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2024-04-14 14:56芦丹
教育界·A 2024年6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策略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高品质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发展综合能力。基于此,文章在总结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设生活情境、巧妙设计问题、组织合作学习、分享实践成果、完善总结反馈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以期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

作者简介:芦丹(1993—),女,江苏省宜兴市新芳小学。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能形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关键品格与必备能力。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提示内容,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会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质量。因此,广大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探寻优化路径,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

一、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兴趣不足

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当前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存在活动参与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部分难度较高的活动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实践活动的兴趣。第二,部分教师仍旧认为开展实践活动无非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并未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而以统一、雷同的形式组织实践活动,缺乏新鲜感,从而逐渐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如人意[1]。

(二)缺乏合作交流环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种类繁多,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部分教师存在为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问题。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参与积极性自然也难以有所提升。除此之外,部分实践活动还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大部分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难以与同伴建立良性合作关系,从而造成活动中争执、吵闹的现象频发,进而影响到活动秩序以及完成质量。

(三)教学评存在脱节

在新课标背景下,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不仅具有评价反馈作用,同时还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及时改进。但是,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评价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只是单纯地针对学生的活动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单一化、机械化的评价模式,是“教—学—评”脱节的体现,既无法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发挥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的作用,最终会影响综合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为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互动性,保障“教—学—评”的一体化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品质课堂,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包含了诸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意在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积累经验,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实践活动主题,融入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助其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观察生活的意识[2]。

以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找个岗位去体验”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岗位,了解劳动的重要价值,并通过实践的方式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能,锻炼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教师从自身出发,播放教师的授课视频,向学生介绍教师这一岗位的日常工作以及职责。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被教师提供的短视频所吸引,进一步加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了解。

接下来,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父母的岗位及其主要的工作方式、工作任务等,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岗位在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学生的参与兴趣被充分调动后,教师顺势引出本课实践活动的主题,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提示,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岗位完成实践任务,采访身边从事此项工作的劳动者,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二)巧妙设计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部分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并不关注活動的具体价值,而按照自己的想法特立独行地开展活动[3]。为保障活动质量,教师可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展开实践探究,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出现无效参与的情况,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以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给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教学为例。本课内容要求学生询问并记下爸爸妈妈的生日,根据他们的喜好,为其挑选合适的生日礼物或完成力所能及的小事,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大部分学生对爸爸妈妈生日的印象较为模糊,也没怎么给爸爸妈妈送过礼物。因此,在组织活动前,教师先运用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生日以及生日礼物的理解,倾听学生的想法。

面对教师的提问,大部分学生表示,生日十分珍贵,生日礼物要富有新意,要根据对方的需求或爱好挑选,这样才能凸显礼物的价值。接下来,教师继续追问:“既然生日礼物具有特殊的意义,那么大家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喜欢什么吗?你打算怎样为他们庆祝生日呢?”通过问题的驱动,学生能顺利梳理为爸爸妈妈庆生的思路,并尝试设计庆生活动的方案,挑选合适的礼物。

(三)组织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学生的必备素养之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4]。因此,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的教学为例。在本课活动中,学生需要搜集有关希望工程的资料,了解贫困地区孩子艰苦的学习条件,开展义卖活动,并将义卖善款捐献给希望工程。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在过往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组。接着,指导各组成员搜集关于希望工程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顺势引出“义卖”这一主题。随后,教师让各组成员搜集义卖品,并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确定义卖品价格清单,对义卖品进行合理估价,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为激发各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教师采取奖励的方式,根据各小组的义卖金额,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奖励。这一活动既能引导学生关注贫困山区的同龄学生,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心与感恩之心,落实德育工作。

(四)分享实践成果,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经验,发展综合能力。当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后,教师需要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活动经验和感想。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仅能丰富情感体验,还能从他人的成果中吸收经验,不断完善自我。

以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是电脑小画家”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电脑制图的基本操作方法,增强创新创造能力与审美意识。

在这一环节中,有学生以环保为主题展示了自己设计的绿色生活标语,有学生则设计了自己的自画像,还有学生综合近期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设计手抄报……丰富的作品内容充分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待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利用10—15分钟时间邀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与创作心得。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对作品进行打分,选出优秀作品,并为学生颁发奖励。在和谐的交互氛围中,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实践活动的价值,掌握更多技能,树立学习自信,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五)完善总结反馈,提高实践活动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为保障“教—学—评”的一体化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指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活动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5]。

以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是校园小主人”的教学为例。在本课教学中,为使学生增强爱护校园、维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意识,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优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为维护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活动结束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情况、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表现作出评价,在肯定学生良好表现的同时,提出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改进和完善。

为保障教學评价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教师邀请学生以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学生指出,通过参与活动,其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深刻地认识到维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还有学生提出,希望后续实践活动能够加入游戏元素,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诉求完善后续活动计划。

为发挥评价导学、助教的积极作用,教师还将每一次实践活动的流程、学生作品、评价内容等梳理整合,装订成册,在学期结束后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帮助学生从点滴中感受成长、取得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综合实践教学策略,增强活动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兴趣爱好合理设计活动方案,并通过评价环节升华教学活动,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双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8):254-256.

[2]单志宏.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的制订与思考[J].现代教学,2022(9):31-32.

[3]蒋素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螺旋式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J].学苑教育,2021(16):55-56.

[4]李树兰.立足实际 贴近生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与探索[J].山东教育,2021(19):61.

[5]王梦.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8):138.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