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4-04-22 21:58戴英坤
三角洲 2024年6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古诗词

戴英坤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群文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新增了“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学习任务群这部分内容。义教新课标对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和进行的。赵镜中是我国最早提出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人,他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进行了概述,认为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指教师将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对这些整合好的文本进行学习。一线教师蒋军晶在教学中对群文阅读教学也有新的认识,他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也进行了总结,认为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时,可以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为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抓手。

“群文阅读教学”是区别于单篇课文阅读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实践。它不是对多篇文章进行简单的堆叠,而是具有三个明显特点,分别是:议题牵头、群文荟萃、课堂建构。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局限性和解构性,具有学生主体性、开放性、整体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脉络框架,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同时兼顾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包含的三个层面科学地、全方位地反作用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力。

二、古诗词

我国初中语文教材汇编了各种文学样式与体裁的名篇佳作,其中,古诗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最能够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其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艺术手法、独特的结构样式,都是其他文学样式与题材不能替代、无可比拟的,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由诗歌发源,而诗歌又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它随着时代的洪流不断向前发展,到唐宋时期发展到顶峰,又经由各种途径得到了保存与流传,逐步成为历朝历代遗留下的珍贵遗产。因此,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学好古诗词尤为重要。古诗词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尤其是在 义教新课标颁布后,强调“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还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古诗词背诵篇目进行了一些更新和修改,这对学生的古诗词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对古诗词教学更加重视,这也意味着教师应该对古诗词教学进行一些合理化的创新。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拟定议题

根据单元导语拟定议题。群文阅读教学最关键的部分在于议题的选择,议题的确定是整个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脉络线索,也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与讨论的中心内容。

我国语文教材的单元组织形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单线组元,指的是以知识能力、文体、主题中的某一个标准为依据,组织选文汇编为单元的形式。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另一种是双线组元,指的是兼顾知识能力、文体、主题其中某两个标准,组织选文汇编为单元的形式,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不论是哪种教材单元组织形式,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都具有重要的教学参考性。单元导语会明确本单元的内容主题、学习方法、与中高考的联系等,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展开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培养单元意识对开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由此观之,从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中寻找教学切入点,确定议题,对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哲理”,在中考中会重点考察“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其中,本单元的《古代诗歌五首》中包含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虽然这五首都是写登高望远的诗,但它们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同。因此,可以结合单元导语,将议题拟定为“探寻登临诗的思想情感”。

根据作者拟定议题。诗词歌賦是古代文人墨客抒发内心情感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因此,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会反映出同一诗人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情感变化等。根据同一作者的作品设计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诗人全面了解,形成自己对该诗人的认识、看法、观点, 从而更全面地做到“知人论世”。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诗人的作品,例如李白、辛弃疾、陆游、刘禹锡、苏轼、杜甫、白居易等,这为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杜甫的六首诗歌,这六首诗歌根据作者的写作时间进行重组,可以很好地诠释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根据年级和上下册编排,分别是《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忆舍弟》。因此,可以以这六首古诗为一组,将议题拟定为“探寻杜甫的生平思想”。

根据表达技巧拟定议题。表达技巧在古诗词中是最常见的,它常常作为诗人抒发思想感情的工具出现。表达技巧包括四部分,分别是: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手法。熟练掌握表达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因此,以相同的表达技巧设计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也是具有必要性的。

在古诗词中,最常见的表达技巧便是借景抒情。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可以找到三首都使用了借景抒情表达技巧的古诗,分别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王维的《使之塞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因此,可以以这三首古诗作为一个整体,将议题拟定为“探寻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其实,议题拟定的维度并不设限,只要能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本原则都可以采用。因此,也可以从其他维度对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拟定议题,例如,“不同作者表达的相似的思想感情”“不同作者相似风格的语言特点”“意象”“题材”等方面,都可以从中入手进行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拟定。

二、选择和组织文本

选择和组织群文阅读的文本,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基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保证。

选择和组织文本不是将文本进行简单地堆砌,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接受能力和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等方面,精心选择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选择和组织文本有一个重要原则,即文本的“互文互异”。“互文互异”指的是文本之间既要有关联,也要有所区别。这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更全面、更高效地学到知识。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新模式和实践,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方面,对教师来说,这种新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钻研、去探索。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这种授课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因此,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文本难度的选择。可以选择具有平行难度的文本,也可以选择难度循序渐进的文本。但是,无论选择和组织何种难度的文本都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去驾驭所选择的文本,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学生是否能很好地吸收知识点,进而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

群文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如果只教学教材上的知识,难免会限制学生的阅读视角。因此,教师选择和组织文本时,可以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遵循“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基本要点,以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主线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优秀的古诗词作为学习支架。这有利于对课内知识的补充,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视角,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讲到“苏轼的生平思想”这一议题时,可以选择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蘇轼的古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课外苏轼的古诗词《西江月》合并起来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使教材真正做到越学越“活”、越学越“厚”。

当然,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课外支架并不局限于古诗词,也可以将人物传记、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文本进行选择和组织。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文本都可以选择,要保证文本组织与选择的多样性,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构建交互性的教学过程

构建交互性的教学过程即集体建构,是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事先设置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交流,共同探寻议题的答案,最终形成对议题答案的共识。集体建构是群文阅读教学区别于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形式,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交互性的教学过程也有利于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因为这种课堂交流是平等的,是能体现个性化发展的,能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边塞诗中的情怀”时,有的学生喜欢描写壮阔塞外风光的《使之塞上》,有的学生喜欢蕴含了丰富情感的《渔家傲·秋思》,有的学生欣赏《雁门太守行》中诗人的豪情壮志。因此,在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倾向性和喜好,并以此为基点,进行交互性课堂教学。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价值

一、对学生的价值

首先,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尤为重要。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正解决了传统古诗词教学效率低、模式化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点。其次,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构建完整完善的学习思维网格,让学生学以致用,领略古诗词之美。再次,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强化了阅读部分,通过一系列比较阅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举一反三。

二、对教师的价值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看似淡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实际上对教师能力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何进行古诗词的群文阅读?如何上好古诗词群文阅读课?这些问题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但同样,这些问题也可以反作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倒逼教师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形成教师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对课堂教学的价值

首先,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起引导作用。群文阅读教学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探讨,深化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在另一种层面上,是对传统单一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是一种新的突破。其次,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古诗词单篇教学中授课内容与形式单一化的特征,教师可以联系课内与课外的有效文本,为学生补充横向与纵向的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清晰解构,进而进行知识的整合。这无疑是课堂教学体系的新变革。

作者简介:

戴英坤,1999年12月出生,辽宁省丹东市人,渤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