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幼儿园科学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2024-04-14 16:09傅贤丽
教育界·A 2024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园信息技术

【摘要】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师要利用适宜的方式,创设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信息技术是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的助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多样策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文章具体阐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幼儿园科学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领域;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傅贤丽(1986—),女,福建省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

在实施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科学领域是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是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平台。核心素养是幼儿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表現为六个维度,十八个基本点(如图1所示)。

图1 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师要突出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素养、学会学习素养和实践创新素养[1]。信息技术是科学教育的强有力助力。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帮助幼儿建构科学认知,由此让幼儿学会学习,增强科学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以幼儿园科学领域为立足点,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使幼儿在建构科学认知的同时,发展核心素养。

一、丰富教育资源

(一)教师推送网络资源

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是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支撑[2]。在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作用下,幼儿会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拓宽科学视野。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使幼儿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成长档案,了解幼儿的科学认知、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据此为幼儿投放有趣的科学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首先,笔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适宜幼儿学习的科学故事,如《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为什么我们可以品尝到味道》《眼泪为什么是咸的》《为什么鼻子可以闻到气味》等。其次,笔者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科学故事加工成微课。微课具有动态性、直观性的特点,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观看兴趣。最后,笔者将微课发送至班级微信群,鼓励家长和幼儿利用家庭生活的时间一起观看。

上述做法,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幼儿可以与家长一起探究各种科学奥秘,积累科学经验,拓宽科学视野,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二)家长帮助幼儿利用网络搜集科学信息

幼儿学习挖掘网络资源,是其发挥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幼儿对有趣的网络信息有浓厚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幼儿日常提出的问题布置科学探究任务,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网络搜集科学信息,借此提升幼儿的核心素养。

在即将离园时,一名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天会变黑?”此时,有的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答:“因为太阳落下了。”有的幼儿追问:“太阳落到哪里了?”有的幼儿追问:“太阳是落到我们的脚底下了吗?”还有的幼儿追问:“太阳是落到土地里了吗?”笔者把握教育时机,布置科学探究任务:“大家想知道太阳落到哪里了吗?如果想,请大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网络搜集信息,了解太阳的去处。”

在科学探究任务的驱动下,幼儿主动地将网络作为学习工具,与家长一起搜集科学信息,获取科学知识。在搜集科学信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为幼儿生动地讲述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幼儿丰富科学认知。

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信息技术是幼儿园科学领域的“辅助者”。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师要依据科学教育的内容以及幼儿的科学学习情况,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一)创设情境,调动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情境是指教师利用适宜的手段,如语言、信息技术、实物等创设的契合教育需要的场景。有意义的情境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科学探究兴趣。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师可以围绕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情境,调动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推动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以“吸管飞机”科学探究活动为例。笔者利用电子白板为幼儿播放关于“飞机侠乐迪”的动画。动画的内容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幼儿的眼球。在视觉、听觉等感官的作用下,幼儿进入趣味的情境中。笔者把握教育时机,向幼儿提出问题:“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幼儿已借助多种多样的方式了解飞机。在问题的驱动下,幼儿可以开动脑筋,迁移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眼中的飞机。有的幼儿回答:“飞机很大,有长长的身体,还有翅膀。”有的幼儿说:“飞机有轮子。”笔者对幼儿的回答表示赞赏,并继续引导:“看来大家都对飞机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准备用吸管制作飞机。”此时,幼儿产生强烈的科学探究兴趣。笔者及时为幼儿发放科学探究材料,鼓励幼儿动手制作“吸管飞机”。

在上述科学探究活动中,笔者创设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并为幼儿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幼儿发展核心素养。

(二)动手操作,丰富幼儿的科学认知

丰富科学认知的过程,正是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丰富幼儿科学认知的方式有很多,动手操作便是其中之一。幼儿园科学领域具有实践性。师幼动手操作,是幼儿园科学领域实践性的具体表现。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中,教师要围绕科学教育的内容,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并依据幼儿动手操作的情况,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幼儿丰富科学认知,发展核心素养。

以“黑色变变变”的科学探究活动为例。笔者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实验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问题:“在开展实验时,我们需要使用哪些材料?要如何完成这个实验?”在问题的驱动下,幼儿集中注意力,细心观察实验步骤图。有的幼儿回答:“我们要使用黑色的滤纸。”有的幼儿回答:“我们要用到投影仪。”笔者及时地肯定幼儿的答案,并具体分析实验步骤图,帮助幼儿完善对实验的认知。此时,幼儿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于是,笔者顺势为幼儿发放实验材料,鼓励他们依据实验步骤图动手操作。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笔者巡视课堂,了解幼儿具体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的幼儿先后将红色、绿色、蓝色的滤纸贴到投影仪上,此时黑色的蚂蚁洞背景图发生变化。笔者提问幼儿:“将红色的滤纸贴到投影仪上时,蚂蚁洞背景图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后回答:“当黑色和红色叠加在一起时,会得到紫色。”有的幼儿自发地提出问题:“黑色和其他颜色叠加,可以得到其他不同的颜色。其他不同的颜色叠加,能不能得到新的颜色呢?”笔者对幼儿的好奇心表示赞赏,并鼓励他们继续动手操作,探索颜色叠加的变化情况。经过动手探索,幼儿发现了颜色叠加的秘密,丰富了科学认知。

由此可见,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逐步丰富科学认知,还可以锻炼探究能力、质疑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切实提升核心素养。

(三)解决问题,锻炼幼儿的表达交流能力

解决问题是幼儿丰富科学认知的途径,也是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途径[3]。表达交流是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从而丰富科学认知。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师要给予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鼓勵其进行表达交流,展示科学探究的成果;同时,教师要就此进行点拨,促使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

以“曹冲称象”的科学探究活动为例。笔者组织幼儿开展小组探究活动,鼓励幼儿利用生活物品,模拟曹冲称象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动脑,互相帮助,通过模拟曹冲称象这一过程,掌握具体的科学探究方法,积累科学探究经验。在活动结束后,笔者组织幼儿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幼儿毛遂自荐,上台利用电子白板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在幼儿展示后,笔者鼓励其他幼儿提出问题。有的幼儿提问:“大象很重,为什么将它放到船上后,船不会沉到水底呢?”此时,笔者利用电子白板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幼儿了解浮力;同时,笔者用简单的语言为幼儿介绍浮力,丰富幼儿的科学认知。

上述做法,不仅能使幼儿经历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的过程,还能使幼儿锻炼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核心素养。

三、改进教学评价

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是一项过程性活动[4]。教学评价是科学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支柱。信息技术可以辅助教师记录幼儿的科学探究情况,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评价依据。教师可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合理地调整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记录功能,改进教学评价,助力幼儿发展核心素养。

以“洋葱生长记”科学探究任务为例。笔者鼓励幼儿迁移科学认知种植洋葱,利用每日的闲暇时间细心观察、记录洋葱的生长情况。此外,笔者还请家长将幼儿记录的内容发送至班级微信群,与班级的其他幼儿、家长共享。在记录洋葱的生长情况时,幼儿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使用不同的记录方式。有的幼儿利用绘画的方式,画下洋葱的生长情况,并请家长拍下绘画作品,将照片上传至班级微信群。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手机拍摄洋葱的生长视频,并将其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在微信群中,笔者用赏识的眼光观看不同幼儿的记录成果,肯定幼儿认真观察的良好表现。笔者发现,有的幼儿在设计观察记录表时,忘记记录观察的时间。因此,笔者在线提问幼儿:“这幅图是洋葱哪一天的生长情况?”此时,幼儿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自觉进行弥补,积累宝贵的观察、记录经验。在笔者科学的评价下,幼儿能激发观察、记录和分享的兴趣,从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此外,笔者还用心地截取每个幼儿分享的内容,将其收集至幼儿的成长档案记录袋中,并设计评价策略、评价实录和评价反思等部分,借此客观地评价幼儿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上述科学探究活动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科学探究经验,符合幼儿的核心素养发展需要。笔者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评价,不仅有利于调动幼儿观察、记录和分享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科学探究体验,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要把握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时机,密切联系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内容,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有策略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幼儿深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施伟烨.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的有效策略[J].好家长,2022(5):14.

[2]邱文杰.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幼儿科学活动[J].名师在线,2020(16):75-76.

[3]霍梦霞.以科学区探索提升幼儿科学核心素养例谈[J].基础教育研究,2020(8):98-99.

[4]朱梦.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

(11):3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幼儿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我爱幼儿园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