够在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培养和掌握上述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就可以大大节约阅读文章的时间,提高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此外,基础相对薄弱的学困生也能够通过不断培养和掌握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缩小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四)教师及时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除了要关注学困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初中相比,高中的新环境、新同学、新教师以及巨大的竞争压力都会使学困生感到迷茫,甚至会使学困生怀疑自我。这时,作为学困生的引路人,教师有责任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并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学困生的一举一动,并在课下和相对比较沉默的学困生聊一聊。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教师都可以仔细倾听学困生的心声,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开导。

此外,教师可以主动走近学困生,拉近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困生可以信赖、依靠的师长,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高中初始阶段,为今后的高中学习铺平道路。

结语

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还对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某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更应注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教材问题、教师授课内容是否合理问题、学困生心理压力问题等。然而,笔者坚信,通过大循环轮岗、阅读英语经典名著,培养学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等策略,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营造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肖志坚.弱势生源条件下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知识文库,2018(6):119.

[2]杨玲莉.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衔接:基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理论[J].海外英语,2018(6):28-29.

[3]胡金花.浅谈初高中英语衔接: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5(7):52-53,49.

[4]黄树生.完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J].江苏教育,2012(8):22-24.

猜你喜欢
初高中新高考学困生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