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4-04-14 14:56石巧婷
教育界·A 2024年6期
关键词:大单元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摘要】如何有效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很多英语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课题。为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法,提出教师可以开展聚焦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石巧婷(1984—),女,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教师可以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结合课文主题渗透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聚焦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有助于突出同一单元中不同课文之间的关联性,展示单元主题意义,并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内化单元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结合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案例,分析笔者在教学中总结的教学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一、研读教材内各类语篇,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起点是明确目标,终点是达成目标。大单元阅读教学是大单元教学的一个分支。在聚焦深度学习理念组织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期间,教师要分析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并由此出发,明确大单元阅读教学目标[1]。

教师需要细致研读教材内各类语篇,归纳单元教学内容,最终明确大单元阅读教学目标。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各单元均围绕三个话题展开,三个话题既有独立的内容体系,又与单元主题息息相关[2]。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认真归纳各个话题的重点,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明确大单元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在设计大单元阅读教学目标期间,要关注核心素养,从多角度设计教学目标。

以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Our Local Area”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各个话题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Topic 1“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的主要内容为借助“There is/are...”这一句式和“in”“on”“in front of”等介词介绍家庭的内部构造,如房子结构、房间内的具体物体等。

Topic 2“My home is in an apartment building”的主要內容为进一步借助“There is/are...”这一句式和“looking for an apartment”“talking about living environment”等语境介绍居住地的周边环境。

Topic 3“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的主要内容为借助“How can I get to the...”“Which is the way...”“Where is...”等句式问路;借助“along”“across from”“between...and...”等词汇和短语进行指路;借助“Be careful!”“Don't play on the street.”等祈使句渗透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

归纳各个话题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各个话题均与单元主题“Our Local Area”紧密关联,各话题按照“小范围”“中范围”“大范围”的顺序介绍居住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将本次大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点。

语言能力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与“Our Local Area”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There is/are...”这一句式以及表示位置的介词;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篇整体意义和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书面语篇句子之间关系的意识。

文化意识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关于居住环境、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态度和观念。

思维品质培养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识别关键信息,推理单元内各阅读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文本中的观点、建议以及想法进行批判性思考。

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查找与“Our Local Area”相关的陌生词汇和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力。

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内各类语篇,可以更好地分析单元教学的重点,从而明确阅读教学目标,保障单元内各个话题的阅读教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以及深刻性。

二、善用课内外助学资源,深度剖析单篇文本

大单元阅读教学虽然强调教学的整体性,但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忽视单篇课文的教学[3]。因此,在明确大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合理安排单元内各节阅读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深度阅读单元内的各篇文本。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应合理运用课内外的助学资源,辅助学生深度剖析文本,从中获取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大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课内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传递的基础信息;从课外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语言知识微课资源或补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人文信息,使学生顺利解读语篇,从而理解作者传递的积极价值理念。

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Our World” Topic 1“ Section C”的阅读文本Rainforest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文本。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梳理“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Ⅰ)”中相关的语法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传递的信息。

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词汇、短语和句型等知识的微课,讲解“thick”“wet”“cover”等生词的发音、含义和用法。为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教师也可以在微课中增加讲解推理词汇、短语含义过程的内容[4]。针对课文中“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这一短语,教师可以请学生尝试回忆已经掌握的短语“hundreds of”与“thousands of”的含义,“thousands of”强调的数量比“hundreds of”强调的数量要多。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此展开推理,“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应该也是强调数量,且相比于“thousands of”,新短语进一步突出数量之庞大,因而可以将“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理解为“千千万万的”。

再次,教师可以利用“Section C”的习题推动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如“1b”部分的习题可以使学生在完善表格的过程中,梳理课文结构,将课文划分为“Features of rainforests”和“Importance of rainforests”两大部分,并分析各部分的主要信息,提高梳理课文的效率。

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课外图片和视频,展示rainforests的相关信息。如热带雨林全球分布情况图、热带雨林植物图片以及纪录片《热带雨林的奥秘》片段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rainforests”的含义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发出“We should protect them.”这一倡议。

教师合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系统地解析课文,丰富语言知识储备,还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思维活动的同时,形成积极的价值理念,提升学习效果。

三、注重大单元课文整合,提升单元育人效果

仁爱版教材各单元的教学内容较多,其中“Section C”包含阅读教学的主要资源,“Section D”引入与“Section C”内容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泛读文本,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学生需在阅读课上深度学习“Section C”的语篇,并完成“Section D”中泛读文本的阅读任务。在這种情况下,单元学习周期较长,单元阅读材料较多,因而针对教材开展的多次阅读教学很难使学生感受到大单元阅读活动之间的关联,影响大单元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鉴于此,在完成大单元各篇课文的单篇教学后,教师需要注重大单元课文的整合,引导学生梳理单元重点语言知识,总结各篇课文的主题。为提升大单元课文整合的效果,教师可以适当布置多个具有一定关联性的语篇整合任务。

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The Changing World”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多项任务。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概括语篇内容的任务:阅读本单元Topic 1“Section C”至“Section D”的语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语篇的内容。Changes in Beijing介绍了中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Changing Leisure Activities从休闲活动的角度介绍了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Topic 2 “Section C”中的语篇提出了“The large population has been a serious problem.”的问题;“Section D”的泛读语篇对比了加拿大小城镇和中国大城市的生活……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单元语篇主题意义整合任务:基于单元各阅读语篇的主要内容,找出各语篇之间的关联性,并尝试用一段话整合这些阅读语篇传递的信息。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整理的信息,寻找各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加以整合,最终得出以下大单元阅读成果:“The changing world makes our life better,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such as the large population,the effects of homeless and so on.We should try to make the world better and better.”。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语言知识梳理任务:Sort out the sentences that impress you in the three texts and explain the reasons。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在梳理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巩固单元语法、词汇以及句型等知识,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四、丰富大单元阅读文本,增加单元教学深度

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与单元主题相关或与课文相似的课外文本[5]。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在课内学习中积累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课内语篇的理解,深度解析单元主题。教师可以在完成单篇课文教学后补充阅读文本,也可以在完成单元所有课文的教学后补充阅读文本。

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5“China and the World”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进度补充大单元阅读文本。

例如,Topic 1 “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中的“Section C” 课文The Great Wall从多个角度介绍了长城的信息。在完成课文的教学后,教师可以模仿课文的结构编写与中国历史建筑相关的文本,如Xi'an City Wall、Cave Temples of Mogao at Dunhuang等,这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理解,在欣赏中国建筑艺术的美学元素以及感受中国建筑相关的民族精神的同时,形成文化自信。同理,在完成其他话题的课文教学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适当分享与单篇课文主题相关的文本。

又如,在完成单元教学活动后,学生已经形成了文化自信和尊重各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意识。教师可以由此出发,补充符合不同学生喜好的文本。如部分学生希望可以了解更多“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的原因,教师则可以进一步补充与国内著名景点相关的文本;部分学生受到Topic 3“Now it is a symbol of England”中“Section C”课文的影响,对美国的历史、政治、思想文化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中“Abraham Lincoln”“Civil War”等关键词,补充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完成文本补充工作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分享这些阅读材料,并利用一个关键词或一句话说明阅读材料的主题,确保学生可以下载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使学生了解更多中外文化知识。

教师向学生分享与单元主题、课文主题相关的文本,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大单元阅读资源,并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主动地与教师、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实现让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深度学习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地组织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通过优化教学目标、善用单篇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多篇课文梳理活动以及丰富阅读资源等策略增加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深度,保障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坤.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广场,2021(36):131-133.

[2]薛洪玉,施燕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探究: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Unit 7 Food Festival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6):46-48.

[3]李洪子.网络资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1,23(12):197-198.

[4]吕华宇.初中英语主题阅读课程建设的区域实践[J].现代教育,2021(5):9-12.

[5]闫秋月,纪颖.探析阅读圈模式的运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J].海外英语,2021(19):84-85,92.

猜你喜欢
大单元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