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研析

2024-04-20 08:19李少霞
小学科学 2024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小学科学策略研究

李少霞

〔摘    要〕  小学科学强调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带领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科学知识。也就是说,科学知识需要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实践感知体验中形成,而非教师的机械讲授。由于科学的这一学科特点,生活化理念开始广泛应用于科学教学。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生活化教学原则提出促进生活化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以推动小学科学教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问题分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1    028-030

促进生活化理念与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多数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组织生活化教学。但因为生活化教学经验有限、对生活化教学理念认识不足等问题,影响了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精准分析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更为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路径。

一、小學科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素材来源单一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只能够作为教师上课的依据。对生活化教学理念来说,其本身就强调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经调查,多数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也会注意选用生活素材,但是仍以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为主,造成生活化教学素材来源单一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范围是十分狭窄的,很难实现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生活化教学环境整体欠佳

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时,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教学环境,能够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生活化教学环境整体欠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适度性,没有“留白”,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二是缺乏实效性,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造成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过于兴奋而处于无序的状态;三是缺乏长期性,无法支撑长期性实验的完成。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教师生活化教学的环境还没有创设到位,需进一步改造。

(三)生活化教学设计探索不足

虽然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其学习效果的提升仍然有赖于教师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当前,生活化教学设计探索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缺少课前学情与课题的生活化分析过程。生活化是学生角度的生活化,只有立足学生视角、从其生活中选择具体事例才符合生活化教学理念。二是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主体性并未发挥到极致。能够适当留白、引发学生思考,以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实验的教师很少。三是忽视拓展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这削弱了学生在课下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主动性,也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生活化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能够发挥促学促教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学评价却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突出表现为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的单一;另一方面,教师缺少对生活化教学的反思,不能及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无法为后续生活化教学的优化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亟须教师的优化与改进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在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才能让生活化教学理念发挥出理想的效果。

二、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建议

(一)开发生活化教学内容

开发利用生活化资源,完善生活化教学内容,打破教材对生活化教学的限制,是提升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实效的首要一步。

1.开放教学内容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局限在教室、实验室等狭窄的空间里,而应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等来开展学习探究。教学内容的开放让照本宣科的理论课变为学生主体的实践课,为学生近距离接触缤纷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将眼光放在课外,注重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等的开发与利用,引入丰富的、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资源,支撑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2.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总依据,其中所选的教学内容都是十分权威的,因而生活化教学不能抛弃教材这一教学资源来源途径。教师应切实考虑所教学生的实际,在深入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获得的直接经验、学习积极心理、课下活动喜好等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呈现学生喜欢的生活化课堂,从而提升生活化课堂的实际效果。

3.补充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具有处理教材、二次开发教材的能力。现行的教材所面向的群体是大范围的,但教师所面对的往往是一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针对自己学生的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从而让生活化教学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与综合性。

开放、重组与补充教学内容都是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都应切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化资源,以支撑生活化教学的高效发展。

(二)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

生活化教学环境的高效创设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通过多元手段来营造科学适宜的生活化教学环境,呈现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中,在师生共同参与中推动生活化教学质量的提升。

1.环境布置生活化

环境布置生活化是对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教师需结合本次教学内容来对教室进行布置,使教室看起来就像是本次所学知识的产生场景。这是最为有效的营造生活化环境的方式,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方式。对以具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氛围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生活场景中,为生活化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课堂活动生活化

课堂活动是生活化教学的主体环节,促进课堂活动的生活化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生活化的课堂活动相较于常规活动更需要学生的探究与思考,因而在促进课堂活动的生活化时,教师还应注意提升课堂活动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比如,教师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运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提升学生自身生活化学习的能力。

3.师生互动生活化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平等主体,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也应坚持生活化原则,注意和谐融洽氛围的营造,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生活化。当前,有不少学生都畏惧自己的教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瞻前顾后,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只有实现师生互动的生活化,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时没有心理负担,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活化教学质量的提升。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可见良性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能够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三)优化生活化教学设计

生活化教学并不是在教学的某个环节引入生活因素,或是在理论讲解完毕之后提供一个具体的生活事例来指导学生解决,而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是需要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为此,进行完善的生活化教学设计,是保证生活化教学的前提。

1.在课堂导入中创设生活情境

课堂导入的主要功能就是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则能够在发挥上述作用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因而,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从导入环节开始就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为后续教学的完成做一个精美的铺垫。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完成情境的创设,以直观生动的情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在新知讲授中结合生活实际知识

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习是科学学科的基础,学生各项能力与素养的發展也必然是建立在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上的。因而在生活化教学中,借助生活经验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些难度比较大的科学知识,能够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扫清障碍,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比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声音传播需要时间”这一知识,教师就可以闪电与雷鸣的生活现象为例。学生在生活中不止一次地遇到过雷电天气,也经历了闪电之后不久就会听到雷声。结合这一生活经验,学生就能很容易理解“声音传播需要时间”这一知识点,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3.在拓展延伸中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化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用科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知识的迁移。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事例,也可以布置课后生活作业,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逐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实现知识向能力再向素养的转化。

(四)完善生活化教学评价

当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评价存在单一化、形式化、片面化的问题,促学促教的作用也难以全面发挥。对此,教师必须注重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助力生活化教学的发展。

1.多元开展教学评价,全面认识学生

在评价标准上,教师应立足多元智能理论,看到学生的差异性,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结合科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从多角度认识与评价学生。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应充分放权给学生,允许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对自己的生活化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还应结合生活化理念的特点引入家长评价,实现对学生生活化学习过程的全面监督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聚焦学生发展过程,综合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引入增值评价,尽可能地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2.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尚未找到十分完善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在课前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在课后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与其他科学教师进行交流,从而找到自己生活化教学模式中的优势与不足,在今后的生活化教学中扬长避短,提升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应指向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一方面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完成教学反思,指导优化教学;另一方面则要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指导改进学习,从而才能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学科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立足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把握新课标对生活化教学的各项要求,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际,探究更为适切与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从而解决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改进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也为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全面发展的实现巩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志义.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第二课堂(D),2023(10):50.

[2]陈新蕾.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智力,2023(25):104-107.

[3]孙琳霞.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3.

[4]许传娟.生活化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实践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5):49-51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小学科学策略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