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施

2024-04-22 08:14李仙迎
三角洲 2024年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思政

李仙迎

“立德树人”是当下各个高职院校教学的主体目标,其学科建设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内容。教育学生是每个老师的职责。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职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念、整体素质等都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以“思政”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关键的是要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提高,从而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三全育人”的提出,是为了完成“立德树人”这一基本的教育使命,确立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重视对其他学科的思政涵盖,并对专业课、通识课等方面的思政课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所有的老师都应该树立“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做到将知识的传递与价值的引导相结合的教育目的。

“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与“三全育人”的构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大措施。高职院校是将人才输送到社会的重要通道,要以立德育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素质为本,重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构建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下,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育人观念,在“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对育人和思政都给予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的内涵;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以达到知识与品德并进的目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目标是要从“三全育人”方面全面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共同价值取向,它们在建设新时代的思想与管理方式中相互激励、相辅相成。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

实施课程思政工作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本文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在各种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中,把职教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从而促进了职教课程的构建。把专业知识的传递和价值观念的引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扩大了与课程思想政治有关的理论研究,为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某些特殊而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价值

在对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内涵和方法进行全面了解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以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地运用起来,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因素进行深入地剖析,将知识和政治教育融入课程设计、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实践培训和毕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这对创造出新的学习创新模式有很大的帮助,对推动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其成因

一、关于高职院校教育中的思政教育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不高,思想素质不高,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又是实施课程设计的主体,更是教学的主体。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部分同学觉得在学校里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都是由思想政治老师来进行的,并且在学校里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所以,在高职院校,目前还没有将其纳入课程中,或是对其进行了模糊的界定,而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安全教育。在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时,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而忽略了价值导向。近几年来,在思政热潮的作用下,部分学科的授课老师也开始把“思政”因素纳入各自的课程体系中。但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观念薄弱,思维、教育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无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部分学科中蕴含的思政的知识并未被开发

虽然主修科目的老师拥有很强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高等职业学校,主修科目的内容更加宽泛,与之有关的工作内容也更加宽泛,涉及了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但是,在这门课程中,因为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所以不能将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有效地发掘出来,从而对其在课程中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全面地掌握高等职业学校所需要的宽泛的专业知识。他们自己也无法担负起很大的责任,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思政资源,从而造成了思政知识被忽略。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着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许多高校没有通过全面、细致、客观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难以构建出一个客观的、统一的评价标准,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国主义、敬业精神和“三个价值观”的变化进行评价。尤其是,在正式的过程评估中,教师在教学之后,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有了什么变化,这就需要依靠全面、细致、客观的评价机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部分高等高职院校的评估系统不符合学生的思想、态度、价值观的评估,也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评估系统。所以,老师们不能了解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也不能了解政策执行的效果,更谈不上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质量。

构建“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

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倡导并引导老师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与政策

一是老师自身对所授课程的充分了解与认同,二是老师对于所授课程所包含的思想观念的认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坚强的信念,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学校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教师的培训计划进行宣传,并对其进行指导(如上图所示)。比如,可以邀请思想政治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一同进行授课,共同探讨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并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进行提升。这样,就可以让主讲课程的老师们选择一种更加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对课程思政与管理的教育,例如运用广告口号、黑板、录像带、横幅、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来引起老师们对课程思政的重视。

二、大力推行“全员”育人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教育”,即从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五个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各成员应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文件》,明确其目标,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主动引导。按照国家的方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把“三全育人”作为“新课程”的重要工作来推动和落实。从专题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方面,对课程思政的执行、管理体系的健全和考核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让全体职工都能参与到宣传和学习工作中来。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科技人才的培育是不可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采取“产教融合”“中小企业合作”“定制化”等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企业是决定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培育人才品德”的方针,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教学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学校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到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家长是子女的启蒙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子女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做到终身教育与学业教育的互补。

三、使教师和学生教学在“全过程”中有效地融合思政知识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优化,将线上和线下两种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以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为依据,对课程思政学习的学习资源进行科学地提取,并将其全部过程与课程思政要素融合在一起。首先,教师能够在上课之前对线上学习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课程的实时学习内容和思政元素进行调整,并结合专业课程的特征,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专业精神,认识自己的思维主动性。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能够引入真实的案例,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还能邀请企业专家来解答问题,解决学生的课前问题,对角色进行分析,并展开练习,以此来对学生们严谨细致的职业认同感进行培养。第三,强化课外实践,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全方位地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能够对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进行社会服务的时候,老师们可以把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与专业课程手册页上的项目有机地融合起来,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有生气,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成为现实。

四、在“全方位”专业课的教学中,要把课程思想与方针结合起来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和课程氛围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课程的设置,都应与“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相结合,提升学生对思政的认识。一是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深化对学科思政知识的认识,树立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课程中,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达到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二是多元协作,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的集成;由于大部分的思想政治教师对各个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够熟悉,各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知识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全方位思政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中,并不只有思想政治教师或专业教师一人承担,还需要各专业教师共同协作,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将其中的思想政治要素运用到课程中,并将其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协作,成立课程建设小组,进行课程建设的研讨与交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课程的安排,分组培训,示范,分组听取,分组讨论,分组交流等。第三,要健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学校必须建立专门的评价机制,以理解该计划的成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写作评估与课程结束后的绩效评估相结合,使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达到一致。教师应该在课程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过程进行评估,对课前、课中、课后每个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地评定,并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绩效指标,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效果评价融入整个学习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对学生知识目标、能力和素质的全面监督,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行了解。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理念,它强调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次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并为高职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从“三全教育”的视角出发,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思政理念进行了分析,切实将专业课的内容与各类专业课的思政资源构建有机结合,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课程的意识形态系统,提出了“全员”进行课程意识形态的培养,实行“全方位”学习,切实将“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全面融入”专业课的思政教学理念与方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李仙迎,1982年出生,女,陕西咸阳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为教学法研究。本文系“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培育与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SZX251)。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